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高等教育改革的着力点:教育模式的转型
作者:陈建平

《东南学术》 2008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都要随之发生深刻变化,教育的模式也要从大一统的专才型知识灌输模式转变为个性化的通才型全面素质教育模式。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育思想,找准学校定位,明确和落实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灵活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促进个性发展。
       关键词:教育转型;教育模式;大众化教育;个性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08)01—0150—05
       追随21世纪的脚步,我们已进入了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科技进步为内涵的全球范围内综合国力竞争的新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与此相应,高等教育也要适应新时代要求,实现教育的转型。
       高等教育转型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这不仅仅是学生数量的增大,而是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都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但是,由于教育模式的转变相对滞后,以至出现了困扰整个社会的悖论: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直线上升,一次就业率非常低。另一方面,企业却一“技”难求,遇到合适人才难寻的尴尬与无奈。人才供给总量的过剩与需求结构短缺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它折射出来的是——现行教育系统所能承载的培养内容与社会当前和未来发展所需要的目标人才规格之间的摩擦与冲突。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最根本的是高等教育层次和类型边缘模糊,教育资源的配置针对性差、有效性低,也就是,高校教育模式不适应新时期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目前我国高校教育转型的着力点应当是促进教育模式的有效转换。
       一、大众化教育与教育模式
       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Matin Trow)教授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学说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能够容纳适龄人口的15%以下为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教育阶段,超过50%为普及教育阶段。我国自1999年开始高校扩招后,截至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1%,并且预计“十一五”时期将达到25%左右,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因此,探索大众化教育中的新型教育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任务。
       教育模式,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大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教育模式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教育模式。一般说来,高等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知识灌输教育模式。这一模式认为,人才就是知识丰富、学问高深的学者,衡量人才的标准是以知识多寡、深浅为主,甚至将其作为唯一的标准。教师、学生和家长形成的共识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基本(甚至是唯一)任务,就是学会知识和技能;教师的任务也就是教会学生完成其所承担的学习任务。与此相应,它采用的教育方式就象在工业生产流水线上制造工业品一样,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材内容,统一的上课形式和统一的考试办法,教师满堂灌输知识,学生死记硬背知识,从而生产出标准化的人才产品。这种“制造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也确实培养出了一批基础扎实的理工科人才,但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对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也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后果,有些弊端甚至到今天仍未能根除。
       二是全面素质教育模式。这一模式认为,人才应是德才兼备,有学问、会做事、会做人的普通人,衡量人才的标准就是在工作实践中,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出:必须以全面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修养,以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作为标准来评价大学生的质量和学校的教育效果。与此相应,它采用的方式是创造型的教育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互动、课堂与企业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等激励教育手段,使教育对象自发产生动力性,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个性化的人才产品。
       中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而建立的,采用的是知识灌输、传授模式。长期以来,受传统文化和苏联模式的影响,我们把“知识的传承”看作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追求,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无论是教育的形式、内容、途径,还是评价都围着知识传承转。在教学内容上,以传授、灌输现有知识为主,强调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练习。人为地将教育内容严格地排列为“学科”,而且每一门学科人为地设定“知识点”,教师总是单纯着向学生灌输这些“知识点”,教材上写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考试就考什么。在教学方式上,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教师整堂讲课,照本宣科,学生一字不漏地速记,将学生置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切磋,更没有学生之间的互动,缺乏自由探讨真理的气氛和激情。在教学效果评价上,用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断地以考试检测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程度,强调背诵记忆,片面追求分数,应付考试,造成学生知识贫乏,视野狭窄,同时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
       与此同时,为适应计划经济的需要,这种模式又以培养各种专家的精英教育为主要目标,建立了单一的过分强化专业教育的“专才型”人才培养体系。它人为地将知识分科,形成了一套过窄、过专、过深的专业课程体系,系统地讲授某一学科的专门知识,而其他学科知识涉及较少,且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质。这种教育模式在过去生产力比较落后,各行各业急需各种专门人才的背景下,也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对口岗位工作要求、基础扎实的人才。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专才型”教育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由于专业划分太细,专业口径太窄,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知识单一,知识技能结构不完善,文化素质有明显缺陷,往往只能在很窄的专业范围内发挥作用,缺乏对知识和技术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并且理论脱离实际,动手能力弱、创新精神匮乏,创造能力不强,环境适应、职业迁移能力不足,适应性差。这样的教育模式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成功是背道而驰的,与我国社会转型、科技革命中知识激增、市场竞争激烈的现实及其对人才的要求极不适应。
