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田野调查与研究]清代东北地区库雅喇“新满洲”形成初探
作者:陈 鹏

《民族研究》 2008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入关后,特别是在康雍时期,为加强对东北少数民族的管理,填补东北防务空虚、巩固东北边疆,清政府在东北地区实行“民编旗”政策,将少数民族部众大规模迁入内地,以“新满洲”形式编入满洲八旗。这对于加强东北边防,巩固边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以库雅喇为例,对“新满洲”形成问题作一探讨。
       关键词:清代 东北库雅喇 新满洲
       作者陈鹏,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地址:长春市。邮编130024。
       清前期东北地区招抚库雅喇“新满洲”入旗,是“新满洲”及东北满族发展的重要事件,学界对此问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就笔者所见,目前学界直接论述此问题的有董万嵛《清代库雅喇满洲研究》(《民族研究》1987年第4期),对库雅喇满洲的源流、编入旗籍、社会经济、守卫东疆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丛佩远《南海边地的库尔喀与恰喀拉》(《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1期),对“南海边地”(南起图们江口附近,北至锡赫特山中段以东之日本海沿岸地区)的库尔喀(库雅喇)人与恰喀拉人的历史进行分析,特别是库尔喀人、恰喀拉人与库尔喀人融合而成的“库尔喀气人”等,在康熙年间内迁到珲春地区编旗,成为“新满洲”的一部分。日本学者松浦茂《康熙前半·新满洲佐领 移住》[载《东洋史研究》48卷4号,东洋史研究会平成二年(1990)3月],研究了康熙九年至十三年间(1670~1674)黑龙江中游边民编设佐领和迁入东北的历史。论及库雅喇“新满洲”的论文主要有杨余练《简论清代康熙时期的“新满洲”与“布特哈八旗”》(《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4期),吴智超《略论“新满洲”》(《满族研究》1987年第l期),张杰《清初招抚新满洲述略》(《清史研究》1994年第1期),刘小萌《关于清代“新满洲”的几个问题》(《满族研究》1987年第3期)、《清前期东北边疆“徙民编旗”考察》(载吕一燃主编:《中国边疆史地论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等,对清前期东北徙民编旗诸问题进行了阐述,其中瓦尔喀部部民内徙编旗部分为本文提供了借鉴。
       前人关于清代东北地区库雅喇“新满洲”的研究多为概述,且多集中在源流、族属、人关前与清政府关系等方面,而关于内迁编旗等问题则未深入研究。本文结合档案、方志资料,并参考地方文献及个人文集,拟在学界已有研究基础上,试从库雅喇名称内涵、内迁边民、编旗设佐三个方面对此问题重作探讨,并就内迁编旗及“新满洲”形成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
       一、名称内涵
       库雅喇(库雅拉、库牙拉)或称库尔喀(科尔凯、枯儿凯),两者的关系是:“库雅喇,即库尔喀之别名。”其族称有多种称谓,《明史》称东海鞑靼;在朝鲜文献中,《李朝实录》称骨看亏知哈、骨看兀狄哈、或水兀狄哈;《龙飞御天歌》称阔儿看兀狄哈;《通文馆志》称枯儿凯。骨看、骨干、骨乙看、阔儿看、阔儿干、阔尔哈、骨间等,均为库尔喀的不同音译。因其多“沿海而居”,故又称“水野人”;因善捕海豹,亦称“捕海豹人”。清代文献中多写作“瓦尔喀”、“库雅拉”、“苦雅拉”、“库尔喀”、“库尔喀气”等。库雅喇作为满族旧姓之一,明清时期生活在今吉林省珲春及以东地方,包括朝鲜咸镜北道沿海一带,以捕海獭、海豹为生,属于东海女真瓦尔喀部。这里作为对乌苏里江以东广大滨海地区和珲春河附近,以库雅喇部为核心的部落的泛称。
