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化与教育]编辑工作与学术期刊的质量
作者:高 清 莫仲宁

《桂海论丛》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期刊质量决定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而期刊编辑工作过程中的各环节对提高期刊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提高期刊质量必须把期刊编辑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抓好。
       关键词:编辑工作;学术期刊;期刊质量
       中图分类号:G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8)05-0093-03
       期刊质量是期刊的生命,它决定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期刊的质量高,就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期刊编辑工作各环节对提高期刊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期刊工作过程就是生产和提高期刊质量的过程。因而,提高期刊质量必须把期刊编辑工作每一个环节都抓好。
       一
       把握学术期刊质量的第一关是三审制中的初审。初审是责任编辑用严肃的态度、广博的知识、较强的记忆对来稿进行初次筛选,对稿件的选题、质量、文章结构、逻辑框架等方面进行整体的把关,从中筛选出优秀稿件。
       编辑人员要做好稿件的初审工作,首先要有较为宽泛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应不断加强学科专业知识和编辑业务知识的学习,正确处理自己在某一学科领域“专”与“博”的关系,提高自身的审稿能力和水平。其次要自觉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对文稿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维面的立体审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善于洞察作者的研究思路和思维方式,捕捉论文的难点和关键,在认同中求异,敢于质疑,敢于消除从众心理,对具有多元性和多向性特点的问题,能从新的视角寻求新的突破口,发现新东西,提出新观点,从而找出文稿中存在的缺陷,发掘文稿的潜在价值。
       编辑人员在初审稿件时,要以文章是否有新意、是否符合办刊宗旨为重点。有些稿件或选题新颖,或内容独特,或观点超前,但由于作者写作水平欠佳或初次投稿,在表达、体例上存在许多问题,粗看起来“质量”低下,遇到这种稿件时,应与作者沟通,区分不同情况,帮助其提高文稿的写作质量。对内容好但不符合办刊宗旨、超出办刊宗旨范围的稿件,应本着为作者服务的态度,建议其改投。对于以人情关系推荐的稿件,如果质量不好,应本着对刊物和读者负责的态度严格把关,向关系人讲明不录用的原因,并欢迎关系人推荐优秀的稿件,这样既做到了“举贤不避亲”,又把好了人情关。对研究的问题起点太低,达不到发表水平的稿件,可直接退稿,并说明原因。
       编辑人员在进行稿件初选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在遵循办刊宗旨的同时积极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每一种刊物都有其办刊的理念和宗旨,办刊的宗旨是刊物的指导思想,决定刊物的内容和发展方向。编辑在信息选择过程中,必须首先符合刊物的办刊理念和宗旨,否则,就会脱离办刊的轨迹,刊物将失去方向和灵魂。在遵循办刊宗旨的基础上,期刊编辑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在选题、组稿、审稿、加工的整个活动过程中,编辑可以在遵循办刊宗旨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学术趣味和个人偏好选择信息。遵循办刊宗旨与发挥编辑主体性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遵循办刊宗旨是编辑信息选择的前提,充分发挥编辑主体的创造性是刊物办出特色的保障。
       第二,既重视近期社会效益与长远社会效益,又重视期刊经济效益的相对增长。社会效益有近期和远期之分,期刊编辑既要重视具有近期社会效益的信息,如应用科学论文或反映当前社会现实问题的作品等,又不能忽视具有远期社会效益,并将对未来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信息。从长远来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统一的,一种期刊,如果既有较高而又持续的社会效益,那么期刊的信誉也呈积累性提高,读者指数也会上升,发行量也越大,期刊的经济效益也会相对增长;但应注意的是,读者指数并不是评价期刊效益的唯一标准,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期刊,虽然读者量较少,但是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因此,编辑在信息选择过程中,着眼点应首先放在社会效益上,始终把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放在首位,只有这样经济效益才有保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从总体上讲,应该是一致的。从局部来说,两者存在矛盾的现象,当两者产生矛盾时,经济效益应该服从社会效益。