       当今社会向高度综合化方向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学科相互交叉与渗透,不断向综合化、整体化方向发展,社会新技术、新工种、新行业不断涌现,岗位职业越来越不稳定,社会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要一专多能、专博结合,即:基础扎实、知识博、能力强、素质高、口径宽、适应性好。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开发千百万劳动者的智力,使绝大多数劳动者成为受过较高教育的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广泛需求。因此,高等教育要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实现教育的转型。今天高校教育目的不只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或少数精英,而是培养出千千万万的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较强技能的、在一线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劳动者。况且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实行大众
       化教育的高校不可能毕业生包分配,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职业适应性。基于此,高校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立足环境变化及其对人才的新要求,摒弃过时的、僵化的、保守的教育观念和模式,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紧紧把握教育模式的“基础性、适应性、创造性”等本质属性,通过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进行变革,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
       二、教育模式转型与个性化教育
       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普及化,其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质量观、价值观等都要发生根本的变化。首先是培养目标多元化。精英教育时期,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高层政府和学术研究服务,为政府实现国家发展计划培养高尖端人才。而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由于学生人数骤增,学生求学目的、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必然导致高校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因此,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就要调整为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既懂得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又掌握各种现代化工具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其次是人才界定基层化。精英教育时期,高等学校对培养人才的界定,通常是为某行业或某部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大学毕业生就业层次逐渐下移和基层化,就业流向大量转入基层部门甚至个体民营企业。因此,把大学培养人才的培养规格界定在为某行业或某部门培养基层专业人才,这既切合实际,又有利于学生预期形成自己未来的社会角色。大众化教育导致的这两点根本变化,要求高校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构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需要的新型教育模式。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为教育模式改革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模式改革,必须遵循教育关系的基本规律。一是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即教育同社会的关系规律,“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一是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即教育自身的规律,“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或者说社会主义教育必须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随着我国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有很大改变,各类专门人才跨行业的交叉、流动也越来越普遍,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原来单一的精英教育模式显然已不适应。特别是从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出发,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是由不同的个体构成的,互相之间是有差异的,各有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各有优势方面和劣势方面,这都是传统的“千人一面”大一统教育模式不能适应的。也就是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体制和社会人才需求模式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它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模式的转型。它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从技能掌握到智能培养的转型。工业经济时代,社会的主导产业是制造业,社会财富主要表现为对资源的占有。与之相适应,大学本科教育重视的是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按学科划分专业,分门别类地授予知识,毕业分配强调专业对口,这些均表明它重视的是技术培养和技能的应用。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产业成了主导产业,社会财富的增长取决于拥有的信息、知识和智力,应用知识、设计创意、信息服务成了经济活动的核心。与之相适应,大学教育从以“技能掌握”为核心的教育模式,逐步过渡到以“创造力为核心,综合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二是从专业型到复合型人才的转型。工业经济时代,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培养“专业型”人才,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模式已从“专业型”转变为在大学科方向指导下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对学生能力优劣的判断,已从知识掌握的多寡作为主要依据,转化到以知识量、创造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考察为主要判断依据。
       三是从应用型到创新型人才的转型。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以及各种创新的相互结合,成了经济增长的关键点。在技术和产品的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情况下,唯有持续创新和全面创新,使技术与经济、教育、文化有机结合,综合协调,一体化发展,才能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创造性思维与才能的培养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
       四是从阶段教育到终生教育的转型。由于工业经济时代对技术人才的要求是“深”而“精”,加上知识更新的速度较慢,因此,在工业经济时代,接受大学教育后再在工作中长期积累经验,是成为某领域专家的充要条件。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学科、新知识体系层出不穷,固守某一时期所学的知识必然会落伍于时代的发展,只有不断学习和不断创新才能赶上时代潮流,而且这种学习并不是在工作岗位就能加以解决的。因此,专业教育必然贯穿人的一生,即发展成为一种终生教育,而不是把毕业作为一个阶段。正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所说:“终生教育是知识经济的成功之本。”
       五是从“千人一面”的精英化教育向多规格、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转型。多规格、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观有别于精英教育的思维定式,是现代化事业和社会发展对专门人才需求多样性的必然要求,既体现了教育与社会经济的有机联系,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要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工厂化”的培养模式,从“千人一面”的精英化教育质量观向多规格、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观转变,为提高学生的成才率提供保障。
