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代际外部性概念本身出发,可知代际外部性的存在会导致代际主体之间成本或收益的外溢,损害代际之间的公平性;行为外部性导致了成本或收益的外溢,造成了“交易内部人”与“交易外部人”之间的成本收益的不对称;从资源代际配置的角度看,代际外部性不利于资源代际配置的代际公平与可持续发展;资源消费过程中代际外部性问题的本质和表现是影响资源代际配置的代际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外部性;可持续发展;交易内部人;交易外部人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7)04-0128—03
传统的行为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效用函数的自变量中包含着他人的行为。一个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外部主体产生一些好的或不好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所造成的成本或收益却并不由该影响的制造者承担或享有,而是由“外部主体”,即除行为主体之外的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承担或享有,从而在事实上给外部主体带来了额外的成本或收益。代际外部性是行为外部性在代际意义上的延伸。这里,我们将行为外部性从时间意义上划分为代内外部性以及代际外部性。代内外部性是指在同一时代中,“交易内部人”的行为对“交易外部人”的外部性影响;而代际外部性是指作为“交易内部人”一代人的行为对作为“交易外部人”的未来若干代人所造成的外部性影响。
萨缪尔森主要也是从成本和受益的一致性角度研究外部性的,他所定义的外部性是指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给他人带来非自愿的成本或受益,即成本或受益被强加于他人身上,而这种成本或受益并未由引起成本或接受收益的人加以偿付。
一、代际外部性不利于代际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1.代际外部性损害了代际之间的公平性
行为外部性导致了成本或收益的外溢,造成了“交易内部人”与“交易外部人”之间成本收益的不对称。这是行为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所在。行为外部性问题在代际之间表现为代际外部性,代际外部性问题的关键也是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即代际外部性所引发的代际之间公平性与效率的问题。在代际外部性的影响下,代际的“交易外部人”承担了额外的成本却并不能获得其相应收益,其相应的收益由“交易内部人”获得了;或者,代际“交易外部人”享受了额外的收益,却无需承担相应的成本。这必然会使行为的结果偏离帕累托最优的效率要求,并且损害代际之间的公平性。
2.代际外部性不利于资源代际配置的代际公平
从资源代际配置的角度看,代际公平就是指资源代际配置在代际之间保持一种公平的关系,在代际之间形成一种公平的合理消费关系,不会出现某一期间过多的低效消费,也不会出现在某一期间过少的不足消费。其具体要求就是,要使资源消费的边际产出与社会生产力与技术水平保持最优的比例关系,从而使资源消费保持在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最优水平。在保证代际公平的资源代际配置条件下,每期资源将按照当时社会的技术水平相应的最优边际产出所决定的最优资源消费量进行消费。这样,一方面表现为各期资源的最优高效消费,既不会造成某期资源消费的低效率,也不会造成某期资源消费的不足量;另一方面,也就可以保证各期社会生产力技术水平以其最优的速度进行发展,最终保证代际公平。
但是,在代际资源代际配置的过程中,代际外部性造成代际之间“交易内部人”或“交易外部人”的其中一方享有了额外的收益却并不承担其相应的成本,从而会使资源价格偏离在完全市场条件下可以达到的帕累托最优水平,这样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资源的过度消费或者资源的消费不足,从而损害资源代际配置的代际公平性。
首先,在代际负外部性的条件下,代际之间作为前代的“交易内部人”享有了额外的收益却并不承担其相应的成本,这时说明资源的当期价格P被低估了,则当期所消费的资源数量将超过与当期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最优资源消费量。这样必然造成作为“交易外部人”的后代可消费资源数量的减少,从而造成后代可消费资源的不足,使后代社会所需的资源得不到充分的满足,损害了代际公平性。
其次,在代际正外部性的条件下,代际之间作为前代的“交易内部人”,承担了额外的成本却并不享有其相应的收益,则说明资源的当期价格P被高估了,则此时当期所消费的资源数量将达不到按照当时社会的技术水平相应的最优边际产出所决定的最优资源消费量。这样,不仅造成了当期资源消费的不足,也会减缓当期社会生产力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同样也是损害了代际公平性。
3.代际外部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基于效率公平基础上的代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从资源代际配置的角度看,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资源按照代际公平的要求在代际之间进行合理消费,以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效率与效用维持这两个条件的实现。
