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语言学研究]图式理论与句法分析:以“迫力”图式和“把”字句为例
作者:缑瑞隆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 要:“图式”(schema)是人类与外部世界互动经验的结构化表述,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图式”与语言结构的形成和运用有密切关系。“迫力”图式反映的是人类的基本经验之一——“迫力”互动经验的结构,是一种由施力者、受力者、迫力运动、受力结果四个成分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行为经验格式塔。汉语“把”字句正是表达人类“迫力”互动经验的特殊句式,但对于该句式的功能却存在分歧的意见。本文运用“图式”原理,从人类“迫力”互动的经验出发对“把”字句的功能进行分析,认为该句式的功能是表“受力变化”的。
       关键词:图式;迫力;“把”字句;变化
       中图分类号:H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8)04—0125—05
       收稿日期:2008—02—09
       作者简介:缑瑞隆(1953—),男,河南新乡人,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语言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1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常见而又颇具特色的句式,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语言现象,以至于很长时间以来,对“把”字句的研究一直是汉语语法界的一个“热点”。据文献报道,迄今为止,有关“把”字句的研究文章已有500篇以上,所有的现代汉语教材都有对“把”字句的专门介绍。
       从研究取向上看,“把”字句描写性研究历时长,成果多,已十分成熟。解释性研究历时较短,但视角新,发展速度快。当然二者也并非完全隔离,描写研究中也涉及了某种解释,解释性研究也离不开充分的描写。解释也有不同的角度如语义的解释、认知的解释等。同其他解释性语言理论不同,认知语言学不是从语言内部而是从语言外部去寻求对语言现象的解释,表现出独特的视角。本文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式”理论对“把”字句进行分析,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把”字句的问题加以解释。
       认知语言学强调人类日常生活经验对语言结构的影响和制约,十分注重从人类身体与外部世界的互动经验出发去分析语言现象。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与外部世界互动,如种植农作物、狩猎、开矿、运输等等。在长期的互动过程中,某些类似的情景会反复出现,人类心智将这些重复出现的情景以及关于它们的经验进行抽象,使之结构化,就形成了“意象图式”(image schema),简称图式。因此,实际上“图式”就是人类某种经验的结构化表述。
       图式有以下几个特征:
       1.图式具有结构性。图式是人类经验的结构化表征,它植根于人类经验,又是对经验的抽象。没有行走的经验,就不会形成“路径”图式;没有人体与房间、车厢、船(机)舱以及水缸、箱柜的互动,也就不会产生“容器”图式。图式不纯粹是客观的镜象,也不是主观无端的臆想,而是主客观互动的产物。图式反映的也不是某个人对某个实际情景的经验,而是人类对于同类情景的共同经验。因此图式是抽象的结构,而不包括具体情景的细节。图式的结构内容有若干结构成分,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如“路径”图式有位移物、起点、终点、路径、动力几个结构成分;位移物在某种力的影响下从起点沿一定路径向终点移动。
       2.图式具有可变性。图式虽然是抽象的结构模式,但它只是中等程度的抽象,而不是逻辑层次的抽象。这种程度的抽象允许一定程度的结构变化,主要是结构成分的变化。比如在“容器”图式中,“容器”可以是完全封闭的有界物,也可以是留有通道的有界物。
       3.图式具有可转换性。这主要是指图式常常被隐喻性地用于人类的社会、文化和情感、精神领域。图式反映的是人类与物质世界互动的经验,是最基本的经验。为了满足人类较高层次的认知需求,图式还常常通过隐喻投射到其他认知域,为较高层次经验的概念化服务。例如“容器”图式投射到语言、社团、观念上,形成“容器”隐喻,使我们可以按照“容器”图式的结构来认识它们甚至表述它们。下面这些说法都证明了“容器”图式的隐喻性使用: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祖国的爱。(语言/言语是容器)
       你的思想里少了一根弦。(心智是容器)
       上述语言现象表明,图式以及对它们的隐喻性使用的确影响并制约着语言结构的形成和使用,这就为我们运用图式理论来分析语言结构包括句法结构提供了经验基础。
       2 人类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过程中,必然会常常感到“力”的存在与作用:吃饭喝水用吸力,走路推门用推力,顺水行舟借风力,逆水行舟费体(动)力……无论施力还是受力,只要有互动就得用“力”。可以说,“迫力”(compulsive force)是我们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经验之一。M·约翰森(Mark·Johnson)(1987)提出了“迫力”图式(Compulsive Force Schema),指出“迫力”图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迫力总是通过互动而被体验到的,因而迫力是动态存在的。
       (2)迫力是向量。迫力总是朝向一定方向运动的,具有方向性,而且总要通过一定的空间。
       (3)迫力具有力度(或紧张度)。迫力必须具有一定的力度或紧张度才能实现物理界中的互动,才能被感知。这一特性使得迫力可以被准确计量或概略估量。
       (4)迫力有出发点和目标(终点)。迫力总是由某个施力者(出发点)发出,经过一定的空间到达特定目标(终点)。
       (5)迫力具有因果关系。迫力作用于目标后,目标会产生一定力度的反作用力,两种力的互动产生某种结果。迫力是“因”,目标受力后发生的变化或施力者与目标(受力者)互动后施力者受反作用力影响而发生的变化是“果”。
       “迫力”图式包括以下内容:(1)四个结构成分:施力者(力源/出发点),受力者(目标/终点),路径(迫力运动的空间轨迹),结果。(2)成分问的关系:施力者发出具有一定力度和方向的迫力,迫力经过一定的空间到达受力者(目标),经过互动产生某种结果。
       
