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哲学研究]人格及大学生人格培养
作者:张桂珍

《东岳论丛》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人格;学生教育及管理;人格培养
       [摘要]大学总是担当着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即改善人的内在素质,提升人的文化品位,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学生工作与人格培养相辅相承,构成了高等学校育人的基本内涵。学生工作是实现人格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人格培养则是学生工作的根本目标。能否组织和进行高效而又富有针对性的学生工作,直接关系着大学生人格培养目标的实现。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7)03-0129-03
       一、人格的概念辨析
       “人格”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面子”(Personal),即一种遮蔽性、表演性的伪装,转义为用面具表演出来的角色。197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列出人格的三种意义。(1)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2)个人的道德品质;(3)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1976年伦敦出版的《朗曼现代英语词典》对“人格”词条的解释是:(1)一个人心理、智力、情感和身体的特点;(2)一个人各方面具有的特点;(3)杰出著名的人;(4)一个人所具有的品质、心理状态;(5)个性、特性。显而易见,这两种解释虽然都是对人格概念多种含义的一般罗列,还不是更高的概括抽象,但已让我们清晰地看出中西方对人格概念的不同理解。再加上哲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的介入,人格界定已成为一个人言殊的话题,难以提出一个公认的概念。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在不同学科视野下对“人格”的解释和界定。
       相对其他学科来说,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最为系统,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心理学侧重于个人之间的差异,重视个人稳定的内在特征,把人格看成是一个人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心理面貌。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综合历史上关于人格的50个定义之后,给出了如下界定:“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他决定人对环境顺应的独特性。”这一定义十分接近西方文化中对人格的一般注释,即人格是个体的一种独特的存在状态。我国心理学家陈仲庚先生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在这里突出了四个方面:全面整体的人、持久统一的自我、有特色的个人、社会化的个体。内容比前者更丰富,使人格问题研究跨出心理学领域的局限成为可能。
       在此基础上,社会心理学承认人格与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实际加入的社会生活情景密切相关,是在社会互动关系中产生、发展并表现出来的;社会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宏观的社会文化层次上和微观的个体生活情境的层次上。这样又为从文化的层面研究人格打开了缺口。 文化人类学侧重于从文化人手研究人格,把人格看成是文化的积淀,认为人格是内在化和个体化的文化精神。美国文化人类学家R·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一书是文化与人格研究的扛鼎之作,作者认为从每种文化中至少可以归纳出一种与之相应的主导人格类型,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文化去认识某一民族的基本性格,并进而控制人的文化或曰社会行为。有人将此观点理解为国民性研究的开端不无道理。个体在社会化或文化濡化过程中形成人格的共同性一面即民族性格,它是一个民族的群体人格,是一个民族在特殊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之总和,它赋予了民族心理以质的规定性,从而使这一民族与其他民族区别开来。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不仅使我们了解到文化与人格的联系,更为关键的是使我们了解文化与人格模式的内在关系。
       在伦理学视野内,人格通常被理解为道德人格,道德人格是一个人道德境界的体现,是做人的资格和为人的品格的总称。康德认为,人格是一个有理性的存在物,并且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体。中国传统文化就特别注重道德人格,圣贤人格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孜孜以求的目标,道德人格追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不断的血脉,构成现代人格塑造挥之不去的传统文化氛围。
       哲学对人格问题的关注可以说是哲学自身的使命使然。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的波斯悉阿斯认为,“人格是真实的有理性的个人的本性”。这成为最早的关于人格的界定。康德也极力推崇人格,认为人格是每一个人的品质。“这种品质是它有价值,不管别人怎样使用它。”在哲学视界里,人格是现实的人在与客体的交互过程中,经过外界环境的影响和自我调节与选择,所形成的以自我意识为主导精神因素的综合体及其外化。也就是说,人格是一个有组织、有层次的系统。它包括内外两个层次:内层以自我意识为指导,包括主体的需要、信念、理想、尊严、价值取向,是主体内在的精神世界;外层则是主体内在精神的外化,即通过主体的行为表现出来的规定。二者可以完全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但内层决定外层,前者更根本。
       上述各学科对人格概念所作的界定与描述无疑都具有各自的合理性,它们拓展了人格问题的研究领域,使我们得以从不同视角把握人格概念。参照以上观点,我们可以归纳出人格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特征:
       社会性。指人格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这是人格的最根本特征。诚然,人格离不开人的生理、心理条件,但这不能成为根本的条件。从本质上说,人格是社会关系在个人身上内化的产物和表现。早期马克思就将特殊的人格本质规定为“人的社会特质”,而不是离开社会的“抽象的肉体的本性”。从人格的基本内容上说,它是社会文明积累发展的产物,人们只有吸收这些成果,内化为个人精神特质,才能形成人格;从人格的历史形态和发展程度上说,它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和文明的发展不断嬗变;从人格的类型和表现及对人格概念的不同理解是不同历史文化发展使然。因此,人格是社会文化的积淀,也是特定时代精神的体现。
