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硕士论坛]当前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存在的误区
作者:杨晓燕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上世纪末关于语文教学的一场大讨论,很多人记忆犹新。语文课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成为众矢之的。一时间,“程式固定,千文一面”、“机械切割,肢解文本”、“统一答案,抹煞个性”成了中学语文课的代名词。语文课的可憎面目昭然若揭。虽然有些批判的言辞显得偏激了,但是语文教学只有工具、没有人文的可怕现实确实让人警醒。
       在这之后,经过多位专家名师的研讨,语文新课标出台了。“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得到强化,“语感”“素养”“整体感知”“涵泳品味”等名词的提出不仅意味着新名词的产生,更意味着新理念的到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春风鼓动起来了。
       从2004年秋学期到现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已有两年。审视一下当前的教学实际,我们却遗憾地发现文学作品教学的情况并不理想,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误区,有一些亟待拨乱反正。
       误区之一:抱残守缺,坚持“讲解”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课堂成为教师事先准备的“演练”。
       现实中,部分中学语文教师仍沉醉于“讲”中,乐此不疲。他们用的是新教材,骨子里却还是旧有的一套理解。阅读教学的内容和任务对他们而言只是一篇接一篇地“教课文”,教学过程依然不外乎引入课题、介绍作者和背景、课文结构分析、主题及写作特色概括等几个步骤。且这些步骤的完成大多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学生仍然是灌输的对象,他们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便是记好老师授课的要点,有时也按照老师的指令或读或议,目的是为了求得老师最后归纳出来的一二三点,然后记到笔记上,算是本节课的收获。
       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永远是掌控一切的人。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学生的活动全都在老师的预先设计之内,个别备课备得精细的老师教案上甚至会有自己和学生的大多数对白台词。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老师并不是一讲到底,他们也会预先设计些问题,一步一步地“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然而,冷眼一看会发现,这些问题的设置更像是“圈套”,它一点一点地引着学生往老师想要的结果上靠。甚至问题的答案都是事先就准备好了打在投影上的,最后必然是那个最能猜中老师心意的学生,得到老师的褒扬、同学的艳羡。可是时间一长,再勤勉的学生也会懒于思考,他们渐渐习惯于等待,等待教师公布最后的“谜底”。
       必须注意的是,这种教学行为中,教师的教学预设和大量讲解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点。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动态生成的,而不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一场演练。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对学生不放心,以为自己不讲学生便不能理解,以为学生的见识总是浅陋的,所以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尽力地展示自己上好的口才和深刻的见解(其实有很多也只是搬用教参上的理解罢了),恨不能将毕生所学尽数托出;二是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所谓高效率,为了赶进度,老师们不敢放手,只能大讲特讲,因为倘若放手让学生讨论显然费时太多,且效果没有自己讲来得快;三是为追求考试的高分数,课文在老师的火眼金睛面前,成了考点的堆积,有些老师习惯于费力地把这些考点们安排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中,一问一答,井然有序。说到底,这类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新的教学理念的缺乏,或者是故意漠视。
       误区之二:盲目“主体”,认为学生活动越多,课堂气氛越热烈,主体性就体现得越充分。
       新课标背景下,不少教师为了还主动权于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刻意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于是,在这样的课上,学生热闹地讨论发言;读书也是花样繁多,范读、齐读、分小组读、男女生轮流读、配乐读……真是“你方读罢我登场”。细一推敲,却会发现在这些朗读背后,少了明确的目的,少了精要的指导,少了中肯的点评,只是为朗读而朗读,学生并未在这些朗读中涵泳出多少意味。至于讨论,也只是虚有其表,话题的价值有待商榷不说,讨论的时间也不充分,往往刚分完组,就草草收场了。
       这类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老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到位,“自以为得其实”,实则“谬以千里”。要知道,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体现在朗读、讨论等环节本身,真正可以衡量活动效果的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有效思维的长度和深度。表面的热闹有时恰恰意味着思考的粗疏和浅薄。
       就如前面提到的“读”的问题,有的时候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恰恰需要的是自由朗读,甚至是默读,在默读中展开深入的思考。此时课堂上的静默不仅不是缺憾,反而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
       此外,还有一点不可忽视,教学环节的设置必须是“必要的”,是“有目的的”,应该是课的“有机的”组成部分,切不可为形式而形式。
       误区之三:误解“民主”,认为教师的全部使命就是营造民主氛围,而忽视教师应当是“平等中的首席”。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教师与学生人格上的平等。这一正确的理念到了有些老师那里,却演变出另外的意味了。教学中,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些教师便将自己隐入幕后,甚至将课堂拱手相送——课上学生自读,学生讨论,学生发言……教师自己却迷失了!
