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报告]打开苍山之门
作者:代罗新 赵建钧

《人民文学》 2005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高山孕育长水,长水灵秀高山。
       山名点苍山,水称漾濞江。
       点苍山下,有一块山环水绕的地方叫漾濞。因水得名,漾濞是一片神奇迷人的绿色宝地。
       彝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在这里世世代代演绎着惊天动地的生存故事,创造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今天,这里更是一块沸腾的土地,新时期的创业中,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边地民族精神在时代的洪流中奏响着改革与创新的时代强音。漾濞,七彩云南的一个彝族自治县,一块似乎曾经远离却从未疏离中原文化的边地。这块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共荣的边地,拥有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核桃之乡及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桂冠,如流落民间的珠玉,散发着夺目的灿烂光华。
       历史在这里盘旋太久,足迹厚重。漾濞积淀深厚的土地,有着悠远的3000年历史文化和多姿多彩的原生态山地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留存着的漾濞先民们生活图景的“苍山古崖画”。
       据专家考证,此崖画为云南省境内发现的人物最多,保存最完好,图像最集中,反映内容最丰富的古崖画之一,作画时间大约在西汉元封年间,当时的漾川大地已逐步向农耕定居时期过渡。苍山崖画是打开大理地区人类文明史和研究滇西人文源头的一把钥匙。
       顺历史的河流而下,横贯南亚大陆的“南方丝绸之路”在漾川大地过境近百公里,茶马古道、盐米古道和近代的史迪威公路缘漾江绵延在漾川大地,纵横交错,上西藏,出印度,走永昌,达缅甸,2000多年来,始终带动着漾江两岸的文明与进步。“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汉时的马帮逶迤盘旋在崎岖的“南方丝绸缎之路”上,翻越博南山,穿险山越恶水,翻起紫尘红烟。漾川大地上,山谷中,马帮头骡的铃声空荡、悠远,马锅头的山歌嘶哑、孤独。马帮如滔滔流水,绵绵不断地把中原大地的丝绸、筇竹、布匹、玉石、铁器等运送到南亚、东南亚的时候,中原大汉王朝才从历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的使臣脚下踏出一条史书上脉络清晰,熠熠生辉的通往西域的路,也才知道在南方,在遥远的南方,早已有一条沟通南亚和东南亚的险峻通道。南方,南方,中国版图上遥远的南方,从此让汉朝皇帝牵肠挂肚,中国南方丝绸之路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沟通中外的“大陆桥”。漾濞作为这座大桥上的一颗明珠,作为滇西经济发达带上的古镇,西南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闪光的连接点,“自古驿道先通,开化不后邻邑”,漾濞这片土地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实践着对外开放。作为边地民族的特质和具有历史悠久的对外交往,这片土地本身具有一种极大的对外开放性和吸纳性,一种大度的包容。自古以来,这片土地就是内地连接东亚大陆和南亚次大陆陆路交通枢纽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远在两千多年前,漾川大地就走出了四条马帮之路,漾关驿道、漾永驿道、漾剑驿道、漾云驿道,驿道通达,货畅其流,悠悠古道成为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文明在古道上传播,文化在古道上交流,民族在古道上融合,汉夷文化和人类文明得以在漾川大地上交融,生长起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性格。西汉以后,漾濞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1912年设县,1985年改置漾濞彝族自治县。多条对外通道在这里交汇,在漾川大地上形成井字形的对外交通网络,构筑起了漾濞大开放大包容和强吸纳的特质,使漾濞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和云南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元踌革囊,无、不与这块土地息息相关,唐九征、邓子龙、杨升庵、林则徐、李元阳、李根源这些著名历史人物的足迹也深深地印在了这块土地上。从青铜器时代的苍山崖画到博南古道上的斑驳蹄印,从“六诏”并雄中的漾濞诏到唐九征毁夷城立铜柱,从杜文秀大理政权的十八年战争到辛亥革命的腾越兵变,及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爆发,漾濞儿郎慷慨从军报国,马革裹尸血战台儿庄到万千父老齐上阵,修筑滇西国际通道滇缅公路“血线”的壮举。千百年来,漾濞各族人民在漾川大地上创造着多民族交融的灿烂文化。横跨漾濞江五百多年的古云龙桥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铁索桥,境内70多公里的博南古道至今石板依旧,店铺犹存,马蹄斑斑,境内史迪威公路是全线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至今古貌犹存,记述着中华民族抗击外辱的伟大精神。省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如星星遍布在县境内的山山水水间;《徐霞客游记》对漾濞山川地理、风物特产、民俗民风有专章记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紧邻“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大理的漾濞,在东西文化、南北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2001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漾濞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正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建设着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小康生活。
