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化研究]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作者:刘若斌

《东岳论丛》 2008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正确梳理和科学继承我们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和紧迫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应对全球化挑战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深厚文化根基。
       [关键词]传统文化;科学继承;精神家园;深厚根基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8)02-0194-04
       当今世界科技现代化迅猛发展,经济交往日益频繁,通信传媒高速进步,自由贸易逐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推进,从而对各个国家和民族社会的发展及民族文化的原有状态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使我们的民族文化面临严峻挑战,文化认同出现危机,民族主流文化的生存、发展面临严重威胁。因此,全面梳理和科学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和紧迫性。
       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视角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做一分析:
       1、以政治思想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政治思想文化影响深远。大体又可分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儒家的“仁政”、“德治”思想。孔子曰:“仁者爱人”,“仁”的基本含义就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孔子主张在社会上广泛地推行“仁爱”思想,更希望以“仁爱”思想来安邦治国,即所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孟子将“仁”与“不仁”当作施政的根本,行“仁政”者得天下,失“仁政”者失天下。
       行“仁政”,就是要求统治者对人民有“仁爱”之心,不能过分地剥削压迫人民;要求各级官吏心中永远装着“民”,从“民”的基本生活出发,为“民”着想。为此,要“为政以德”,即以统治者个人的道德来教化人,使人从内心服从于统治,从而达到大治。这就是“以德治国”。
       道家的“无为而治”。与儒家积极有为的政治文化思想不同,道家主张“无为而治”的超越式的政治文化思想。所谓“无为”并不是真的无为,而是在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应自然的天人关系中展开的,其手段是因势利导,最终目的还是“无不为”。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追求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为实现其理想政治,老子主张“愚民”。“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五十六章)
       墨家的“相爱相利”和“尚贤”。墨家认为理想的政治是“兼爱”天下人,如何爱天下人呢?那就是给天下人以“利”。墨子认为:仁人在位,就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兼爱》)使国强民富,政治清明。实现理想政治,要用有贤德的人,国家政权应该向“农与工肆之人”(《墨子·尚贤》)开放。
       法家的“法治”。法家所追求的理想政治是一个“法治”的社会,为了使国家强大有序,他们都主张尚法明刑,强化法令刑律。并且不论亲疏贵贱,应当“一断于法”。韩非认为,对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来说,“法”、“术”、“势”三者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所谓“法”,指成文法令;“术”指国君统御臣下的手段;“势”指国君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威。三者统一于君主专制,实现其稳定的统治。
       阴阳家的“五德终始”。阴阳家将构成物质世界的金、木、水、火、土这些“小物质”推及到广大的宇宙,认为这个世界都是由它们构成的。这一物质世界是变化运动的,其变化运动来自于“五行相胜”。齐国阴阳家邹衍进而把这一思想推及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之中,来论证历史朝代的更换,形成了“五德终始”的历史观。社会历史变化遵循五行相克的规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依次往复循环进行。
       2、伦理道德文化
       中国伦理文化最典型的是儒家伦理。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就是儒家道德论的基本原则,是各种道德规范、道德要求的基本出发点。儒家伦理可以划分为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和国家伦理。
       家庭伦理:孝悌是仁爱的根本内容。孔子认为孝悌就是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它反映了“亲亲”之义,其本质就是使长幼有分、男女有别,使家庭处于和睦和谐之中。
       社会伦理:将家庭伦理推及社会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社会伦理。信、义、宽、惠、温、良、恭、让、敏、行等都是人与人相处应该遵循的德目,体现“仁”的思想。为人不能不讲信、义,守信、忠义是也;为人不能不讲宽、惠,体谅、宽容别人,也能有益于别人;为人应当温和善良,有谦让精神;为人应当聪明睿智、善于践行等等。把社会看成是一个大家庭,就要尊老爱幼,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思想,目的是让社会成员处于和睦和谐状态,这是儒家追求的理想社会伦理。
       国家伦理:将家庭伦理推及国家就是国家伦理。治理国家就像是治理家庭一样,国君是家长,因此社会成员对国家就要忠诚,对自己的工作就要尽职尽责。同时,国君对臣民要有仁爱之心。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只有把“民”看得最重,才能治理好国家。
       3、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中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对民众的生活往往起着重要的规范、制约作用。例如:
       人生礼仪:中国传统的人生礼仪有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丧葬礼等。诞生礼,尽管各地各民族有不同的方式,但都期望生儿子能将来有出息,能够干大事,能够光宗耀祖;生女儿则希望她是操持家务的能手,心灵手巧。成年礼,男子二十而冠,女儿十五而笄。冠礼在宗庙里举行,仪式有筮日、筮宾、挽髻、加冠、礼见、取字等。婚礼,传统婚礼即《仪礼》中的《士昏礼》,士昏礼有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丧葬礼,《仪礼》记载最详细、最系统,大体上要经过停尸、报丧、吊唁、入殓、送葬、人土、做七等程序。在中国古代社会,“丧葬之礼不仅是对死者哀悼、埋葬的仪式,更重要的是对活着的人的一次社会教育”。
       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庆节日,是一个不断发展丰富的过程。汉民族的节日种类多,内容丰富多彩,比较重大的节日有:
