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化·教育]论民族影视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文化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邱仁富

《桂海论丛》 2008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民族影视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文化的题中要义。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文化必须充分发挥民族影视文化的优势,为构建和谐文化提供精神动力;政府必须积极引导影视文化发展,规范影视文化市场准入,营造良好气氛引导民族影视文化参与东南亚影视文化交流与互动;积极整合非政府组织的资源,推进民族影视文化走出去战略,对构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民族影视文化;民族地区;和谐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8)01-0083-04
       民族影视文化是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一面镜子,民族影视文化即民族电影电视文化,它是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文化具有双重影响。构建和谐文化必须正视其现实影响,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民族影视文化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一、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影视文化发展状况
       民族影视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文化的助推器,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影视文化取得长足发展。首先在电视文化发展方面,少数民族地区拥有电视的家庭不断增多,广大群众能够享受电视文化传播的丰富内容。据有关数据显示,广西从1995-2004年,农户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视机明显增加。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每百户拥有黑白电视机由1995年的59.38台降到2004年的53.77台,而彩色电视机由1995年的5.04台增加到2000年的30.04台,2004年广西农户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数量为53.90台,是1995年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量的10.69倍。这说明广西民族地区家庭电视拥有的数量和质量有明显的提高。黑白电视数量呈现下降趋势,而彩色电视的拥有量则迅猛上升,农户拥有彩色电视量的快速增加反映出民族群众对高质量的电视文化有新的诉求和企盼,对促进民族地区的影视文化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电视人口覆盖率也由1995年的79.5%上升到1998年的85.50%,2002年上升到91.47%。电视在民族地区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电视文化对民族群众的影响,日益成为民族群众生活休闲的重要平台之一。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取得重大进展,在广西一些民族乡村调查中发现农村有线电视发展迅猛,如在广西柳州市柳城县太平镇调查发现,在太平镇13个村委会中,各行政村的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左右,基本上可以收到20-30个电视频道,广西的数字电视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在全区十一个市全面实现数字电视转换,提高了电视的传播效率,丰富了电视文化内涵。
       与此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电影事业也取得很大发展,电影文化日益成为丰富民族群众生活的重要载体之一。以广西为例,广西自治区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地区电影文化事业的发展,早在1986年12月24日就印发了《关于我区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1995年的《关于加强我区农村电影工作意见的通知》(桂政发[1995]87号)和1998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区农村电影工作的意见》(桂政发[1998]14号)文件。提出要加大民族地区电影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规定“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每年放映12场电影”的硬性指标,加大农村电影的播放力度。并提出要设立少数民族语言翻译机构,译制壮族、侗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的影片,从1998年至2002年,全区共生产电视剧54部663集,年均约130集,比1998年前增加4.3倍。广西有60部(篇)广播电视文艺作品和电影、电视剧在全国评奖中获奖,推动了民族影视的发展,不断满足各民族群众的文化需求。据《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4》数据显示,至2003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全年完成民族语翻译片282部,各类电影放映单位达3363个,这些民族影片,依托各类放映单位在民族地区播放电影,提升了广大民族群众的精神生活水平,扩大了民族影视文化的影响。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纳入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工程,指出要“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加快推进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并提出要“全面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和“基本实现全国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这给民族影视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对扩大民族影视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族影视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文化的影响
       (一)民族影视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文化的积极影响
