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语言学研究]从认知角度看语言交际中的歧义现象(摘要)
作者:刘荣琴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 要:现代汉语中存在的歧义现象种类繁多,常常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影响正确的表达,并由此引起种种误会。从认知的角度分析,歧义现象可分为刻意性歧义和非刻意性歧义。歧义在言语交际中的形成与消解都与语言的认知有密切联系。
       关键词:歧义;刻意性歧义;非刻意性歧义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8)04—0130—03
       收稿日期:2008—03—27
       作者简介:刘荣琴(1956—),女,河南滑县人,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语教学及相关研究工作。
       歧义是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在交际过程中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意义的解释。语言交际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的表情达意,然而歧义现象却给表情达意的准确性带来消极影响,给交际双方的沟通造成困难,甚至误解。但有时,为达到某种特殊的交际效果,巧妙利用歧义语句,形成一种弦外之音,也能造成语言的幽默、机智、蕴藉的表达效果。因此,探析歧义现象,对于正确分析句子、准确理解句义及精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非常重要的。
       自然语言中的歧义问题,实质上是意义与形式(符号)之间的矛盾问题。用什么样的形式(符号)表示什么意义,什么形式(符号)理解成什么意义,都与人的认知有关。认知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以特定的目标为方向处理信息的过程[1](P151)。而交际语言中的歧义现象与人们的认知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因此,从认知语境的角度来审视歧义,在表达的目的上可分为刻意性歧义和非刻意性歧义。刻意性的歧义实际上是说话人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为达到某种特殊的修辞效果而有意为之。非刻意性的歧义则是说话人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并没有特意要使自己表达的信息具有多种含义,然而人们却会对这些表达的信息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一、刻意性歧义
       刻意性歧义实际上也可称为蓄意歧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方式,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巧妙运用,使语言含蓄不露、幽默风趣,不失为一种高超的语言艺术。
       1.借用谐音造成歧义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谐音的方法制造歧义以表情达意。如:
       (1)“你们有的人脚上起了一个泡,有的起了几个泡,这样说我们全团至少有两千多门泡(炮)。我们有两千多门泡(炮)还不打胜仗?
       利用行军时脚上起的“泡”来引出打仗用的大炮,含蓄幽默,鼓舞士气。
       (2)湖南湘潭天仙牌电风扇广告:实不相瞒,天仙的名气是吹出来的。
       “吹”原本贬义,但用在“电扇”这个特定商品上,含蓄深刻、耐人寻味。电扇当然是用来“吹”的,能把“天仙”的名字吹出来,也正说明它的质量过硬。
       (3)富兰克林·罗斯福因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他的夫人埃诺莉有一次为他作总统竞选的助选演讲时,某记者问道:“你认为你丈夫的病是否影响了他的精神状态?”埃诺莉稍作停顿后回答:“很高兴有人提这样的问题,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任何经受巨大病痛的人,对人类的种种问题,必定有着更大的同情心和更深的了解。”
       “影响”一词有两种含义:正面影响、负面影响。记者的提问,用意险恶:病痛肯定会影响罗斯福履行总统职责。而埃诺莉巧用“影响”的一词多义,化“负面影响”为“正面影响”,为罗斯福能更好地履行总统职责做了充分的肯定。
       2.借用语法层次的不同造成歧义
       借助词或短语结构层次的不同,以此制造歧义,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也是人们常以运用的方法。如:
       (4)解放前夕,国共两党谈判,周恩来总理机智灵活、才思敏捷,常常将敌方代表的谬论驳得体无完肤,对方恼羞成怒、暴跳如雷、声嘶力竭地叫道:“什么同共产党论战,简直是对牛弹琴。”周总理听后付诸一笑,随后慢条斯理地说:“对,牛弹琴!”
