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人为本:高校德育的新理念
作者:李军法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 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校德育在高等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起着基础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高校德育的根本要求。在高校德育中实现以人为本,就要努力更新德育工作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调整德育工作目标,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改进德育工作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完善机制,建设专业化的德育教师队伍;创造健康德育氛围,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德育;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8)04—0025—04
       收稿日期:2007—12—26
       作者简介:李军法(1956—),男,河南扶沟人,周口师范学院副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高校教育研究。
       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治和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在高等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起着基础作用,其根本任务是通过开发大学生的自觉性,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性,实现全面发展,把“自然人”培养成为社会人。高校德育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相一致的,以人为本也就成为高校德育的必然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推进高校德育工作,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已成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以人为本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最高的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1](P1794)以人为本,既是一种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又是一种工作方法。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坚持,又体现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以人为本的理念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内容,开拓了新视野。所谓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就是坚持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他们看做具有独立个性和特定观念的主体,在德育工作中既要以学生为目的,又要以学生为动力,明确高校德育的目的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健康成长,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在德育过程中重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推动其实现人生价值;就是坚持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地位,广泛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校的一切工作要以能够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建设者为目的。要实现以上目标,就必须适应客观形势的发展要求,采取各种措施,把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理念落到实处。
       一、更新德育工作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观念问题,只有观念更新才能推动教育方式的变革和工作的改进。德育作为人类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实践和认识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应视受教育者为具有自觉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人,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从大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尊重、关心、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发展需要。“道德归根结底是人生活的一个方面,是为了人更好地生活而设,而绝不是为了给自己套上枷锁。”[2](P6)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过分依赖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强调教育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学生仅仅被看做是受教育者和被改造的对象,目前这一现象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这种德育工作理念,不仅难以适应社会转型时期德育工作的要求,也制约了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形成。现代德育强调发展人的潜能,通过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德育理念。首先,应把学生看做是独立的人格主体,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选择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德育过程中能够对德育目标、学习方式、理解重点等进行选择,将教师传授的德育原则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实践行为;在接受德育内容的同时,不断地实现由“旧我”向“新我”的转变和提升,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的不断发展。其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要更多地强调个性化教育,鼓励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没有个性就不能称其为人才,个性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创造力的显著标志,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应成为德育工作的目标追求。”[3]德育虽然不可能完全满足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但是,可以通过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促进其个性的完善,使学生真正成为既体现时代共同特征又具有独特个性的主体。再次,增强自我教育意识,树立自我教育观。大学生自主意识强,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通过教育,让学生学会自我反省、自我实践、自我提高,真正将外界的德育影响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追求。最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能动性。通过加强管理者与学生的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提高管理的效用,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和管理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在学校教学和管理中给学生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使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从而使学生对德育内容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道德认识水平进行辨别和吸纳。
       二、调整德育工作目标,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既是发展的手段,又是发展的目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P294)。人的发展包括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爱因斯坦说过:“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之外。”[5](P3)创新德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及时调整高校德育目标,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教育,从根本上培育大学生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发展、人的目标、人的生存状况等人类基本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作为德育的目的和出发点。
       德育目标在整个德育实施过程中起着方向作用,它既体现德育的任务,又规定德育的内容与方法。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目标存在着泛政治化、理想化倾向,缺乏层次性与基础性。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德育工作等同于政治宣传,往往使德育流于空洞说教,不可避免地造成高校现实的德育工作与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要求相背离。政治教育是德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大学德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人格的塑造,德育目标应当是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与为学生自身发展服务
       相统一。在高校德育目标上,既要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还要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更加关注受教育者心理和人格的完善。目前,心理问题已成为困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之一,要通过制订和实施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正确看待人生和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理想人格,应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基本目标与价值定位。
       三、改进德育工作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德育方式、方法与德育成效存在着直接的联系。目前的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着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的缺陷,使得本应是生动活泼的德育过程变得枯燥无味,导致德育实效性差,感染力不强,很多情况下德育仅仅成了理论课,与实践脱节,吸引力弱,说服力差。其原因之一是没有把人的发展真正放在第一位,而是模式化,一刀切,见物不见人,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尤为明显。主要表现在:教学方式和方法过于单一,缺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受教育者的内化过程视为单向的被动接受过程;教学内容上存在滞后性,缺乏针对性,不能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的实际变化及时进行更新,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且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在中学甚至小学的政治理论课堂上长期重复的话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落实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必须重视德育方式、方法及途径的改进,采取参与式、讨论式、开放式、互动式等教育方式,建立开放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通过深入学生生活实际,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坚持教育、管理、服务相结合,把塑造人与服务人、发展人结合起来,完善德育途径和环节,尤其要重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6](P530)。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还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重要任务。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更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体现。贯彻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完善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作用,就要积极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实效性,建立起以培育和优化学生道德接受机制为核心的主体性德育模式。
