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者]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失及其构建
作者:冷 霞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具有传承文化、认知交际、陶冶性情的功能,这就决定了语文教育必然具有文化本位功能和育人的功能。因此,在语文的世界里,学生应无拘无束地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真切体悟语言文字所浸润的情感,从而获得青春激情的勃发和对生命的感悟。
       然而,在今天的教育中,语文教学存在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学得、轻习得的问题。这种忽视教学主体、缺乏意义建构的教学过程,排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缺乏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学生主体性的失落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当前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
       自1997年年末起,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学投以极大的关注。专家们指出:“中学语文教育的种种问题,概言之,是将充满人性之美和生活趣味的语文变成了机械枯燥的应试训练。”这种教育方式忽略情感、审美情趣的介入,使最具人文性、审美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语文教育变成了机械训练,压抑了学生主体性活力的发展。其主要表现有:
       (一)课文解读是语文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我们的课文解读政治化、公式化有余,惟独人性化不足,完全忽视学生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情感体验。例如对鲁迅,我们是用政治概念进行图解,不是将其《一件小事》抬到吓人的高度,就是将《阿Q正传》、《药》等用政治教条解读得面目全非。那套阐释体系简直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化、固定化,仿佛全世界所有的作品都可以用反对封建主义、批判资产阶级、同情人民大众诸如此类的大词来概括,这里面就没有学生自己的丰富感情,没有对人的处境的体验、同情、理解、悲悯。这样的结果,使学生不能真正面对作为人的最丰富的东西,我们连起码的同情心也得不到培养,我们无法正视自己的情感需求。
       (二)对于习题教学来说,相当一部分教师努力把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引导到一个答案上来。在程式化的教学中,作品和作家不同的艺术个性消失了,忽略了阅读过程中读者个人情感在阅读过程中起的重要作用。这种教学由于实行标准化考试而进一步模式化,变为选择题、判断题等模式的习题演练,语文教学逐渐成为语言文法的训练和写作技巧的操练,学生只有掌握那套模式化的解题方法(哪怕自己内心多么不愿认同),才能获得高分。
       (三)写作是语文教育内容的重头戏。而目前,学生作文中“人”“文”分离的现象却十分严重。作文远离了人性,远离了人格精神,失去了灵魂。学生学会了用公共的思维模式代替丰富多彩的精神活动,学会了赞美、讴歌和寄托,也学会了胡编乱造。作文变成了没有自我、丧失灵魂的一纸空文,失去了感人的力量。从小学到高中,学生由被迫到自觉,后来竟习惯成自然地摒弃了自我。即使在作文中出现了人,这种“人”也是社会的共性的“人”,而不是有血有肉有灵性的独一无二的自我。为了得高分,不愿抒发自己的情感,惟恐不高尚;不愿表露自己的思想,惟恐肤浅、片面;不愿用自己的语言,惟恐太幼稚、不成熟。作文中充塞着伪圣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语言,千万个学生,答案却只有一种,千万篇作文,形式却如出一辙。这实在是对个人主体性的压抑,对人格的扭曲。这种情况不改变,人本教育将无从谈起,学生的主体性已被严重忽视。
       二、对学生主体性理念的建构
       21世纪是个性解放的世纪,教育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个性健全、人格独立、对社会有益的人。语文教育要达此目的必须从根本入手,彻底改变对学生的态度,即必须把学生从“类似物”的状态下解放出来,把学生当成具有独立意识和独立个性的个体。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我们不能忽视如下方面的建构工作。
       (一)转变教育观念,创造学生的自我实现。
       语文教学应该由原来的以教师的教为主要模式转变到以学生的学为主要模式上来,语文教师也应该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如果学校教育单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为目标,那么学校很容易采取一些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在这种教育目标下,成功的学习者只能是少数。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始终坚信: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在适合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作为教育对象的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自我实现的愿望,都能在其原有基础上取得多方面的成功。
       (二)营造和谐氛围,激励自我实现。
       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民主的氛围熏陶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采取灵活的对策来诱发、调节学生的情绪,尽可能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心理安定与自由。通过探究、设疑,使学生产生适度的焦虑和兴趣,进行积极的认知活动,获得新知识并且自我诱导创新。以移情的方式理解学生。要学会移情理解,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观察其内心世界与思考方式,各教学环节都在诚恳、开放、自由的气氛中进行。以赏识的态度保护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需要教师倍加呵护。”体现在课堂上,就是要保护学生积极的求异性思维,让学生从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等方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洞察事物的敏锐性,让学生不断地将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获得发现。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尽管带有主观臆测,有些甚至是虚假、错误的,也应给机会让他们表达出来,从而激活其灵感,激励自我实现。
       (三)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的维持与发展离不开学生对教学活动直接、主动的参与。学生具有学习兴趣和动机只是为其直接参与教学提供可能,要想使学生参与成为现实,还需要来自教师方面的支持。例如通过设计各种场景,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去直接面临学习,安排一些短期课程,让他们体验到第一线农民、教师、职员所面临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畅所欲言,以语言互动为前提;要充分尊重学生,以情感互动为重点;要巧创激趣情境,以“激发兴趣”为中心。激趣,精心设计课前导语;引趣,巧妙创设学习障碍;综合运用多媒体,激发多元智能;引进竞争机制,巩固学习兴趣。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要让语文教学挣脱应试教育的锁链,还语文教学以精神上的自由和愉悦,让学生自发地喜欢语文。
       (四)改革教学评价,实施人性化的教育评价。
       传统的语文教育评价简单化、机械化有余,而人性化不足。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全面发展的评价;评价方法单一,过于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验法,缺少体现新的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新方法,等等。既然语文教育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化,那么,语文教育评价也应当尊重个体和个体差异,因材施“评”,以促进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首先,评价内容不再是一轮测验、一个分数就给人以定论,而应当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其次,评价过程不再是静态的,而应是动态的。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当然,评价绝不是简单地进行优劣高下的区分,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浪潮中,教师要认识到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只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都有极强的表现自我和渴求赞赏的欲望。因此,语文教学活动就应当顺应当代学生自身的特点,给学生创造尝试、表现的机会和条件,把学生引进主体参与的广阔天地,让他们在充满兴趣、获得一次次成功的学习中学到方法,提高能力,进而获得丰富生动的知识,成为高起点、强素质的新型人才。
       冷霞,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农村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