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哲学研究]社会系统有序发展的结构条件及演化动力分析
作者:齐 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 要:社会系统可分为无序和有序两种状态。只有在有序状态中,社会发展才能成为上升运动。社会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是在特定结构条件下实现的。推动这种转化的主导力量是序参量,即一定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着社会系统的发展方向和演化进程。
       关键词:社会系统;有序发展;结构条件;演化动力
       中图分类号:B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8)04—0017—04
       收稿日期:2008—04—14
       作者简介:齐城(1958—),男,河南息县人,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生,河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河南省信阳市委党校兼职教授,河南省信阳市农业局局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农业问题研究。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一直是牵动着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关注的时代课题。运用传统方法研究这一问题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形成各种见地精深的动力理论。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加速发展和人们视野的多维拓展,传统分析方法很难对一些新的社会现象和发展图景作出令人信服的说明。基于此,我们试图运用一种现代系统方法——耗散结构论的方法,对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作些分析。笔者深知,这种分析可能会与初衷相距甚远,因为探索总是不成熟的,但也深信,新的探索总会引起人们新的思考,从而把问题引向深入。
       一、社会系统有序发展的内部结构和实现条件
       按照耗散结构论的观点,社会系统可分为无序和有序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在其发展过程中又是交替出现并相互转化的,其中包括无序向有序的演化、有序向无序的退化以及常态有序向更高有序的跃迁等。社会的发展是一种上升运动,是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社会信息量不断增殖的过程,也即人类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系统只有处在有序发展中,才能成为上升运动,人类的文明程度也才能不断向新的层次推进。因此,探讨社会发展动力问题,首先要探讨社会系统有序发展的内部结构和实现条件。
       1.只有开放性的社会系统才能引入促使系统有序发展的负熵流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事物的有序结构存在于开放系统中。开放系统的熵产生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系统本身由于不可逆过程引起的熵增加;另一部分是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时产生的负嫡流。开放系统的负熵流,如果大于它自身的熵产生时,系统就可以由无序向有序发展。耗散结构理论通过引入负熵流来抵消系统自身的熵产生,说明了开放系统可以从杂乱的无序状态转变为新的有序状态,即形成耗散结构。这里有两个重要结论:(1)开放是产生耗散结构的必要条件,在封闭系统中不可能形成新的有序结构。(2)开放后必须从外界引进负嫡流,如果不是负熵流,那就只能加速系统向无序化发展。
       这一理论是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看,封闭性只能产生如同马克思所说的“人类动物学”的社会。动物的活动范围和生存方式是封闭的,是大自然一次性给定的。封闭社会在很大程度上还执行着自然的原则。土地的束缚,农耕经济的自给自足,日月的周转,春秋时令的无限交替,确乎是封闭性社会生活的世俗背景。但真正使人更接近动物的,还是那种“国王的最高国务活动就是他的生殖活动”[1](P294)的社会政治生活。在这种社会政治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们所处的地位,是以人的肉体自然为依据的世袭原则和相应的等级制度规定的。而中国封建社会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是更典型的宗法形式。宗法制牢牢地规范着中国人的社会、政治和精神生活,它同封建政治的经纬交织,造成了中国封建社会难以自解的封闭性。
       封闭性带来的社会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欧洲中世纪的宗教束缚,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遏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被称为“黑暗时期”。中国封建式的封闭性格局持续数千年,致使社会徘徊不前,多次发生社会大动荡,甚至伴随这种动荡出现一些回复和倒退现象。封闭性必然导致社会系统的无序化,必然破坏社会的常态发展。
       与之相反,社会系统只有是开放性的,才能实现其有序发展。在封建社会的土壤里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通过发展商品经济,打破了封闭性的自然经济体系,拓宽了自己的生存领域,逐步形成了有利于大工业发展的开放性社会。通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创造出了整个中世纪无法比拟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从而提高了社会系统的有序化程度。可见,开放性是社会系统有序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封闭性只能使社会停留在低速发展或循环之中,它不可能产生社会化大生产,更不能推动社会加速度地前进。
       当然,开放只是实现社会系统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开放后还必须引进负熵流。负熵流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使系统更加有序;正熵流则阻碍社会的发展,导致系统的无序化。鸦片战争以后,由于社会矛盾积淤日深,中国封建社会的封闭体系固守不住外来的冲击,帝国主义列强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大量鸦片登陆,白银外流。这种被迫开放引入的是正熵流。这就大大加速了社会系统的无序化,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也逐步加深。而资本主义在原始积累阶段,通过对外贸易和殖民掠夺,引进的却是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即引进的是负熵流。尽管它们的目的和手段是我门所不能赞同的,但由于它引进的是负熵流,却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系统的有序发展。可见,在开放的同时,还必须引进负熵流。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系统有序发展。