       要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呆板单一,实际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实效性差的状况,就必须把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贯彻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首先,转变观念,突出思想性。把教学活动的本质看成是“学生的发展过程”,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注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思考和参与的空间,调动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其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效性。注重课堂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课堂教学内容也往往将许多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上升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高度。然而,理论只有与实际相结合才具有真正的意义,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思想方法和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观察和认识各种社会现象,指导人生实践,纠正认识偏差,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收到实效,使学生从中受益。再次,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当今中国社会最大的现实,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理应成为教学的重点。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课程有各自的教学重点和要求,但是,它们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一致的,就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各门课程都要及时地更新和充实内容,围绕现实的社会中心工作开展教育,使课程更具有生命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完善机制。建设专业化的德育教师队伍
       高校德育能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因素之一。在教师专业化的大背景下,面对所承担的德育重任,德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应是基本的要求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重要保证。德育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导师,担负着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责,在有效地引导学生思想和行为,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发挥着基础作用。高校德育教师还是高校德育目标、任务和过程的直接承担者和实施者,是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过程的直接执行者。德育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只有当他们充分意识到了自己在德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并且立志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发展环境和教育内容,对教育对象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高校德育的目标与任务决定了高校德育教师所承担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决定了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现实紧迫性。它不仅关系着高校德育教师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而且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方向、质量,关系到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理念的落实。德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作为德育工作中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到德育的整体功效,而缺乏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德育教师队伍,是目前高校德育成效低的重要原因。
       建设专业化的高校德育教师队伍,首先,要完善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制度保障体系。通过制定规范化的高校德育教师专业标准,为老师队伍的专业化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及科学依据,使德育教师的任用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坚持贯彻“德才兼备、择优选用”的原则,确保高校德育教师队伍的高标准、高起点;通过建立完善的高校德育教师专业化管理制度,实施科学管理,从根本上保障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化水平。其次,要构建一体化的高校德育教师队伍培养模式。通过进一步改革高校德育教师队伍的教育培养机制,调整高校德育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重视学科教育课程的开设,加大德育实践课程的比重,使德育教师在职前受到多层次、多方面的实践锻炼,积累实践智慧;通过构建与高校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相适应的培训模式,经过适应期、探索期、建立期、成熟期的培训,帮助高校德育教师坚定专业信念,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扩充专业知识,探求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成为“行动研究者”;通过“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激发高校德育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以高校德
       育教师课堂教学的诊断和评价为切入点,形成教学反思能力,改进高校德育教师教研活动,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提高高校德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专业发展自主权。再次,要创设有利于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的良好环境。建立健全高校德育工作制度和机制,把高校德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纳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贯穿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还要制定完善的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的政策法规,建立高校德育教师专业化的资格标准和评审制度、高校德育教师专业水平等级评估标准体系和实施办法、制定高校德育教师教育培训和管理条例等激励保障机制,通过制度化环境建设,实现依法治教;加大对高校德育的投入,提高德育教师的待遇,积极争取改善德育教师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和学习条件,同时加强对高校德育教师队伍的管理,稳定现有高校德育教师队伍,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德育教师培训,造就一批专家型、学者型德育教师。通过建设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高校德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以人为本德育理念的落实。
       五、创造健康德育氛围,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大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又是客体;既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接受者和享有者。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导向功能、教育功能和熏陶功能,发挥着重要的环境教育作用。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有利于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全面发展为出发点。要坚持用校园文化中所蕴含的正确的人生信仰,高尚的道德追求,高雅的审美情趣等优秀人文因素引导、教育学生,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健康发展,以达润物细无声之功效。
       首先,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要努力营造教书育人、尊师重教、追求严谨、开拓创新的良好教学环境,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好学术研究氛围,培育学生追求进步、尊重知识、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注重人文关怀,培育人文精神,形成健全人格,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文化环境,校园自然环境要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为大学生从心理上提供一种安全与信任的氛围,使学生在文明友善和谐的环境中交往,用良好的环境影响和引导大学生。其次,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要组织开展好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重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从具体事情做起,养成文明行为,培养良好道德情操。再次,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有效方式,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健全人格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积极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按照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政治学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人生价值和生命的崇高,学会正确处理个人和家庭、个人和他人、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的良好道德追求,不断完善自身,实现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上的不同矛盾会以各种形式反映到高校中来,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些都对高校德育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德育要完成其社会使命,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指导德育实践,坚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工作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冯契.哲学大辞典:下卷[M].修订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3]侯文华.论人文德育的价值取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 辛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