       “迫力”图式可以用图表示:
       由于实际生活中“迫力”互动的情景是十分丰富的,根据迫力互动的结果,“追力”图式可以有若干下位图式:
       (1)变位。受力者(G)受力后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这里有两种情况:最常见的是受力者(G)受到施力者(F)发出的推力而向远离施力者的位置移动,可用图2.1表示:
       
       另一种虽不常见但的确存在的情况是施力者(F)发出的不是离心力(向外的推力),而是向心力(朝向自身的拉力或吸引力),受力者(G)受迫力拉动或吸引移向靠近施力者(F)的位置,可用图2.2表示:
       
       (2)变形。受力者(G)受力后,由于迫力强度大于承受力而会发生形式变化,这里又可分出以下不同情况: A.自身形式变化。包括几何形状变化,如方圆互变、球面互变、液体固体互变、长短互变、实虚互变等;几何形状的分化,如大变小、一变多、块变粉等。可用图3表示:
       
       
       B.多个形式合并。在迫力作用下,若干个形式(受力者)组合成一个新的整体,可用图4表示:
       
       C.添加产生。受力者(G)在迫力作用下被添加了某些成分,或者受力者(G)作为添加成分添加在其他物体上面,或者产生出某种新事物,可用图5表示
       
       D.消失。受迫力的影响,受力者(G)变成人们经验上感知不到的形式了。这里“消失”是从人类日常经验上说的,而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概念。例如从科学上讲,水的蒸发是一种存在形式的转换,应属于情况A(液体变气体)。但对一般人来说,水蒸发了就看不见了,也就消失了。另外,还有一个角度问题,如“走出某人的视野”这个情况,如果着眼于被注视者,那么属于(1)变位,如果着眼于注视者,则看不见被注视者就意味着其消失了。
       (3)变状。指的是两种情况:一是迫力虽然指向受力者(G),但并不是直接作用于它,而是直接作用于它的周围环境因素并使之发生某种变化,从而改变受力者(G)的周围环境状况,间接作用于受力者(G)。这种情况与(2)C的区别是环境因素与受力者(G)不接触,相互隔离。可用图6表示:
       
       另一种情况是迫力直接作用于受力者(G),使受力者(G)的自身状态发生变化。可用图7表示:
       
       (4)自变。这是“迫力”图式的一种特殊情况,指的是施力者(F)和受力者(G)同属一个整体,受力者(G)是整体(F)的一部分,受迫力影响与其他物体互动并产生某种结果,可用图8表示:
       