       “新满洲”一词是在定“满洲”族称之后出现的,“满洲有佛、伊彻之分。国语旧日佛,新日伊彻”。伊彻(lce),满语,汉译“新”之意,音转而为“伊齐”、“一气”、“义气”和“衣扯”、“异齐”、“伊车”等。因此,“新满洲”亦称“伊彻满洲”,其名称最早见于后金崇德二年(1637):“赐征朝鲜时归附新满洲巴图鲁麻福塔、叶辰及其妻并部下人众衣帽、靴带等物有差,宴于礼部。”
       “新满洲”是相对于“旧满洲”而言的,新满洲与旧满洲所含意义及内容,在人关前后有所发展和区别。入关前,天聪九年(1635),皇太极改族称“诸申”为“满洲”后,将征服或新归附并编人旗籍的东北边区女真余部及其他部族称为“伊彻满洲”或“新满洲”;而以前征服和编入族籍者,则相对而言称为“佛满洲”或“旧满洲”。入关后,一般把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征服的,并编入八旗的女真诸部和其他部族称为“佛满洲”、“陈满洲”或“老满洲”;此后新编入旗籍的则称为“伊彻满洲”或“新满洲”。本文所指的“新满洲”一般系指“定鼎后入旗”,其中主要是在康熙、雍正时期编入旗籍者。
       《吉林外纪》记载:“伊彻满洲内又有库雅喇之分。库雅喇非一部一姓,有即以库雅喇为姓者,有库雅喇人而别姓者,其居多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以东,定鼎后入旗。伊彻满洲居三姓(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乌苏哩东西,入旗又在库雅喇以后。”“库雅喇与伊彻满洲实截然两项,其世袭佐领亦各有分晰。故各项伊彻满洲世袭佐领日伊彻满洲佐领,库雅喇世袭佐领日库雅喇佐领……总之,佛与伊彻、库雅喇皆满洲也,共编入八旗。”
       二、内迁边民
       早在入关前,库雅喇人就与后金政权建立了联系。天聪三年,“库尔喀部落九人来朝,贡海豹皮”。此后,库雅喇人贡献不绝,而且其贡品多以海豹皮为主。如崇德六年,“库尔喀部落加哈禅等来贡海豹皮,赐宴,赏衣帽、缎布等物有差”。
       崇德年间,清政府在库雅喇部建立起噶栅编户制度,任命其头人为噶栅达。入关后,留居原地的库雅喇人,每岁入贡盛京,完全隶属于清政府统治之下。在顺治时期库雅喇编户制度和噶栅组织又有所发展,正式任命的噶栅达已增至16个。为了便于管理,于是在众噶栅达之上,增设“库雅喇总管”,统一管理各噶栅日常事务。噶栅编户制的建立,既确立了清政权在当地的统治,也为清政府通过当地部族首领招抚边民创造了条件。
       清初,由于八旗精锐大部“从龙入关”,造成东北边防空虚,沙俄乘机侵入“龙兴之地”的黑龙江流域。清政府正忙于统一全国,无力组织反击沙俄侵略者。为加强对东北少数民族的管理、填补东北防务空虚、巩固东北边疆,从顺治时期起,清政府在东北地区实行“徙民编旗”政策,将留居原地的边疆少数民族部众大规模南迁,库雅喇人也在此内迁之列。顺治十一年(1654),清政府派遣兴堪(兴凯湖)库雅喇姓酋长札斯胡里等10名噶栅达随同章京满喜等,分赴乌苏里江流域额思库伦等地,招回当地壮丁114人;十三年,珲春地方库雅拉总管赉达库奉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之命,率噶栅达16人、部民164人,分赴阿库里(今俄境瓦库河)、尼满(今俄境伊曼河)、厄勒(今俄境滨海省雾迷大沟)、约索(今俄境纳赫塔赫河一带)等处,广为招徕散居部落,共招回壮丁860人迁入宁古塔、珲春等地。大规模的招抚活动一直持续到康熙初年才接近尾声,这些边民内迁为后来库雅喇佐领的编设奠定了基础。
       三、编旗设佐
       从顺治年间至康熙五十三年(1714),特别是康熙年间,清政府为了充实东北北部驻防,再度推行内迁库雅喇的政策,但与入关前通过战争掠夺,强行内迁的方式不同;入关后主要是运
       用行政手段,有组织地将留居原地的库雅喇人全部内迁,以“新满洲”形式编人满洲八旗。
       在清初招抚新满洲过程中,因库雅拉人“其居多在宁古塔以东”,而成为最早披甲人旗的新满洲成员。库雅喇人编入满洲旗籍后成为满洲共同体的一员,被称为“库雅喇满洲”。今天珲春的土著满族,即是库雅喇满洲的后裔。
