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先秦
|
古典诗词文
|
历史
|
传记
|
现代
|
古典小说
|
术数
|
外国文学
|
哲学
|
經典繁體
|
佛教
|
文章
|
工具
|
遼海叢書
臺灣文獻叢刊
|
道藏繁體
|
大藏经
|
中医
|
四庫全書繁體
經
史
子
集
|
专题:
二十五史
简体
繁体
|
明实录
|
清实录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
前一篇
返回目录
后一篇
下载本篇txt文件
Email本页
收藏本页
侣山堂类辩
卷下 石膏
清 · 张志聪
下载:
侣山堂类辩.txt
本书全文检索:
石膏气味辛甘微寒,《神农本经》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仲景用麻黄配石膏,能发阳明水液之汁,白虎汤解阳明燥热之渴,又主风热发斑。是神农、仲景皆用为发散之品。盖气味辛甘,而体质疏松如肌理,但其性沉重,色白若金,故直从阳明而达于外也。后人咸谓清内热而主降下,乃不明经义、物性故耳!夫凡物有可升可降者,配发散之药则升,配破泄之药则降。如浓朴之气味苦温,本经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乃发散之药也。仲景承气汤,配枳实、大黄、芒硝,为急下之剂。经云:酸苦涌泄为阴。盖酸苦之味。能上涌而下泄也。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立方配合,乃医家第一义,讵可忽诸!
用户中心
本站图书检索
电子书下载
《二十五史》.chm
《全宋词》.chm
《全唐诗》.chm
本书目录
序
卷上
辩血
辩气
辩两肾
辩三焦
辩包络
辩督脉
辩脏腑阴阳
辩九窍
辩七门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夏伤于暑秋必疟
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
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
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
《针经》论
伤寒书论
《金匮要略》论
诊法论
识脉论
音声言语论
望色论
问因论
伤寒传经辩
阳证阴证辩
阳剧似阴阴剧似阳辩
阴证本于阳虚辩
邪正虚实辩
阳脱阴脱辩
病有新故辩
饮酒伤脾辩
发汗利水辩
瘫劳鼓膈为难治之因辩
能医伤寒即能医痘疹,能医痘疹即能医痈毒辩
乳痈鼠辩
能食而肌肉消瘦辩
奇恒论
利论
中风论
头痛论
心痛论
腹痛论
消渴论
咳嗽论
砂证论
痘论
疹论
胎前论
产后论
急下论
急温论
汗下论
往来寒热论
潮热论
《伤寒论》编次辩
风伤卫寒伤荣辩
医学入门
医以力学为先
中庸之道
杂证论
十干化五行论
卷下
本草纲领论
药性形名论
草木不凋论
四气逆从论
大枣
栀子
枇杷
款冬花
泽泻
芍药
牡丹皮
栝楼
麦芽
薯蓣
枸杞
红花
石膏
女贞实
莲实
桑上寄生
紫草茸
枳实
橘皮
麦门冬
防己
附子
丹雄鸡
黑豕
鳞类
蚌蛤
血余
龟板、鹿茸
半夏、天花粉
百合、紫苏
羌活、防风
鸡子、金银花、王不留行
沙参、人参、黄
姜附辩
炮制辩
畏恶反辩
奇偶分两辩
寒热补泻兼用辩
官料药辩
金匮肾气丸论
枳术汤论
胶艾汤论
戊癸合化论
太阴阳明论
蛔虫
跋
大悲咒的灵验不可思议
图书推荐
全宋诗
全宋词
古文观止
全唐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文苑英华
册府元龟
文献通考
续文献通考
通典
宋会要辑稿
全唐文
三国志
史记
四库全书总目录
說文解字
说文解字注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科研、教学、学习等用途,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CopyRight © 2015 版权所有 文学100 www.wenxue100.com 站长信箱:mywenxue100@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