       位于滇西的漾濞是云南版图上的一颗绿色的明珠,森林覆盖率达到68.4%,境内有山皆林,无峰不绿,片片村庄、坡坡山寨皆掩映在绿色的核桃林中。这里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的“中国核桃之乡”;大自然的丰厚给予,使这里成为了国家级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使之跻身于国家级苍洱风景名胜区;石门关的雄、险、奇、秀使这里成为了打开苍山的门户;独特的气候和自然地理形成了绮丽的动植物生存环境,一年四季,此生彼息,一山四季,十里不同天,山脚平坝麦黄豆香,山间村落桃梨初放,这里一年花枝不断,四时皆春;117条大小河流如织密布,百溪激荡,蕴藏水能26万千瓦,30多种矿石蕴藏群山亟待开发;这里马帮的铃声已远去,大保高速公路、楚大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大漾路30分钟可直抵滇西中心城市大理,从这里铁路、民航、高等级公路可直达西南重镇昆明和全国各地,彝家人的飞天梦成为了现实。朴素的阳光照耀在这里,纯净的空气流动在这里,白云永远萦绕在蔚蓝色的山岗,叮咚的泉水四季在山间流响,这里花常开,春常在。这里彝山处处是舞场,彝乡寨寨有歌手,彝家的号角吹起来,大三弦弹起来,大刀舞舞起来,苗家的芦笙吹起来,锅庄围起来,白族霸王鞭打起来,舞跳起来,歌唱起来,美酒端起来,苍山起舞踏出改革之路,漾水欢歌唱响开放强音。独特的具有极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地域特色,多元而又别具特色的多元山地民族文化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绿色经济强省和通往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战略中,漾濞具有加快发展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优越的区位、宜人的气候、多元的文化、奇特的山水……事实上,漾濞的决策者们从来就没有放弃发展中的机遇,深入研究县情,充分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因时而谋,顺势而上,以水电推动式的工业化、以核桃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以交通、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漾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应运而生,漾濞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漾濞大地上创造了
       一个又一个奇迹。“十五”期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38%,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0.1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21.38%,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达到40:31:29,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发展潜力不断凸现。改革的大潮正激荡着漾濞大地,开放的春风在吹拂着漾濞的村村寨寨,漾濞的决策者和各族人民正在构筑苍山脚下的山关水城,绘制漾水之滨的峰峡图画,努力把漾濞打造成滇西中心城市大理的“后花园”和“卫星城”。
       跋涉的路是漫长而艰难的,马帮行走之路无法承载现代彝家人发展的梦想,无法追赶时代发展的步伐,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摆上了彝县发展决策者的案头,以交通、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20年彝县发展史上的重点力作。
       2000年的初春,漾川大地一片生机盎然,通往州府的省级重点工程大漾路、国家级重点工程大保路(大理至保山)和楚大路(楚雄至大理)同时在漾濞大地上拉开了建设的序幕。
       没有什么比路更能牵动此时漾濞决策者和各族人民的心。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地处群山环抱中的漾濞一直是一个开门见山,出门遇水“行路难”的地方。翻开漾濞的地形图,连绵起伏的群山,状如蛛网的乱水,遍布1957平方公里的漾濞大地,造物主让漾濞人饱尝了出行不便的苦头。公路成了外出的唯一选择,承载着漾濞人太多的希望。
       2002年9月,在原省道平甸线的基础上投资1.7亿元改造的大漾公路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变了漾濞的交通状况,成为了彝县连接外界的大通道,成为了漾濞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为彝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同时,国家级重点工程——大保路和楚大路相继建成,穿县境而过,构筑起了漾濞四通八达的对外交通网络。
       《徐霞客游记》对漾濞城作了“漾濞街,居庐夹街临水,甚盛”的描述,雪山河、漾濞江穿城而过,“四面青山环合,城中二水蜿蜒”的漾濞城,到八十年代初期,城市规模仍只有不足两平方公里,商业活动、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都集中在这一区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漾濞的决策者和建设者们清醒地看到了城镇化进程滞后的巨大不足,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经过深思熟虑,重新定位,重新调整思路,一个滇西中心城市大理的"iR星城”,以及大理的“后花园”的城市规划浮出水面,突出山、水和历史文化名城,构建以山、水、城、林互相交融的山关水城,以组团式发展规划商贸区、科教文卫区、工业区、住宅区,规划人口比原来翻了一番,规划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同时大力推进中心集镇建设,发挥中心集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一座座小镇在群山间崛起,一个个市场在沟通着城乡的交流。
       投资近2亿元,横跨雪山河的两座城市桥梁相继建成,与云龙桥、河西大桥将县城整个规划区连成一个整体,农民街成为了全省第一条农民融资兴建的街道,个私经济一条街成为了私营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县城东片区的开发蓬勃兴起,民族经济一条街的建成,加快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大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功能。民族文化广场、雪山河公园、博南古道一条街、沿漾江的河滨公园的兴建将使历史文化名城漾濞成为休闲娱乐的桃源之乡,真正成为滇西重镇大理的“后花园”。漾濞的城市建设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城镇化率达到了21%,一条条街道流光溢彩,一座座大桥长虹卧波,一幢幢楼房富丽堂皇,城中绿树葱葱,江水潺潺,城外青山环抱,山水园林融为一体,仁者的博大和智者的聪慧集于一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与山水完美融合。