       为减少阻力,清政府对库雅喇人内迁编旗一般采取先编户后编旗、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首先将边民内迁至宁古塔、珲春等地编户,使之与旧满洲共同生活,过渡一段时间适应后再编入旗籍。其编旗过程大体可分为顺治、康熙、雍正、雍正以后四个时期:
       (一)顺治时期
       顺治十年,宁古塔驻防八旗兵为430名,设8佐领。以后宁古塔驻军不断增加,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新编旗的库雅喇人。《八旗通志初集》载:“(顺治)十八年,增兵五百名。”因赫哲新满洲编设始于康熙十三年,由此可推测宁古塔新增之新满洲兵,主要是内迁的库雅喇人。
       (二)康熙时期
       康熙元年,清政府颁布鼓励内迁少数民族的《招抚新满洲令》:“自宁古塔出兵招新满洲一百户者,准给头等军功,八十户者,准给二等军功,六十户者,准给三等军功,四十户者,准给四等军功,二十户者,准给五等军功。如不系出兵遣人招抚及自行来投者,俱不准。”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黑龙江及乌苏里江以东各族都有数量不等的人户内迁编旗,其中尚留居原地的库雅喇更是举族内迁编旗。康熙时期库雅喇人内迁编旗大致有4次:
       第一次约始于康熙二、三年。此次内迁编旗可以在朝鲜文献中找到佐证。康熙四年五月,朝鲜咸镜道官员发现图们江清朝一侧“近以越边胡人,往来频数,人心洵懼”。经询问,“似闻亏知介种类本在雪海岛中,清人迁三百户于厚春(珲春),又拣其材力者移于宁古塔。因诸胡陵踏,愤怨逃走,诸胡为捕此辈,往来频数云”。图们江附近雪海等岛亏知介显然为库雅喇人;迁珲春三百户,当系保持其原有噶栅组织,而隶属于库雅喇总管;拣其材力者移于宁古塔,是选择强健壮丁迁至宁古塔编旗设佐。《八旗通志初集》记载了宁古塔驻防增兵情况:“康熙三年,增兵六十六名。”显然这次新增入旗者即为库雅喇新满洲。但是,库雅喇人可能不太习惯内地生活,加之遭到清朝地方官员的“陵踏”,以致部分人愤怒逃走,重返原居地,清兵随后前来追捕。这次内迁编旗显然仍然带有强制性或某种暴力性质。
       第二次是康熙十年。此年吉林乌喇初设驻防,自宁古塔调来700名库雅喇兵,《吉林志书》记载:“吉林地方……本年(康熙十年)将移来库雅拉人等编设佐领时,添设佐领十二员”;《吉林外纪》记载:“十年,吉林添设……库雅喇佐领十二员”;《盛京通志》记载:“将移来库雅拉人等编设佐领十二员”。库雅喇佐领源流详见下表:
       
       表1所列佐领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库雅喇佐领的来源。在这些佐领中,有7名是隶属于库雅喇总管赉达库的旧噶栅达,1名是屯长;另外4名入旗前身份不明,按照噶栅达亡故子侄袭职的惯例推测,可能是赉达库手下其他一些噶栅达的后裔。由此可见,清初赉达库的编户,构成了库雅喇佐领的基本来源。从其原籍来看,主要来自南起珲春、喜禄河(伊鲁河,今俄境别利措瓦山附近)、雅兰河源(今俄境滨海地区南端)、乌苏里江源,北迄阿库里、尼满、厄勒、约索一线的辽阔地域,甚至吸收了来自库页岛的民族成分。
       第三次是康熙十三至十六年。康熙十三年库雅喇人克钮编入新满洲正红旗。据《吉林通志》记载:“克钮,阿库哩阔绰哩氏,由嘎山达是年编人,任世管(佐领)。”另据《库雅喇氏宗谱》,原居绥芬河下游地区的胡姓库雅喇人济祜讷的后裔于康熙十四年内迁编旗,先后驻防于宁古塔、吉林乌喇等地。据此,本年当有一次库雅喇人内迁编旗。《八旗通志初集》也记载吉林乌喇驻防增兵情况:“(康熙)十六年,又增设苦雅拉(库雅拉)兵六百名。”这样与从宁古塔调来700名两者相加,使吉林乌喇城的库雅喇兵增至1300人。
       第四次是康熙五十三年珲春编旗。雅克萨战争胜利后,清政府为了加强对东部边疆的管辖,开始对珲春东海岸库雅喇人加强管理。康熙五十二年,“罢库雅拉捕打海獭职务”;五十三年,宁古塔将军觉罗孟俄洛“疏请将三姓及浑春之库雅拉人等,编为六佐领,添设协领二员,佐领、防御、骁骑校各大员管辖”,清政府采纳了孟俄洛的意见,将库雅喇牲丁移驻珲春,编入旗籍,“以捕獭之库尔喀兵一百五十各充珲春额兵”,共编成3个佐领。另外原居图拉木的噶栅达穆尔察氏也移驻珲春,授为“骁骑校世袭”。从而设立了珲春三旗:镶黄、正黄、正白旗(即上三旗)。珲春三旗编设情况详见下表:
       
