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认知的挑战与对策
作者:张红薇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 要: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就是大学生对政治体制、政治权力、政治规范、政治功能等方面的认识、评价和判断。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日益普及,带来了独特的网络文化。由于网络文化有方便迅捷、即时互动、高度共享等特征,使得大学生对我国社会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产生了极大兴趣。但是,网络也给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网络文化带来的冲击,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会促进我国社会的政治稳定。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政治认知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8)04—0029—03
       收稿日期:2007—11—10
       作者简介:张红薇(1965—),女,河南唐河人,南阳师范学院德育教研室副教授。
       政治认知是政治行为主体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政治体制、政治权力、政治规范、政治功能等方面的认识与把握[1](P146)。它是个体对政治现象及其本质的领悟与判断,而不是单纯的政治知识了解。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就是大学生对政治的认识、评价和判断。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日益普及,带来了独特的网络文化。由于网络文化有方便迅捷、即时互动、高度共享等特征,使得大学生对我国社会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方面,网络为大学生学习政治提供了平台,延伸了大学生政治成长和政治社会化的空间,促进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另一方面,网络也给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冲击,将会给我国的政治稳定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一、网络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特征的文化。首先,网络文化是电子介质的高科技文化。电子媒体远比纸质媒体优越,既便于大量存储又便于迅速传播,借助于高科技手段还可以实现多媒体传播,从而使信息的传播更形象更生动。其次,网络文化是高时效性文化。人类历史上的各种文化都可以看做是缓慢发展的文化,更新速度很慢。而网络文化则是高时效性文化,更新的速度很快,实现了信息在广域内的瞬时传播。再次,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任何人都可进入网络空间交流思想,发表学术观点,任意存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它不是静态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它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最后,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当网络文化开启虚拟之门后,文化的渗透作用便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虚拟将人们丰富多彩、光怪陆离但又秘不示人的内心世界曲折地反射出来,通过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外在的自我和内在的自我都得到充分的展现。
       网络文化具有下列功能。首先,传递知识和信息的功能。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需要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同其它传播知识信息的工具不同,网络传播知识具有迅速、交互、图文并茂的特点,使用某一种浏览器,只要用鼠标在你所需的图标上轻轻一点,就可以把你带入一个全新的知识天地,大量的信息资源,满足着各个专业领域的各种层次的用户需要。其次,商业功能。通过网络进行商业活动,既省力又省事省时。目前在因特网上,不仅有了各式各样的商业广告,而且已经开设了许多“虚拟商店”,用户坐在家中,通过联网的计算机买到各种各样的商品。随着安全技术的日趋成熟,因特网上的商业活动会越来越红火。再次,娱乐服务功能。网络将使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可以以文字、声音、图像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信息和娱乐节目。虚拟现实技术使人如身临其境一般,它为人类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人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丰富的想象力变成现实,从而产生一种沁人心脾的轻松和愉悦。
       网络文化以其多媒体、点对点、即时互动等特点区别于传统大众传媒,它迎合了信息时代大学生快节奏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所以,大学生成为网络社会的主力军。但网络文化的“西方话语霸权”和“文化殖民侵略”,对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认知的挑战
       (一)网络文化的全球性淡薄了大学生的国家观念。互联网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村落,它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组织。在这一全球性的村落中,任何人都可以突破实体的局限与世界各地的朋友交谈或参加跨国活动。这无疑促进了当代大学生与世界的融合,强化他们的地球村村民的意识,并在数字化的空间里为他们营造出一个虚幻的全球大同社会。事实上,现实世界远未大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以更隐蔽的方式出现在网络中而没有被学生所发觉。虚拟世界所幻化出的全球一体、大同社会只能带来大学生对现实国家观念的模糊,并使一些大学生自以为生存于网络中就可以超然于国家、民族之上,对现实世界中的政治意识形态斗争保持中立。而且,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全球意识的增强,民族与国家的意识弱化,不仅给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蒙上阴影,而且还会直接冲击我国长期以来构筑的政治思想大厦。