       第三,满足读者需求,反映学科发展前沿信息。作为期刊编辑,在信息选择中,应尽量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努力创造文化精品奉献给读者。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期刊读者群日益细化,读者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复杂化,这就对期刊编辑的信息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要具有明确的读者意识,要时刻关注读者动向,研究读者需求,以尽可能满足读者不断变化发展的需求。编辑满足读者需求不应是被动的、盲目的,而应是积极的、主动的。编辑要选择那些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精品力作呈现给读者,时刻用健康向上的信息去引领时代,引导读者,熏陶读者。
       当今,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新技术、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编辑要随时关注国内外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及时收集专业领域内具有前沿水平的文稿信息,并关注基础学科和前沿性学科的发展,关注新的学科生长点,从而在初审过程中筛选出那些优秀的稿件。
       二
       编辑工作中的终审环节在期刊的编辑过程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终审是在编辑初审的基础上,对论文的学术水平或实用价值等方面的进一步把关。终审应补充指出复审所提意见之外的专业或学术问题以及表达问题,甚至个别复审中的错误或疏漏。终审者在综合审查意见的同时还要明确提出稿件的具体处理意见和结论,如是否发表,以何种形式发表,怎样才能发表.等等。有终审环节才有条件和可能对稿件进行全面衡量,做出适合自己期刊的最恰当的选择,它对期刊学术质量的把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终审是稿件取舍的决定性环节,因而是期刊学术质量把关的最根本的环节。终审者只有独具慧眼,才能做到取舍合理,否则就会犯这样的错误:留住了表面行文规整而内容平庸的文章,而错失缺乏写作经验却具有创新内容的好稿件。这就要求终审者对知识的储备不仅要专,更要具有广博性、宽泛性和涵盖性。同时,终审者还必须具备鲜明的主体意识,对自己期刊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有全面清晰的认识,善于用理性思维,根据初审和专家复审意见进行恰当的评价和选择,对稿件做出最终的判断。
       要做好编辑活动的终审工作,作为编辑人员首先要有编辑决策的信息意识。编辑者通过查阅报刊、浏览文摘索引、参加学术会议、参与教学科研等途径,准确及时地了解最前沿的知识及信息,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从而有计划、有目的的组选稿件。这样可以避免学术研究的重复雷同,有利于发现有时效价值的文稿。在此活动中编者的信息意识是编辑决策的基础。
       其次,以超前的意识和判断决定稿件取舍。编辑活动中编辑者应发挥自觉的能动性,以超前的意识和判断,对所有初审的稿件进行学术观点等各方面的把关。立足学术科研的最前沿,优先编发涉及学术热点的稿件。这就要求编辑不仅要了解
       和掌握现时的学术信息,而且要及时、准确地预测教学、科研发展的动态,从而圈定所选范围。
       其三,在决策过程中贯穿创新意识。编辑工作本身就是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知识性和学术性。作为编者应注意发现观点和方法新颖的作品,综合分析原创与次生信息,根据需求,选择代表学术发展趋向的稿件。
       其四,及时实现精神产品的社会价值转换。学术期刊不同于一般的杂志,它是连续出版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这一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及时回答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及时满足科研的新要求,并及时实现精神产品的社会价值。因此,作为编者应将作者最新理论成果由个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并融入社会文化发展的洪流。
       三
       编辑加工是继终审之后出版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术期刊编辑对文稿进行编辑加工,不仅仅是沿着作者认识的轨迹对文稿作简单的重复认识,消除一些技术性的差错与疏漏,更重要的是要对稿件的水平和质量进行总体调控,用更科学和更缜密的思维考察文章的学术质量、实用价值和创新意义。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和整理,将原始的信息条理化、规范化、有序化,使固有的信息得到调整、重组和最佳组合。文稿经过编者的精雕细琢,其结构更加严密,衔接更加紧密自然,语言更加流畅贴切,观点更加鲜明准确,论证更加全面充分,论据更加典型有力,从而成为不仅学术质量高,而且表达也很规范的作品。具体来说,第一,进一步编辑加工文章的结构与内容,提高稿件的学术质量。编辑人员通过增、删、改的加工方法使稿件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把不成熟的作品加工成为成熟的、合乎刊发要求的文章。通过增补文章论述,使其意义更加完整、通顺;删去原稿中与论述内容无关的东西,如节外生枝的议论、可有可无的例证、重复的语言,从而使文章更加精炼;在清楚作者思路的基础上,调整文章结构,以使所论述的问题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在认真研读原文的基础上,改正原文中的错误,如论述中的错误、用词的错误等。第二,对所用稿件进行规范化处理。按照统一要求、统一格式、统一标准进行文章的编辑与加工,使稿件更加合乎规范化要求。具体说来,要理清层次,精炼标题,规范标题;要规范文字、数字的表述;要准确使用标点符号;要统一图表、公式的编排;文章的注释、参考文献一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等要求进行编排。
