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作者:吕朝晖

《桂海论丛》 2008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强调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是十七大主题的固有意蕴和核心精神,是十六大主题的延伸。是十七大报告一以贯之的基本线索。作如是解读的意义在于,可以使我们更为自觉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好地坚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进行相应的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提出的任务和各项部署。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十七大主题;核心精神
       中图分类号:D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8)01-0007-04
       十七大主题已为胡锦涛同志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报告的开篇话精要阐明,毋庸再议。其核心所在可以作何种解读倒是应该重点提出作一番讨论的。这是因为深入理解大会主题,明了其核心所在,对于贯彻大会精神,实现大会提出的任务关系极大。笔者认为。十七大主题的核心精神在于强调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一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关于干什么和怎么办的原则性规定,一般包括目标任务和方针原则两大部分。干什么是指致力于的事情,即要达成的目标任务;怎么办是包括方针原则在内的达成目标任务所要采取的对策、措施。在行文叙述上,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是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但就主体用意而言,侧重点在于目标任务,是为了达成目标任务才采用相应的办法措施,落脚在要解决的问题,核心精神在于要达成的目标。十七大亦复如此,其核心精神正是落脚在目标任务上。
       (一)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是十七大主题固有的意蕴
       这一核心精神可以从十七大报告对大会主题的表述中领会得来。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对十七大主题的概括十分明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从这段话的逻辑线索看,是强调要通过什么办法达到什么目的,办法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目的是“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前者是路径、办法,后者是落脚点和归宿,核心所在。进一步分析则可以看到,“推进科学发展”强调的是发展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强调的也是提高发展质量;“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强调的仍然是提高发展质量。由此是不是可以把十七大主题的核心精神解读为“要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呢?我们认为是可以的,因为这一意蕴完全可以从十七大主题的表述中领会出来。
       (二)把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作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主题的核心精神,是十六大主题的延伸
       新世纪之初,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这种小康是不全面的,低水平的,发展不平衡的,即质量不高的小康,因而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沿着十六大指引的方向,五年间我们迈出了坚实步伐,但任务远未完成,成果只是阶段性的。十七大确定要继续努力,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且在十六大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强调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十七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要达成的任务是大会主题的核心,是十六大主题的延伸。
       揭示前后蝉联的两次代表大会的主题核心精神的关系固然是申明作者之所以认定十七大主题的核心精神是强调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一点理由。更重要的是要说明十六大、十七大把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作为主题核心精神的深刻的历史、现实的原因。那就是,我国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下进行的,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任务,要求我们这样做。为了解决物质匮乏短缺问题,在过去数十年间我们的主要精力和关注点放在经济总量扩张上,对经济以外诸方面建设发展则兼顾不够。经过近29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在总体上达到小康之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统筹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自然也就提出来了。这是历史的必然,是现实的需要。十六大审时度势,抓住了时代主题,担负了历史使命。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理解我们把十七大主题的核心精神解读为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合理性。
       (三)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是十七大报告一以贯之的基本线索和统领全文的总纲
       1、从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情况看正是这样的。这个报告用一个章节三千余字的篇幅着重阐述了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及怎样贯彻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见解,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成为一个结构完备的理论形态,贯穿于大会各种议题。阅读十七大的报告,可以深切领会到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这一核心精神。
       首先,顾名思义,从科学发展观的称谓我们就可以领会这层意思。科学发展观即关于指导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观点,而健康发展即近年来中央突出强调的又好又快发展。快是速度,好是质量,是速度和质量的统一,强调的重点是好,好字当头,质量优先。从科学发展观的称谓即可以领会到,十七大突出强调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其核心精神是强调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体现这一指导思想的大会主题,自然也是相应的。
       其次,从十七大报告给科学发展观所下的定义,我们可以领会到它所强调的核心精神正在于此。十七大报告给科学发展观下的定义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一要义是发展”的“发展”是速度与质量的统一。因为“发展”与“增长”的含义不同,“增长”是指数量增加,侧重于速度,而“发展”则是质量与速度的统一,是又好又快,更为强调质量。与下一句“核心是以人为本”联系起来看,强调质量优先的蕴意就更为明显。因为“以人为本”对发展作了质的规定——要有益于社会和人群,如果一味进行非科学、非理性“发展”,致使空气不能呼吸、水不能喝、食品含毒不能放心吃,社会严重两极分化,阶级对立,引发社会动乱,那样的“发展”再快也是有害的。显然这里突出强调的是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再接着第三句“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的仍然是发展的质量。“基本要求”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呢?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不是片面。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建设都要搞,都要又好又快发展。“协调”是各个部门、各项建设配合得当,相得益彰,强调的也是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第四句“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讲的是工作方法,要总揽
       全局,统一筹划,强调的仍然是发展质量。是要从工作方法上加以保证,务使实现。这是从十七大报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定义的分析中我们所领会到的大会主题的核心精神。
       再次,从十七大报告关于要树立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理由的阐述中,我们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十七大报告是通过深入分析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所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陈述之所以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由的。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七是社会活力明显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据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上述八个方面,虽然涉及的面很广,但讲的都是发展的质量问题。
       最后,从十七大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策论陈述中,我们仍然可以领会到这一核心精神。诸如“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所强调的发展,是一个好和快的统一问题,是从提高发展质量着眼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是从发展质量着眼的。“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也是从发展质量着眼的。此外,“坚持统筹兼顾”、“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等有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路径,其着眼点无不在于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这是从十七大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阐述的分析中得到的结论。