但是,正如上文提到的,代际外部性的存在造成了在资源代际配置过程中代际之间“交易内部人”或“交易外部人”的其中一方享有了额外的收益却并不承担其相应的成本;而且这种现象的客观存在又是以很隐蔽的方式影响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得在考虑代际范畴时,资源的价格偏离了资源的实际供求关系。这一方面会造成资源消费的低效率,偏离可持续发展对效率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会使资源消费的减少速度快于或慢于社会技术水平进步的速度,使得可持续发展所需的效用维持条件也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二、在资源代际配置过程中的代际外部性问题
1.人类社会资源消费过程中代际外部性问题的表现
人类社会的资源消费过程中便存在着代际外部性的作用,这表现为资源消费的前一代人作为“交易内部人”的行为对不与之直接存在交易协议关系的作为“交易外部人“的其后来若干代人的作用以及影响。从资源代际配置来看,在现实中,这种代际外部性表现为前一代人资源消费不足或消费过度对其后来若干代人的正外部性或负外部性的影响。
前代人资源消费不足,其资源消费量没有达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最优消费量的要求,则一方面,这种外部性影响会直接增加其未来若干代人可消费资源的数量,使未来若干代的可消费资源的价格降低,单从对可消费资源的数量而言表现为代际的正外部性。另一方面,这会直接影响社会按最优的发展速度前进步伐,从而改变未来社会的发展进程,直观而言是减慢了未来人类发展的进程。对社会按最优速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是造成了负外部性的影响。
前代人资源消费过度,其资源消费量超过了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最优消费量的要求,则一方面,这种外部性影响会直接减少其未来若干代人可消费资源的数量,从而增加了未来若干代人可消费资源的价格,单从对可消费资源的数量而言表现为代际的负外部性。另一方面,这会直接影响到社会按最优的发展速度的前进步伐,从而改变未来历史社会的发展进程。直观而言是加速了前期社会发展的进程而有可能
造成其未来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或低水平。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同样是造成了负外部性的影响。
2.人类社会资源消费过程中代际外部性问题的实质
在人类社会的资源消费过程中,代际外部性问题的实质是因其存在改变了资源定价的条件,引起了资源消费数量对代际公平以及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偏离,造成了资源消费的低效率或者消费不足。
在完全市场的条件下,不存在着代际外部性的影响,则资源市场的市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完全有效,资源能够自发实现按代际公平以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价格定价,即资源定价能够自发调节以保持P
t=MP(C
t)的最优水平,在这一资源定价条件下,资源的消费量就会按照当期社会的技术水平决定的最优资源消费量实现自发的调节,使得社会资源消费的边际产出始终反映该期社会生产力与技术水平的最优要求,即MP
0/T
0=MP
1/T
1=…=E,最终保证满足代际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但是,由于代际外部性的存在,代际之间“交易内部人”或“交易外部人”的其中一方享有了额外的收益却并不承担相应的成本,或是承担了额外的成本却并不享有相应的收益,从而会使资源价格偏离在完全市场条件下可以达到的帕累托最优水平P
t=MP(C
t),出现P<MP(C
t)或P
t>MP(C
t)的情况,这样容易出现资源的过度消费或者资源的消费不足,从而损害资源代际配置的代际公平性,使代际资源代际配置偏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代际外部性问题影响资源代际配置的代际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从资源代际配置角度考虑,可持续发展要求资源代际配置按照代际公平的原则进行可持续消费,这样既能保证资源消费与利用的效率最大化,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存在代际外部性的影响,资源消费会偏离按照代际公平原则要求的定价水平,进而偏离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最优消费量水平,从而导致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偏离。这里以人类对社会资源消费的历史以及现状为例,具体阐述代际外部性对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造成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要求对资源进行均衡的可持续消费。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资源消费应该存在着一个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匹配的资源消费量,最优的资源消费水平由MP
*/T
*决定。最优的资源消费水平是由MP
0/T
0=MP
1/T
1=…=E所决定,最优的资源消费效率水平MP
*/T
*在图中为一条水平的直线。同时,最优资源消费水平的效率条件MP
0/T
0=MP
1/T
1=…=E也是资源代际配置代际公平的要求。
