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成长]一念之间 海阔天空
作者:沈奇岚

《青年文摘(绿版)》 2005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你得学会成长和变得坚强。我不是要你去接受很多不公平,而是要你在看到不公平的时候学会分析,去想,这样一个你,能够做什么——埋怨,还是去寻找海阔天空?
       妹妹:
       大学生活如何?
       社团,舞会,联谊寝室,学校周边小吃,还没有玩够吧。姐姐在大学的第一个学期,也玩得不亦乐乎。
       可你说有些不开心,你发现大学生活并不是事事顺着你的心。你和寝室里的同学,处得不好。你抱怨说,你对A很好,什么话都告诉她,但是发现A把这些话都说给了别人听。你对B不错,但是B怎么都不想搭理你,你甚至觉得她在处处为难你。
       你一早有课,可是你睡得忘记了,没有人叫你,她们自顾自地上课去了,你醒来时她们已经回到了寝室,兴高采烈地议论着老师的新发型,没有人对你感到抱歉。
       在班里,你也有些失落。你一如既往地参加很多活动,可是谁都那么优秀。你得不到名次、掌声和肯定。
       后来你甚至和门口复印店的老板都会吵架,因为他不理解你想双面复印,害得你重新再来。
       回到寝室,没有人注意到你哭过。你忘记了打水,熄灯后你只能用冷水洗脚,冰冰凉。于是你在被窝里冷得辗转反侧。
       怎么办,和这样的室友还要相处四年。
       你说你想搬出来一个人住。
       这确实是一种解决方式,但是并不是好的解决方式。除非你一辈子都想搬来搬去?
       你觉得同学之间虚伪冷漠,你想念你的高中同学。你想给自己找人际失败的借口,于是归结在别人的虚伪上面。其实虚伪是正常的人性,你要学会与这样的人相处,而不是逃避。
       我不是要你也学会虚伪,而是希望你可以辨别虚伪,并且不被虚伪伤害。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值得你付出友情,可是如果一开始你就不真诚,那么你会失去更多的好朋友。
       你除了看到她们虚伪,有没有看到她们的长处?你的学校是藏龙卧虎的地方,没有两把刷子是进不去的。她们骄傲,那么一定有骄傲的道理。你是否能够看到,你是否能够向她们学习?
       另外,她们是否知道你值得她们尊敬,如果你足够好,那么对你不好的人,损失更大,因为损失了你这么好的朋友。
       我相信日久见人心,也信道不同不相为谋。你要做的,就是打开自己的小世界。你的世界不是只有一个小小的寝室或班级。你可以加入社团,可以加入垒球队,那里会有你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你真诚,且懂得沟通。
       “怎么可以不理解我!怎么可以不按照我的意思去做!怎么可以不让我失望!”世界并不是为你造的,你得适应它。
       你从前的人生太顺利太温暖。你以前做的只是读书,并没有学会如何处理事情。可现在开始,You have to learn to grow and be strong(你得学会成长和变得坚强)。
       成长是——明白很多事情无法顺着自己的意思,但是要努力用恰当的方式让事情变成最后自己要的样子。
       坚强是——如果最后事情实在无法实现,那么也能够接受下来,不会失控,而是冷静理智地去想下一步。
       承认很多人比自己优秀,那是值得高兴的事情。那些比你优秀的人,其实都是上天给你的养分,你得汲取过来,否则你就白见到她们了。
       比如说,承认无法取悦每一个人。你不可能和每个人都做好朋友,就是会有人不喜欢你,会有偏见,别理睬他们。做好你该做的,口舌是别人的,优秀是你自己的。
       最后你会发现,成为你好友的,还是你的同类。但是如果你自己不够好,那么你也交不到足够棒的朋友。
       再比如说,失败的时候,你要学会说“这是我的错”,不要试图把责任推卸掉。责任感,你得开始拥有。没有这个东西,你最多不过是聪明,而不是优秀。
       再比如说,得不到的东西就忘记它。例如奖学金。如果你尽到了150%的努力,这学期仍然有人比你更优秀,那么就去赢取下个学期的奖励,不要去加入那些关于同学的亲戚是辅导员之类的闲言碎语。
       世界上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的确。正因为如此,你得加倍努力。如果五个名额中只有一个是不依靠背景的,就应该是你的。记住,要用恰当的方式。
       关于寝室的问题,你要足够宽容,足够坚强。“人不知而不愠”,孔子说的。所以你要让她们看到,你是值得尊敬的朋友,而且失去你是她们的损失。
       有个妹妹在给我的信里送我一句话,我很喜欢,也送给你:“一念之间,海阔天空。”我期望你的生活,因为宽容而盛大。
       宽容别人对你的不理解,宽容别人的缺点,宽容自己的一些力不能及,当然,之前你得尽力。而后,你会看见海阔天空。
       姐姐
       (季泽青摘自《女友·校园》2005年第11期,邹晓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