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创意产业视角下中国电影的突围之路
作者:陈晓伟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电影作为一种核心文化创意产业,既是电视产业、音像产业、演艺业、新媒体产业和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的资源提供源,也是各个民族之间文化沟通、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文化影响的最重要的手段。在当下这样一个全球竞争和多媒体竞争的大背景下,确立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策略,既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商业大片策略:作为创意经济的电影的必然选择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历史就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对于电影产业而言,已不再是过去时代的基本的物质性必需产品,而成为更富于精神性、文化性、娱乐性、心理性的产品。尤其是在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凶猛冲击下,中国电影市场的生存和发展也早已摆脱了封闭的、自足自守的境况,而开始依赖于跨国资本和跨国营销等多方面的因素。在这样的环境下,从过去的艺术电影向商业电影转变,用好莱坞的“大片”游戏规则参与国际电影界的竞争,就成为中国电影进军国际市场的第一步。
       所谓“大片”也就是以美国好莱坞为典型代表的一种大投入、大制作、大营销、大市场的“四大”商业电影模式。2000年李安《卧虎藏龙》的出现,成为中国商业大片制作的一个契机。该片不仅获得了四项奥斯卡大奖,还在全球获得了两亿美元的高票房。这部完全按照“高概念”营销模式来创作的影片,其1500万美元的资金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以及美国的哥伦比亚公司,制作上则集结了华语电影的各路精英和两岸三地的大牌明星,在发行上也采取了全球发行的模式。大投入、大制作、大营销、大市场,也的确为其带来了高收益、高回报和高增长潜力。
       《卧虎藏龙》的成功为中国电影树立了成功的典范,中国商业大片的思路开始确立为动作+古装+明星+华丽的视觉特效。两年后,张艺谋的《英雄》在海外的成功发行,验证了这个思路的可行性。用《华尔街日报》的话来说:《英雄》“真正拉开了中国大片时代的帷幕”。自此开始,《十面埋伏》、《七剑》、《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墨攻》等商业大片接踵而至,成为中国电影最有保障的赢利方式。尽管这些商业大片在选题、叙事、剧本创作等方面的不足,经常遭到评论者和观众的非议和诟病,但不可否认,中国商业大片仍然是中国电影产业化的急先锋。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所谓的国际化道路,主要是通过参加名目众多的国际电影节进入欧洲电影市场,而对于国际的主流电影市场却望尘莫及。并且随着国际化电影的类型化和标准化,中国电影逐渐丧失了电影艺术的原创性和前卫性,成为世界电影市场上一种不断自我复制的商品,在一次次的自我重复中失去了陌生化效果,已引不起西方观众的好奇和关注。中国商业大片的出现,使中国电影有了与好莱坞博弈的勇气。尤其是面对全球化的浪潮,更需要倚重大片来开路,以此保持和强化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也成为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化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二、大电影产业策略:作为创意产业的电影的内在要求
       所谓大电影产业策略,是指电影在依靠国内影院票房收入获得市场效益的同时,努力扩展、延伸市场链条,形成多元化、多层赢利模式的一种获利策略。它要求在开放电影产业的同时,还要开放媒介产业,以发展数字电视、新媒体为突破口,形成以电影产品更新换代为核心的、能够在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进行整合的大媒介产业链条。该链条包括策划生产阶段、宣传发行阶段、影院放映阶段、后电影产品开发阶段、电影衍生产品开发阶段五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强大正是因为有强大的大电影产业的支撑。相比而言,当下中国电影产业70%~80%的收益却仍集中在票房。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发展大电影产业是创意产业经济规律内在的要求。需求不定、持久赢利和共同消费的经济特性决定了电影要应对不确定的观众需求,抵御和化解产业风险,争取多方赢利,这就必须充分利用电影共同消费的特性,在不同的空间、时间范围里,以不同的方式和形态来销售电影本身和电影的原始创意。只有实现创意的多重开发,才能多方面、多层次地获得更多的利润来源,才能将电影前期的巨大的研发生产成本分摊到众多的创意产品的销售中,化解巨大的产业风险,实现资金的产业循环,保证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电影业形成了一种“大电影产业”的概念。电影市场作为一种可扩展市场,通过不同的发行窗口在衍生市场获得高额回报。这些市场按顺序一般包括“影院——电视计次点播——付费电视——音像租售——开路电视——衍生产品”等多级市场,此外还包括在海外发行的每一个国家和区域同样的多级市场。以“星战”系列影片的后期衍生开发为例,其400个品牌授权经营商已拥有数千万种的授权商品,而全球零售总额则已达到90亿美元。这足以证明大电影产业的威力。