       春节:是汉民族最盛大的节日,过春节又称过年。古以立春为春节,今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主要是为了庆祝当年丰收,并预祝来年丰收。春节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结束,前后持续近一个月。春节活动十分丰富,主要有:贴春联、贴年画、帖福字、守岁、吃饺子、放爆竹、拜年、闹元宵等。
       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是汉族最典型的娱乐性节日。在农历正月十五夜举行,通常在
       正月十三上灯开始,至正月十八灯落为止。节日活动丰富,主要有:挂彩灯、吃汤圆、耍龙灯、舞狮子、猜灯谜、扭秧歌、踩高跷、唱阳戏等等,举国上下,张灯结彩,歌舞升平,一片欢乐祥和气氛。
       清明节:旧称三月节,在阳历的四月五日或六日。清明节既是一个农事节日,又是一个祭祖节日。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重五节”。主要活动有:挂艾蒿、挂菖蒲、佩戴香袋是为了驱虫杀菌;喝雄黄酒是为了解毒祛邪;吃粽子、划龙船是为了纪念屈原。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仲秋节”,源于对月神的崇拜。主要活动为喝茶、饮酒、吃月饼,邀明月同享团圆之乐。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九月而又九日,故称重阳。主要活动:登高望远、佩戴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以求长寿。
       少数民族还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主要有:藏族的藏历年、雪顿节等;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祭敖包登;回族、维吾尔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等;壮族的三月三歌圩节;傣族的傣历新年,即泼水节,等等。
       衣食住行习俗:衣食住行习俗是每个民族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文化形态,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中华民族在衣食住行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以汉民族为例,就服饰方面来看,基本上分冠、衣裳、履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种类繁多的样式。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更是不胜枚举。就饮食来看,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各民族,饮食文化将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巧妙地在食、酒、茶等文化中结合在一起,达到一种精神愉悦的境界。就居住来看,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在居住方面流传下来最优秀的建筑——园林文化。皇家园林如避暑山庄,私家园林如苏州园林,而中国民居中的四合院是典型传统文化的象征,长城、故宫及众多庙宇、寺院之建筑更是人类建筑史上的杰作。就交通来看,北方的车马,南方的船舟,种类繁多,形制精巧,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
       民间信仰:求神拜佛是民俗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文化式样,它反映了人们的天命思想。求神早已有之,是上古神灵不死观念的一个写照。三代时,占卜之风大盛,殷人每事必问、每事必卜。这一传统一直延续下来,成为民间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拜佛,是佛教传人后,特别是从魏晋南北朝后,佛教广为传播,道教也不断发展,人们求神拜佛的活动有增无减。为了求得家人的平安、为了度过一时的危难,处于绝境的人们往往对神灵世界抱有无限的期望。因此,求神拜佛是古代社会人们寻求精神安慰的重要途径。
       祭祖、求子:在中国民俗文化事象中,沿用了远古时代的原始宗教信仰,特别是对祖先崇拜,它“与天地崇拜、神灵崇拜一道,初步构成了中国早期崇拜与信仰的三元结构。”在重大的节日、家族或家庭有重要的事情要决定往往都要祭祀祖先,以告知之,并请求其神灵来保佑其家族或家庭成员的平安。因此,一般中国人家往往建有祠堂,进行祭祀活动。为使血缘关系延绵不断,因此,中国人十分重视后嗣问题,在民俗文化中,常见求子活动。求子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求祖先神灵保佑,或求神仙显灵,或求王母娘娘送子(佛教传来后,观音也为人送子)等等。祭祖求子作为中国农业社会的生活反映,是重要的民俗活动。
       二、准确概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征
       科学而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要从整体上对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辩证发展作一规律性的探寻,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特征。这里主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方面作些规律性探索。
       1、中国传统文化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对立统一。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在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倡导的“独尊儒术”更是把这个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对自然界的认知,又有关于社会人文的、政治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思考,其中无疑包含有或多或少的合理而深刻的认识,这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不能因为强调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而对其合理性也加以否定。而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时限上看,中国文化有古代的传统,也有近代的传统。再从这一传统文化的学术派别上看,先秦时期就产生了儒、墨、道、法、阴阳、名、兵、农等诸子百家,在以后的发展中又有彼此的会通、融合和衍化,形成了新道家、新法家、新儒学及佛、道宗教文化等等。若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党性原则来看,中国古代哲学有唯物主义的传统和唯心主义的传统,以及辩证法的传统和形而上学的传统等。再从文化层面上看,人文的价值追求既有哲学的、道德的价值追求,又有个人生命的、科学技术的、文学艺术的、终极关怀的价值追求,所以,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仅仅局限于某一种领域或方面,往往会失之偏颇。相反,如果我们能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对立统一,我们就可能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开掘这一文化所内蕴的现代意义,为建设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文化服务。
