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理论广角]西方哲学的“本体论”解构与当代中国哲学的理论建构
作者:岑孝清

《桂海论丛》 200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近现代欧洲一些哲学流派对传统哲学“本体论”的解构有其自身的逻辑和根据。它表现出的哲学特性及一些认识成果,对当代中国哲学的理论建构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本体论;主体第一优先;差别原则;哲学建构
       中图分类号: B0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08)06-0050-03
       Western Scholars" Analysis on Ontology and the Building of Chinese Modern Philosophy
        CEN Xiao-qing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eijing, 100081)
        Abstract:Some current western scholars" analysis on “Ontology” appears to some extent to be logical and reasonable, whose philosophic feature and cognition achievements can offer some enlightenment for the building of Chinese modern philosophy.
        Key words:ontology; subject being first priority; principle of difference; building of philosophy
       近现代西方哲学流派里,海德格尔现象学、萨特存在主义及后现代主义之前的结构主义对传统哲学“本体论”的解构有其内在的逻辑和根据。结构主义尤具代表性。结构主义基于人类语言的存在,揭示了现象界普遍的共时性和稳定性,以及二元对立差别原则,消解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本体理论,确立了一个所谓的非本体世界。这些解构本体理论的哲学思潮对当代中国哲学的理论建构具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一、对解构“本体论”哲学的哲学解读
       对传统哲学的本体理论进行解构,从而企图取消世界“本体”的,有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象学、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以及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等学派。归纳起来,它们的解构是从“存在与本体”、“主体第一优先”及“差别原则与主体”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的。
       (一)现象、存在与本体
       古希腊轴心时代至19世纪的西方哲学,其本体均有现象背后之真实面目者的意味。直至1900年,在胡塞尔创立的以“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出现后,方改变了传统哲学的这一本体含义。现象学响亮号召“回到事物本身”(go back to things the mselves),否认传统哲学认为的现象背后隐藏有本质的观点。它认为,事物只是显现地存在,是自身对于自身显现之显现,无所谓本体,无所谓本质,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本体”是哲学重建所当破的第一要义。
       现象学以海德格尔为代表,其思想创立的进程可以形象地概括为:批判→寻找→建构→找到了being(即作为存在的存在);其范畴体系的脉络可以形象地表示为:存在(存在者)→此在(时间)→语言(艺术和诗的语言)→“Being as being”。海德格尔是说:存在者的“本质”在于它去存在(Zn-seni),在于它是一种“现成状态”,这个“现成状态”中的生存状态就是“此在”,“此在”的“本质”在于生存[1]49。“此存在建构的本质结构本身在生存论上必须收回到时间性中”[1]419,这就是“日常状态”,这个日常状态只有人才有。寻找到“此在”后,下一个问题是“时间本身是否公开自己即为存在的视野”[1]419?最后的回答只能是:“语言是存在的家”,这即是存在主义者所要寻找的“Being as being”。
       由此看出,海德格尔的确建立了一个作为存在的存在的“语言的存在论”。这个哲学思想否定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形而上学,因为那一形而上学居然两分出对立的“存在”和“存在者”,并且常常背离“存在”而跑到“存在者”那边去。不过,海德格尔的思想方法仍然带有传统哲学的痕迹,表现出追寻并欲确立事物最后根据的意味,只是由于他把存在的根据落实于语言,从而使得自己的存在学说落脚于当下的存在,没有陷入传统所谓的存在本体。
