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热点问题研究]培育国民现代人格的文化发展策略(摘要)
作者:葛茂林 冯兵旺

《东岳论丛》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文化养成;主体人格;文化环境
       [摘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需要营造蕴含丰富先进时代性文化内涵的有机社会文化环境,正确引导公众文化生活的价值追求,对社会组织、团体、学校、公共传媒和公众的文化活动实施法治化管理,促进文化生产和消费中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合理兼顾、有机统一,贯彻文化养成教育原则,培养国民的现代化文化品质和健康主体人格,提高公众文化生活的品位和质量,实现文化、人和社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7)02-0188-04
       营造健康的有机社会文化环境,实施文化养成教育,塑造国民的现代公民人格,促进文化、人和社会现代化的和谐发展,是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实际需要和根本保证。
       一、完善政府法制管理、优化社会文化环境
       加强政府对社会和公众文化生活的法制化管理,逐步建立制度化管理、法制化调控、内容体系更科学、目标与价值追求更突出人文精神的社会文化建设机制,解决公众与文化产品生产主体之间信息享有不对称、权利和义务分配不对等、价值和利益追求背反的矛盾,在文化生活领域,摆脱对资本主义文化亦步亦趋的匍匐迎合与崇拜,剔除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霸权对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野蛮奴役,丰富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先进文化资源,是营造现代化的社会有机文化环境,实践文化养成教育,塑造国民的现代公民人格的有效途径。
       (一)文化建设法治化管理的社会需要
       文化是人类在人化自然和社会化自身的能动性实践中,不断发现、发明和创造而积累起来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是人自觉适应自然、培育社会、发展自身所依靠的物质产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组织制度及其运行机制,以及思想、艺术、科学、哲学、法律、政治、道德、宗教等观念体系。
       当前,社会文化生活的异化,至少从两个方面反衬出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公众生活和价值追求的多元化与个体化、主体和社会组织利益追求的多元化,推动着物质利益追求的野蛮化,致使严重忽略或者肆意践踏法律和优良道德与文化的行为屡见不鲜。优良的文化和道德理念,在剧烈嬗变中经受着疯狂趋利和极端媚俗风气的洗礼,充斥社会生活各个角落和领域的文化(追求)和人(人格表现)的极端落后,反映出社会现代化发展与文化、人的极端落后之间的强烈反差。第二,文化观念与思想体系、文化类别与内容、文化功能与价值、文化传媒和传播途径、文化生活方式与样式、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等,都经历着立体化的多样性演变,凸现出文化生活现代性的不足——文化生活政治化的遗存依然严重,小农文化和封建人格普遍存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创新明显不足,某些领域外来文化的负面异化影响异常强烈,培育民族文化时代性内涵茁壮生长的养分和动力明显欠缺,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领域的体制错位和现代品质的落差十分明显。解决这些问题,亟需政府发挥应有职能,对社会文化建设和文化生活实施有效的法制管理。
       (二)强化政府法制管理、建设优良文化环境
       1.强化法律约束,实现政府和文化生产主体、消费主体在共建优良社会文化环境上的精诚合作。政府、社会、学校、社团组织、文化作品和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规范文化生活秩序、引导健康文化消费、建设健康文化环境方面,要达成基本的战略共识,进行主动、积极、合理、合法的合作,以制度奖惩为纽带,克服各类主体普遍倚重经济效益、严重忽略(乃至蔑视)文化的教育和审美功能发挥的行为异化,使社会文化环境整体的审美取向从低俗、感性、肤浅的歧途回归健康向上的轨道,突出社会文化环境对公众健康文化人格的养成教育和熏陶,树立公众自觉批判地借鉴资本主义文化的实践理性。