但是,人类社会对资源的消费往往是偏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单以自然资源为例,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消费,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一直都处于较低水平,其增长速度也相当缓慢。直到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对能源的消费开始出现了放量增长。单以世界的能源消费为例,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之间,世界初级能源的消费量增长了近40%。预计未来二十年,世界能源的消费量至少将会增长60%。虽然,与此同时,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以及技术水平也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但是,其增长速度却远远落后于资源消费增长的速度。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费历史呈现出从一个消费不足到消费过度的过程。
从人类社会资源消费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情况来看,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前期,资源开发利用的波动性较小,其资源消费效率MP/T应该是围绕着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最优资源消费效率水平MP
*/T
*上下小幅波动的。而到了近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式发展,在工业革命的前期,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增长速度远快于社会资源的消费速度,即MP/T>MP
*/T
*,社会资源消费处于高效水平,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资源开发利用与消费的不足量。到了现代,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尽管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继续突飞猛进,但是人类的资源消费却以更快的速度在爆炸增长,这其中便存在着建立在高投入基础上的粗放型经济体以及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这时社会资源的消费速度远快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增长速度,即MP/T>MP
*/T
*,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资源消费的低效率与过度消费的现象。
无论是资源消费不足抑或资源消费过度,都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对资源均衡可持续消费的要求的。资源消费不足,则MP/T>E,此时当期所消费的资源数量将达不到按照当时社会的技术水平相应的最优边际产出所决定的最优资源消费量。这样,就会延缓当期社会生产力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达不到可持续发展对最优效率的要求。资源消费过度,则MP/T<E,此时当期所消费的资源数量将超过按照当时社会的技术水平相应的最优边际产出所决定的最优资源消费量。这样,一方面表现为资源当期消费的低效率,达不到可持续发展对最优效率的要求;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后代可消费资源数量的减少与不足,使后代社会所需的资源消费得不到满足,从根本上损害发展的可持续性。这里,造成代际资源消费不足或过度的根本原因便在于代际外部性的影响。现实中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最严重的代际外部性问题,主要都表现为在资源消费过程中的代际负外部性问题。
在资源的代际消费过程中,由于前代人作为“交易内部人”对当期存在的社会可消费资源具有绝对的控制权,相反,此时作为“交易外部人”的后代人由于时间上的代际阻隔完全没有与前代人进行谈判交易的发言权。因此,时间上的代际阻隔容易导致人类社会在资源消费过程中普遍的代际负外部性现象。或是表现在作为“交易内部人”的前代人过度消费不可再生资源或过度消费甚至破坏可再生资源,导致作为“交易外部人”的后代人剩余可消费资源的不足或是耗竭;或是表现在作为“交易内部人”的前代人污染环境,过度消费或破坏环境这一复合资源,造成作为“交易外部人”的后代人生存环境恶化的现象。
在资源消费过程中,这些普遍的代际负外部性现象,损害了资源代际消费的公平性,也严重危及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在普遍的代际负外部性现象中,代际之间作为“交易内部人”的前一代人与作为“交易外部人”的后代人独立存在,他们之间不存在任何的直接或间接的交易协议以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这样作为前代的“交易内部人”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当期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占用所有存在的资源并进行消费,这样也就使资源价格偏离在完全市场条件下可以达到的帕累托最优水平P
t=MP(C
t),出现了P
t<MP(C
t))的情况,导致了资源价格的低估,从而造成了代际之间作为“交易内部人”的前一代人过度消费资源的现象。
在存在代际外部性的情况下,作为前代的“交易内部人”获得了额外的收益,却无须承担其相应的成本,而使作为“交易外部人”的后代承担了相应的成本,这不仅损害了资源代际配置的代际公平性,更使代际资源代际配置偏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造成了代际资源消费的不可持续性,危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吴 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