       与此同时,漾濞的通讯、信息、能源建设都在高速发展。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数突飞猛进,宽带互联网进入寻常百姓家,网上商贸往来已成为漾濞商家的时尚追求。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了100%,村村通电、通路,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新型能源沼气已代替了薪柴,山常青,水常流成为了现实。
       漾濞的路越走越宽,漾濞城越变越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区位优势明显增强,引得人流、物流、信息流涌向滇西漾濞这块投资开发的热土。发展需要开放的政策带动,在对外开放的实践中,漾濞人具有了更大气、更开阔的眼光,两年间漾濞共引进项目27个,投资达29.62亿元,一大批大型企业落户漾濞,光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就有5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并举,加大水能资源开发力度,实施水电推动式工业化战略,培植水电、矿冶、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四大工业体系,实现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对接,漾濞的水电推动式工业化发展正展现着新的经济奇迹。
       千年流淌不息的大小河流正在成为漾濞经济腾飞的基石,《小水电建设发展规划》、《黑惠江漾濞段水能开发规划》和《电网建设规划》完成编制和评审,全县电网建设加快,2座110千伏、4座35千伏变电站,4条输电主干线,城网、农网改造的建成使全县的电网达到了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的优质电网要求,为漾濞水电推动式工业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平台。目前全县建成发电总装机达4.674万千瓦,“十一五”末将达到45万千瓦,漾濞将成为全省装机容量最大的小水电大县之。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掘,极大地推动了漾濞水电推动式工业体系的发展。年产30万吨的大理大钢公司投入生产,每年可实现工业产值9亿元;一大批投资上千万元的项目正在建设中;总投资5000万元、年产12万吨的跃进化工公司硫酸生产项目建成投产,每年可实现工业产值1亿元;大理漾濞核桃有限责任公司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技改和新项目研发加快,企业效益良好;漾濞水电推动式的工业化体系初步形成,两年内全县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49%,“十五”末,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0亿元。以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将形成,站在新起点上的漾濞将具有更高层次接纳开放的底气和能力。
       峰高岭秀、群山巍峨的漾川大地,以农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90%的人口为农业人口的县情实际,成为了历届县委、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破解“三农”问题的最大难题。水电推动式工业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工业体系的建成,多种观念的冲击,不断地推动着漾濞农业产业的发展。漾濞核桃甲天下,漾濞农业的重点在核桃,以核桃为重点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和发展农业成为了漾濞新一代决策者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说到核桃,漾濞人有太多的话,漾濞核桃有“全国质量第一”、“全国县级人均占有量第一”、“中国核桃之乡”的美誉。漾濞是漾濞大泡核桃原产地,据专家考证,漾濞3000多年前就有核桃栽培。早在清代,《滇游记》中就称“太和(大理、漾濞一带)核桃皮薄如纸”,同时代的《滇海虞衡志》中也说“核桃以漾濞江为上,壳薄可掐而破之”。
       漾濞核桃以其优良的品质成为了云南
       省重要的出口商品。漾濞山区满沟满岭都是青翠茂密的核桃林,如果你到漾濞山区农家中去做客,他们一定会用当地的传统食品核桃醮蜂蜜来款待你,这是一种润肺化痰,香甜可口的食品。核桃树粗壮挺拔,有许多百年老树,树围达两米,亭亭如盖,覆压占地达两亩之广,上百年的大树至今依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在核桃产业的发展中,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相继建成,烤烟、马铃薯、鱼腥草、灵丹草、山嵛菜和薯蓣种植得到了广泛推广,一批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带动作用明显凸现,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农民人均收入以年均5.6%的速度快速增长。
       沉睡的土地在苏醒,苍山的门户被打开。桃竹掩映下的村庄,核桃林里的山寨,绚丽多姿的习俗,丰富多彩的节庆成为了人们感受彝族文化的最好去处;山的险峻、石的奇特、水的隽秀、花的色彩、云的朦胧,是人们领略山的雄秀,感悟水的律动的场所。奇特的山水,多元的文化,越来越显现出强大的吸引力。随着近年来民族文化的发掘不断深入,苍山古崖画显现的文化底蕴,古道文化、饮食文化、各民族的歌舞文化正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漾濞旅游业从无到有,成为了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多元而良好的生态的利用,多样化的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挖掘,山险比华山、水秀胜黄龙、峡幽如青城的省级风景名胜区——石门关风景名胜区、苍山万亩野生杜鹃大花园、江流有声、岩桥峡谷、史迪威公路漾濞段、漾江漂流等景区和项目的开发,漾濞成为了大理苍洱风光旅游环线中集探险、科考、休闲、观光和度假的重要旅游线。人们带着对奇山秀水的向往,对民族文化的好奇纷至沓来,看山的雄奇,品水的灵秀,体味民族文化的深厚,感受幽峡激流的惊险,“火把节”的狂欢、爬刀杆、荡秋千的刺激、彝族对歌的火辣、大刀舞的豪情……一串串符号深深地嵌入了这片激情的土地,随四海宾朋南来北往而五洲传扬。全县旅游、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两年来,旅游业正在成为漾濞的支柱产业之一。
       苍山无语,见证着漾濞大地的沧桑巨变;漾水有声,歌唱着彝县人民的幸福生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漾濞人民正以开放包容、自强不息的精神谱写着新的华章。
       (责任编辑 朱 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