       上面所讲的都是单向“迫力”,还有双向“迫力”,如逆水行舟、顶风前行都是两股迫力相向对抗,这种情景中的互动结果可以从上述几种情景中推论出来。如逆水行舟时,船可能克服水的阻力向前行(变位),也可能被水流推动顺水下流(变向一变位),为简便起见,不再单列讨论。
       3 汉语“把”字句的功能是什么?在对“把”字句近70年的研究中学界的看法发生了变化。王力(1944)最早提出“处置”的说法,认为“‘把’字所介绍者乃是一种‘做’的行为,是一种施行(execution),是一种处置。在中文里,我们把它称为处置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段文字成为“把”字句功能的经典表述。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把”字句不一定表“处置”,如:
       ①这小品把人逗死了。
       ②你可把妈给吓死了。
       ③我们把该点称作物体系统的运动基准点。
       ④大家都把他当成英雄看。
       ⑤人们把它比做翱翔蓝天的雄鹰。
       于是有人就认为“把”字句不是表“处置”而主要是表“致使”的(薛凤生。1989)。王力先生本人(1980)也曾指出处置式不都表示处置,但认为这一结构主要是表处置的。可是“致使”也不一定能覆盖了“把”字句的全部功能,上例中①②无疑是表“致使”的,③是表“命名”的,④是表“认定”的,⑤是表“比况”的。对“把”字句的历时研究表明,“如果说历史上(特别是唐宋时期)的‘将/把’字句是以表处置为主,那么到现代汉语中,就是以表致使为主了”(蒋绍愚,2005)。以此推下去,像③④⑤这类“把”字句应当是由表“致使”再进一步发展而来的。看来“把”字句的功能是逐渐丰富发展起来的。从发展的角度看,“把”字句的功能构成了一个连续体:处置→致使→非处置非致使(命名、认定、比况)。语感告诉我们该连续体的各个部分之间是有联系的,那么这个联系是什么性质的呢?我们相信,语言结构及其功能反映了人类的经验,“把”字句功能的动态发展反映了人类某种经验的发展,“把”字句功能的连续体的各部分之间是经验性的联系。这种经验性联系可以用图式理论来解释。
       从认知的角度看,“把”字句的几种功能,无论是“处置”还是“致使”或是“命名”、“认定”、“比较”等等,都是人类与外部世界互动经验主要是关于“力”的经验的反映。如果把目光从语言本身转到人类关于“力”的经验方面,就可能获得关于“把”字句多种功能的统一解释。
       “把”字句的句法结构可表示为:N1+把+N2+VP。“迫力”经验告诉我们,某个事物受力后,其内部或外部总会发生某种变化,某些事物受力之后,它们之间的关系会发生某种变化。因此,可以将“把”字句的经验一认知结构表述为:施力者(N1)向受力者(N2)施力(V)使受力者(N2)变化,简言之就是“受力变化”。从“迫力”图式来看,现有的几种关于“把”字句功能的表述(处置、致使……)是着眼于施力者(N1)的(“处置”是施力者的有目的行为,“致使”是施力者无意识的行为)。如果我们把着眼点放在受力者(N2)受力后的结果上,则可以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受力变化”。而根据变化的不同情况,“把”字句所反映的人类经验可分出以下几种类型:
       1.变位。受力者(N2)受迫力(V)的影响而发生了空间位置的变化。这里根据迫力(V)的方向(离心/向心,纵向/横向)又可分出不同情况。据文献报道(张旺熹2006),变位(有人称为移位)是“把”字句表现最多的经验。
       (6)老师把教室里的同学带到操场上。(离心,
       横向)
       (7)那马一惊,把曹操掀了下来。(离心,纵向)
       (8)要不要把汉献帝迎过来。(向心,横向)
       (9)用磁铁把缝隙中的铁屑吸干净。(向心,纵向)
       (10)他们终于把这支部队带到了陕北。(离心,
       横向)
       (11)蜉蝣把卵产在水中。(离心,纵/横向)
       (12)他把部队撤了下来。(离心,横向)
       从变化前后的位置看,“把”字句的表层结构中可以点出起点和终点(如(6)),但多数情况下只点出终点(如(11)(12)(13)),有时甚至起点终点都不点出,而只是用趋向补语点出变位的方向(如(7)(8)),或者存在于我们的经验中(如(9))。(6)—(12)各表达式分别表现的是图式(1)、(3)的经验,(11)(12)对应于(3),其余各式对应于(1)。
       2.变形。这对应于“迫力”图式(2)所组织的经验。请看下列句子:
       (13)你把脸拉那么长给谁看?(变长)
       (14)我是想把这裤改短点儿。(变短)
       (15)小演员把身子弯成了一个圈。(变圆)
       (16)他把仅有的一块饼分成四份。(变多)
       (17)他一用力,把那只袖子挣断了。(分离)
       (18)老师教大家把五颜六色的木片组装成航模。(合并)
       (19)你们车间负责把机器组装好。(合并)
       (20)才半个月,就把工资花光了。(消失)
       (21)用刀把字刮掉。(消失)
       (22)他早把文章写好了。(产生)
       (23)他把一面黑板都写满了字。(添加)
       (24)你把他的话记下来。(声音变字形)
       (25)毛延寿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三维形变二维形)
       3.变状。对应于“迫力”图式(3)所组织的经验。
       下列“把”字句中的受力者(N2),受“迫力”影响,其所处的状况发生了变化:
       (26)战士们把手中的大刀擦得雪亮。
       (27)敌人把他打得浑身是伤。
       (28)快把汽车停下来!
       (29)我军的一个团把这股鬼子包围在山沟里。
       (30)他们几个赶紧把一片狼籍的宿舍收拾好。
       (31)你再把头发整整。
       4.自变。对应于“迫力”图式(4)。
       (32)他奋力一扑,撞到了球门柱,把头撞得鲜血直流。
       (33)成排的防风林把风挡住了。
       (34)“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把船身撞了一个大洞。
       前文说过,图式都有隐喻扩展的可能。许多“把”字句都体现了“迫力”图式的隐喻扩展。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A.变位隐喻:
       (35)你别把抽烟的坏习惯传给儿子。(离心,纵向)
       (36)把艰苦奋斗的精神代代传下去。(离心,纵向)
       (37)她把自己的爱心献给了山区的孩子们。(离心,横向)
       (38)老一辈航天人把青春留在了戈壁大漠。(离心,横向)
       (39)他用富于磁性的声音,把姑娘的心吸引到 他身边。(向心,横向)