       因此,新型的教育模式必须是“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个性化教育模式。高等教育是一种发展人的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适应其能力与倾向,同社会要求相一致,实现其最大限度的发展。这种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充分、和谐地发展。由于学生的智力高低不同,兴趣爱好有异,成长环境不一样,学生个性是普遍、绝对的,而且其个性是基本成熟的。“以人为本”深远的内涵就是将人作为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教育的目标和归宿。而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其全面发展的核心,全面发展是其个性发展的基础。全面发展不等于个体的各方面平均发展,而是在各方面都达到基本要求并形成和谐有机的发展。没有个性发展的全面发展,很难说是全面的发展,而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则可能是一种畸形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过程正是其社会化的过程,由不同的个性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以人为本”的根本思想就是体现人的主体性。关注每一个学生,则是“以人为本”教育的立足点,而关注每一个学生,就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往往都具备鲜明的个性独立性,表现为认识的独立性、实践的独立性、生活的独立性。个性最核心的特质是主体性和创造性,而立足于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独特性是个体个性发展程度的标尺,个性的发展程度越高,个体的潜能发挥
       程度越高,也就越具有独特性。因此,新时期高校要培养的人才,就必须首先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个性独立性的真正自由的人,而不是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被条条框框套住的人。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的新型教育模式必须注重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就是教育者在教育的不同阶段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注重影响学生个性形成发展的各种因素,培养、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掘学生个性潜能的优势,亦即寻找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最强点和闪光点,帮助他们发现和找到自身的潜能。个性化教育是一种注重发挥学生潜能、承认差异、重视个性、发展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它的实质是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重要依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在个性化教育之下,高等学校既要遵循学科的基本规范对学生实施教育,也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其发展要求,并为他们以最适宜自己的方式发展成才创造相应的条件。在教育目标上承认差异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灵活多样,因材施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职能。尤其是学生个性中的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更应作为重点。这样教育才真正能为个性发展创设实质性促进条件,才能够逐渐消除应试教育的弊端,还素质教育一个广阔的天空,切实地将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三、构建新型教育模式的基本路径
       教育模式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到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的方法、机制和管理措施等多方面的调整与改革。为了构建21世纪大学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实施个性教育,就要求高等学校从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培养过程、人才规格到专业设置、教学方式、管理体制、教学计划与教育内容等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构建一个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参与教育为手段,以激励教育为重点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平台和新型教育模式,从而有效地实现高等教育的成功转型。
       一是转变教育思想,创造宽松环境。任何改革,都必须以观念作为先导。构建新型教育模式,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新时期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指导原则是“以人为本”,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的价值,把增强人的主体意识、提升人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重新确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坚持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必然是个性化的教育模式,而个性化教育思想是个性化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个性化教育模式的灵魂。个性化教育思想就是在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在完善知识结构的前提下,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充分开发个性思维模式,实施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培育有理想、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创造性人才。
       因此,高校要积极营造尊重学生创新意识的民主、开放、进取的文化“生态”,培植适宜创新“个性”生存的新文化土壤。首先,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和“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的求实、求是精神。蔡元培在任北大校长期间,提出了“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观,“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勿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勿宁展个性”,在他独特的办学思想影响下,北大形成了全新的治学空气,造就了一大批真才实学,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大师。其次,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生动活泼、尊重他人、海纳百川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校园里处处体验到人文的关怀和温暖。复次,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营造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保护个性、鼓励创新的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敢于亮出自己的学术思想,提出自己的学术见解,表现自己独特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再次,营造一种不惧压力、不怕强手、主动参与、追求第一的竞争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性、全国性、地区性和校际之间的竞赛,既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又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是创新培养目标,找准学校定位。培养目标是教育价值观的体现和教育思想的反映。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的过程是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不断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创新目标的过程。