       资料来源:朱约之、崔龙藩监修,何廉惠等总纂:《珲春县志》卷5《职官》、《旗官·珲春协领表》,李澍田主编:《珲春史志》(长白丛书本),第130页。说明:在这3名佐领中,巴克喜纳是赉达库嫡裔,达巴库是加哈禅后裔,至于泰楚拉姓莽柱的祖辈,则是清太宗所命首任三噶栅达中的另一位。
       此外,此次珲春编设库雅喇佐领,还有部分库尔喀气人与库雅喇人一起成了新满洲的一部分。成书于嘉庆年间的《吉林志书》记载:“将库尔喀气人等编设佐领时,添设佐领三员,骁骑校三员。”成书于道光七年(1827)的《吉林外纪》记作:“(康熙)五十三年,添设……库尔喀气佐领三员,骁骑校三员。(案:库尔喀气,朝鲜附近居住满洲)。”
       关于此次内迁编旗,朝鲜文献中也有反映。康熙五十四年七月,朝鲜咸镜道官员发现图们江对岸十分活跃,“以为适有胡人出来江边,呼问以‘乌罗(吉林乌喇)、宁固塔(宁古塔)两处胡人,将为移居后春(珲春)地’”,有人告日:原居“江边近处,虽云土沃,禁令至严……后春陈荒处,及瑟海滨空虚之地,将为开垦矣”。尽管所记不够准确,但所指当为库雅喇人编旗一事。瑟海在东海边,距珲春一日程,可见此次编入珲春的库雅喇人,被安置在珲春向东至海滨地区。
       总体来看,整个康熙时期库雅喇人至少有4次内迁编旗,约编设了16佐领。最初多驻防于宁古塔、吉林乌喇两地。康熙二十二年,这批库雅喇新满洲大部被调往黑龙江参加抗俄斗争。战争结束后,除少数迁往北京外,大部分驻防于齐齐哈尔、黑龙江、呼兰、阿勒楚喀等地。此后,除康熙五十三年内迁三姓、珲春两地者人数较多,也较集中外,库雅喇人以居于齐齐哈尔、黑龙江、呼兰三城的人较多。据《龙沙纪略》记载:“三城(卜魁、艾浑、墨尔根)佐领,满洲二十有九,又灰鸦拉(库雅喇)别部籍人满洲者,佐领三。”乾隆十三年(1748)清廷规定:“齐齐哈尔等三城所属库雅拉世管佐领,升授本城协领者,令兼管原管佐领。”
       (三)雍正时期
       雍正时期由于扩大军队建置,清政府大幅度扩充兵源,每佐领兵额由康熙年间的50名增至100名。雍正九年,清政府谕令吉林将军于七姓地方捕貂打牲之人中,选其“汉仗好,情愿披甲效力者”,“归入旗分,编为佐领”。雍正十年,“办理军机大臣等议覆:宁古塔将军常德遵旨议奏,八姓地方人内,请挑兵一千名,编为十佐领,各设佐领一员,骁骑校一员,照三姓例给与俸饷器械。”这样在八姓地方挑兵1000名,将恰喀拉壮丁编入10佐之中,成为库雅喇新满洲
       的一部分。
       (四)雍正朝以后
       雍正朝以后,库雅喇人主要在珲春编旗。乾隆二十五年,“增珲春兵二百人,以打牲壮丁内挑充。同治元年(1862),增设佐领三人、防御委佐领二人、骁骑校五人、披甲一百五十七名。”这些新增兵丁内很多是库雅喇人。由于珲春库雅喇人口不断增加,三旗佐领难以管束,于是在同治九年又新添五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即下五旗),加上前述的上三旗,至此共成八旗。以穆尔查氏(穆姓)、阿宁奇氏(安姓)、色勒里氏(铁姓)为正红旗;以钮呼禄氏(郎姓)为镶白旗;以赫舍勒氏(何姓)为镶红旗;以郎姓、穆姓(皆不知满洲为何氏)为正蓝旗;以布察氏(路姓)为镶蓝旗。“添设八旗佐领三员、防御委佐领二员、骁骑校五员、笔帖式一员、领催十三员、披甲一百五十七名”,“由防御委佐领二员,加佐领职衔顶戴,仍食防御原俸,分管左翼正蓝、右翼镶蓝二旗事务。”正红、镶白、镶红三旗皆由新增添佐领管理。
       沙俄侵占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后,妄图进一步霸占东三省,东北出现边疆危机。光绪六年(1880),清政府派吴大澂到东疆督办宁古塔、三姓、珲春等地防务。吴大潋陆续编练近代化防军十三营,其中卫字军四个营就在珲春招募编练,许多库雅喇人应募编入卫字军。同时招募库雅喇西丹、猎户充实边防.据《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选编》记载:“珲春一处,前据署该协领禀报,因边事孔急,已先挑练兵丹、步队二百五十名、马队五十名,业经照准令其赶紧起练。应再挑备马队二百名,以资巡防。”