       2.实现文化建设市场化、规范化和健康人文关照的有机统一。文化生活存在的各种不足,既表现和充斥在现实生活中,也反映在众多文化产品里,“在中国目前的文化领域,最有市场的就是所谓‘俗文化’。一些文化作品着力宣扬感官刺激,把平庸当真实,把调侃当严肃,把崇高当虚伪,把理想当梦幻,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在这些作品中,人的追求不见了,理想不见了,甚至是非善恶都被‘超越’了。告别了崇高,摈弃了神圣,剩下的就只是当下的快感,恶劣的兴奋。”[1]因此,在文化建设和文化管理方面,政府要走出政治和宏观要求多,微观制度规范和政策调控少的误区,对文化生产和消费,从放纵感性与低俗审美的任意发展转变到依法治理、科学奖惩、正确引导的方向上来,引导和规范先进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强化政府法制监管,逐步改变文化生产和消费中反正统、反严肃、重享乐、重世俗反崇高、享受现实挥霍未来、重色轻友、重利轻义、只讲目的不择手段、只重私利蔑视他人权益的价值追求,纠正文化创作和生产过分追求商业利益的偏颇,克服文化生产过分快餐化、媚俗化、功利化的异化倾向,兼顾文化对人健康人文精神的培养,着重塑造公众健康理性的主体人格。
       3.实践社会文化养成教育,强制表现负面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的艺术作品退出主流审美欣赏。“在目前的文化界,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搞理论研究的,或者钻牛角尖,或者独善其身,或者为显高深而故作幽微抽象;搞宣传的离开社会实际的生活,甚至不管社会生活的实际空喊口号,极度地软弱乏力;搞文学艺术创作的更是远离社会,热衷于纯粹的虚构和胡乱地编造历史,各种各样的改头换面的古人和狂人、神人充斥于文艺舞台。几部古典名著,被翻来覆去地炒了无数遍;康熙、乾隆以各种各样的面目粉墨登场;屏幕上的中国人,不是盘头束发就是拖着一条大辫子。如果文化市场长期被这些内容占据,中国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将会十分危险,这绝不是危言耸听。”[1]如果艺术创作、欣赏和传播只注重经济价值和效益,很少考虑社会价值和效益,就会把精神食粮变成了精神鸦片,使文化和艺术作品塑造公民健康向上的精神价值追求的审美、教育和认识功能丧失殆尽,长此以往,危害无穷。因此,应当逐步从主流艺术审美的视野(即主要和多数公众传媒的传播、公众多数人及多数时间的艺术欣赏)中剔除出去。
       4.推动非主流传媒文化经营的规范化和效益追求的平衡转轨。目前,非主流影视、书刊、报纸、光盘和出版等,其自由权利的无限扩大和内容的难以约束,网络不健康内容设置和传播的难以有效控制,手机隐蔽通信和黄色短信的不可调控,影视作品格调的不同程度下滑,乃至一些广告庸俗的形式与内容,等等,共同构成了一个令人无法回避的通俗文化环境。在大众传媒日益多元化、自由化和平民化的演变中,从严格服从政治要求转而走向“无法无天”,这是一些人把“市场经济”错误地理解成“唯利经济和唯利社会”的结果。他们严重忽略市场经济的真正内涵是法制经济,遵纪守法是基本的义务,法律保护公民、集体合法权益的同时,要求其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社会公约和各种法律,文化经营的产业化不能以完全牺牲文化的认识、
       审美和教育功能为代价,而应当适当关注社会效益、讲究文化意蕴,对社会利益、高雅文化形式和内容、合理的文化审美批判、偏重公益性的文娱活动等给予足够的关注与支持。
       5.强化社会有机文化环境熏陶。通过道德示范、规范约束、环境净化、相互监督等,强化公众追求健康生活的自觉文化选择能力,改变被动中随波逐流、丧失自我、泯灭独立品格的行为习惯,促进公众自觉积极支持、创作、生产、消费品位和格调高雅的文化作品和产品,强化公众对积极、先进、科学、文明、健康文化价值的自觉追求,推动公众产生抑制落后、野蛮、色情文化异军突起的自觉意志,促进公众心理、情感、人格、理想、价值追求的良性发展。
       6.完善文化管理的法制建设。政府要强化法制监管、强化优胜劣汰的机制,奖优惩劣,将文化产业纳入规范化管理,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平衡,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环境,建立文化产业理论体系、确立文化产品的法制管理机制、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到位、层次分明、针对性强的多元文化市场和产业体系,把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法律管理有机统一起来,把文化建设纳入政府宏观调控指导和法律微观具体制约的体系中,使文化生产和消费在完善的法制化条件下逐步实现良性存在和发展。
       二、确立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培养国民的现代公民人格
       (一)先进文化与国民现代化的公民人格
       先进文化,即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地发展中表现出来的真、善、美的内容,是物质生产、制度结构和机制、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方面“真”的发现、“善”的积累、“美”的创造。先进文化引领正确价值追求,规范优良道德实践,确立民主制度和法治机制,繁荣科学理论和思想,孕育健康社会风气,塑造公众健康人格,塑造着社会和人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定势、主体人格,是推动人与社会不断进步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制度保障、精神动力、智力与思想源泉。