       存在主义在现象学的思想路径上继续前进,萨特的哲学思想就是代表。萨特的哲学可以称为“意识的存在哲学”,整个体系的思路是:(1)以“存在(自在)”与“自为”作为现象学意义上的“存在”属性——而且是基本属性,据此论证“存在者虚无”的哲学命题。为此,(2)以自为的意识的“意向”特性为切入点展开对“存在”的演绎。萨特的这个体系是说:“存在”,它具有“存在存在”、“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三个特点,“这是我们初步地考察存在的现象之后,能给现象的存在规定的三个特点”[2]28。“自为”,它即是有意识的存在,而“有意识的存在”的“意识”作为显示它者的存在而存在以外,其实本身并不存在,“意识的存在是这样一种存在,对它来说,它是在其存在中与其存在有关的存在。” [2]114综合起来,“存在”(自在)与“自为”的关系是:由于,(1)自为的基本属性是意识,意识的基本属性是意向性,而“意向”具有“进取”、“超越”、“去意识”属性。所以,自为是一种这样的存在:是靠去意识自在的存在来显示和呈现自己的存在,是通过给予自在于意义而显示它自身的一种存在。从而,(2)自为注定是自由的,自为有自由性。
       值得注意的是,萨特的思想虽然也有现象学的特征,然而他却是在现象学以“现象”为研究对象从而实现对传统本体理论消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到了以“存在”为研究对象从而达到对传统本体理论消解的更深层次。这表明,萨特的哲学思想也是一种解构传统形而上学“本体”的理论。
       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确立的“现象”和“存在”普遍范畴,都旨在解构自柏拉图以来传统哲学中二元对立的哲学思维模式,并且认为,要消解这样的二分模式,就必须消解现象或存在的“本体”意味。随后,结构主义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从思想史的角度看,如果说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是在为取消本体而冲锋陷阵的话,那么结构主义则是在建设非本体的家园了,是在将海德格尔所说的“澄清存在的意义” [1]13事业进行到底。结构主义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那就是强调共时性而弱化或取消历时性,摧毁“主体第一优先”,以语言的差别对立原则确立符号的意义世界。
       (二)摧毁“主体第一优先”
       结构主义是以结构主义的方法联系起来的一种广泛的哲学思潮,在马克思主义中也有影响,其思想涉及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文学理论等诸多领域。结构主义对“主体第一优先”的冲击,是从其奠基者索绪尔开始的。
       索绪尔认为语言现象分为“历时”(diachronie)和“共时”(synchronie)两种[3]100,历时指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到以后的语言现象,共时指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上的语言状态。由此,他认为语言学也相应地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是研究系统的,是根本;而历时语言是研究个别语言要素的变化的,并不构成系统,因而是次要的[3]109。索绪尔关于语言问题的认识,为法国思想研究专家高宣扬先生看出了其深刻的哲学意义,他指出:“这是向传统的主体中心主义和传统历史主义(historicism)的严重挑战。” [4]97所谓“严重的挑战”是指:一方面结构主义发现了[思想/语言]相互之间的差别对立结构关系,但是另一方面他又通过分割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性来达到分离内在地统一于主体意识之中的[思想/语言]结构,认为这样可以避免陷入传统的本体论泥坑。在结构主义看来,如果[思想/语言]在人的意识中是统一的东西,则意味着存在由外在的主体转入内在的主体时也会出现唯一的本体,就象萨特的存在主义那样。为此,结构主义通过强调共时性弱化历时性为突破口,彻底动摇了从历史传统直至萨特的“主体第一优先”原则。这一点,高宣扬先生曾进行了精辟论述,他说:
       
       “时间是共时性(synchronie)和历时性(diachronie)、间断性(discontinuite)和连续性(continuite)所构成的;而由结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共时性和间断性都高于历时性和连续性。人们由此看到了‘主体’对于思想和语言的固定模式所产生的有限意义,因而也发现萨特等人将主体的同一性(identite)绝对化以及将主体本身绝对化的‘意识哲学’基本原则的有限性。这一切,使法国当代思想家们决心跳出萨特等人的存在主义所强调的‘个人主体性’的思考模式,在思想与语言的稳定结构中深入探索符号象征的一系列性质。由此也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语言和思想结构的新认识,彻底地动摇了传统的‘主体第一优先’的原则。” [4]97
       所以,如果说在存在主义的“现象”和“存在”中还有本体的阴影的话,那么,结构主义便是通过对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瓦解、解构,从而取消传统意义上主体第一的原则,终而达到摧毁传统本体理论的目的。在这一理论解构过程中,结构主义揭示了差别对立原则。
       (三)差别对立与主体