       一个巧妙的逗号,故意将层次切分成“对,牛弹琴”!从而置对方于无地自容之境地,捍卫了我党的尊严,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5)一富翁和一名书生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
       签订了一份用人合同:“无鱼肉亦可无鸡鸭亦可青菜萝卜万不可少不得工钱”
       在这个故事中,富翁和书生都知道这个语言片段有机可趁,于是,为达到各自的目的,二人就共同签订了这个合同。在此句中,主要是利用断句而造成歧义。富翁断句为:“无鱼肉亦可,无鸡鸭亦可,青菜萝卜万不可少,不得工钱。”而穷书生断句为:“无鱼,肉亦可;无鸡,鸭亦可;青菜萝卜万不可,少不得工钱。”两种断句方式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意思。
       3.借用语境造成歧义
       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对不同的文化语境使同一词汇产生各自特有的联想意义,从而导致人们对词义或句义理解上的分歧,从而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如:
       (6)某老师正在课堂上讲授《月光曲》,某生斍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老师心里很不高兴,但强压怒火走到某生旁边,将他唤醒,说:“你怎么将《月光曲》听成了《摇篮曲》啦?”某生晃晃脑袋,说:“老师,您的课讲得太好了,我陶醉啦!”
       老师的委婉批评,被学生借助课堂讲《月光曲》这一特定语境而发挥了歧义的作用。
       (7)《红楼梦》第九十八回:黛玉临终前说了这样一句话:“宝玉,宝玉,你好……”
       作者巧妙地利用话未说完而留下空白,在黛玉停止呼吸前的特定语境、特定场合由特定人物说出来,给读者以广阔联想的空间:是对宝玉临终祝愿?是对宝玉背叛爱情深深地痛斥?还是对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黑暗现实的怨忿控斥……语言表义含蓄、委婉,意象复杂。
       二、非刻意性歧义
        语言表达者本身并没有表达歧义的意思,但是理解者却由于特定的语境或自身表达效果的因素,由于认知的不同而误解出另一种或多种意思,得出了与说话人希望效果相反的理解。这种歧义现象在语言交际中非常普遍。
       1.读音不同造成歧义
       ①声调不同而引起歧义。如:
       (8)这个人好说话。
       好既可以读做hào“爱好”、“喜欢”之意,指这个人喜欢说话,爱说话;也可以读做hǎo,指这个人脾气好,容易商量,易通融。
       (9)他在办公室看材料。
       “看”读kān时,表示“看守”;读kàn时,表示“阅读”。
       ②读音的轻重不同也会造成歧义。如:
       (10)他一个早晨就写了三封信。
       “就”读轻音,表示效率高;读重音,表示效率低。
       (11)我想起来了。
       “起来”读重音时,表示“我想起身了”;读轻音时,表示“我想到了”。
       2.一词多义产生歧义
       在现代汉语中,多义词占多数。一般情况下,多义词受特定语境的制约,只表示一种意义,如果被人们错认为有多种解释,就会产生歧义。如:
       (12)这座楼的房间都没锁。“锁”既可以理解
       为名词,也可以理解为动词。
       (13)我倒了一杯茶。
       “倒”既可以理解为“倒掉”,也可以理解为“倒上”。
       (14)他借了我五千元钱,还没还呢!
       “借”有“借进”和“借出”两种含义。
       3.语法停顿不同造成歧义
       一个句子中,句子成分的划分停顿的位置不同,意思也就不同,因此产生歧义。如:
       (15)这土豆不大好吃。
       可以划分为:这土豆不大/好吃,土豆好吃;也可以划分为:这土豆/不大好吃,土豆不好吃。
       (16)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留给晚上来的人喝可以划分为留给晚上/来的人喝,和“白天”相对;也可划分“留给晚上来/的人喝”,即“后上来的人喝”。
       4.因文化知识层次不同而造成的歧义
       在言语交际中,由于人们的知识水平不一,说话人理解程度也不一样,因此亦造成歧义。如:
       (17)有人连续给一个姑娘介绍对象,却被姑娘以“没有共同语言”为由拒绝,她妈着急了:“又不是让你嫁给外国人,还能没有共同语言?”
       这就是母女二人对“共同语言”有不同的理解而产生的歧义。
       (18)跟单位的一个老大哥聊天,谈到歌星,我问他:“你知道周杰伦吗?”老大哥摇摇头说:“不太熟,没跟他喝过酒。”
       此段中的“我”说周杰伦,指的是歌手周杰伦,但是老大哥对此却一无所知,由此而造成言语歧义。
       文炼先生指出:“歧义是属于言语范畴的,是使用言语材料时产生的问题。”[2](P4)这就是说,歧义多是在交际中产生的。因此从认知的角度对言语进行分析判断,就是为了运用动态的语言观来探讨言语中的歧义,而不要因为听话人对言语信息主观上的不理解或错误理解而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三、歧义的运用价值与消除方法
       刻意性歧义,是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中为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而有意为之,正确合理地利用歧义,可以造成一种满足自身特殊需要的表达效果。在罗马时期,修辞学家Quinlian就认为歧义是语言本身一种超凡的语言特征,是法庭辩论中战胜对手的一种强有力的武器。在当今时代,在越来越多的语用场合中,人们经常有意利用歧义模棱两可的特点,来达到特殊的修辞效果。比如:
       (19)《阿凡提的故事·给大阿訇理发》中有这么一段对话:
       “阿訇,你要眉毛吗?”
