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留言]留言
作者:佚名

《人民文学》 2005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编这一期时,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正满怀激情地展望和平、统一、富强的民族愿景,我们比以往更强烈地意识到,我们有共同的根本,分担着共同的历史责任。我们也有着让我们的血同时热起来的记忆,那是前贤先烈为民族独立和复兴、为中国的现代化艰苦卓绝的奋斗和牺牲。
       所以,在此时读南帆的长文《辛亥年的枪声》,铁骨铮铮,柔肠百转,我们相信,所有的朋友都会像我们一样感慨、沉思,都会意识到,生命中确是有雄奇而旖旋的大境界,我们也许不能企及,但永存敬慕、感动和向往。
       本期,我们推出了中篇小说《在水仙花心起舞》,这是一个关于美、关于纯洁的美妙传奇,须一瓜珍惜地想象和表达了人心中美好而高贵的光芒。而在《谁爱大米》中,在津子围不动声色但锋芒锐利的叙述中,我们痛惜地看到,“物”如何遮蔽了“光”,看到由于迟钝、苟且和虚荣,人生中某些珍贵的价值遭到毁灭。
       另外,四川渠县的郑颐先生最近来信谈到了第四期发表的中篇《怕羞的木头》,摘录如下:
       《怕羞的木头》一气卒读,没有像以前看一些中篇,读前蓄势,读中还得吸烟提神,结果读着还是打瞌睡。此文于我何生如此磁性?首先小说高扬了“主旋律”,这高扬不是直奔主题,而靠人物形象说话。作者的妙笔灿烂了人类内心世界的阳光地带,赵小惠的怕羞实际是时时护卫着做人的底线,以此为烛照,纯洁着自己的友情,坚贞着自己的爱情,更用尊严鞭策自己:毅然舍去了天上掉下的馅饼———推掉了去省经委的美差。灿烂人类内心世界这明亮、高贵、和善的阳光地带的文章不多见也。
       其次是人物形象鲜明,再次是故事情节连贯、紧凑,既传统又很现代派,不是为了写故事,是借故事表现人物性格。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