       在结构主义中,所谓差别对立原则是通过对立的一对语言符号来说明事物与世界的显现的,例如,[能指/所指]、[符号/意义]、[思想/语言],等等。在语言学里,差别对立原则反映的是符号现象的二元性。关于结构主义的差别原则,北京大学的赵敦华教授谈到:“索绪尔的差别原则指出,语言中一个要素的意义不在于本身的性质,而在它与其他要素的区别。列维-斯特劳斯说明了原始人是如何在差别原则的指导下建构文化的。”[5]由此看来,差别原则是结构主义解构本体的方法论根据。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语言符号分为“能指”(significant)和“所指”(signified),能指即“音响形象”(image acoustique),所指即“概念”(concept)。[能指/所指]是一种差别对立关系(虽然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正是这种差别对立关系,使得符号之间建立起了“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由于符号就是世界的显现,因此,世界如成其为一个世界,它也就是符号的世界,符号的世界当然不再有传统形而上的本体意义了。
       回顾从现象学、存在主义至结构主义,它们相应地经过了“现象→存在→符号”的范畴发展进程,不但完成了对传统本体的解构,还确立了它们的“非本体性”的世界观。某种意义上说,当“符号”作为宇宙观的范畴时,当结构主义彻底动摇了“主体第一优先”时,对传统本体论的解构了也就结束了。此后,沿着这条路线企图再次对传统哲学本体进行解构的学说就是哲学理论上的倒退了,后期结构主义的拉康学说就是这样的。“在拉康看来,主体之所以产生,乃是因为人在社会中运用语言的结果,而语言的运用,又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的潜意识的活动紧密相关,特别是同人的整个精神思想活动相关系。”[4]257这是说,拉康思想的主体归宿或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或是指一种反理性的神秘的心理意识。因此,如果说前期结构主义大师们在消解传统形而上的本体理论时尚且还有理性特征的话,那么在拉康这里,即开始步入反理性、陷入神秘了;如果说拉康有重建主体(或本体)的嫌疑的话,不过是说他想在心理意识与神秘境域深处,建立一个超理性的所谓非本体的根据。在非理性中消解本体,这显然有悖哲学理性。
       二、关于当代中国哲学理论的建构
       上述的解读和诠释表明,现象学、存在主义以及结构主义解构传统形而上本体理论是有其内在逻辑和根据的,也是一个必然过程。这个过程显示的哲学特性和一些认识成果,对当代中国哲学理论建构的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一)丰富哲学学科的内容
       哲学的标志是回答“世界是什么”和“什么是世界”的根本问题,其内容包括世界的本质及其一般特征、世界的主要构造及其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等等。在西方思想史上,哲学的表现形态有本体论、本质论、认识论、实践论等等;在中国古代思想史,哲学以“两一”[6]、“对待”、“辩证”、“中和”、“效验”为核心法则。要而言之,凡对世界的根本作整体的、一般的把握并揭示其内在一般规律的,可称为哲学。肯定哲学的根本性、抽象性、一般性,未尝说是要完全否定粗疏、精细之学,未尝说是要完全否定二分之观察方法及主体伦理道德学说,未尝说是要完全否定部分或部门哲学的存在。而是说哲学乃是所有粗疏精细之抽象,所有形上形下之全体,所有具体科学的分析、综合之一般抽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哲学当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即客观实在的统一世界。换句话说,存在是存在的,存在就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存在,此客观实在性之存在即为本体,此外别无本体,更无现象本质二分的本体。只有意图取消本体的本体论,而不可能有脱离本体的本体论。
       哲学是一个学科群,是以一个又一个的具体哲学(部门哲学)、应用哲学为内容的。西方所谓非本体论哲学流派层出不穷,表明哲学的内容和具体形态是丰富的,也说明哲学学科是复杂的。例如,结构主义是反本体的学说,他们或是无视包括人类及其人化世界在内的客观实在,或是不承认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统一于物质实在性的客观存在,所以根本上说它不是科学的哲学。但是,不是科学的哲学,非取消其作为哲学之资格,由于它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的语言、符号、结构等社会现象中某一领域的一般性及其规律性,因此它可以发展为一门部门哲学。
       (二)充实哲学的理论范畴
       哲学是一个范畴体系,各门具体哲学的概念范畴是哲学一般范畴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西方非本体论形态的哲学也是人类的一种认识,虽然是特殊的认识,但是它也可以给哲学提供一般的范畴。这方面仍然可以举结构主义为例。
       今天看来,结构主义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范畴确实起到了丰富哲学一般范畴体系的作用,这是因为这些范畴在局部范围内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比如结构-系统、符号、象征等等概念范畴。“结构”范畴很有典型性,就其三种特性看,的确具有知识的一般性。(1)整体性。各组成结构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全部要素的结构性组合必然不同于这些要素简单相加的总和,一个结构由多种要素构成,其整体优于部分。(2)转换机制。结构不是一个静止的形式,而是一个由若干转换机制形成的系统。(3)自我调整功能。结构的自我调整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节律、调节和运演。如果说这三个特征作为“结构-系统”范畴的本质特性是正确的话,那么无疑地,结构主义丰富了哲学的范畴。事实上,当代生活及学术理论,已经广泛地使用具有上述三个含义的“结构”或“系统”范畴了,这不能不说是结构主义为人类迈向思维深度作出的贡献。