转换教育模式,必须创新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蓝图,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南,也是衡量高校工作质量的准绳,它制约着高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因此,确立高校培养目标,找准学校定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学校定位是一所学校办学方向、角色定位、特色所在的办学理想和价值追求。高等学校定位的含义应是指学校向社会提供劳务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劳务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每所高校承担的任务、服务功能的类型和范围不同,其定位也不同。中国计划经济时期传统高校定位不是从高校的服务功能出发,而是从官本位出发,以行政隶属关系、行政级别定位,划分为部委属高校、省属高校、地方高校等。此外,为利用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重点支持部分高等学校发展,按教育资源的配置定位,在1954年至1979年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共确立9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95年开始实施“211工程”建设项目,重新划定重点大学。这种定位方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使高校对自己的目标定位产生“错位”现象,由于争夺教育资源的利益驱动,高校纷纷往重点大学范围挤,一味追求高规格,求大求全,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院校发展,多科性院校向综合性院校发展,相当一部分高校仅仅以学生规模、学校面积、专业数量等指标来衡量学校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只是把学校做大,却不下功夫做精做细做强。正由于高校教育目标和定位不准确,错位培养,导致目前我国人才结构不合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技工难求的现象并存。
       高校可以参照国外的分类方法,按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三大类。研究型高校是承担培养精英型(研究或通识)人才为其教育任务的高等学校,表现为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培养具有国际和国家水平的研究型创新性人才。中国只需要较少数量的研究型大学,因为研究看重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教学研究型高校是既承担精英高等教育任务又承担大众高等教育任务的高等学校,表现为研究生、本科生教育,一般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为主。教学型高校,也称为大众型高校,是承担大众高等教育任务的高等学校,表现为本科生和专科生教育,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复合型、应用型和高级技能型人才。三种高校相辅相成、平等发展,并最终形成从高端的科研攻关到人才培养、职业培训完整的高等教育布局。
       在过去教育尚不发达,大学数量不多,能入大学的人口比例也不高的情况下,高校目标是培养少数精英人才,高校定位就是精英—研究型大学。而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录取率在我国发达地区也已达到适龄人口的50%以上的今天,大学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如此庞大的全部学生培养成精英人才。这决定了高校的目标和定位都必须改变,必须从单一的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从单一的研究型模式走向多样化(如工程型大学、应用型大学、职业型大学等等)。高校需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大多数的高校的使命就
       不再是精英一研究型大学,而是大众一应用(职业)型大学了。
       高校在考虑自身定位时,应首先全面考察、衡量自身的资源配置、发展潜力、产业环境、区域和人文特色等相关因素,还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其一,国家需要是前提。应根据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在履行高校职能中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办学性质和服务方向,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其二,社会需求是导向。应建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结合或对接的机制,使高等学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从过去的“计划约束”走向一种新的“需求约束”,即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才培养,转而更加重视和强调劳动力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其三,通识教育是基础,能力培养是本位。在教学实践上正确处理好能力教育、通才教育和专业教育三者的关系。一个学校的办学定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当保持不变,即在历史的任何一个阶段,每所学校都处在某个相对的位置上。但这种定位是“变动不居”的,而发展则是永恒的,每到一些重要的历史转折期,就是重新排位的时期,所以,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学校的“定位”。
       三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激活学生内在潜力。“以人为本”的教育决定了要明确和落实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只有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激活学生的内在的动机和动力,调动其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高等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主体性教育,把尊重、提升、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性作为一切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指导原则,转换视角和自身的位置,从视学生为被动者转换为视学生为主动者,从视学生为客体转换为视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激活学生内在潜力。
       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就是要使得学生成为自主、自强、自觉的人。主体性教育要求教师重视激励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实现其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尊、自强、自立等自主性品质的个性。“本世纪末,世界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是学校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教育的发展将依赖于师生关系的重建。由于学生积极参与自学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以重视,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以维持。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
       开展主体性教育,就要变被动式教学为参与式教学,教师从主角退居到配角的地位,即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采用讨论、参与、角色扮演等“激发式教学”方法,更多地提出问题,激励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引导学生打破现有思维范式,以新的切入点,运用多层次、多角度和开放式的思维方式解决新问题。教师与其指导学生如何去做,不如首先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从中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仅仅是学习的内容。正如《学会生存》一书所指出的“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让学生“学会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其实质是提高学生素质,使其具备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以便将来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和有利地位。当然,明确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否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而是使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使教师的“输出”与学生的“输入”更通畅,更有效,而且这种输出与输入不是单向流动,而是双向交流。