       编辑人员对文稿进行修改加工时应掌握好以下三点原则:一是有错误的地方一定要改,而且要改好,不能不改而敷衍塞责。要避免出现虽然改了但原有错误仍然存在,或改掉了原来的错误又产生了新的错误等现象。这需要责任编辑强化责任意识,不能以“文责自负”为名,不对文稿进行认真修改。二是改稿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文稿的质量,不是为改稿而改稿。在众多来稿中,不乏精品力作。对一些在思想性、学术性、观点、论述、文字表述等方面都很严谨,无可挑剔的稿件,只需对其进行必要的学术规范及技术处理,不需要再进行过多修改而造成不必要的“画蛇添足”。三是编辑人员对文稿中的错误、漏洞、不足等应改、必改的地方,一定要改,可改可不改,并非错误、疵点的地方,就不要轻易改。一些精品力作已经过作者的认真思考与加工,形成了自己的写作风格及语言特色,作为责任编辑没必要再大改其稿,甚至造成一种形似改稿实则写稿的现象,越俎代庖,扼杀作品的风格与特色,甚至违背作者原意。
       总之,在编辑加工这一环节上,编辑需要根据编辑方针、办刊宗旨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运用自身掌握的学科知识、编辑理论与工作经验,对原稿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这样才能保证期刊的学术质量,促进期刊的不断创新。
       四
       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它是出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文稿进行加工时,主要按照出版的要求进行检查、修改、润色和提高,看原稿内容是否正确、新颖,语言是否准确、简炼,逻辑是否合情合理,从整体的角度去把握原稿。而校对主要是发现校样上文字符号的错误,且把它校正过来,是从语言的角度去审视,一个字、一个词、一个符号的核定。发现并纠正差错是校对者的主要职责之一——发现并消灭排版差错,发现并纠正原稿差错。
       编辑人员在加工稿件时,其兴奋点大都集中在文稿的社会价值这一主流方向上,是主流思维;而在进行校对时则需要将兴奋点集中在“对”与“否”的方向上,需要跳出自己的思维定势,采取逆向思维或否定思维的方式来对主流思维进行覆盖,用非重复叠加的思维方式,来触及主流思维活动中所涉及“思维死角”和“思维盲区”的领域,并以此来解决经过编辑加工后的文稿中仍存在错漏的问题。如果陷入“思维死角”或“思维盲区”,用相同的理念去再校一次原稿,那么其工作只不过是先前活动的再一次重复,其结果是文稿中的差错仍有可能存在。
       编辑对稿件进行加工时,是常规线性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是快速的、跳跃式的,视线从一个固定的点跳到另一个固定的点,每次眼睛能看到的,是相关的词和句,整体性理解文稿的意义;而校对时则应采取点式阅读方式,阅读时可以字词、字母、标点符号为阅读单位,要求字字落实,视线焦点必须高度集中,必须看清每一个字的一笔一画,对易错的字词还要停留片刻。
       如果校对者在校对时,采取线性阅读方式,就有可能犯“视而不见”的错误,常常会扫视整行整句,即大致感知其内容,往往来不及逐词、逐字感知;读到某字时,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感知,不习惯也来不及对其一笔一画仔细揣摩。这样,一句中整体上的缺陷和字形差别较大的错别字容易发觉,而句中某些形近字的差别却往往感知不到。如果不一个字一个符号进行校对,而是一滑而过,这样错误就很难被发现和纠正。因此,编辑在校对时应调整心态,应持客观的态度,以一种挑错的心态,用一种挑剔的眼光,使用各种挑错的手段(查资料、工具书、文献等),最大限度地消灭校样中的差错,从而保证刊物的出版质量。校对的职责决定着校对者必须是具有特殊视界和特别挑剔的“读者”,找出文本的显性或隐性错误,并予以纠正。
       校对是搜索、更正错误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校对者对校对对象有相对较长时间的注意,集中注意可以使对象鲜明而清晰,自己的分辨能力增强。编辑做校对时一定要摆脱常规阅读方式的影响,一次注视只感知一个字或一个词,一字一顿或一词一顿,要对每个字符的形体进行认真识别,要注意关键部位的关键细节,更要注意文稿中的细节问题。
       校是非是校对的功能之一,需要校对者凭借自身储备的知识或其他权威资料来判断原稿中的是非。按道理,编辑对自己所编的文稿最熟悉、最了解,应该更能校是非;但是,如果对自己加工润色过的原稿过于自信,则有可能会对差错“熟视无睹”。在校对实践中有时会出现对所校对的材料越熟悉,越会出现校对失误的情况。因此,在校对过程中,校对者要有质疑的心态,努力发现并解决编辑加工过程中未能改正的或改错了的差错。在校对时,要养成喜欢“抠”字眼,喜欢咬文嚼字,“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好习惯,练成“火眼金睛”;掌握校对技巧,谙熟校对规律,并形成职业习惯。
       总之,校对过程就是一个不间断地对校样或原稿中的诸多错误进行厘正和否定的过程,否定思维贯穿于校对的始终。编辑在校对时,直面校样上的特定对象进行的思维活动,应始终是审慎的、质疑的、否定的。要带着质疑或者否定的眼光去审视思维所及,不断地提出问题,心无杂念地对每个字、每个词、每个标点进行核对。要敢于并善于质疑,不断对样稿进行复查,最终消灭校样和原稿中的差错,从而保证并提高刊物质量。
       责任编辑 余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