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理论广角]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心理变迁及其优化
作者:樊金山

《桂海论丛》 200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心理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创新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法理意识不断增强。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不良社会心理,而对这些不良社会心理的优化与重塑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心理;优化
       中图分类号: C9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08)06-0056-03
       Social Psychology"s Changes and Improvement in the Building of Harmonious Society
        FAN Jin-shan
        (Party School of CPC Henan Committee, 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 is a complicated systematical project, the psychological basis of which is healthy and harmonious social psychology.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social reform, the social psychology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great changes. People"s sense of innovation, independence, competition and sense of law have strengthened, however, some unhealthy social psychology occur at the same time which should be improved and re-adjust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good psychological basis for harmonious society.
       Key words: harmonious society; social psychology; improve and re-adjust
       社会心理,作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情感和意向的一种表达,它是社会变迁的“风向标”,时代精神的“晴雨表”,作为社会结构与社会意识的中介,社会心理可以为人们的社会行动提供动力和导向。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看,社会心理又是社会和谐的一个敏感点,它就像一个传感器,牵动着人们的敏感神经,对社会和谐的影响是隐性的,同时也是深层次的。不同的社会心理作用于社会会产生不同的社会结果,和谐的社会心理作用于社会必然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序;相反,不和谐的社会心理即失衡的社会心理必然导致主体社会行为的失范,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序。和谐的社会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向心力,不和谐的社会心理带给社会的是离心力。因此,和谐社会心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心理基础。
       一、和谐社会心理是和谐社会的精神纬度和心理支撑
       所谓社会心理(socialmind)是指由外部社会因素引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其社会关系,并对主体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活动,它包括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情感和社会态度等心理过程。和谐社会心理是指主体与所处的社会环境能够良好适应,所形成的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情感和社会态度等基本心理过程的相互协调和内在统一。
       人们的心理活动不仅能够反映客观世界,更重要的是对客观世界具有能动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甚至吃喝也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饥渴而开始,并且同样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饱足而停止。”[1]客观世界、主体心理活动、主体社会行为三者关系如下图所示[2]:
       
       社会情境刺激影响社会心理,已有的外部社会情境作为社会刺激内化为主体的社会认知、社会感情、社会态度以及社会意想等,进而形成主体内隐的社会心理,然后在其作用下产生社会行为;反过来,社会行为作用于社会现实,并改变其现有状态,其行为结果反馈于心理活动,并进一步强化社会认知、社会感情、社会态度等。这样,外现的社会情境和社会行为就通过内隐的社会心理产生不同的刺激—反应结果,相同的社会情境作用于不同的社会心理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社会行为。因此,社会心理成为客观世界与主体社会行为的中介,社会心理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社会行为,由于不和谐社会心理不能适应或很难对客观世界的变化做出客观分析和评价,引发的是社会行为的失范,必然对和谐社会构成潜在威胁;和谐社会心理支配和调节着主体进行冷静客观地思考、分析和判断,勇于面对现实,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平衡自己的心态,主动适应环境,能够使社会行为趋于理性。
       二、我国社会心理的变迁与不良社会心理的产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格局、政治格局以及文化格局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与此相应,人们的社会心理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震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社会心理变化的主要趋势与特征表现为:在价值观取向上,从注重理想向强调实际的方向发展,从注重义务向强调利益的方向演变,从注重集体向强调个体的方向转化;在社会心态上,从封闭化走向开放化,从情感化走向理性化,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3] 人们的创新意识、自主意识、独立人格意识、竞争意识、法理意识逐步形成、提高。这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在过去的30年中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因。但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悖论性,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共同构成了一枚硬币的两面。这种悖论特征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表现得更加明显,标准的多元化、心态的宽容性有时会引发判断是与非标准的相对化困境,这种困境的直接结果就是各种不良社会心理的产生。
