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化创意与电视品牌打造
作者:张兵娟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文化产业离不开文化创意和文化品牌的塑造,尤其是电视文化产业更是如此,因此如何打造电视文化品牌,成为目前中国电视媒体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全国各卫星频道都使出浑身解数,竭力挖掘各种文化资源,打造自己的电视文化品牌,如江苏卫视打造“情感特色”品牌,重庆卫视打造“麻辣故事”品牌,安徽卫视以“电视剧”凸显其特色,而湖南卫视以“娱乐中国”风行天下。这些各具特色的电视文化品牌,虽然丰富了大众的精神生活,但也存在克隆和模仿之嫌,而综观全国的许多电视品牌,大多都是“各领风骚三五天”。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关键是中国电视节目的文化含量稀薄,缺乏本土文化特色。
       因此陆地在《中国电视媒体的转型与创新》一文中明确提出中国电视节目的创新和品牌塑造只有向优秀的传统文化寻求灵感和动力才是根本和出路。因为世界上无数的事例证明,没有本土文化支撑的企业不可能做大做强;没有本土文化滋补的电视节目和电视媒体也不可能成为品牌,更谈不上创新。的确,文化资源的流失就是核心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流失,只有重视文化资源尤其是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才能打造强势电视文化品牌。在这方面,河南电视台创建的《梨园春》、《武林风》等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梨园春》是河南电视台创办的一个以播放河南地方戏为基本内容的综艺专题栏目,自1994年10月创栏以来,经过几次从内容到形式的改造完善,特别是1999年的大改版,现已成为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的栏目。它以厚重的中原文化为依托,以先进的电视传媒为平台,积极发掘河南戏曲传统剧目的精华,及时展现各个剧种的最新创新成果,内容上坚持百花齐放,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不但调动了广大戏迷竞相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对宣传普及戏曲艺术、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打造中原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大省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广大观众和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有专家学者将这股持久不息的强劲热潮称之为“梨园春现象”。而在这一现象的背后,正蕴含了一个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通过“地方性知识”的复兴重新打造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电视文化品牌的深刻文化命题。
       传统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民族品格的艺术形式,它综合熔铸了中华民族的歌舞、文学、音乐、美术、历史,最能反映本民族的审美情趣,最能体现本民族的伦理价值观。
       这种前工业化社会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符号在现代艺术生产方式中所呈现出的“乡愁理念”深深吸引着现代人。在我国,由于地方文化差异,产生了不同的戏曲流派和唱腔,可以说每一个省几乎都有自己的戏曲代表形式,如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陕西的秦腔、苏州的昆曲等,而每一个地方的戏曲在某种意义上也都是一个地方灵魂镜像的特殊显示,它就像一面面镜子,以动态的形式折射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和文化变迁。戏曲音乐的抽象形式(唱腔、节奏、调式)超稳定地凝固了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某些文化形态,如地域的特点、语言的特点、人类心理结构模式的特征,甚至自然气候对人的生态方式的影响,都会在抽象的戏曲唱腔中反映出来。而所有这一切,正是建基于中国传统戏曲作为一种典型的“地方性知识”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魅力之上。而电视文化品牌《梨园春》正是在这方面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它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机制,成功地凸现出民族文化的传统美、民俗美,通过电视传播的形式激活了民族文化传统中积极强健的基因,使电视戏剧既融合了传统和现代之美,又打破了精英和大众、高雅和通俗文化之间的界线。同时《梨园春》也成为一种文化资本,一个能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电视文化品牌。近几年,《梨园春》不断突破狭小的地域文化限制,在北京、上海、香港、台湾、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演出,每次都盛况空前,受到热烈欢迎。可以说,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资本的介入,公共活动空间的拓展,使《梨园春》成为我者与他者共乐、共生的一种文化模式和文化舞台。
       重视百姓,充分互动,是电视品牌《梨园春》获取高收视率的秘密武器。尤其是戏迷擂台赛的设立,大大调动了百姓参与节目并时刻保持与节目互动的积极性。它使数万名戏迷百姓不花一分钱“想唱就唱”,参与电视荧屏上的唱戏打擂,接受名家指点,并令擂主一夜之间成为戏曲明星。这些戏迷、擂主,上到80岁的老人,下至两岁半的孩童,来自全国各地的各个行业。擂主的产生由专家和观众现场评定,不仅擂主奖品丰厚,评分的观众也有获奖的机会。戏迷和观众的能动性在《梨园春》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快乐、意义及“主人翁”的自豪感由此产生。正因为如此,它有力地证明了约翰·费斯克所说的电视本质上是“意义与快乐的承载体和激励体,而文化则是这些意义与快乐在社会中的生成与传播”这一重要命题。因为电视是一种文化,是使社会结构在一个不断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得以维系的社会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意义、大众娱乐和传播就是这一社会结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电视给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快乐,它的文本及接受方式的特点,使大众能积极参与到文化的意义及生产过程中去,这无疑正是《梨园春》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得传统戏曲与电视媒体双赢的重要法宝。
       从历史的眼光看,中国传统地方戏曲从古至今,经历了从“世俗”到“神圣”再到“世俗”的转化,但无论是在原始社会,农业社会,还是目前的全球化社会,戏曲的发展都是一个各种因素互动共生从而永远在曲折中前进的过程。传统地方戏曲的这种历史发展证明,无论是“现代化”也好,“全球化”也好,它们可以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甚至整个地球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却永远不可能泯灭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或者族群的特点,反而会给那些民族或者族群的再生和复制,给族群特点的想象和创造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工具,更加理想的途径,更加丰富的文化符码,使这些民族或者族群的生活与精神文化创造无意间成为文化全球化的一个有机维度。
       就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后传统社会与怀乡范式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梨园春》向我们所展示出来的,正是一种在后传统社会中如何创制出一套适合人们精神心理需求的艺术范式,从而缓解人们内心对于全球化某些负面效应的恐惧。因为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乡音、乡曲、乡情会带给这个变动及断裂世界中的人们一种亲切感、熟悉感、怀乡感,而这种情感正是处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社会所流行的典型怀乡范式。
       安东尼·吉登斯曾经指出,仪式和习惯对社会构架是必不可少的,社会构架赋予传统以完整性;仪式是使传统得以保存的一种实践方式。而作为一档大众文化传播形式下的文化娱乐节目,《梨园春》正是一种典型的使传统得以保存的特殊社会文化实践方式,一种具有深刻而普泛的文化象征意味的文化传播仪式。也正是因为具有了这样的文化象征仪式的特征,它才在有意无意间承担起了某种在一个全球化的“后传统社会”中促使“地方性知识”复兴从而刺激传统文化复兴的重任。就这一点来说,它和它的组织者以及大众传媒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因为它正应和了“全球性思维,地方性行动”的传播理念,同时也是抵抗电视同质化、碎片化、复制化的有效途径。因为能够在全球文化博弈中发挥作用的正是“地方性知识”的本土性、差异性和文化的独特性、多样性。无疑,《梨园春》是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传统戏曲的“地方性知识”与现代传媒的现代性相映生辉、珠联璧合的一个成功案例。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吉尔兹说得好,在别的文化中间发现我们自己,作为一种人类生活中生活形式地方化的地方性的例子,作为众多个案中的一个个案,作为众多世界中的一个世界来看待,这将会是一个十分难能可贵的成就。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文化的力量正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社会条件下,在中国电视媒体日趋竞争激烈的今天,具有特色个性的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是打造电视文化品牌的根基,也是发展保存多样化文化的基础。民族文化的基因具有强大的延续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并进行“创造性转化”是中国电视今后塑造文化品牌的战略方向和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