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课文研析]《廉颇蔺相如列传》注释商榷
作者:聂凌燕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在注释翻译课文时,有的地方却值得商榷,如“城”、“都”、“邑”三个字,《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统一的翻译为“城池”,就有点过于笼统,没有能够准确表达出作者用词的意图。课文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蔺相如与秦王对话时两人曾四次提到“城”、“都”、“邑”。
       1、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2、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
       3、秦王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4、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同一事件中的同一所指,在不同人物,不同时刻使用了不同的词,原因何在?作者有何意图?还是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古代“城”、“都”、“邑”的具体所指吧。《古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
       城:泛指城市。
       “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史记·高帝纪》)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苏洵《六国论》)
       都:大城。“都城过百稚,国之害也。”(《左转·郑伯克段与鄢》)
       “何必怀此都也?”(贾谊《吊屈原赋》)
       “都人望翠华。”(杜甫《北植》)
       邑:本义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引申为城镇、小城市。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苏洵《六国论》)
       “田畴秽,都邑露。”(《荀子·富国》)
       “偿城恐不可得”中的“城”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是泛指城市,它不分大小,是客观叙事述情。“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中的“城邑”是指小城市。明显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潜台词(翻译成现代汉语应为:我看秦王连十五座小城镇也无意补偿给赵国),这句话在本文中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一是指斥秦王小气、贪婪、无意偿赵城,“以空言求璧”。二是赵国面对强大秦国并无不敢有太高要求,秦国能偿付给赵国十五座小城,赵国就心满意足了。三是说明了蔺相如“复取璧”的理由。这样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贪婪、小气、不讲信用,以强欺弱,仗势骗璧;一个宽宏大量,尊重秦国,敬畏秦国,要求不多,只要十五座小城就满足了。两相对照,孰是孰非,跃然纸上。
       受到蔺相如有礼有节指责后的秦王,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和掩盖其“仗势骗璧”的意图,显示其大方慷慨、诚意、信守诺言,立即“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召”“案”“指”三个动作一气呵成,连接紧密,既表现了被点到要害的秦王的窘迫和急于掩盖其意图的急躁,也写出了秦王自视强大,飞扬跋扈;更写出了蔺相如的机制善变,绵里藏针的威力。
       时隔五日,秦王再次召见蔺相如时,蔺相如再提到那十五座城时不再说“十五城邑”,而说“十五都”(今以秦之强先割十五都予赵),在这里暗示的是秦国“先割十五都予赵”,不是赵国贪婪,赵国自己要秦国偿付“十五都”的,而是秦王自己说要给赵国“十五都”的,秦王既然说要给赵国“十五都”,就要言必行,行必果,信守诺言。联系下句“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暗示秦王,璧虽回赵,但只要秦王真诚以城换璧,还是可以的。这样既不至于完全激怒秦王,留有回旋余地,又明白的暗示对方:拒绝空言求璧。最终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成为千古佳话。
       “完璧归赵”这个故事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蔺相如有智有谋,能言善辩,娴于辞令的性格特点;同时也把一个贪婪、狂妄自大的秦王表现的入木三分。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同一所指,在不同人物、不同地点、不同背景下,作者选择了不同的词将创作意图隐藏在字里行间,这充分显示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在翻译课文时把“城”、“都”、“邑”都译作“城市”是没有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不能更好地展现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聂凌燕,山东潍坊职业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