       2.社会系统只有远离平衡态才能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所谓非平衡就是系统远离平衡态。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告诉我们: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当参数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与能量,从外界引入负熵流,来抵消自身的熵产生,就可能形成新的有序结构。这种结构是稳定的,不会因外界的扰动而变化,这就是非平衡的稳定态,亦即一种动态平衡系统。动态平衡系统也就是耗散结构。一个系统要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必须使其内部远离平衡态。这是耗散结构理论在认为开放系统和引进负熵流是形成耗散结构必须具备的两个前提条件下,对形成耗散结构的内部状态的进一步论述。
       社会系统要实现有序发展,也必须使之远离平衡态。按照耗散结构理论的观点,系统处在平衡态或近平衡态时,即使从外界引进负熵流,也不能产生新的有序结构。平衡态不仅阻碍事物的发展,还必然导致整个系统的混乱和无序化。中国封建社会宗法家族制和封建政治相交织,形成的延宕不已的封闭格局,确乎使社会处于超稳态。根据熵增加原理,在任何一个王朝的稳定期内,无组织力量必然不可遏制地增长。超稳态的社会系统,一方面造成社会的周期性振荡;另一方面又通过这种振荡使社会回归到原始的稳定停滞状态。这样,社会的发展被规范在一治一乱百代同道的僵硬程式,并没有赋予变化以层叠上升的意义,整个社会沿着一条超低速的闭合曲线发展。而这种似乎平衡的社会状态,不断潜伏
       着危机,最终酿成整个社会的大混乱。可见,平衡态是与封闭系统密切相关的,而平衡态又必然导致整个系统的无序化,从而阻碍社会发展。
       远离平衡态是社会系统实现有序发展的客观基础,也是社会系统由低级向高级演化的结果。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资本家之间为了争夺销售市场、原料和投资场所,必然进行激烈竞争。竞争就会打破小生产条件下的平衡态。虽然竞争的结果会使社会的常态发展受到振荡,甚至加剧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但它同时又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竞争必然带来资本积累的增加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并由此带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样,在整个社会生产系列,一方面平衡态被打破,形成生产、技术、科学等各个领域的多层次结构;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社会生产系统内部又会逐步形成新的有序结构。资本主义从自由到垄断发展的历史已证明了这一点。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要正确区分社会系统中平衡与非平衡的问题。非平衡或远离平衡是指系统内各要素存在的状态,它是形成耗散结构必须具备的条件;平衡则是指系统或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数量关系。社会系统内部远离平衡态是社会系统有序发展的客观基础,它是为了实现整个系统的动态平衡以及系统之间的协调和平衡。系统之间由于存在着相关性,保持一定的平衡则是必需的。比如,社会系统中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发展之间的协调和平衡,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等。正确理解平衡与非平衡的特殊含义,才能更好地把握社会系统有序发展的客观基础。
       3.社会系统只有在非线性作用下才能实现无序向有序的转化
       耗散结构理论在指出远离平衡态是形成耗散结构的客观基础后,又进一步揭示了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理论认为,系统内各要素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系统在平衡态或近平衡线性区时,处于稳定状态,不可能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当外界的条件变化使系统达到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时,系统有可能进人稳定有序的状态,形成耗散结构。即通过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和相干效应,在宏观尺度上,可以产生空间、时间或功能的结构。这种协同作用并不是指任意两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指控制参量在形成和发展中,把大量子系统的运动统一到一个方向上来,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质变趋势,这种趋势能使系统产生新的结构和功能。
       非线性是与由一次函数决定的线性相对而言的。线性特征是传统的单一因果决定论的理论基础。这种理论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遵守严格的单一因果关系,从原因到结果是一一对应的、必然的,因而都可用微分方程严格确定地描述出来(如牛顿力学)。然而,在复杂系统中随机性表征的则是,在一个巨大的可能性空间中,原因与结果形成的不是那种单一的线性决定论链条,而是向多向发展的随机波动性。这就决定了随机性呈现出沿着曲面或曲线上下、左右波动的离散性的非线性特征。系统正是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时,才可能形成新的有序结构。
       社会系统在平衡态和近平衡线性区时,不可能形成新的有序结构。以伦理、政治为轴心的中国封建社会就是一种线性关系。自周朝开始,诸侯在分封国内有世袭统治权,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役、劳役等义务。这种分封制几经演化,使整个社会成为等级森严的宝塔状,国王或皇帝居于塔顶。封建制以伦理、政治的形式固定下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成为毋庸置疑的范式。臣民只需对君主负责,执行君主旨意,无需有创造性活动;百姓也只能进行单纯的模仿、重复、循环的操作。整个社会被严格地约束在线性关系中。根据熵增加原理,在人类社会自组织大系统中,单纯的线性关系不仅不会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反而会造成系统中正熵流增加,乃至造成整个社会的混乱和倒退。
       其实,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打破平衡态,使社会系统处在有着广阔空间的非线性区。资本主义在发展商品经济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追求高额垄断利润,造成阶级之间和剥削阶级内部的对立,不断引起社会的局部失稳和振荡;另一方面又由于它们在竞争中打破了平衡态,在日益广泛的生产领域形成了多方位的经济联合,从而在社会系统的非线性区形成了有序的经济结构。这种有序的经济结构又反过来维系着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使资本主义在社会矛盾日深的情况下得以继续存在和发展。这就说明,在非线性作用下,系统能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梯度发展战略和以市场为取向的各项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打破平衡态,使系统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新的有序结构。以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机制为重点,改革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僵化体制,以及企业与主管部门之间的线性关系;建立以横向联系为主,以中心城市为枢纽,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的经济体制,在整个系统中,实现全方位的经济联合,发挥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只有这样,经济系统才能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可见,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是实现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内在根据。