       四是重视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是人与人的差异性,强调人的特殊性。学校教育应重视学生个性差异,要把学生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价值、一种财富来接受。这样,我们就不会单纯而机械地按学习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我们教育应当注重差异性、针对性和系统性,实施有差异的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在社会化的同时实现个性化,这就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通过智力强项或特长的发现与培养,使教育成为发现差异、因材施教、发展特长的教育。个性化教育要求在评价标准上,改变管的过死,要求过于统一的状况,树立多样性。采用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评价。“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用多元的标准,多种评价方式来评定学生的成绩,让更多的学生品尝成功的乐趣,在各自优势智力领域发展更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适宜的土壤和环境。
       个性化教育要求从“统一教学”转化为“差异教学”、“分层教学”,教学内容的组织、选择和教学方法的使用,都必须考虑学生个性的独特性、差异性。既要有丰富的课程和教材,又要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个别化的教学方法。这要求教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一切,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和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实施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不仅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选择教法、布置作业,还因材施“助”,因材施“改”,因材施“考”,因材施“分”,帮助学生找到最能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并把社会发展的统一要求转化为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要素,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五是激活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新型教学模式要改革教学方法,把知识灌输和思维的启迪结合起来,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获取知识、探索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方法,体现教学方法的启发性。为此,要改变大学教育中“满堂灌”的方式,变传授性教学为讨论式、趣味式、启发式、参与式教学,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问题导向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学术讨论会,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新知识。另外,也可通过电化教学、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消化、理解和吸收,从而对自身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应该提倡学生向教师、书本和权威挑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组织问题导向的教学活动,应由教师设计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辩论或进行案例教学。实践证明,这种与学术活动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只要准备充分、教师引导得当,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创造意识、创新思维,也能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教学方法要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化,这是一种不拘泥于现成知识与结论的学习方法,它着眼于各种不同知识体系的选择与应用,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强调追踪知识发展动态的能力,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和实验精神,并针对学生能力、兴趣、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提供更多类型的学习机会。开放式教学包括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学习方法的选择性、学习材料的丰富
       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等。首先,科学设置实验实习课,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设计性、综合性试验和实践操作方面的考核。其次,积极开展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健全学生课外科技协会等社团组织,加大对这类社团的指导力度,通过科协骨干来带动高校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参与。组织校园学术科技竞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开展科学研究,并以成果的方式参加校内外不同层次的竞赛。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和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或进行学校资助的课题研究,使他们受到初步的科研能力的训练。复次,更多地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克服单纯课堂教学的不足,从而使教育更具有灵活性和独特性,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综合应用知识的潜能。再次,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技能特长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过程中,自己的实践能力也得到提升。
       六是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基础,也是办学和培养目标特点的体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要突破强调学科纵向知识系统性的传统教学观念,从专业知识的学科本位向社会需要本位转变,拓宽专业口径,丰富教学内容,建立起适应新时期需要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构建科学、先进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拓宽专业面向,创新教学内容,要以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主线,根据国家有关的基本要求和培养人才的实际需要,整合、重组、优化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要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态,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促进学科综合化。按照拓宽基础、淡化各门课程的独立地位,从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出发,设计教学计划,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促进学科互相渗透,强化课程体系对不同课程的具体要求,注重综合化、整体性,注重衔接和融汇,避免重复和陈旧,以大专业构建课程体系。注重以项目、专题、问题为出发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增加学科前沿知识和高新技术含量。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强调基础教育、科学技术基础教育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有机结合。文科学生要学习相关的自然科学学科及科学方法论、科学哲学等课程,理科学生要学习相关的社会科学学科知识,特别是文史哲等课程。
       高校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设置专业,或根据社会对不同岗位人才的需要另行设置选修和加修课程,增强专业的适应性。学生根据国家和学校设置的专业可自由选择专业,也可由学生自由选择选修课和加修课,鼓励学生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形成学生各自的“专业方向”;从而丰富学生知识,优化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