       (40)精彩的节目把每个人的眼球都吸引到了台上。(向心,横向)
       B.变形隐喻:
       (41)早把刚才的烦恼抛到九霄云外了。(消失)
       (42)我们常常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添加)
       (43)把式(1)和式(2)合并。(合并)
       (44)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变形)
       (45)犹如晴天霹雳,把一家人的心震得粉碎。(分化)
       C.变状隐喻:
       (46)用事实把大家的眼睛擦亮。
       (47)我们要把敌人的阴谋彻底粉碎。
       (48)不要让假象把自己的眼睛蒙住。
       (49)要把每个人的头脑都开动起来。
       D.自变隐喻:
       (50)侵略者在人民的铜墙铁壁面前把头撞得头破血流。
       4 “把”字句的使用有许多限制条件,对于这些限制,我们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些限制看似句法的规约性所致,实则反映了我们的“迫力”经验,因而可以用“迫力”图式来解释,比如:
       1.光杆儿动词一般不能进入“把”字句
       “把”字句对谓语动词有特别要求,其中有一条就是动词的前后要有其他成分,不能是光杆儿:
       (51)我现在就去把信寄。
       (52)趁热把那鸡汤喝。
       (53)利用假期把书写。
       (54)快把包儿放。
       (55)你们把这个问题商量。
       (56)你去把通知传达。
       这些句子在动词后面添上一些成分就成立了:
       (57)我现在就去把信寄走。(变位)
       (58)趁热把那鸡汤喝了。(消失)
       (59)利用假期把书写完。(变形)
       (60)快把包儿放下。(变位)
       (61)你们再把这个问题商量一下。(隐喻变状)
       (62)你去把通知传达给他们。(变位)
       这种句法限制有没有经验基础呢?从“迫力”图式的角度看,(51)—(56)各式之所以不成立,是因为句中没有表达N2受力变化的成分。(57)—(62)增添了表N2受力变化的补语,就完整地反映了我们关于“迫力”的经验,所以是合格的。当然,也并非所有的光杆儿动词都不能进入“把”字句:
       (63)反对派就是要把他信推翻。
       (64)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很快将把侵略者淹没。
       这些句子中的动词“推翻”、“淹没”是双音节的,其结构是动补式,即包含了表示N2变化结果的成分(“翻”、“没”)。虽然句法结构上动词后没有补语,但在意念上已有了反映N2变化结果的成分,因而也就符合我们对“迫力”的经验了。
       2.心理动词不能进入“把”字句
       表示心理活动和感知觉的动词如“喜欢”、“爱”、“觉得”、“认识”、“笑话”、“看见”、“知道”等一般不能进入“把”字句,如留学生经常会造出下列句子:
       (65)a.我把中国想念了。
       b.我们都把对方认识了。
       这种现象单从语言内部也很难作出解释,我们关于“迫力”的经验则可以解释。在我们的经验中,上例中各式表示的是N1(主语)的心理活动,尽管客观上这种心理活动是指向N2(“把”的宾语)的,但经验上N2并没有发生变化。这不符合我们关于“受力变化”的“迫力”的经验,所以不成立。但是也有例外,如:
       (66)a.儿啊,你把娘都想疯了!
       b.我们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认识清楚才行。
       很明显这两个句子的动词后面都有程度补语,这些补语表明了N2的变化的结果:a.的N2(娘)变“疯”,b.中“问题”变“清楚”了(尽管这里“清楚”的实际上是N1,但在经验上,当一个问题未被完全认识时,我们觉得它是“模糊”的,当我们完全认识了它以后,它就变“清楚”了)。这再一次证明“把”字句的功能主要是表“受力变化”的。只要句子结构能表明N2受力后发生了变化,心理动词也还是可以进入“把”字句的。
       参考文献
       [1]Mark.John.The Body in the Mind[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2]Ronald W·Langacker.Concept,Image,and Symbol 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M].Mouton de Gruyter,1991.
       [3]:Herbert H·Clark and Eve V·Clark.Psychology and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inguistics[M].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nvancich,1977.
       [4]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专题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4.
       [6]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7]蒋绍愚.把字句略论——兼论功能扩展[J].世界汉语教学,1995,(3).
       [8]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沈家煊.如何处置“处置式”?[J].中国语文,2002,(5).
       [11]薛凤生.“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结构意义——真的表示“处置”和“被动”?[A].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12]崔希亮.把字句的若干句法语义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5,(3).
       [13]张旺熹.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4]张豫峰.现代汉语句子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15]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党春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