       二、社会系统有序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演化进程
       社会系统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运动过程,这种上升运动又只有在社会系统的有序发展中才能实现。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从系统分析人手,通过对社会系统多维特征的把握,揭明社会系统有序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演化进程。
       1.社会系统有序发展的多维特征
       社会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社会有机体的系统结构大体上可以从两个侧面予以揭示:一个是社会有机体的客观方面,即社会有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个是社会有机体的主体方面,即人这个主体及其活动。二者交互作用,使社会系统在其有序发展中表现出多维特征。
       第一,整体性和结构性。社会系统是由各个要素以一定的结构相互联结而成的有机整体。这就是说,在分析社会发展动力时,必须把社会系统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从整体出发,掌握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进而从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揭示社会系统发展变化的规律,单独研究其中任何一部分和要素,都不能揭示系统整体的规律。
       第二,有机性和复杂性。社会的主体是人。人不仅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具有特殊的能动性。构成社会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它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不断地同自然界进行着物质交换,这就是社会有别于其他系统的有机性。因此,在分析社会发展动力时就必须注重它的有机性和复杂性。
       第三,层次性和梯度性。社会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对社会发展动力进行系统分析时,必须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按照反映系统本质的深浅程度,将社会系统逐层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进行多层梯度分析。既要注意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又要注重各子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第四,交叉性和渗透性。社会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区分是
       相对的,它们与任何社会关系一样,是相互交织的。特别是随着人类的智力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大,各要素之间的交叉性与渗透性也就更加深入广泛。因此,分析社会发展动力时,不能孤立地强调其中某一种因素,而应考虑到各要素之间的交叉性与渗透性,综合地考察各要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五,制约性和互动性。在社会系统发展中,各个子系统之间是互相制约的,即当一个系统的发展受到阻碍和不完善时,其它系统的发展也将受到限制,并会反过来限制前一系统的发展。这就要求分析社会发展动力时要重视这种相互制约和互动性。如果不从整体上考察社会系统的发展,不具体分析各个子系统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作用,就不能正确地说明社会系统有序发展的动力。
       2.社会系统有序发展的合力作用
       根据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和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任何复杂的系统都不可能是单一因素起作用,而是各种要素相互交错,形成一种合力,推动整个系统发展。这种合力可以分解为许多单个的力,但又不是单个力的简单总和,而是具有新质的力。合力理论说明了系统演化的一般过程。
       社会系统发展的合力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有论述。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各个人的意志……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2](P478—479)列宁的《卡尔·马克思》一文也指出,马克思把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现象,指出了各种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发展和衰落过程,考察了一切矛盾趋向的总和,揭示了物质生产力的状况是所有一切思想和各种趋向的根源,并估计了历史发展的全部合力,要求以科学态度研究历史的途径。即把历史当做一个十分复杂并充满矛盾但毕竟是有规律的统一过程来研究。
       研究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时,必须坚持从作用于历史的一切因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冲突中,从它们之间多种多样关系的全部总和中去考察,即必须如实地把它们看做既相联系、又相矛盾的统一体,不是其中任何一种因素,而是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它们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和矛盾冲突中融合而成的那个总的“平均数”、总的合力,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构成历史演变的动力。用列宁的话来说,社会发展的原因,是由“某个社会内部发生作用的各种力量和趋势相互矛盾或冲突造成的”,“每种现象的一切方面(而历史不断揭示出新的方面),都是互相依存的,彼此有极其密切而不可分割的联系,形成统一的、有规律的世界运动过程”[3](P93)。谁要是否认这一点,谁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更不能正确地说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原因。