       1、民族影视文化为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文化提供方向导航。精神和谐是物质和谐基础上的更高级别的要求。随着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步伐,民族群众的物资生活不断得到发展和满足,精神和谐就越来越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指标。民族影视文化为广大民族群众提供意识形态、社会先进思潮、民族优秀传统等方面的资源,民族影视文化通过生动的电影、电视节目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灌输社会先进思潮,润物细无声,使民族群众了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先进思潮,引导他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培育和谐精神。民族影视文化还为民族群众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快餐,传承民族优秀传统资源,如民族地区的电视节目丰富多彩,能够体现民族特色。在宣传社会主流文化意识的同时还传播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健康饮食、民族音乐、民族舞蹈、健康咨询等节目,不断满足各种层次的文化需求,传承了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赋予传统文化于现代价值,使民族传统文化更加满足民族群众的精神需求,促进精神和谐,培育民族群众的和谐精神,对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文化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2、民族影视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文化提供价值判断和舆论监督。和谐的社会关键在于社会主体的和谐,社会主体的和谐内含主体价值的和谐。所谓主体价值的和谐实质上是主体价值是否存在、或有多大价值的问题及主体价值是否客观得到体现、是否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得到体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主体价值的是否体现需要有一定的判断载体,影视文化是社会主体价值判断的重要载体。民族影视文化通过一系列的电影、电视节目弘扬民族主体价值实现的传统标准、引导民族地区社会主体如何实现主体价值及主体价值如何可以公平公正的得到体现。民族影视文化可以通过电视媒体对社会主体行为进行价值判断和娱乐监督,对主体行为的善恶、美丑、是非进行判断,对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行为进行肯定。
       3、民族影视文化具有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丰富民族群众生活、提升现代生活意识的功能。少数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构成性资源,必须得到保护和发展,民族影视文化具有保护
       和发展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功能,能够通过电影摄影、电影节目的拷贝保存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如电影《鼓楼情话》以大量的侗族文化为题材,弘扬侗族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刘三姐》、《神女梦》等电影充分体现了壮族的文化传统,使得民族文化得到充分保护。而保护是基础,发展才是关键,保护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根本上是为了发展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甚或言之,发展才是最好的保护。民族影视文化的发展可以充分保护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民族地区的许多电视台都开办有民族文化节目,发展民族文化。这些都可以丰富民族群众生活,增强民族认同、增进民族情感。此外民族影视积极传播外来先进文化,不断拓宽民族群众的视野、增长见识,提升现代生活意识。
       (二)民族影视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文化的消极影响
       1、民族影视文化内容的复杂性给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文化带来非和谐因素。电影电视是一把双刃剑,给少数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带来许多有利因素,但也带来一些不利因素,民族影视文化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断丰富内涵,多元化趋势不断增强,包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民族现代文化、外来文化等。民族影视文化再也不可能局限在本民族地区的文化视域,外来文化的渗透,尤其是西方影视文化、周边地区影视文化的渗透使得民族影视文化面临很大的冲击,给少数民族地区和谐文化的建设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西方影视中的恐怖、吸毒、贩毒、暴力、色情等节目在民族地区的传播,给民族群众带来不利影响。一方面,西方的暴力电影、色情电影严重影响民族群众的健康生活、尤其是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一些青少年犯罪很大的因素是模仿电影电视节目的情节,模仿电影里面的刺激行为等,影响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另一方面,西方一些电影电视充满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宗教主义等价值观念,容易诱使一些青少年追求享乐主义。在广西调查发现,民族地区一些乡村的青年大多数出去打工,作为“新生代”农民工,很多青年对读书不是很感兴趣,他们认为赚钱才是最重要的,即使读了大学也不好找工作并且成本又高,他们更加关注电视上播放的现代生活,追求大城市的梦幻世界,想到大城市去淘金等。从长远利益看这是不利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因为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了,民族乡村只剩下老年人和小孩,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从何谈起?构建和谐文化从何谈起?《关于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要努力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要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突出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医疗卫生人才和应用开发型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大批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这正是针对当前西部地区人才外流、人才匮乏的现象提出来的,其目的就是为了稳住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尤其是民族乡村必须要稳住人才,才能构建社会文化。
       2、民族影视文化的现代性转换面临严峻挑战给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文化带来非和谐因素。传统的民族影视文化主要是以服务民族地区、服务广大民族群众为旨归的,在服务层次上比较单调,然而随着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民族地区外来人口流动加快、民族地区的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数量明显增加,传统的民族影视文化在服务层次上更加显得多样化、复杂化,在现代性转化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并且外界信息爆炸与民族影视信息吸收的容量及能力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给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文化带来一些非和谐因素。