       1?郾由于社会剧烈变革利益关系调整引发的失衡心理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大的社会变革,这场社会变革引起了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的深刻变化和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正如邓小平所说:“改革是第二次革命”[4]113,“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4]142一方面,改革必然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分配,打破传统社会的均衡状态,使社会在一定时期内不可避免地出现局部的、暂时的混乱和无序,这种局部的、暂时的混乱和无序是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对于改革的这种“阵痛”,部分人由于缺乏理性分析,再加上几十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陈旧观念和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中庸”、“均衡”、“共有”的心理误解,必然会造成部分人心理上因利益关系的调整而失衡。甚至错误地认为“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了解放前”,往往产生迷惘、恐慌、失落甚至逆反等不良社会心理。另一方面,在变革各种旧体制的同时新的更加完善的体制不可能及时建立起来,新旧体制之间出现了“真空”,导致各种经济社会矛盾的加剧,如行业乱收费的现象严重、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城乡差距扩大,腐败现象严重、一些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维护等。部分弱势群体因此会产生被剥夺、被边缘化、被底层化的失衡心理,并且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被剥夺感不断发酵而迅速膨胀,由此可能诱发仇富、对抗社会等不正常社会心理。这种失衡的社会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往往诱使人们产生过激行为,进而加剧社会矛盾,从而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郾思想建设滞后于市场经济引发的冷漠心理
       应当承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确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是由于过去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再加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人们对传统的核心价值体系产生了迷茫,甚至弃置一边,结果就出现了“道德滑坡”、“诚信危机”等不良社会现象,“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周老虎事件”、“三鹿奶粉”等事件的出现让社会心理出现了诚信恐慌。再加上形形色色的骗子不惜利用人们的爱心、良心、同情心、爱国心来行骗,直接导致了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与人为善、宽容互让、尊重差异的传统美德不同程度的被异化,结果“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后怕心理让人们形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心理。物欲的横流和人心的浮躁,已使人们对诚信淡漠了,人与人之间好像陷入了彼此戒备的危机。这种社会心理反作用于社会,则导致人们对社会的冷漠,对他人的冷漠和人际关系的紧张。见危不管、见死不救也正是这种冷漠社会心理作祟的结果。
       3?郾过度追逐名利引发的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心理
       浮躁心理是社会转型期一种消极的社会心理。改革开放给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引起工作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面临众多的机会选择和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人们受物质利益的刺激容易迷失方向,随波逐流。责任心不强,目光短浅,想走捷径,不愿下苦工夫,好逸恶劳,希望“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甚至为了出名不惜以丑为美、荣辱颠倒,整个社会普遍缺乏耐心和恒心,这些都是社会心理浮躁的典型表现。“木子美”、“竹影青瞳”、“流氓燕”和“芙蓉姐姐”等网络现象,不同程度地冲击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芙蓉姐姐”等网络偶像在网上的频频“蹿红”,是一种反常的社会现象,网络偶像的“蹿红”并不是因为其才华的横溢、道德的高尚或者贡献的伟大,甚至也不是因为容貌的出众,而是搞怪和自我、另类,它导致了社会价值观念的扭曲和浮躁社会心理的加剧。长期下去,社会心态极易走向偏激,最终会破坏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的稳定环境。
       4?郾过度追逐自我利益引发的自私心理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的生活舞台和交往范围十分狭窄,国家、组织、单位、家庭是支持个人发展的主要载体,因此“血浓于水”,“亲不亲,故乡人”,“远亲不如近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是当时社会的普遍心理。社会转型加强了经济生活领域的横向联系,人们的生活舞台从家庭、工作单位扩展到广大的社会生活领域,人们由原来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念中的个体取向、自主倾向逐渐增强,社会心态中的利益意识、成就动机不断强化,个人对国家和集体的人身依附关系日益破除。经济体制、人事制度、住房、医疗保险及教育制度各方面改革的推进,个人独立负担的责任越来越多,加之社会不良思潮的渗透侵蚀,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诱导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不健全,使人们的道德观念被“金钱”扭曲,出现了重金钱轻道德、重权利轻义务、重索取轻奉献、重个人利益轻国家和集体利益等“功利化”倾向。因此,少数人为了钱,为了个人利益不惜采用各种不正当的手段,甚至不惜抛弃一切良知、信义和廉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良知越来越弱化,伦理道德出现危机,心理距离在拉大,社会凝聚力降低。
       除了以上几种不良的社会心理外,还有嫉妒心理、偏激心理、仇富心理等诸多不良社会心理,这些不良的社会心理对构建和谐社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对当前不良社会心理的优化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刻不容缓的任务。
       三、当前社会心理优化的对策思路
       1?郾引导社会成员正确看待改革,促进新的社会心理平衡
       如前所述,改革是一场革命,它引起了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动,改革的过程也是利益关系重新整合的过程,原有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必然引起社会心理的暂时失衡,社会心理失衡成为转型期社会心理中的一种必然现象。这是因为:一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旧的标准或规范已经失效,但新的标准或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造成了转型期特有的规范缺失,人们心无所依;二是改革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对改革的结果人们难以控制,当改革朝着自己所希望的目标发展时,人们就支持改革,一旦改革有悖于自己的目标,人们便会出现困惑、不满、甚至逆反等心理,由于改革过程中没有绝对的受益者,社会心理的失衡也就难以避免。所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改革,促进新的社会心理平衡,是我们重塑和谐社会心理的主要任务。首先,要采取多种措施,运用多种渠道,向人民群众宣传改革的利与弊、得与失、破与立的辩证关系,努力化解人们的不安、困惑、逆反等消极心理,提高人们对改革的理解度和支持度。其次,要结合实际,向人民群众宣传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危机感”,要做好承受改革带来“阵痛”的心理准备,从而使社会每个成员增强改革意识,在改革的“阵痛”中镇定自若,不至于惊慌失措,在心理上尽快适应改革中形成的各种新的结构关系。
