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争鸣]浅探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作者:魏贵华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本人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自主学习,突出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境,让课堂与生活不再分离。让学生观察真实的生活,感受真实的生活,获取真实的体验,形成真实的情感。如在教学《珍珠泉》课文后,结合文中的泡泡中“我的家乡也有这样美好的景物”的问题时,启发学生一边读,一边浮现课文的情景,把语言文字符号迅速的转换成形象,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美丽景色,进而联想到家乡的美景,学生能浮想联翩,表现思维的共鸣与思维的共振,也就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
       二、合作学习,突出整合
       课文是一门非概念思维的学科,注重的是情感的体验、感悟。“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有特殊的作用,它是连接教师、文本、学生的纽带和桥梁,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催化剂,怎么去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认知、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呢?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合作学习实质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包括同学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什么是平等?平等首先表现在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同等的地位,“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只有把自己看作学生的伙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同悲同喜,才可能让学生投入到最高的学习境界中去。在教学《和时间赛跑》这课第8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相机提出“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这样的问题,先分组讨论,然后师生间平等交流,感悟要珍惜时间的重要,明白和时间赛跑就会成功的道理。
       三、探究学习,突出个性
       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在于他有发达的意识,自主地选择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自己,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特权,也是人的天性。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或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又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观点代替学生的阅读感悟,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教学《画杨桃》这一课,朗读时不能用范读的方式代替学生自由的读,要让学生读出自己的味,读出“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的情来,使学生在阅读中富有个性化。“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这是我们在课程改革中最响亮的呼声。教学中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支配;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一言以蔽之,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这必定不可缺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这必定不可缺少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转变。
       魏贵华,教师,现居湖北安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