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30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经验启示
作者:赵希宏

《桂海论丛》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包含着各种政治要素在内的全方位的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势必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文章通过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历程的理性思考,从理论根基、实践探索、战略部署以及条件保障几方面对改革的经验启示进行分析。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8)04-0001-04
       自1978年起,中国便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30年的改革进程中,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政治体制。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认真总结和研究这些基本经验,对于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意义重大。
       一、理论根基:政治体制改革要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依据。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前提。适应社会基本矛盾的客观要求
       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它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根基,同时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早在1890年恩格斯就谈到:“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在这里,恩格斯不仅从一般意义上预见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问题,而且还揭示出这样一条重要规律:社会主义社会要通过不断改革才能向前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必然随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而发展,而并非凝固不变。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包含政治体制在内的各种体制都将根据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充实和丰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内容,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原有的某些结论进行扬弃,单一固有的政治模式只能束缚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绝不是主观臆断的结果,而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理论的客观要求。处于任何形态中的社会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现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些基本矛盾发生作用的结果,这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始终处在发展和变化中,永远不可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这必然要求生产关系及其相应的上层建筑为它开辟道路。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通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实现的,而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是一个比建立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更为艰巨、更为困难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过程,不改革,就不能促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就不能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只能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而我们最根本的国情就是我们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前提。这一基本国情告诉我们,我们在坚持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民主还亟待发展,我们的法制还亟待完善,我们还存在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和具体制度的滞后性的根本矛盾。过去,我们虽然对初级阶段理论有所明确,而对其具体表现形式却缺乏实事求是的深入研究,以至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形成了粗放、僵化、滞后的政治体制影响至今。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回首30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历程,每一阶段的成功都离不开科学充分的理论作指导。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为政治思想上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目标、方法等理论设想,党的十五大后,改革引入了“依法治国”的现代政治文明理念,党的十六大在规范原有改革理念的基础上,明确了新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从六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执政党建设进行了全面而具体的部署,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宏伟蓝图。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又指导伟大的实践,只有坚持先理论后实践的方法,才能用坚实的理论支撑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这就要求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必须与时俱进,其创新性研究必将成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二、实践探索: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关键问题入手,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在边总结边实践的探索中寻求中国特色政治体制
       改革政治体制是解决现实问题,实现国家发展大计的根本保障,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政治体制改革从哪里进行,怎样进行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没有科学的理论根基不行,同时,没有找准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抓不住问题的关键也不行。
       人民群众最关注的政治热点,往往是社会政治矛盾的焦点,也往往是我们政治体制的缺陷和弊端的集中体现,应下力气予以解决,因此,政治体制改革要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事实上,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也恰恰是由解决关键问题而起步的。在改革之初,作为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分析了我国旧的政治体制的弊端,明确指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他指出,由于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成为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现在再也不能不解决了。”邓小平正是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详尽分析了当时党和国家在领导制度和干部制度方面的主要弊端、表现及其原因,深刻指明这些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我们的改革正是由此展开。
       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尤其是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探索的实践中,我们对于一些理论原则虽然比较明确,可在具体的操作中,有时还显得不够成熟,还处于边解决边思考、边思考边总结、边总结边实践的探索模式,以寻求和探索中国特色政治体制。比如对于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是如此。我国原有干部人事制度的弊端是干部职务终身制,缺乏科学的干部分类,缺乏公开公平竞争选拔的机制,缺乏考核、奖惩、罢免、退休等管理体制。为此,新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我们在实践中也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干部管理制度,但是,不可否认,我们的改革还没有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在进一步理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各种具体关系及具体问题仍然任务艰巨。对这些问题,我们既不能等待理论的完全成熟,也不能随意行事,还要本着实事求是精神,一切从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点出发,中国特色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不断完善。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是政治体制改革最根本的目标,也是最现实、最关键的问题。而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党内民主,党的十
       七大明确提出了“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导向性论述,这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目前,我们的党内民主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序化等还没有得到充分实现,为此,党还是要从问题的实质着手,在如何发挥和实现民主上做文章,从党的发展历史来看,什么时候党内民主正常、活跃,社会主义民主就发展的较好,什么时候党内民主遭到破坏,社会主义民主也必定受挫。党只有切实做好领导体制、执政方式等方面的系统改革,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才能步入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的必由之路。