       在我国社会现代化向工业文明迅猛迈进的过程中,建设先进文化、塑造公众健康主体人格的基本要求和内容是:培育公众现代化的科学精神、民主法制意识和能力、较强的政治参与能力、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尊重知识和人才的实践理性、习惯平等竞争的主体人格、追求道德完善的价值取向、自觉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注重个人价值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实践理性、义利兼顾的人生追求、文明礼貌的良好修养等。为此,需要确立国家文化发展的宏观战略,建构塑造国民健康主体人格的有机社会文化环境。
       (二)塑造国民现代公民人格的宏观文化战略选择
       塑造国民现代化的公民人格,首先需要确立国家的宏观文化发展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特别重视对国民的现代科技、民主、法制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强化教育对人的人文关怀,塑造国民健康的多元现代人格;普及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培养公众的科学精神、现代科学素养和相应地实践精神;促进政治文明的现代化发展,建设法制和服务型政府;有效增强和普遍提高公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和能力,促使民主法制成为社会和公众普遍的价值追求和实践行为;促进法制文化、民主制度和行政道德的完善与发展,发展政治文明,彻底改造官僚体制,培养公众优良的现代化政治人格;塑造义利兼顾的人生和社会理性,摒弃传统重义轻利理念的束缚,塑造义、利兼顾的人生和社会理性,使社会组织和个人自觉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协调:提高公众和社会的环保理性和能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培养人和社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克服和纠正商品经济自身无法抑制的非理性功利追求,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把属于子孙的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好。
       (三)建构塑造国民现代公民人格的文化价值体系
       1.逐步淘汰公众的小农意识和行为习惯。中国长期处于农业文明的统治之下,公众没有真正经受工业文明的长期熏陶,小农意识和人格普遍存在。小农意识造就的人格特征是:目光短浅、主观片面、心胸狭隘、惟我独尊、思想封闭、观念保守、人格孤立,习惯于散漫、分散和家族式的生产生活模式,既不善于适应变革,更不习惯于弃旧创新,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长远目标和远大志向、不能很好地欣赏和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不善于同强于自己的人和谐相处和团结合作、看问题比较片面、做不到对人才和知识的应有尊重,缺乏对民主与科学、自由和法制的自觉理性追求,缺少严谨的职业作风和敬业精神,对人苛刻、对己放纵,缺少融入现代化社会开放式竞争的素质和能力等。自觉地挖掘和有效地批判乃至彻底根除小农意识、思想及其人格在现实中的存在和消极影响,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的合力作用才能逐步实现。
       2.促进公众多元主体人格的健康、协调形成与发展。社会文化是人格形成的根本依据,人格是社会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力量。文化决定人格的产生、存在水平和发展走向;人格作为社会公众普遍的和稳定的意识与行为倾向以及自觉的实践理性,是文化的具体表现和寄寓,是文化和社会的历史性积累和现实性追求的目标所在。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对知识经济、民主法制、公平竞争、综合性人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内容的迫切要求,客观上需要社会注重对公众多元主体人格的积极完善。现代社会中,主体人格的内涵是十分丰富,既有政治、经济的身份和人格,还有法制、教育、商业的身份和人格,也还有人际交往、道德、宗教、文娱活动、艺术审美等方面的文化人格等,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使人成为具有多元健康主体人格的现代化的人,是人的现代化的要求和表现,是文化现代化的具体成果体现。