       从康熙五十三年设立珲春协领衙门至光绪七年改设珲春副都统衙门期间,珲春库雅喇地方衙门的重要官职大部分由库雅喇人充任。后来虽然增加了一些佛满洲,但旗籍官员中,半数以上仍为库雅喇人,特别是高级官员大多由库雅喇人充任。据光绪七年“珲春八旗官员编制及名册”记载,武职官员34员中,15员是库雅喇人,其中副都统衔协领1员是库雅喇人,佐领5员中有3员是库雅喇人,云骑尉11员中有5员是库雅喇人,恩骑尉2员都是库雅喇人。
       库雅喇一些世家大族在清政府各级机构中也经常担任要职,以库雅喇钮呼特氏(郎)、钮呼勒氏(郎)、钮呼禄氏(郎)、泰楚拉氏(邰)、赫舍勒氏(何)、色勒里氏(铁)等6姓家族为例,其任职情况详见下表:
       
       以上计有将军2人,参赞大臣3人,领队大臣2人,总管3人,副都统13人,协领4人,佐领27人,侍卫若干等。由此可见清政府对库雅喇新满洲的倚重。
       《珲春县志》载有光绪三十三年《珲春旗属姓氏户口表》,现摘编整理其中有关库雅喇人的情况如表5。据表5可见,库雅喇人已遍布珲春八旗,其中正黄、镶黄两旗全部由库雅喇人组成,镶白旗也占到了97%,除正蓝旗外,其余各旗约占30%—40%左右。
       库雅喇“新满洲”以服兵役为主,世代从军,“既为旗籍,遵清室征兵之制,生子即报本旗,注于册档。成丁后遇有征伐之事,即须入伍从戎……洎承平之世,除服职旗署外,余皆耕读为业”。入旗后的库雅喇人在各方面均发生变化:经济上,由于清政府采取措施鼓励由渔猎向农业过渡,库雅喇人从此大部分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从“向以捕鱼为生,不谙农耕”的渔猎民变为“披甲种地,顶补当差”、“咸务樯稼”的旗人。按照规定“清代八旗人民悉隶军籍,驻防地方,准其自由择地开垦,不纳租赋,不报官署,殆取兵屯之意义,无所谓田制也”,因此库雅喇官兵皆有随缺地:“协领二员,每员地六十晌。佐领八员,每员地四十晌。防御四员,每员地三十晌。笔帖式八员,每员地三十晌。骁骑校八员,每员地三十晌。领催四十名,每名地二十晌。前锋七名,每名地20晌。兵五百六十名,每名地十六晌。”这些人大部分成为封建地主。文化上,入旗前库雅喇原“无文字,刻木记事”,入旗后则“颇习满文”,到康熙末年,俨然是“礼貌言谈,亦几于满、汉无异矣”。习俗上,“库雅喇满洲选家犬肥洁者,畜室中,饲以梁肉,以备祭天。然其俗平时不食犬肉,不御狗皮,日忌讳”,已与满洲习俗无异。这一系列变化表明,库雅喇“新满洲”在经济生活、文化习俗等方面已全面满化,因此,成书于道光年间的《吉林外纪》才记载为:“佛与伊彻、库雅喇皆满洲也。”
       
       资料来源:朱约之、崔龙藩监修,何廉惠等总纂:《珲春县志》卷3《民族》、《户口·珲春旗属姓氏户口表》,李澍田主编:《珲春史志》(长白丛书本),第106--107页。原表统计有误,笔者作了订正和补充。
       
       从15世纪初开始,库雅喇人经过自发南迁、战争掠取、内迁编旗等多种形式,至18世纪初全部进入了东北内地(多集中在珲春附近),结束了长达300年的内迁历程。内迁后,清政府将库雅喇人就地编旗设佐,充实东北边防。编入旗籍的库雅喇满洲成为新满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为满洲共同体输入了新鲜血液。新入旗的库雅喇“新满洲”,到达新居地后,与旧满洲同居共处,慢慢融入新环境之中。在其入旗之初,他们与旧满洲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民族差别,但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原来的差异逐渐消失,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到思想意识等方面,都发生了彻底的满化。特别是经过披甲入旗,迁移调防定居;以老带新,教习满洲礼法;设立旗学,接受满化教育等途径,库雅喇新满洲逐渐融入满洲共同体和满族社会中,从而完成了由库雅喇而新满洲,由新满洲而满族的历史进程。
       [责任编辑 贾 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