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者]点拨教学法的理论意义与操作方法
作者:焦康吾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1982年蔡澄清先生提出了著名的“点拨教学”理论。经过二十年的风雨洗礼,无论是在理论深入还是在实践探索方面,这个理论日益显示出它的无限生机和活力。尤其是在大力提倡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点拨教学”理论更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点拨教学”理论。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这种点拨是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操作体系:“三阶六步”。即准备阶段:(1)吃透两头,摸清障碍;(2)认清方向,选准突破口;实施阶段:(3)相机诱导,适时点拨;(4)讨论交流,理解消化;(5)双向反馈,总结提高;发展阶段:(6)迁移训练,举一反三。
       基本课型:听:(1)感知性点拨;(2)理解性点拨;(3)应答性点拨;(4)评价性点拨;说:(1)复述性点拨;(2)条理性点拨;(3)讨论性点拨;(4)交流性点拨;读:(1)导入性点拨;(2)研究性点拨;(3)鉴赏性点拨;(4)反馈性点拨;(5)迁移性点拨;写:(1)心态性点拨;(2)立意性点拨;(3)构思性点拨;(4)转换性点拨;(5)推敲性点拨。
       主要方法:(1)暗示引发;(2)引路入境;(3)辐射延展;(4)逆转爆发;(5)抽换比较;(6)纲要信号;(7)激疑促思;(8)再造想象;(9)挑拨争鸣;(10)举隅推导。
       我个人认为,“点拨教学”理论有这样几方面的贡献:
       一、既充分吸收了古代、现代教育理论的精华和教育实践的经验,又立足于中国当代语文教育教学实际,闪耀着现代思想的光芒;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鲜活的实践依据;既有深邃的历史感,又有现实的指导性。
       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朱熹在《四书集注》里对此解释说:“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必待其如此乃启发之。”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教会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蔡澄清先生说:“教学之道无他,求其善导而已矣!善导者,相机诱导,适时点拨也。点拨者,‘导而弗牵,强而弗达’举一隅而以三隅反也”,“巧施点拨,可使学者在昏暗中悟见光明而豁然开朗;巧施点拨,可使学者在思考中心领神会而智力飞腾”。
       在实践方面,“点拨教学”理论更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例如,蔡先生在教《祝福》一课,当学生已经懂得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主要是通过三次描写她的眼睛来表现时,及时引出鲁迅的名言:“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然后进一步点拨引发,使学生“举一反三”,他说:“如果把鲁迅的‘画眼睛’艺术仅仅看作是描写人物的眼睛,只算是狭义的解释。其实鲁迅所谓的‘画眼睛’是形象的比喻,是一个理论的概括,是艺术创作中典型化的一种手段或准则。”接着他指导学生从比喻的角度,对鲁迅小说中“画眼睛”片段作一次综合整理:祥林嫂四次发出“我真傻”的喟叹,来表现她凄惨无告的精神状态;《药》中仅“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一句话就表现夏瑜的革命民主主义理想;《孔乙己》中孔乙己反复地说“窃书不能算偷——”活画出他的迂腐;《故乡》中用“细脚伶仃的圆规”来刻画杨二嫂这个病态社会的畸形儿;《阿Q正传》中通过“龙虎斗”、“画圆圈”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样他通过分析归纳,使学生由《祝福》一篇课文串起鲁迅的其他名篇,起到了“举一反三”、“教一知十”的目的。蔡先生自身的实践给后辈同行以很大的启发,在“点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全国涌现出许多积极实践“点拨教学”理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他们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丰富与发展着“点拨教学”理论。
       二、点拨教学充分重视教学活动中各种因素的地位和作用,牢牢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明确指出:在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其中之一就由教师为主体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转化。但如何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却一直是教育界同仁孜孜以求的热点。于漪先生曾说,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课堂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场所,要放手让学生读,让学生说,让学生写,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求知。全国语委会副理事长张定远也说:“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正确途径应当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这些见解给了我们很大启发,而“点拨教学”理论则为教学活动“双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就拿具体的操作过程来看,“三阶六步”的实施阶段和发展阶段,既有教师的主导,又有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再具体一点,如果说第一阶段“相机诱导,适时点拨”是教师主导的话,以下的(4)(5)(6)三步(讨论反馈训练)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是学生自由愉悦、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
       三、与第二点相联系,点拨教学理论要求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密切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的交流多为“回答式”的双向交流,更有甚者是“填鸭式”的单向交流,而“点拨教学”旨在建立的是一种交互式立体化全方位的交流。
       由此可见,“点拨教学”理论在信息流通方面,实现了交互共享,这种交互性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体现在师生间的交流,一方面教师要向学生点明要点,讲清难点,给学生以“点拨”;另一方面学生及时向老师反馈学习信息,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其二体现在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这个交流过程不仅把学生当成研讨交流提高的对象,连教师本身也成了不断生成发展的教学活动受益者。
       四、点拨教学打破了教条化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的生动活泼灵活自如。
       传统的僵化的教学模式既使学生索然寡味又抹杀了教师的个性风采,以致于学生一离开教师就不会“走路”,自学能力极差。“点拨教学”则打破了这种僵化的模式,提出“点拨强调因势利导,点拨力忌全盘灌输,当点则点,当拨则拨。点与拨,有分有合,势易时移,因材而施教也”。教师不是整堂课滔滔不绝地讲,而是寻找契机进行引导、指点,抓住机遇及时点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适时而收,量力而放;长此以往,就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发展自学能力。
       五、点拨教学理论,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此学科(指语文,引者注)‘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文,练习作文,因为读写能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听,也是读,是用耳朵读(即听与读均为吸收);说,也是写,是用嘴写(即说与写均为输出);读,也是听,是用眼睛听(即读与听均为吸收);写,也是说,是用笔说(即写与说均为输出)。这四个方面不能偏废。”这具体地说明了听、说、读、写的各自功能和相互关系,“点拨教学”理论就完整地体现了它们的功能,完美地处理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实施过程中特别提倡两个结合:读写结合和讲练结合。对于前者,蔡澄清先生的经验是“以读促写”、“一读一写”,比如学《藤野先生》,就指导学生写《我最敬爱的一位老师》,学《雨中登泰山》,就安排学生写一篇描写景物的游记。对于后者,他说:“从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当讲则讲,当练则练,灵活安排,既不必要也不可能提出什么统一的程序和公式,问题是要有讲有练,讲练结合而不能光讲不练。从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来说,讲的目的是为了练,练是主要的。”
       综合以上五个方面,我们可以这样说,“点拨教学”理论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教育原则;它不仅仅适用于语文教学,还可以适用于各个学科。因此,大力实施“点拨教学”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焦康吾,教师,现居河南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