       3.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使国家强大富足的原因有许多,但具体到一个国家,都有其地理、历史、制度或精神方面的因素作为主要的原因。中国人以聪明智慧和吃苦耐劳著称,这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品格,所以,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正确之路。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现代化积累贫乏,如果不能培养出公众普遍自觉的艰苦奋斗精神,民族的兴旺发达就缺少强有力的人力、物力、智力、创造力的支撑,持续快速的发展也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艰苦奋斗意志和人格的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社会弘扬,是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之一。
       4.培养公众的爱国主义主体文化人格。爱国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结果。列宁说:“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即爱国主义是民族文化历史地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社会属性的文化现象和基本表现之一。重视爱国的文化心理定势的积极作用,努力将人们感性的、自发的、低层次的爱国意识和情感及行为引导升华到较为理性、自觉、高层次的爱国意志和觉悟及实践理性上去,坚持和弘扬优秀的爱国主义文化传统,是十分必要的。
       三、建设文化养成的有机环境塑造国民健康的主体人格
       在明确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建构塑造国民现代人格的文化价值体系的基础上,以文化养成教育塑造国民的健康主体人格,促进社会现代化和和谐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规范网络文化、实施有效管理
       当前,网络是青少年了解社会、正常成长必需的媒介和必经的途径,网络文化欠缺规范、网络管理缺乏实效。要强化家庭、学校、社会的正确教育与引导,加强网络文化管理,科学引导青少年正确上网,减少网络文化的负面危害,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2.扩展图书馆功能、发挥图书馆的应有作用
       国外发达国家,公立图书馆数量是我们的几十倍,其服务社会和公众的职能,也发挥地非常好,能满足国民日常自我学习和提高的需要。反观我们的图书馆,其功能单一、服务职能差的缺点是十分明显的。在国家、社会、人、文化迅速现代化的跨越发展中,学校图书馆、社会公立图书馆进行专项技术、专业资源、专门教育、具体学科服务的职能发挥不出来,就发挥不了应有的文化功能,不能满足哺育国民健康精神品质的需要,社会文化养成环境的建构就缺少重要的一极。
       3.普及和提高学校文化养成教育、塑造公民健康主体人格
       文化养成教育,即用微观上细化、可量化操作的内容,贯穿到日常的学习、生活等环节中,营造充满积极文化内涵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学会交往、学习、做人、做事,训练和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认知、价值选择、道德实践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的主体人格和社会实践理性,塑造良好社会公民群体。
         4.准确定位和发挥“电视文化”的文化养成功能  利用电视传播科学、文明、先进、科学的观念和知识,强化健康理念、思想、道德、审美价值等的积极熏陶,潜移默化地教育、熏陶、养成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的情感、意志、行为,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文明的行为方式与习惯,优秀的道德意志和品质,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水平,较强的爱国意识、良好的民主法制观念 和能力等,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5.重塑和弘扬社会人文精神与理想  积极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用丰富的时代性先进文化精神与品质,培养公民的科学精神、民主法制意识和能力、广泛的政治参与能力、自觉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尊重知识和人才的实践理性、习惯平等竞争的主体人格、追求道德完善的价值取向、义利兼顾的人生追求、文明礼貌的良好修养等,是培养国民现代公民人格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任立.冲突与转折——现代文化建设关系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228—229,113.
       [收稿日期]2006—12—10
       [作者简介]葛茂林(1966-),男,石家庄学院马列部副教授;冯兵旺(1962-),男,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高级政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