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教育学研究]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进展及评述
作者:王 滨 罗 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心理弹性是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研究者将其视为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众多的心理弹性理论模型从不同角度对心理弹性的发生发展机制作出了理论上的描述。这不仅使我们看到心理弹性,在促进个体健康快乐成长以及人类潜能开发方面具有的重大意义,而且研究者不同的研究思路和角度也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和创造了空间。
       关键词: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7)05—0127—04
       心理弹性是目前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在弹性力学的基础上提出的心理学命题。
       心理弹性的研究历史较短,目前还处在研究的初始阶段。20世纪上半叶,研究者们主要是关注压力和逆境对儿童发展的不利影响,认为这种不利影响是普遍而无差异的;后来开始把研究的注意力转向压力和逆境对儿童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并由此而产生的个体差异上;到了20世纪70年代,人们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开始注意到儿童对压力的抗拒能力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抗击压力的能力来自环境方面。有关心理弹性的许多研究都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有关心理弹性方面的许多问题的认识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仍处在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中。如心理弹性的实质、心理弹性的生物学基础、遗传及生态环境对心理弹性形成的影响等。笔者就影响心理弹性形成的因素以及促进心理弹性发展的策略与方法做些尝试性的探讨。
       弹性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出现于一项对出身贫困的儿童的纵向研究。该研究结果发现,出身贫困的儿童更可能会经受不利于健康成长和其他不良发展结果的过程,其结果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儿童最后成了有严重问题的成年人,不过剩余的三分之一的儿童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些成长在相似环境中的儿童有着极为不同的发展结果。以前,许多研究者都认为,不利处境必定会影响儿童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发展结果,这种发展过程会遵循“高危险——消极结果”的直线发展模式。随着相关研究的进展,儿童的“高危险——积极结果”的发展模式使研究者逐渐注意到,处境不利的儿童群体内个体间的差异。心理弹性的研究也正是基于对这种儿童发展的思考而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
       一、心理弹性的定义
       作为科学研究意义上的心理弹性指的是什么?研究者们对此并没有一致的认识。不少研究者把心理弹性描述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或者是一种使个体避免因处于不利环境和面临危险时而导致消极发展结果的能力。心理弹性也被看做是积极发展结果的概念,即个体尽管处于不利环境仍然表现出很好的社会能力,积极的自我、自信,使事业获得成功等。
       把心理弹性看做是一种人格特质的观点显然有些悲观,它意味着不具备这种人格特质的个体具有不良发展结果的必然性,对此采取干预措施则是不必要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已有的实践工作证实了积极的干预对个体发展的有利影响和对心理弹性发展的促进作用。把心理弹性看做是积极发展结果的观点也是有疑问的,因为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上心理弹性的表现就不一样,把心理弹性确定为某一点的单一结果是不确切的。
       随着研究的发展,研究者们开始把心理弹性看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种可能具有或者不具有的不变的特质。心理弹性被看做是个体健康发展的一个正常的组成部分,并能在生活中不断得到发展。Masten,Best & Garmezy通过对三种不同的心理弹性群体的描述,对心理弹性概念进行了定义:第一类,心理弹性是指高危险群体通过克服逆境获得良好的发展,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内部的一种具体的个人力量;第二类,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持续的生活压力(如父母离异、家庭经济困难等)而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压力;第三类,心理弹性是指经历了创伤后的个体得到了很好的恢复。Rutter认为,弹性是面对危险情景时积极主动的过程。
       由已有的研究可以看出,在对心理弹性进行定义时,对其所发生的背景给予考虑并保持一个多维度的观点,这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弹性在儿童生活的不同领域常常显现出不一致,某一个体在某个方面能显示出心理弹性,可能在其他方面就表现得很差。因此,对心理弹性进行多重定义,如分为社会性弹性、学业性弹性或者情感性弹性等可能是有意义的。
       从已有的研究文献看,15%—50%的心理弹性的研究都是对心理弹性的概念加以定义,这表明针对如何定义心理弹性对特定的研究有着重要影响。同时,这种情况也造成了心理弹性研究的复杂性。心理弹性的研究旨在对其实质进行分析,探究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并寻找促进发展心理弹性的方法。理想的目标是利用研究结果对各种特殊需要的儿童个体制定合适的发展措施。因此,心理弹性定义的多样性的存在也是有其道理的。