       (二)网络文化霸权强化着大学生“西方”政治意向。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单一文化的威胁,这是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英语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已借助新型的传播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新的文化霸权。它们通过因特网向世界全方位、全天候地推销其政治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利用互联网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并竭力与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特别是争夺青年大学生。2000年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称:“如果因特网以在其它国家发展的那种方式进入中国,那么自由将迅速地在那片土地上站稳脚跟。”[2](P547)1997年,美国的御用组织“人权观察”、“大赦国际”、“人权律师委员会”等在因特网上开辟了“数字自由网络”,专门为各国的“持不同政见者”提供发表反对本国政府言论的“论坛”[3]。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正处于激烈的动荡和交锋之中,长期被迫接受网络“霸权文化”,很容易受到这些文化所隐含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对西方政治逐步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甚至会盲目地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比中国好”。这种“西化”的政治意识会使一个国家和民族丧失凝聚力,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权力等都会受到冲击甚至解构。
       (三)网络文化的开放性消弱了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政治责任感是政治行为主体对自己在政治活动中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自觉。首先,网络是一个不需要护照,出入自由、通畅的数字化王国。任何个体都可以借助电子邮件、网上论坛等向全球的网民传播信息,这就带来了传播权的滥用。由于当前的技术条件还未达到对网络行为的有效监控,当大学生面临外部大量信息刺激时,他们很容易接受某种暗示,并表现出强烈的从众行为。出于一时的冲动,很可能对一些未经证实的道听途说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传播一些不利于社会
       政治稳定的言论。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长此以往,会导致大学生政治责任感淡化。其次,开放的网络也使政治生活的透明度逐渐增加。由此,现实政治生活不完善的一面更多地暴露出来,高度完备的民主目标和较为粗糙的民主现实形成一定的反差,这些困惑不断刺激着大学生的头脑,使其原有的政治认知混乱,甚至产生政治猜疑。这些状况将弱化大学生对既有政治体系的向心力,继而导致政治责任感丧失。
       (四)网络文化的芜杂性导致大学生政治鉴别力下降。目前,网络信息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无用垃圾信息,而且存在着危害性颇大的恶意信息。国内学者用五个字对网上的黑色信息进行了归纳:黄、黑、假、诈、毒[4]。一些供应商利用网络来坑害消费者,在网上介绍不健康的活动,传授谋杀技巧或自杀、安乐死的方法以及如何骗人的各种骗术,随意侮辱诽谤他人;一些不法之徒利用网络发布虚假消息,甚至像“法轮功”这样的邪教组织也在利用网络来传递“经文”,散布反动言论,联络教徒进行所谓的“学法、护法”。大学生处于成长期,心理机制尚未完全成熟,政治观也不完善,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和诱惑。也许大学生本身就是垃圾信息的制造者,但更多的大学生则可能是受害者。网络中的信息污染,不仅会给主流政治文化带来冲击,而且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政治判断力和鉴别力,甚至会影响大学生的政治选择,这极不利于社会的政治稳定。
       (五)网络文化的超强吸引力可能使部分大学生疏离现实政治。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更加习惯以屏幕为界面获得政治知识、形成政治观念和政治立场,或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和判断。但这一过程往往是在人机交流的网络空间进行的,由于网络空间存在着明显的虚拟化特征,使交往双方去除了许多社会属性。个体的网上交往通常不必考虑现实政治的利害关系,很多在网络交往行为中形成的政治观念往往带有某种理想主义色彩。如对待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不少大学生往往以抽象的理论至上,忽视受政治生态环境制约而逐步发展的实际态势。于是,一些大学生在政治体制改革达不到类似“鼠标点击的理想速度”时,便对政治表现出冷漠。更为重要的是,一些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会逐渐退化在人性世界中习得的政治能力,从而制约大学生政治思维的发展。因为现实生活中政治现象的产生,夹杂着许多复杂因素,它需要政治主体运用政治思维去能动地分析与判断,以便做出智慧的选择和正确的回应。而大学生对网络的过于依赖与对在线参政的迷恋,往往使他们忘却现实生活中的政治世俗和利害关系,一味按照电脑逻辑程序进行操作,导致思维的定势化,给现实中的政治生活带来障碍。最后,大学生过度迷恋网络,对现实政治的参与日渐减少,没有现实政治生活过程的调整,从而逐步减弱其从事政治实践的能力和兴趣,并疏远现实政治。这样,最终会导致大学生政治认知失去了实践检验和调整的标准。
       三、应对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认知挑战的策略
