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先秦
|
古典诗词文
|
历史
|
传记
|
现代
|
古典小说
|
术数
|
外国文学
|
哲学
|
經典繁體
|
佛教
|
文章
|
工具
|
遼海叢書
臺灣文獻叢刊
|
道藏繁體
|
大藏经
|
中医
|
四庫全書繁體
經
史
子
集
|
专题:
二十五史
简体
繁体
|
明实录
|
清实录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
前一篇
返回目录
后一篇
下载本篇txt文件
Email本页
收藏本页
市隐庐医学杂著
急慢惊风辨
清 · 王严士
下载:
市隐庐医学杂著.txt
本书全文检索:
急惊实热,慢惊虚寒;急惊骤发,慢惊渐成。急惊生于壮实之体,慢惊因于不足之躯。
急惊之热,如火烧,必面赤口渴,喜冷冻饮料,声壮气粗,大便或闭结,或洞泄,小便短赤而热,甚至四肢厥冷,面色转青,热极似寒之象也。治宜泻火为急。(莫妙于夏禹铸之《幼科铁镜》。)慢惊之寒,是真阳告竭,譬如隆冬冰合,未易解疑,非用附、桂、姜、椒,断难挽救,况虚阳上浮,亦必发热,其热夜盛朝淡,温和而不烙手,面色桃红,或白或青,口鼻中无莽莽之热气,舌必滋润,苔必淡白,或微红,口不作渴,即饮亦不多,喜热不喜冷,是谓虚热,甚至有唇裂出血,寒极似火者,治宜引火归原,大剂扶正,庶乎有济。(莫妙于庄在田之《福幼编》。)若误认实热为虚热,而投以温补;误认虚热为实热,而投以寒凉,皆必死之道也。
炳按:此虽陈言,申说有理。
用户中心
本站图书检索
电子书下载
《二十五史》.chm
《全宋词》.chm
《全唐诗》.chm
本书目录
赵叙
题词
弁言
苦口婆心语
论湿温证用药之误
麻证喉痛以喉证治之必死说
附录天保采薇汤方
急慢惊风辨
产前以攻病为安胎说
产后以甘温退虚热说
为虚弱人及幼孩治实证遇当用克伐之药者宜早宜重说
小儿难治之症有四说
夹阴证邪说害人论
阴证忌用寒凉说
血证不尽属火论
喉证亦有阴寒论
暑病有宜用参者论
伤寒正名论
大悲咒的灵验不可思议
图书推荐
全宋诗
全宋词
古文观止
全唐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文苑英华
册府元龟
文献通考
续文献通考
通典
宋会要辑稿
全唐文
三国志
史记
四库全书总目录
說文解字
说文解字注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科研、教学、学习等用途,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CopyRight © 2015 版权所有 文学100 www.wenxue100.com 站长信箱:mywenxue100@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