       “当然要!这还用问?”阿訇说。
       “好!你要我就给你!”阿凡提说着,飕飕几刀,就把阿訇的两道眉毛刮了下来,递到他手里。
       “阿訇,胡子要吗?”阿凡提又问。
       “不要,不要,”大阿訇连忙说。
       “好,你不要就不要!”阿凡提说着又飕飕几刀,刮下阿訇的胡子,扔在地上。
       故事中的大阿訇理发从不付钱,所以阿凡提机智地利用了“要”字两种不同含义的解释(“想得到”、“想保留”),设置理解上的歧义,让大阿訇中计,使之受到应有的惩罚,以此获得幽默、风趣、讽刺的喜剧效果。
       因此,在交际语言中,巧妙恰当地运用歧义,就能使语言生动、形象、含蓄、幽默,起到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
       非刻意性歧义,表达者是无意而为之,而接受者却因为有不同的理解,产生“曲解”、“误解”。这是因为“不同的交际者的心理是不同的,即认知心理语境因人而异。同一人的认知心理语境随着情况变化也会有所调整”[3](P45)。要想消除误会,就要想办法在言语中不要出现歧义。
       对于言语交际中歧义的消除方法,同仁们已经有很多的研究。对此问题,本人很赞同周明强先生的观点:“接受者利用认知心理机制抑制歧义理解;表达者利用认知语境消解歧义表达。”[3](P45)一般来说,在言语交际时歧义的解除,表达者的表达占据着主动地位。要在表达时消除歧义,就要利用认知语境来消除歧义的表达。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以及对信息的处理,都要通过人的大脑的语言认知来完成,而语言认知就是人们在特定的语境中有目的地处理语言信息的过程。我们在对语言的认知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所在,就可以利用各种消除歧义的方法,使之避免歧义的形成。因此,应特别注意在表达时消除,以此而避免让接受者产生歧义。消除歧义的方法很多,主要有:
       1.换用恰当的词语来消除歧义。如:
       (20)他背着孩子到地里干活。
       “背”读bēi是“用背驮”的意思;读:bèi是“隐瞒”之意。就可以根据言语的需要而把“背”字换成其它恰当的词语。
       (21)“那本书我丢了,怎么还你?”
       此句话可以说成“那本书我弄丢了,怎么还你”或者说成是“那本书我扔掉了,怎么还你”等,就没有歧义了。
       2.调整语序来消除歧义。如:
       (22)这个人谁都不认识。
       这句话是因为施事、受事关系不明而产生的歧义,因此可采用调整语序的方式,改为“谁都不认识这个人”或“这个人不认识任何人”,来消除歧义。
       (23)小张和小王的朋友
       此句可以理解为“小张和小王”二人的朋友,也可以理解为“小张”和小王的朋友。因此可以调整为“小王的朋友和小张”,就可消除歧义。
       3.创设必要的上下文语境
       许多语句如果孤立地看有歧义,但是如果有了上下文语境,歧义也就不存在了。如:
       (24)“他过去了”。
       这句话,在河边说和在医院里说意义完全不同,因此可以依照实际情况做出必要的判断。
       (25)“他爱炒鸡蛋”?
       在此,“爱”可以理解为“喜欢吃”,也可以理解为“喜欢做”。因此,应在不同的语境中或利用重音或改为不同的词语,以消除歧义。
       总之,歧义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它的形成和消解都与语言的认知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此进行分析。表达者要尽量选择恰当的词语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精确,而接受者也要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动态分析,以便提高自己的歧义识别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明强.现代汉语使用语境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文炼,允贻.歧义问题[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
       [3]周明强.认知在歧义的辨识与消解中的作用[J].修辞学习,2006,(5)
       (责任编辑 党春直)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