       2?郾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体系,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5]随着利益关系的日益多元化,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日益提高,一些以往并不明显的问题和矛盾在“改革关键期和人民内部矛盾凸现期”的今天日益显现出来。比如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就业问题,腐败问题,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事业投入过于薄弱问题等等,再加上人民群众享受改革成果与承受改革代价之间的不协调。这些问题的日益积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整个社会心理的平衡。为此,政府在促进整个社会的心理平衡中要扮演关键角色,应从改善个体和群体的生活处境和社会环境入手,进行必要的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通过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体系,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首先,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深化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发挥社会自治功能,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其次,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充分发挥国家政策在协调物质利益上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大扶贫力度,防止贫富差距过大。对弱势群体实行利益政策倾斜,体现维护弱势群体的社会公正。同时,通过提供合理的利益获得渠道,保障社会成员在利益获得方面享有同等机遇。
       再次,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构建必要的社会支持体系,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弱势群体能够得到足够的社会关照。同时加大反腐力度,完善法规、法律,对剥夺贫困阶层或采取非法手段致富的行为,严加惩治。
       
       3?郾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优化社会氛围
       价值观是人们评价事物和现象的准则。价值观影响着社会成员的心理活动和思想行为,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阻滞作用。要调适不和谐的社会心理,就必须在保留传统文化价值积极因素的前提下,积极建设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在内的核心价值体系,使其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在具有轴心地位的价值观念,如集体与个人、奉献与索取、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方面,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净化社会风气。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
       4?郾建立畅通的民意表达机制,构建畅通有序的利益诉求渠道
       尊重和保障民众的利益诉求和权利表达,构建畅通有序的利益表达渠道,使广大民众拥有平等的话语权,是缓解社会心理压力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意表达机制不畅是社会心理失衡的关键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瓶颈。原国家信访局局长周占顺在接受《半月谈》采访时曾说:“当前群众信访特别是群众集体信访反映的问题中,80%以上反映的是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80%以上有道理或有一定实际困难和问题应予解决;80%以上是可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加以解决;80%以上是基层应该解决也可以解决的问题。”原本可以解决的问题却没能解决,反而引起上访不断,根本原因就在于民意表达机制不畅通,长此以往,社会心理必然处于一种压抑、不满、愤懑的状态,如果得不到及时“减压”,一旦爆发就会引起社会的震荡。为此要不断完善信访制度,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要不断健全社会舆情的汇集和分析,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5?郾建立健全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提高社会个体心理承受力
       心理的不和谐影响社会和谐,为此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在这方面,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所提出的“挫折—攻击假说”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上的注脚。多拉德认为,攻击是受挫的继发行为。人类的攻击行为是由挫折引起的,挫折总是引起攻击行为。所谓挫折,就是某种正在进行的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扰。挫折并不会直接引发攻击行为,而是诱发出某种导致攻击行为的刺激(一种攻击驱力),然后这种刺激会促使或加速攻击行为的出现。[6]在社会转型期,由于人们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在社会各阶层内极易产生诸如焦虑、不满、愤懑等消极心理,如果这些情绪不能及时得以释放,很容易聚集成危及社会的巨大能量,引发社会动荡。因此,建立健全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提高个体心理承受力是促进社会心理和谐的必然要求。政府应在公共卫生体系中建立专业的心理治疗组织,宣传心理治疗对于个人、社会的益处,及时地向公众,特别是社会中下层提供心理治疗和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教育民众学会发泄、倾诉自己的感情,使平时因遭受挫折而蓄积内心已久的敌意和不满情绪得以宣泄和释放,从而使民众改变认识,理顺情绪,恢复心理平衡,最终达到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2.
       [2]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5.
       [3] 沈杰.中国社会心理嬗变:1992-2002[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1):134.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N].
       人民日报, 2006-10-12(1) .
       [6] 石国兴,高志文.心理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N].光明日报, 2005-10-11(5).
       责任编辑 谭 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