       (一)加强政治认知多元化与互联网方面的国际合作。网络导致当代青年政治认知解构的威胁,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超出了单一国家的治理能力和范围,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应尊重其他国家的政治价值观,把保持政治认知的多元化与平等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原则来对待[5]。为此,在国际合作方面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在采取统一的网络技术规范方面协同行动,形成至少较为一致的网络伦理规范,约束信息交流过程中不规范的行为。二是加强政府间合作,促进网络国际交流行为的法律控制手段和基本原则的一致与合理化,对网络体系的参与者进行统一管理。而且,在对于由网络交流体系混乱引起的共同社会政治危机方面,政府间更要紧密合作,以提高处理危及世界和平和其它重大政治领域问题的能力。三是推动各国网络技术开发方面的合作,保证信息的安全与完整,对不恰当、不健康的政治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过滤。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主流政治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大学生形成正确政治认知的大文化背景。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主流政治文化的确立,也有助于分散、限制反主流政治文化。这里尤其要注意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用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和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的有力保证。当前条件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是当之无愧的当代中国主流政治文化。我们要在网上大力宣传主流政治文化,广为发布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让中国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在网上占据有利空间,建立起中华文明的传播基地,抵御各种不良文化思潮对当代青年政治认知的侵蚀,强化大学生对本民族及政治体系的合法性认同,增强民族国家意识。另外,在建立更多中文网站紧密联系汉语受众的同时,还应建立更多的英文网站,把中国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和新时期先进的政治文化介绍给全世界,利用网络真实、全面、及时地宣传我国的主流政治文化。
       (三)加强大学生的政治心理调适。政治心理调适是指人们对政治过程和政治生活的一种感性的主观反映,表现为一定的政治动机、政治目的、政治心态等。一个人政治认知是从政治心理活动开始,在意识的支配下,形成政治评价、政治判断,进而转化为政治动机、政治目的、政治选择和政治行动。通过政治心理的调适,可以培养大学生对现存政治制度的正确认识、评价和判断,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并推动社会政治制度、政治组织、政治过程的不断完善。青年大学生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前途,对政治文明进程往往期望值过高,而没有认识到理想政治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政治发展“应然”与“实然”状态存在着差距,过度的理想化与现实政治发展的渐进性会挫伤青年的政治热情,产生政治冷漠。因此,要引导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使学生在现实的基础上学会冷静的思考,防止过高的期望和理想主义的产生,弱化政治高期望与现实低评价之间的矛盾,提高大学生理性政治判断和理解能力,是调适大学生政治心理的主要内容。
       (四)塑造大学生的现代政治人格。一是唤醒主体的人格意识。人之成为人,首先在于他具有自然物所没有的理性、情感、尊严和价值,每个人至少要被当做人看待。人不仅是手段,更是目的。因此,高校应通过深化改革,建立一种民主与法制和谐的校园,尽量避免那些蔑视人的价值、尊严的现象发生,充分肯定大学生个体的价值、尊严、权利。对大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存在状态和处境予以更多的关心,促使他们关注人类前途、国家的命运以及社会政治发展的现实过程。提升大学生的现代政治人格意识,造就大学生健康的政治人格形象。二是发展人的独立个性。所谓个性,是指个体对外部世界独特的主体倾向性,其内容主要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个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自主行使和支配自己权利的意识和能力,是人成为主体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个体才能够以自觉的态度主动地去适应现实政治生活和改造客观世界,并能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正确的政治认知。
       (五)加强大学生的政治实践。尽管网络延伸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但网络空间毕竟不同于现实世界,网络虚拟行为也不能完全取代现实社会的政治实践[6]。因此,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大学生投身于各种社会政治实践中,以摆脱网络空间政治认知过程的虚拟化和模本化倾向。从途径上来说,一是推动大学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引导他们了解中国、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民情。只有把他们放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让他们读懂“中国”这本书,才可能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政治认识。二是把大学生放在社会工作和社会政治事务之中,让他们承担责任和义务。如让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做兼职管理,组织大学生到街道竞聘居民委员会主任助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村级自治或乡镇挂职,吸收学生到学校基层科室兼助理等,都将有力地促进大学生在社会这个广阔的大课堂中广泛参与现实政治生活。政治知识不仅以一定的形式存在于某种信息载体中,而且隐含在一定社会政治结构和政治活动过程中,认知个体只能在实践中通过主体性的方式去掌握。在政治实践中,大学生还可以根据参与政治生活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修正自己的政治认知,积累政治经验,提升自己的政治技能。
       参考文献
       [1]王玄武.政治观教育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全球战略大格局——新世纪中国的国际环境[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3]杨景厚.关于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对国际关系影响的探讨[J].国际技术经济,1996,(2).
       [4]陈红,李洁.互联网对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挑战与对策[J].社科纵横,2006,(3).
       [5]张平.论网络对政治认知的冲击及对策[J].东北大学学报,2004,(6).
       [6]张啸尘.论网络技术对政治社会化的影响[J].理论月刊,2001,(4).
       (责任编辑 辛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