       事实上,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从马克思到毛泽东,根据大量确凿的事实,阐明包括政治(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法权、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传统和习惯在内的全部上层建筑以及杰出人物、自然条件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或影响。因此,当有人把唯物史观曲解为仿佛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决定历史进程的唯一因素时,便不止一次地受到了经典作家的批评和驳斥。
       现代系统理论则更精确地说明了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合力作用是推动社会系统有序发展的动力。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子系统都不能撇开其它系统而单独变革、孤立发展,都需要其它系统的配合才能顺利发展,才能形成有序的社会结构。任何单一的因素都无法推动社会发展,只有各种要素交互作用而融合出一种合力,才能推动整个社会有序地发展。
       3.社会系统有序发展的直接动力
       耗散结构理论不仅指出系统的演化是各个要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而且着重指明了作为决定系统演化的参量的作用。这一理论认为,当系统的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由无序状态转变为新的有序结构。在复杂事物中,系统的参量很多,其中有快变参量和慢变参量。决定系统有序结构和类型的是慢变参量,也即序参量(序参量在协同学中成为基本概念,用来描述系统的有序程度)。序参量是所有子系统对协同运动的贡献的总和,是子系统介入协同运动程度的集中体现。序参量反映了系统演化时突变的实质,是决定系统演化的主要方面。通过序参量的大小,可以反映出系统的结构类型和有序程度。从哲学意义上讲,序参量就是事物发展时的主要矛盾。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序参量即主要矛盾决定着系统发展的方向,是推动系统有序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以往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和典型形态中,我们可以看出序参量即一定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人们劳动经验的积累,引起畜牧业同农业的分离。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也就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即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生产力的发展否定了创造这种生产力的社会本身,人类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首先在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形成。
       公元五世纪初,在西欧占统治地位的西罗马帝国内部,由于阶级矛盾激化,危机四起,奴隶多次起义。日耳曼人也纷纷冲入西罗马帝国,同各地奴隶、隶农一起摧毁了当地的罗马政权。经过长期的奴隶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西罗马奴隶制帝国的丧钟敲响了,封建时代的序幕拉开了。
       18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兴起的工业革命,从纺织工业开始,逐步发展到采掘、冶金、机器制造、运输等部门。而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则为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蒸汽时代”。特别是到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对人类发展前途和国家兴衰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力量。
       日本在明治年间推行的维新改革,宣布“版籍奉还”,改变地税制度,废除关卡,发展教育,使日本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改革破坏了自然经济,削弱了封建阶级的守旧传统,为日本进入资本主义世界扫除了障碍,从而促进了世界向整体性方向发展。可见,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从上述事实中可以看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阶级斗争的展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改革的推进等,在一定历史时期作为主要矛盾,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当然,这里说的直接动力并不是唯一的、单一的动力,而是指它作为序参量,把其它子系统的运动统一到一个方向上来,形成的推动社会前进的合力。这种由序参量形成的合力,是一定时期整个社会矛盾的焦点和集中体现,它关乎整个社会的命运,所以,这些矛盾的解决,成为推动该时期社会系统有序发展的直接动力。
       应当指出,承认一定时期社会系统的序参量,即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同唯物史观强调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并不矛盾,更不会导致历史唯心主义和二元论。这是因为:第一,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并不是任何一种矛盾都能成为主要矛盾,只有这种矛盾能把各种矛盾统一到一个方向上来,形成一种合力,才能成为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各种矛盾的交会点,是解决其它矛盾的关键所在。第二,承认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就是承认社会发展不是一个机械决定的过程,而是各种矛盾交替起作用的辩证过程。历史发展的进程正是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主要矛盾,才推动社会形态不断向更高层次演化,使社会发展呈现出生动性和多样性。第三,社会愈是向前发展,社会的基本矛盾愈深置于社会的底层,而显露于历史台前并为历史发展开辟道路的则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比如,在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智力的开发,信息资源的利用,知识经济的提升,都成为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这种条件下,发展社会生产力,首先就表现为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提升现代科技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推进与之相应的各种社会改革等等。从这种意义上说,探讨主要矛盾在推动社会系统有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具有更为紧迫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列宁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责任编辑 辛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