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研究者]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作者:冯道全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文学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中名家名篇比例就更大。学好名家名篇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鉴赏最终要通过语言的品味、体悟和富有穿透力的语感能力来完成。读者具有敏锐的语感和对语言艺术的悟解能力,才能进入文学作品的情感世界,真正领悟作品的内在情意,激发人的情感。细读朱自清的散文,就能让我们领略到语言的美的魅力,感受到美的熏陶。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我国最优秀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的文章严谨不苟,语言文字的锤炼工夫非常深,但风格平易而自然,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无论是读他的《绿》、《背影》、《荷塘月色》,还是读他的《春》,都是一种美的享受,让人沐浴在梅雨潭绿色的神光中,让人惆怅在难舍背影的亲情里,让人领略到荷塘月影的和谐旋律,更让人感受到春花的热闹,春风的轻柔,春雨的细密。本文就他的《背影》和《春》来欣赏他作品语言的美。
       他的散文具有朴素的美。朴素自然的文章,不像大红大绿那么显眼,但只要你细心地玩味,就能体会出其中蕴含的美来。《背影》中父亲送“我”上车只有简单的4句话,“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这几句话朴素得不能再朴素了,但细细品味,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它包含许多怜惜、体贴和依依不舍。
       朴素自然不等于平板。“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就创造出一种清新的意境。鲜活的用语,也富有诗意和风趣,把一个安静而和平的夜突出得如此静谧,连房屋也“静默着”。
       他的散文还具有形象的美。一篇文章的美,总是显现为生动、具体,能为人的感观所接受、反映和感知,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感性形象。没有具体可惑的形象,美就无所依附。形象是美的主宰,它可以借助多种形象化手法,诸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更好地表情达意,给人以美感。如《春》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把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展示在你面前;“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把春风的轻柔,温情送入你的心田;“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才能与他相见”把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写得能让你心酸落泪,从而感受到父爱的伟大。更让人体味到形象美的是“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们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比喻形象、新颖,含意深刻,把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写得如此鲜活,不能不给人以振奋向上的力量。
       朱自清的散文也能让我们欣赏到音乐的美。我们平时说一篇好的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就是因为这篇文章起伏跌荡,音乐整齐匀称,行数字数整齐而错落有致。诵读朱自清散文,就能体味到这种美感。如《春》的开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走近了。”犹如歌词一般,把人们急切盼春的心情表现出来,又把春天马上就要到来的喜讯告诉给了读者,让读者思想情感的脉搏和作者一起跳动。“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节奏和谐、整齐、流畅,诗歌般的语言,读起来动听,听起来悦耳。好的音乐总给人以余音枭枭,绕梁三日的美感。作者就能以他艺术的旋律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朱自清散文还有简练的美。简练是文学作品运用语言高效率的一个基本特征。简练就是要简要洗练,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和可理解度,正如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简,乃知其密。”《背影》开头几段,写父亲要交卸差使,又要回家奔丧,回家后要变卖典质,还亏空,又要借钱办丧事,写得极简,内容却很丰富。把一个逐渐破败的家庭展现在读者面前。父亲即使有三头六臂,能呼风唤雨,也无法振兴家业,恢复原貌,为后文的辛酸与伤感,定下了基调。《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简单的几句既写出了草的情态、质地、色彩、长势,又写了人的各种活动,把春的生机、草的活力凸显得淋漓尽致,达到了词约意丰的无以复加的境地。
       朱自清散文更具有繁复的美。语言的简练与繁复是相辅相成的,是互为映衬的。提倡简练,非但不排斥“繁笔”,而且还肯定创作中有时“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就是说繁笔用得好,在艺术表现上,有其特殊的功能。描摩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使其细致入微。比如《水浒传》鲁提辖三拳打镇关西,极尽铺排,详尽描摩,就把鲁智深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描绘得痛快淋漓。朱自清在自己的散文中,该简的一字不多,该繁的详言不烦。比如《背影》中“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说到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上是说而不定,很好地表现了父亲当时矛盾的心理,“熟识”说明茶房是靠得住的,“再三嘱咐”表明嘱咐次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待,甚是仔细,这样细致地叙述,实际上是为了表现文章那一种放心不下而极其细致、周密安排的心情。使一个关心儿子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
       写父亲为我买橘子一节,就更细。你看写外貌、体态:父亲是一个胖子。写路不好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写动作的艰难: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写他的心理表情:而回来后却“扑扑衣上的泥土,心理很轻松似的”。我们读这些内容,肯定不感到“繁”,只能感到父亲形象的高大。再如《春》的最后为了表现春的生机、春的活力、春的向上,就连用三个比喻段,而读者却没有感到累赘,烦琐。
       总的说来,朱自清的散文能够在朴素自然的美的风格中立新意,创新语,在平淡之中看出神奇,平正通达,可是又富有创造性,美在他的散文中几乎完美无缺,在五四以来的散文作家当中,能够达到这样高度的并不多见。
       参考文献: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选》
       《中学语文教师用书》
       冯道全,教师,现居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