       综合型。指人格是一个人全部精神特质的完整统一体,这个统一体与人的能力、素质等对人的评价概括不同,它不是人的各方面特质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人全部精神特质的综合体现,因此表现出人格主体的整体性特征,是一个人理性、道德、意志三方面的融汇统一,单独哪一方面都无法涵盖一个人全部的精神特质。个体行为表现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标准去定位,但一旦用人格去衡量,则必定是个体精神特质的综合界定。就此而言,人格可以说是个体行为的“普照光”。
       由此可见,所谓人格,就是人在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通过自身的语言、行为、情感、态度等表现出来的精神特质。它体现着人的境界之高低。这种精神特质既与人的生理、心理活动有关,又是社会文化积淀的产物,从而被打上深刻的文化烙印,由此体现出人格的差异性与同一性特点。通过对人格概念的梳理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格具有的社会性和综合性决定了人格培育的可能性,凸现了文化环境与个体人格互动中的可操作性,这就为高校学生教育
       和管理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平台。
       二、大学生人格培育
       培养人才首要的一点是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关于健全人格的标准,毛泽东同志曾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标准;邓小平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标准,并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标准。具体而言,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标准至少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特点:1.具有远大的奋斗目标和强烈的道德责任感,诚实是责任中最优秀的品质,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懂得如何承担责任,只有明白了生活中自己所承担的角色,才能积极去履行相应的义务,承担责任;2.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3.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有合作精神,自律、自制是人格的基石,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感情,不能因一时冲动而铸成大错;4.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崇高的审美情趣。要有健康的心态和宽容的精神,对生活要有积极的心态,做什么事都要充满激情和热情。人格体系内部可以分出不同的层次,但人格的最高层次离不开人生境界,离不开德性。“德性优于知识”,这是康德的观点,人格对知识有约束作用,最终成功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德行的人。许金声认为人格是由智慧力、意志力和道德力组成的,只有当三要素平衡时才能得以最大的发挥。
       目前大部分学生在人格形成方面还存在着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从报刊媒体披露的大学生一些负面报道中我们可以得知,其原因都是由大学生严重的人格障碍造成的。如缺乏远大理想、社会责任感,拜金主义等急功近利的倾向明显;面对就业等压力,不能乐观地对待人和事,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自我意识过于强烈,团队意识差,等等,这就使得人格教育具有任重道远的意义,学生教育和管理所担负的责任也更为艰巨。如何在德育工作中重视学生人格塑造,提高德育成效,这样一个虽老犹新的问题日益彰显出来,成为必须进行重新追问和思索的重要问题。
       大学生人格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家庭和学校都有不可替代的责任,单就高校这一层面上来说,至少要达成以下几点共识。
       其一、要把人格培育看成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使“生活即教育”和“管理即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德育成为一种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氛围渗透于学校日常工作和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把人格培育体系分为知识培育体系和学生工作体系,使二者互相支撑、互相渗透,共同完成育人目标。蔡元培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思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教”和“育”在中文中的原始含义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西文中的educaIion既有知识传授的意思,同时也兼具教化和修养之义,说明东西方对教育的理解都包含道德的层面。
       其二,把握人格培育的规律,注重发挥熏陶的作用。
       人格发展的前提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所以在人格培育过程中一定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关心尊重学生为出发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在人格培育过程中彰显出来。“熏陶”是指被一种好的思想、品行、习惯、风气所濡染而渐趋同化,对被熏陶的对象而言,这是一个将外在影响逐渐内化的过程。人格培育的过程是一个由外及内产生心灵感动,从而影响其品德、提升其人格境界的过程。因此,“内化”是二者的契合点,熏陶是人格培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传统道德教育一向倡导道德内化,重教化、正礼义一直是传统儒家一以贯之的教育传统,儒家文化倡导的“诗教”、“乐教”就是通过诗歌、音乐来陶冶人的性情。具体言之,就是借助审美的熏陶,澄汰内心的渣滓,感发人的善性,达成内心的纯净与和谐,在潜移默化中起到道德教育铸造人格的作用。因此在人格培育中,往往“欲速则不达”,道德律令的直接灌输可能起一时之效,但如果缺少心灵和情感的根基,就难以转变为受教育者的人格内涵。因此,在人格培育中应撇开一些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观念,而注重发挥好熏陶的作用。
