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硕士论坛]《归去来兮辞》的乐与悲
作者:李 彬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是高中课文的传统篇目,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但笔者认为,文章在描写田园之乐的同时,隐隐约约地夹杂了作者寄情于田园时的某些孤独、迷惘甚至是悲凉,而这点却被历年来的教材教参给忽略了。其实文章关于这方面的表达是很多的,非常明显的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人教版第二册(必修)就是这样解释的:“为什么心神不安啊,想要到哪里去呢?”再如课文三次出现“孤”:“抚孤松而盘桓”、“或棹孤舟”、“怀良辰以孤往”,其实“孤松”也罢,“孤舟”也罢,它都是诗人悲凉心境的折射,有着一种“知音世所稀”的感慨与困惑。
       实际上,根据陶渊明的生平经历,想一想陶渊明这里的悲凉,也是容易理解的。首先,它来自生活上的沉重负担。陶渊明曾祖父陶侃曾为东晋大司马,食邑三千户,但到陶渊明这一代时,家道已经衰落,再加上当时社会动荡,战争频繁,陶家亦免不了受其影响。陶渊明在《归》文《序》中就是这样写的:“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亲故多劝余为长吏——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这里陶渊明就很明显的表明:做官就是为了糊口。《宋史·陶潜传》也记载:“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由此可见,陶渊明多次出仕与贫苦家境有关。这种物质困扰在诗人晚年诗文里也有所体现,如《乞食》、《告子俨等疏》中,就表达了受了邻居恩惠而无从报答的惭愧之情,以及因自己归隐而让子女从小饱受饥寒的内疚之情。毕竟,生活是实实在在的:春光再好,无以果腹;而“童仆欢迎,稚子候门”的喜悦,也丝毫不能抵消“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的尴尬。
       其次,陶渊明的悲凉还有抱负无由施展的苦闷。陶渊明并不是一个天生的隐士,他出生书香之门,从小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家思想的教育,曾祖陶侃曾因战功而被任为太尉,祖父陶茂父亲陶敏都官至太守,少年时代的陶渊明习武也习文,希冀着以后能有所作为,振兴家业。青年时他曾投奔当时的名将也是陶家世交的谢玄,可惜谢玄在朝廷的政治斗争中被排挤,陶渊明失去了依靠。中年时期他曾做过当时大将桓玄的幕府,希望借机平定浙东五斗米道人叛乱,为朝廷立功,后来,当他看出谢玄的篡位野心后,才离开了桓府。陶渊明的这种思想在他的诗歌里也有所体现,例如他在《杂诗》(二)中就是这样写的:“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而《杂诗》(三)则表现得更为彻底:“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日月有环周,我去不再阳。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这里诗人将春天的荷花与秋天的莲蓬做对比,感叹人生的昔盛今衰,表现对往昔祖先所建立的赫赫功业的企慕和如今壮志难酬的感慨。就是后来东晋灭亡刘裕称王陶渊明被荐为彭泽县令时,他仍积极致力于政务,例如他曾花很大气力清查户口,把一些大官僚家隐瞒不报的男丁都给清查了出来,依人纳税,从而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因而,“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在陶渊明的脑海里其实有着很重的分量,正如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所述:“吾非此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或许正是时运不济,陶渊明有志难聘,所以我们在分析《归去来兮辞》中“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样的句子时,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陶渊明寄情田园的情怀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归》文中作者的矛盾与犹疑是不该也不能被忽略的,我们不能只顾及文章主旨的完整性而忽略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正以为陶渊明在归隐的道路上走得很艰难,也有过迷惑与不安,我们方能从中体会他个性的率直与人格的刚健,“不为三斗米折腰”的硬气才更有了震撼。
       李彬,安徽师范大学2003级教育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