       我觉得这其实是对教学“民主”和“对话”的误解。新课程提倡让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文学作品阅读教学首先是教师生命活力焕发,生命价值不断显现的生动活跃的生活过程。在文学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只是完成外界交付给他的任务,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单向付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也应该是教师自身的生命实践活动,课堂同时应该是语文教师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
       关于教学民主,有一种形象的说法:教师应当是“平等中的首席”。这里,“平等”固然是针对以往的教师“权威定论”“一言堂”而发,“首席”二字却也不可忽视。教师在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也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这是“对话”的前提。但是,教师也是课堂的一份子,而且是起着特殊作用的一份子。他对文本的理解可以和学生交流,对学生阅读当中出现的问题他要及时捕捉并从中提取有代表性的交课堂讨论,对学生讨论的进程他还要审时度势地去掌控。课堂教学中的“对话”,不仅仅是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和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也是“对话”的应有之义。教师,决不应该变成课堂上的隐身人!
       误区之四:矫枉过正,认为“整体感知”就是“模糊感觉”,“多元解读”就是“标新立异”。
       文学作品是有机的整体,为了避免“肢解”文本,有些老师有意识地突出了“整体感知”,他们不再引导学生对课文作细部欣赏,而是让学生们漫谈阅读课文后的印象和感受,试图通过这种漫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结果,文本变成“可望不可即”的烫手山芋,一通“太极”过后,学生云里雾里。事实上,没有了对语言的品味,大家散乱地说一通阅读的模糊感觉,这样对文本的理解和鉴赏只能是笼统而模糊的,学生并没有多少认识的提升,只能是收获甚微。
       我以为,新课标倡导的“整体感知”应当有一个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绝不应停留在自己初读后的模糊感受上,虽然说这些感受是值得珍视的,但是它们还需要提升。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承担着这样的任务,通过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通过对文本的细读达到提升认识的目的。这样的整体感知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感知。
       传统阅读教学屡遭指责的一大诟病便是忽略了文学作品的多义性。课堂上只允许教师(实际上是教参)一种说法存在。现在,接受美学告诉人们,文学作品与“文本”其实是两个概念。教科书上所选的文章只是“文本”,它只有在读者阅读之后才有意义,才是完整的作品。而不同的读者由于价值观念、生活经验、审美趣味等的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也必然是不相同的。文学作品必须“多元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被一些老师奉为圭臬。
       然而,过犹不及。为了避免一元解读,有些老师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凡是课堂上学生的理解和发现都是好的,凡是有别于通常说法的都是创新都得到肯定。结果,“多元解读”成了远离文本的各种“演义”的汇集!
       这其实还是认识的偏差所致。“多元解读”不能忽略文本的召唤结构。复旦大学的朱立元先生有一段话说得好:“文学作品的意义是本文与读者交互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文提供的是一个包含着意义空白、空缺和否定性的召唤结构,它激发和调动读者的再创造积极性,而读者则通过创造性的阅读,按本文提示,想象地填补空白,连接空缺,确定意义,调整习惯视界以适应陌生的本文,最终实现作品的意义。”“本文的召唤结构一方面激发读者的创造性阅读,另一方面也限制、规定着这种创造性阅读的方向与程度,阅读只能在本文所提供的意义的可能范围内和既定方向上进行创造性想像。”[1]正如有老师所说,诚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不会是李尔王或奥赛罗”。[2]我们在强调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时,切不可一味求新求异,还得注意到文本给予读者的暗示对解读自由度的限制。
       上文所举的现象中,有些也由于客观现实的局限。比如,在现行教育评估体系面前,学校的考核机制、末位淘汰等使得教师处于两难处境,他们在心理上认可新课程,行动上却不能过于超脱,因而教学中就有了不少无奈之举。
       但是,有些现象的发生则主要是由于教师自身主观认识上的局限。比如前面提到的朗读泛滥、无效讨论满天飞等现象,就跟老师缺少独立思考、认真钻研的精神有关。如果我们的教师能注意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不人云亦云,勇于独立思考,那么这些现象都是可以避免的。
       说到底,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因为,教师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者。最后我想说,也许我们每个人只是一星火,但是无数个我们在一起,就能汇成耀眼的火炬,照亮一片天空。语文课程改革的脚步是谁也无法阻挡的,希望和同仁们一起积极投身进去,在实践中思考,在反思中实践,工作着,快乐着!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略论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 学术月刊1988年第8期.
       [2]钱梦龙 一个哈姆雷特还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10月.
       杨晓燕,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