       美国电影之所以能占到全球市场92.3%的份额——至关重要的是美国电影自身是个大产业,是将信息传媒业和娱乐业紧密结合的产业。中国电影产业如何创造多级市场、实现产品利益的最大化,都可以从美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中得到丰富的启示。目前国内一些大制作影片已在积极开发大电影产业链条。比如中、日、韩三方参与的《七剑》,产业运作资金达10亿元人民币,以电影为龙头,延伸至电视连续剧、在线游戏、漫画出版、手机游戏、形象事业、演艺事业等领域中去。这是大电影产业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中一个良好的开始,而目前我们应解决的难题,则是如何通过体制改革打通那些阻碍大电影产业扩张的陈规约束。
       三、建构民族特色策略:作为创意品牌的电影的文化精神特质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是负载民族形象、文化精神和意识形态的载体。电影文化除了其视觉/心理的娱乐功能以外,不可避免地还担负着再现民族生活处境、激活民众的现实主义热情、塑造民族理想和人生理想的使命。中国电影在与好莱坞的博弈中,渐渐呈现出某种趋同性的危机,只注重视觉奇观的营造或提供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却忽略了对民族文化原点以及文化传统的深入发掘。如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走出一条不同于好莱坞大片的新路,除了生产商业大片、实施大电影产业策略之外,还应该锻造出更具东方神韵和风骨、更具多元风格和样式的民族电影品牌。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相继出现的台湾新电影和大陆第五代电影,就分别以浓重的乡情味道和浓烈的民俗特色在世界影坛上标示出鲜明的中国风格;20世纪50年代胡鹏开创“黄飞鸿”电影之后形成的真派武侠功夫片,历经70年代的李小龙电影、成龙功夫喜剧电影再到如今与枪战、言情等类型相互融合的现代功夫片,也一直都因为其真实硬派、感官刺激等特点而常有生命力,成为东方电影的品牌;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大陆电影,诸如《洗澡》、《那山那人那狗》、《刮痧》等也深深地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准确地反映和表现了转型时期的社会状态及人们精神格局、价值观念的变化,体现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意识和人文情怀,从而获得与好莱坞相抗衡的力量。这些事例说明越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的题材内容就越具有国际性。
       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已跨入了“后《英雄》时代”,继《英雄》之后出现的诸多商业大片,往往因其技术层面与好莱坞电影的趋同,以及精神文化层面的肤浅和匮乏而遭到强烈的批评。在这种情况下,强化电影的民族特色,建构民族品牌,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肯定文化差异性,强化民族文化的独特性。电影语言虽然全世界通用,但运用语言的方式和同一语言表现的语法和修辞差异却构成了风格的千变万化。中国电影独特的表现方式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特色存在,只有在这种独特性上深入挖掘,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自身独特价值。其次,坚定本民族文化的立场,在题材内容上坚持表现中华民族的生活特色、民俗习惯、审美方式、语言思维、心理结构等。再次,重视对民族人性的表现和认识,摒除模式化的人物塑造,回归人的真实情感体验,把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大义凝聚浓缩于美好深刻的情感表现之中,让这种鲜活的人性表现增添影片内在的感染力和广泛的亲和力。唯有如此,在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冲击和竞争下,具有民族品牌特色的中国电影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尽管中国电影的国际化道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作为一种核心创意产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商业大片、大电影产业、民族品牌策略的实施下,中国电影产业一定能够拥有一个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