       (三)有助于认识中国哲学的特质
       现象学、存在主义与结构主义主观上意在颠覆本体,客观上却使哲学理论关注的对象回归于辩证统一的现实世界中。虽然西方这些非本体论形态哲学流派已经将哲学的视野拉回到人类当下的艺术、文学、日常生活,使哲学回归生活本身,但它们却往往止于现存(现象),不承认有所谓的本质,这实际上割裂了本质与现象,否定了本质与现象“二而一、一而二”的辩证关系。如果说有对本体论颠覆的哲学,而不可能有对本体颠覆的哲学的话,那么,旨在颠覆传统形而上学“本体”的哲学流派无疑从相反的方向促进、加深了人类社会本身实在性的认识。
       与中国古代哲学相比较,如果说西方哲学有着所谓的“正、反、合”哲学史进路的话,则中国古代哲学却似乎一直在走着一条“正、正、正”的发展路向。这个假设性的形象比喻不过是说中国古代哲学从来不认为本体与现象是相分离的,即张岱年先生所说的“中国哲学史里现象与本体的分割是未曾有的”[8]。现象学、存在主义,以及经由结构主义,直至后来的后现代主义,其哲学特性表现出与中国古代哲学特性惊人的相似,这对于反驳持“中国无哲学”的观点是有意义的;这种相似性,对于思考人类未来哲学的发展也是有启发的,即作为人类文化之核心的哲学,其形态是丰富多样的,哲学之为哲学不能以西方哲学特性抑或东方哲学特性单方面赋予。哲学的根本在于继承,更在于创造,而非启示、非诠释、非移植、非糅合之产物。
       
       (四)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客统一的实践意义
       对于世界的认识及其意义,现象学、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不同的。现象学、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都想超越主客两分的实践活动,建立一个“间性”的符号的意义世界。然而,一方面,这恰恰说明了主体存在的事实,人类的实践活动有主体性;另一方面,实践不是存在于“意识间性”中,而是存在于人类社会与其对象的活动关系中。
       首先,人类在从事实践及认识活动时,总是在对象性的两极关系中进行的,这就有主体和客体。主体指是某种活动的主动发出者,它有可能是人或社会集团,而客体是指某种活动的接受者。在一定情况下,客体与主体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者是不可分的,相互依存的。但归根到底,主体是客体的产物,客体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体先于主体存在。认识和遵循这一点,我们才可以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并据此建立人的意义的世界。
       其次,主体性是众多活动者的根本共性,表现于对象性的活动中,包括人自觉活动的自主性、目的性、能动性。问题是,能不能认为本体都具有主体性呢?不能。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看,本体中有一些的确是具有主体性的,如人。对人而言,主体性就是人这一主体性质,对于人类而言,就是人的共性,人类的共性当然不是结构主义所说的“结构”。结构主义离开人的实践本质来所谈论间性存在,因此它所建立的世界家园是没有根据的空中楼阁。消解本体理论的西方哲学流派,其世界观基础是世界主体性或所谓的“间性”,尤其是建立在“间性”理论基础上的世界观,它泯除人类活动的主客关系,用无任何规定性的“间性”作为世界的本质,然而,这种“间性”的符号世界也不过是人的主体性的无限延伸。因此,说本体具有主体性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和主体性,是属于历史观的范畴,主体和主体性都只是主客统一的世界整体的一部分。而前述三个代表性的西方哲学流派的都具有“摄客体于主体,抑客观于主观”的特点,这是谬误。实际上,认识论的“想象世界”与本体论的“意义”都只是实践基础上的人类活动的一部分,而所谓要消解的主客的间性存在也不过是辩证主客的关系性存在而已。
       参考文献:
       [1]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2] 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3]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裴文,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 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民92].
       [5]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38.
       [6]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一卷[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374.
       [7] 俞吾金,吴晓明总主编.黄颂杰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欧洲大陆哲学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545-558.
       [8] 张岱年.张岱年学术论著自选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11.
       责任编辑 任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