       民族影视文化在服务层次上的多样化、复杂化程度不断增强使现代性转化面临严峻挑战,影响社会和谐。民族影视文化服务层次的多样化、复杂化程度不断增强主要是当前民族地区人口流动所决定的,就宏观方面而言,民族地区流动人口的增大主要表征为民族地区大量人口外流、外来人口不断涌入民族地区以及短暂流动人口量的增大,民族影视文化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断满足多层次人们的需求,易言之,传统的影视文化由主要是满足本地区的民族群众逐渐演变成满足多层次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就微观方面而言,民族影视文化必须满足不同阶层的文化需求,既包括民族地区农民群体、企事业工作人员群体、学生群体,又包括老人、青年、孩童等不同年龄阶段的服务群体。传统简单机械的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文化需求,其复杂化程度不断加强。因此,民族影视文化在现代性转化方面在一定时期很难满足不同消费群体之间的文化需求,容易使民族群众感觉到电影、电视节目乏味,一些人对相对单调的电影片或电视节目感到厌倦,尤其是青年人喜欢外国的影片,而电影或电视总是播放传统的战争片则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容易影响社会和谐。因此,当前民族影视文化的现代转型关键在于如何健康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影视娱乐观念,培育和谐精神。
       三、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文化中推进民族影视文化发展的对策
       新时期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文化必须充分发挥民族影视文化的优势,推进民族影视文化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高扬先进影视文化的主旋律,倡导民族影视文化多样性发展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文化必须要高扬先进影视文化的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影视文化,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电影制作、电视节目要把握时代脉搏。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导向,发展社会主义影视文化。大力弘扬我党革命战争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和改革开放的时代创新精神,电影、电视节目制作就是要反映这些精神,让广大民族群众更加了解我党领导革命发展的历程、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和改革开放的历程,引导民族群众跟党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倡导民族影视文化多样性发展,就要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电影制作要挖掘少数民族的优秀历史片断,把能够反映少数民族文化历程的电影制作作为引导民族影视文化发展的新方向,如《百色起义》、《刘三姐》、《神女梦》、《雍正王朝》、《康熙大帝》、《成吉思汗》等在少数民族地区引起强烈反响。倡导民族影视文化的多样性,要求电影电视要充分体现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发展历史、民族情感等,不断满足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民族群众价值观念的和谐发展。逐渐形成“一体多翼”的民族影视文化发展模式,即以先进影视文化为主体、以各民族影视文化为翼,推动民族地区影视文化的跨越式发展,促进民族和谐。
       (二)政府必须规范影视文化市场准入。营造良好气氛推动民族影视文化参与周边地区影视文化交流与互动
       政府规范影视文化市场准人是推进民族影视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民族影视文化的发展也必须要有个安定有序的市场准入机制。政府要规范市场准入机制,一方面要引导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影视内容,提升电视剧、非新闻类电视节目和电影、动画片的生产能力,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后产品开发,增加数量,提高质量,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发展对影视数字内容的需要。
       丰富影视内容,提升影视文化水平就是要生产一些符合现代理念、符合社会现实、符合现代群众心理的影视内容,比如影视内容要反映现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现实生活和境遇。不断提升电视剧、电影制作、电视节目的生产能力,通过运用现代技术实行制作—发行—播映—产后开发一体化建设机制,扩展影视文化的发展内涵。另一方面要全面杜绝一些非健康的影视文化进入市场,扰乱市场秩序,误导观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电影制作、电视节目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盈利,生产一些色情、暴力、低俗、庸俗之类的节目来迎取一些观众的眼球。政府必须要加大净化影视市场的力度,坚决打击和取缔非法影视在市场上传播。打击盗版光碟在市场上的泛滥,因为很多国外盗版光碟都包含了许多色情、暴力影片,误导群众尤其是误导青少年发展。
       政府扬是抑非,不断营造良好气氛推动民族影视文化参与周边地区影视文化交流与互动。民族地区大都处在祖国边陲,与周边地区经济文化交往密切,以广西为例,在中国一东盟合作框架下,推进民族影视文化与东南亚国家影视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对推进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扩大海外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广西许多民族与越南、老挝、泰国等少数民族有着独特的亲缘性,彼此之间有着共同的民族信仰和风俗习惯。民族影视文化与东南亚国家影视文化进行交流互动,在这些国家举办中国文化周、电影周、电视周等,增强我国民族文化在区域文化活动中的活跃程度,对扩大民族影响,推动影视文化多样性发展,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都很有价值。
       (三)积极整合非政府组织的资源,推进民族影视文化走出去
       政府引导民族影视文化发展是主渠道,但民族影视文化不单要政府积极引导,还要大力发挥非政府组织的资源,双管齐下,推进民族影视新型文化业态的创新。民族文化坚持走出去战略,需要整合民间团体、私人文化企业、文化中介机构的资源,《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要做大做强对外文化贸易品牌,重点扶持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电影、电视剧等产品的出口,支持国内文化企业与国家知名演艺、电影中介机构的合作,推动影视文化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积极整合非政府资源,多角度、多层次地推进民族影视文化向外向型产业发展,不断开放新兴文化业态,扩展海外市场。通过外向型文化产业发展带动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势头,打开民族影视文化发展的视野和渠道,推动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进步,对构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责任编辑 赵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