       三、战略部署: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先试验、后推广的方法,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无可厚非,政治体制改革在我国总体改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它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成败。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行不通,经济改革成果也不能巩固,所有改革最终成功与否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当前,我们的社会管理体制能否得到创新,市场经济秩序能否得到整肃,政治腐败能否得到遏制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指向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战略部署问题成为政治体制改革能否深化的重要标志。
       政治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搞速决战、运动战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必须要有正确的战略部署。纵观30年的政治体制改革,我们既不能搞先破后立,也不能搞边破边立,而是在推进中破立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是从生产力低下、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长期以来就缺乏民主政治的熏陶,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比其它国家更具有长期性、复杂性与艰巨性。邓小平认为:“政治体制改革很复杂,每一个措施都涉及千千万万人的利益。所以,政治体制改革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以1980年邓小平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为标志,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已逐步进入国家发展的战略部署。近年来,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在精简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基层民主建设等实际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迈出了艰难而坚实的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从我国政治体制战略部署的视角来看,我们的改革在理论层面的研究还缺乏宏观性,在一些具体措施层面都还不够系统和深入,我们的改革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回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大体经过了改革的探索启动期、改革的高潮期、改革的调整期、改革的复苏期,应当说,我们政治体制改革在各个时期均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方向,然而,在如何把握改革的紧迫性和长期性,如何从发展的视野审视政治体制改革,如何科学规划改革的战略部署等方面,还缺乏一定的宏观性、系统性和战略性。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试验”,是一项难度和风险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事业。作为政治体制改革,本身更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这一重大的战略部署中,我们要坚持先试验、后推广的方法,才能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有机统一,形成一个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关系格局。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比经济体制改革更具有敏感性,所以,政治体制改革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应是一个分阶段、分层次的实验过程,前一轮改革是后面改革的试验,后面改革以前一轮改革为借鉴。
       在制定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中,我们应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加大改革力度,采取制度创新、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策略,做到由易到难、以小带大、试验推广的非均衡推进。
       四、条件保障: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经济发展为根基。以新的政治生态为契机,在必要的智力支持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有序进行
       经济改革和发展中所激发的社会群体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是改革传统政治体制,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条件。经济发展必然导致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这种转变也必然要求转变与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的政治管理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与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政治管理模式。我们的改革实践,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放在首位,根本原因就是发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从而为政治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保障。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行的党政分开、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等政治体制改革,正是源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经济发展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根基,也是政治体制改革最重要的动力机制。
       社会动员与整合所造就的新的政治生态,也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和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僵化、固有的模式越发受到挑战,并开始在崩溃中逐渐获得新的社会化模式和行为模式。当我们的社会整合在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时,我们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认同感以及政治认同感都会得到迅速提升,人们就会逐渐接受现代行为模式和价值观。而成功的政治社会化,又有助于动员和整合一切积极力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构建和健全完善的政治吸纳和整合规则,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条件下进行。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处于核心和领导地位,党的使命是带领人民群众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主人翁权利,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管理能力。政治体制改革本身包含着对党的领导体制进行改革,解决党政分开问题,但是,这种改革是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根本目的,决不能以损害党的领导为代价。当然,现阶段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处,我们可以考虑制定《政党法》,对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程序、原则及保障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这有利于调整和规范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增强各民主党派的社会责任感和参政意识,也有利于维护和保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稳定。”社会稳定是我国各项事业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是保障政治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改革措施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需要在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下进行,需要有一个宽松、和谐、规范的社会环境。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党和国家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取得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践中,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政治体制改革离不开必要的智力支持,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其提供了有效载体。在马克思看来,权力永远不能走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不仅受经济制约,而且受文化等精神文明的影响,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涵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社会文明有机统一的和谐发展。政治文明发展离不开精神文明的载体,新时期,我们应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创建先进文化,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保证和引导民主政治的正确发展方向,积极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谭 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