       2、中国传统文化是连续性与变革性的对立统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由远古文化到夏商周的三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已表现为一个长期发展、不断积累的过程。春秋时代,孔子整理、总结三代文化的成果,创立了影响深远的儒家学说。继孔子之后,出现了中国文化史上最活跃、最富创造性的百家争鸣局面。至秦汉,董仲舒又倡导“独尊儒术”,他建立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儒道法互补的思想体系,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长期发挥影响的意识形态。至宋明理学时期,这一传统文化开始走向自己的鼎盛时期。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中国古代社会曾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但中国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地获得发展更新的动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与其变革性并不对立。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这种连续性本身就是一个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变化过程。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人的文化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阐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化与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学术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统一过程。
       3、中国传统文化是独立性与融通性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既指这个文化的主体是中国人自己独立创造的,也指这个文化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较早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体系。考古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本土文化源于远古时代,从那时起我们不仅有着独特的汉字语义和语音体系,而且还以方块汉字为载体独创了民族的哲学、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的学术思想体系,形成了华夏民族独有的礼仪典章制度、风俗习惯和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建立了独一无二的诸如中医学那样的医学理论体系。我们还有着独特的虚拟写意的戏曲艺术,气韵生动的中国书画,工整对仗、情理交融的楹联艺术等等。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又不是毫无关联的,她对许多的外来文化又有着很强的吸纳和融会贯通性。仔细考察一下唐代文化繁荣的原因就可以发现,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那具有非凡的吸纳力和交融贯通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仅
       就宗教文化而言,在这个时期,不仅从印度传人的佛教逐渐中国化,使佛教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景教(基督教)、回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也开始传人中国,使唐文化呈现一派胡曲雅乐各放异彩的繁荣景象。
       4、中国传统文化遵循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生存方式。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谈到自己写作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不仅史学家关注天人关系,实际上,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士人大多都关注这一课题。三代时期,人们对天的认识局限性很大,他们往往认为人事听命于天,即天命主宰人事。在天人关系中,人处于被动地位。然而,周革殷命唤醒了人们对人本身力量的认识,在思想文化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的力量,人本思想也就产生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与天的关系越来越走向合一,即人与天是同处于自然界的,两者之间是和谐相处的,而不是处于矛盾和永恒的斗争之中,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依从于自然法则,才能成就人事。而人在争取生存空间的时候,不是被动,而是能动地作用于自然,人命不是完全服从于天命。先秦时期的道家以及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关于天人关系的论述都是值得借鉴的。
       5、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至善至美的道德理想人格。中国传统文化说到底是对中国人——理想中国人的一种设计和追求。尽管先秦诸子学派在各自的学说中都有自己的理想人格,但是对后世影响最久、最大的是儒家和道家。儒家的理想人格是践行“仁爱”,恪守“礼制”,遵循“中庸”之道的道德完善的人,是能够“慎独”的人。道家的理想人格是天人合一的人,是超越自我的人。当今学者对中国传统美德作出了总结,如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华民族有十大传统美德,分别是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追求至善至美的道德理想人格对中国知识阶层乃至整个中国人来讲影响深远。
       6、中国传统文化沿袭辩证分析与直觉体悟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在中国人的思维体系中最突出的是辩证分析与直觉体悟相结合的思维方式。辩证分析,强调对事物从整体上看问题,对整体进行综合分析,即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人手;直觉体悟,强调人对具体事物的感受,从感受中抽象出意义,即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像尽意的思维方式。它超越了语言,领悟的是语言不能表述的意义。这种思维方式是将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在主体的感悟中浑然一体,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它超越了西方辩证逻辑思维的程序,直见心性。
       总之,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内涵深厚。历史上很长时期一直居于世界文化的前列,对中国和东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整个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和将来仍然必将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主张文化的多样性。一个不尊重自己的历史、不能发扬光大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当前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和紧迫性。在文化的多样性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责任编辑:公 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