       从熏陶的意义上讲,人格培育的过程应当既是人与环境互动的过程(既人在良好的氛围中受到浸染又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周围环境),也是人与人互动的过程(教育客体因主动参与组织活动变成教育主体)。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被教育者就可以实现认知、践履、体验、升华这一完整的教育过程,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梁漱溟说:“道德习惯非美德。”“道德为理性之事,存在于个人之自觉自律。”但从现实道德教育的实践来看,却存在着仅仅满足于道德习惯的浅层的倾向,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处于主客体对立的位置,忽视了由外及内的心灵体验和人格境界的塑造,长此以往,必然弱化道德教育的效果。另外,从大学生自身特点来看,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反差太大,一方面拒斥框框、说教、约束,表现出极强的自主意识;另一方面,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基本公德意识又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心理健康问题较多。因此很有必要在改善环境、营造氛围、激励参与等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挥熏陶的作用,在“润物细无声”的道德化育中健全学生人格,使他们的自主性因健康人格的支撑而成长为有益社会的独立性。
       在营造人格培育的文化氛围时,首先应当注意发挥师资优势。一方面,教师的师德风范、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种取之不尽的德育资源。教师教书育人对学生的道德影响既是无声的,更是无限的。特别是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学者,不仅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是学人前进中绕不过去的基石,他们的师德风范更是学人津津乐道的佳话。名师大家的风范、优良的人文传统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做人、做事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这些文化资源怎么挖掘都不过分。因为文化力量的感召是无与伦比的,离开文化品位,德育只能停留在一种低层次的水平上。另一方面,德育熏陶可以渗透于课堂教学中。教师们严谨、求实、创新、爱生的人文传统和良好的科研教学氛围会以个性的方式体现到学生的课堂上,它们与教师本人的道德风范、人格魅力一起构成师生间德育熏陶的良好文化心理氛围。尤其是那些对某一科感兴趣的同学,他们的道德面貌和人格成长明显地打上了专业及其任课教师的某些烙印。学生的人格培育融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融于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让学生在人际日常活动中体悟做人的道理,将道德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使人格培育达到如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样取得的良好效果将是恒久而经得起社会考验的,它是单纯靠道德说教和道德习惯所难以达到的。
       其次,要着力提升大学的校园文化品位。校园文化氛围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它有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具备的无形和有形的功效。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良好的校园环境,经过长期的潜移默
       人格及大学生人格培养化,会内化成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风尚和行为习惯,不仅对学生的学校生活有着影响,而且会持久地影响到学生将来的社会生活。
       大学的校园文化品位,既可以从校园的硬环境上体现出来,也可以从大学的人文传统和教育者自身的素质、人格魅力、工作理念、目标、方式、作风,以及各种制度等软环境中体现出来。哈佛管理学院有一句名言:“决定一件事情最终成败的因素不是知识、经验,而是思维方式。”在硬软环境的建设上我们都应当改变以前的思维方式而着力于文化品位的提升。品高人自殊,有什么样的成长氛围,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人格气质。所以古人非常重视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孔子曰:“里仁为美。”孟子的母亲为了儿子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不惜搬了三次家,其目的就是为后代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文化氛围”,获取高起点的全面性道德熏陶。 其三,要运用多种途径鼓励学生通过积极的参与、体验、内化来促进自我完善,逐步培养自己与众不同的人格特色。德育是一种体验和实践,情感体验是构成品德的重要因素,也是行动的动力之一。让学生参与同专业相关的文化活动,既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享受。在这种愉悦的精神文化享受中陶冶人格、升华境界,获得启示,思想政治工作的客体就成为了主体。积极实践校园文化活动是意志形成的关键。坚强的意志必须通过活动的具体化过程,在成功和失败的磨砺中得以实现。比如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就使学生获得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广阔空间。参与社会实践的同学不仅发表了大量文章,提高了专业能力,还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组织能力。同时社会实践也锻炼了学生缺乏磨砺的道德人格,使之变得坚强而富有韧性。同学们沉浸其中,既锻炼了能力,又陶冶了人格,升华了境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精神,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包括道德熏陶在内自我教育将是我们的目的。最根本的是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活动的创意来自学生;活动主题与学生专业、成才相关。通过这些活动,其中寓含的是人格培育不再单是政工人员和教师的事,而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在创意、组织、参与、体验等一系列环环相扣的过程中,不仅能力获得锻炼,人格也得到无形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