       二、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
       危险性因素,是指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使个体更易受到伤害而得到不良发展结果的生物的、心理的、认知的或者环境方面的因素。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关注的对象是处于危险情景中的个体以及个体所面临的危险性因素。在有关心理弹性的早期研究中,对儿童所面临的危险性因素的分析以及对如何改善个体和环境中的这些因素,以消减其对儿童的不利影响是研究关注的重点。导致个体不良发展结果的被确定是危险性因素,不过危险性因素并非一定导致不良的发展结果,而是它能使产生不良结果的可能性更高。
       保护性因素,即是指能减轻不利处境中的个体所受到的消极影响、促使个体心理弹性发展的各种因素,它与危险性因素相对立。寻找并发展个体心理弹性发展的保护性因素,是目前研究的重点问题。有些研究者把影响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分为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但是也有研究者把其中的环境因素又分为家庭因素和家庭以外的因素。Garmezy把使儿童避开贫困处境影响的保护性因素分为儿童的气质特征(主动性水平等)、家庭背景(成人照顾等)、外部支持(教师或者公共机构的存在等)。也有资料把保护性因素总结如下:儿童的个体因素有智力水平较高、社会技能高、有内控制力、有吸引力、计划能力强、对心理弹性能自我界定、对经历的“认知一情感”加工好等;家庭因素有父母关系和谐、家庭经济状况良好、支持型的父母、良好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良好;家庭以外的因素有社会支持网络(亲戚、社会团体的物质和情感支持)、成功的学校经验。
       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与心理弹性的发展密切相关。它们对心理弹性形成的影响有着不同的作用,而在研究中我们也要注意到相同的危险性因素对不同的群体可能会有不同的影响,而这一般是缘于种族、文化、性别等方面的因素。一些确定的因素是作为危险性因素还是作为保护性因素发挥作用,也受到相关背景的决定。对于个体来说,其处境中
       的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并不会很清晰,而且对这些因素的界定往往决定于个体对特殊事件和情景是如何去感知的。研究只是对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的罗列显然是过于简单,对其作用机制和过程的研究则更为有现实意义。
       三、心理弹性发展的理论模型
       已有的研究使我们了解到了很多与心理弹性有关或者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对这些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则需要理论模型的建立。许多研究者们已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
       Masten提出了四种能促进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策略:一是通过基本的干预策略移除存在的危险性因素;二是移除构成社会不利环境的因素或者危险链,这些包括提高父母技能,消除不良行为、物质成瘾、父母的婚姻不和谐等方面的程序;三是通过促进当地的基础服务设施来增加可利用的资源;四是通过提高保护性资源来促进心理弹性的发展。
       在Brounstein,Zweig & Gardner的研究中,则把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依据背景的不同分为不同的四类:个体被认为是置身于不同水平上的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之中;不利处境在社会处境中可以被看做由贫困或者高失业率引起的;也可以在另一水平上被看做是由家庭冲突或不良的同伴关系引起的;也可以在个体的水平上被看做是由心理问题、低智商、人格等方面所引起的。因此,心理弹性应该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多学科的背景下来研究,仅在某一个水平面上而不考虑其他因素进行研究必定很难成功。
       Urie 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也提供了一种在宽泛的社会背景下来解释个体因素对不利处境中的个体发展结果造成影响的思路。生态系统理论假设个体是处于一系列网络系统中的核心角色,心理弹性的发展是通过个体和个体周围的相关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发生的。与个体直接发生联系的部分被称之为“微系统(microsystem)”,包括个体的家庭、朋友、学校等。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会影响个体的行动、思维和感觉并最终影响他们的发展。除“微系统”外,还存在着来自政府、宗教、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而“微系统”对这些因素的影响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这些研究者们都尝试着对心理弹性的发生、发展的机制作出理论性的描述,这些理论能给我们提供一个研究的方向和空间,使我们能在一个跨学科的宽视野中来研究心理弹性。但是这些理论在具体的研究中也显得过于简单,它没有作出具体的描述,同时通过一些相关研究来验证这些假设也是非常困难的。
       四、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随着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日益成为热点,相应的文献也日益增多,同时在研究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在此主要讨论两个问题。
       一是研究方法上的困难。心理弹性的操作性定义是心理弹性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处于不利环境中的个体如果能克服险境,在行为、社会性和智力功能上发展正常则被认为是有弹性的,但是在实践中如何评价则是件困难的事情。首先,对正常功能水平的确定方面是有困难的;其次,当在提升心理弹性的因素和心理弹性的结果之间进行区分时存在概念上的问题。比如,高自尊可以看做是提升心理弹性的因素,但它同时也可以被看做是心理弹性发展的结果,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难以分清;再者,在心理弹性研究中进行多方面测量时,要想在多于一个发展领域和能力方面的基础上测定出一个心理弹性的整体性指标是难以实现的。比如,我们把智力、内控点和行为问题作为评价心理弹性的标准,那么个体在这三个维度上分别处于何种位置算是有弹性的,则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二是样本的选择问题。对处于危险环境中的个体的分类存在着问题。首先,在研究中所利用的被试一般来自不同的背景,这使得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变得非常困难;其次,这种不利处境中的个体往往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参与研究,合适的被试难以被选择出来;再者,许多问题可能会引起被试情感方面的问题和社会敏感性,从而使被试的参与率和反应率减小。另外,在被试中存在自我选择的问题,参与者更可能是成功处理精神压力和不利因素进而在教育上获得更多帮助的人,或者是有更多社会支持的人,而这又会使我们无法弄清积极的发展结果是由于可利用的资源、保护性的因素,还是这些资源是由被试成功的应对而达到的结果。
       在未来的研究中,以下三点则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关于心理弹性的动态的、交互作用的观点,已有的历史文献中的资料对于理解心理弹性的概念具有重要意义;(2)从整体论的视角来看,心理弹性结构的复杂性要求我们要有一个整体论的视角来看待心理弹性,把个体所处的大的社会环境加以考虑时,对心理弹性概念的评论将会更为清晰;(3)注重对特殊领域的研究,针对某些特定问题的研究应当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五、基于心理弹性研究的干预和教育实践
       对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是在对高危儿童、处境不利儿童的关注中展开的。因此,如何实施干预以改善儿童的不利处境,使儿童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是研究的最根本的目的。伴随着心理弹性研究的进展,许多具体的措施也在研究结果的指导下应用于实践。
       与传统的旨在改善危险性因素不同,许多干预工作对个体自身和个体所在环境中那些发展性、保护性的资源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生活技能训练(Life Skills Training)是一项以学校班级为单位,其目的在于帮助提高青少年的一般生活技能和抵御社会不良影响的训练。干预通过示范、角色扮演、行为家庭作业等活动,以发展与提高个体的自尊、人际交往等有关的认知行为技能以及减少焦虑。
       青少年资源工程(The Resourceful AdolescentProgram)是另一种用于提高青少年技能和增加社会资源的项目。也有一些干预工作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家庭方面。如多维度家庭干预计划(Multidimen-sional Family Prevention project),便是工作人员进入某一家庭中与整个家庭一起确定并发展存在的可利用的资源。也有研究者把这些相关的项目分为以成人为中心(adult-centered)、以儿童为中心(child centered)和两代人共同参与(two-generationprograms)三类。在理论上,两代人共同参与在发展不利环境中儿童心理弹性方面应更为有效。
       以上这些是已经应用的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有很多策略和方法有待进一步发展、探索。对个体进行心理弹性干预的各种工作都是针对某一具体的情景而言的,没有那个项目能适用于各种情况。不过这些已有的实践经验却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这对于我们的实际工作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同时,儿童的心理弹性研究也给我们帮助处境不利的个体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在国内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不多,根据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国内不利处境个体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在制定干预措施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保持生态系统观,即要从系统的多水平的角度来审视个体成长的环境,考虑生物的、心理的、家庭的、社会的以及历史的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其次,政府要加大一些公共机构设施的投入,并积极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对于不利处境中的个体来说,其自身因素是一定的,而家庭因素也往往是造成其险境的重要因素。比如,贫困家庭儿童的父母可能因为经济原因很难给予积极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因素就至关重要,国家应当加大在这方面的投资力度,注重相关的政策导向。
       再者,要重视学校的作用。针对高危儿童、不利处境儿童的学校教育一直就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在儿童心理弹性的发展上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能促进儿童的社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意识、自主性等方面的发展。如何更好地设置学校课程以及提出一些对特殊问题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是需要研究者更多考虑的问题。
       [责任编辑 焦薇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