       2、从十七大报告全文的情况看也是这样。十七大报告有三万余言,十二个部分,如上所述,第三部分集中阐述的科学发展观,核心精神在于强调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其余十一个部分也都贯穿了这一核心精神。第一部分阐述十六大以来五年的工作,回顾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就,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从中可以使人们体会到,过去的五年是致力于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五年。十六大和十六大以来中央作出的各项政策之所以是完全正确的,理由正在于此。报告的第二部分回顾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从29年的实践成就中归纳了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结论,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的发展道路。发展道路包括了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两个方面,从当前中央强调的“又好又快发展”的语意看,质量是首选,所论显然与提高发展质量密切关联。
       第四部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十六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修订补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及的完全是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问题。而后几章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及关于军队建设、一国两制的港澳台工作方针、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或者是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部署,或者是强调为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提供国际国内条件和组织保证。总之十七大报告通篇贯穿了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这一核心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篇关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煌煌专论。
       揭示十七大报告主题的核心精神,将之解读为强调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是十七大文件业已存在的意蕴。这样解读意义是多方面的。
       二
       (一)可以使我们更为自觉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科学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理论体系,又是一种社会制度,但首先是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强调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下,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换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在于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使全社会普遍能够享受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可以随着发展而更为富足和幸福。在实现手段和策略上则以利益攸归办法调动个体、局部的劳动、投资积极性,增加社会财富,做大经济总量。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体人民的幸福指数,而鼓励个体、局部发财致富只是过程和手段,不是归宿和目的,所以要通过实行税收和二次分配政策,保障改善弱势阶层的生活和实现多数人的利益。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主义。如果只讲发展速度,只讲社会财富增加,而不讲生产和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背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因此,能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把它贯彻到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中去,贯彻到发展的实际工作和具体项目中去,是衡量社会发展质量的首要尺度。符合和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的发展是质量高的发展,否则是质量低下的不科学的发展,是不道德的不和谐的发展。哪怕经济总量增加再多,也不能算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把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解读为十七大主题的核心精神,有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十七大主题词中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语的意义,更为自觉地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定性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
       (二)把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解注为十七大主题的核心精神,有利于我们更为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相应的政治、文化、社会的各项体制改革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十四大首次提出而由尔后的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所肯定和推动。经过十余年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这是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许多成就中最为可喜的成就,是我党我国人民顺应时代潮流,与世界市场“接轨”的最为明智的选择。
       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的威尼斯,经过大约一千年的发育到15世纪传人荷兰,16世
       纪传入英国,18世纪后向东由陆路传人法国、德国、俄国,由海路向西传人美洲、大洋洲,最后海陆两路交汇于中国、日本,炽然成为全球大趋势。数百年来,市场体制无孔不入,到处破坏古老的农耕体制,引发社会的剧然动荡。英国为此有100年战争,法国也反反复复地折腾了几十年,其间有雅各宾派的专政,有路易十六的上断头台等等,德、俄、日本也概莫能外。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到1949年经历了100多年战乱,直至上世纪末期也开始理智地走上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尽管我们在市场之前用了“社会主义”这样限制性字眼,毕竟还是接受了“市场”,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全球市场体制。市场体制的全球化是上一个千年中叶以来的世界潮流,它催生了现代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和活动范围,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谁先接受它谁就先受益,谁拒绝它谁就落后挨打。所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说的。近代以来,中国之所以落后,之所以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侮,从根本上说是我们长期没有看清业已存在的市场全球化的大势,不明白自己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时代。所幸的是,现在我们已经醒悟了,并且已经明确地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七大明确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是很有见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运作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是谋求经济既又好又快发展,又可以使社会财富分润于广大人民的经济制度,它已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而是贯彻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市场经济。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十七大主题词提出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发展目标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背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定性的发展不是科学的发展、是不和谐的发展,因而不可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可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质上是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大问题。因此,把十七大主题的核心精神解读为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对于我们适应市场体制全球化潮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有重大意义。我们要按照十七大主题词强调的“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要求继续努力,不仅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定性表现在资金流通、产业所有人以聘请方式雇佣经理、共同使用交通、通讯等公共设施,保护公私财产不受侵犯等技术层面,而且要使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能够反映这种规定性的要求,成为国家组织的结构和运作方式,通过社会经济因素和政府宏观调控去增进包括公私财产在内的社会财富,并使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
       (三)把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解读为十七大主题的核心精神,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提出的工作任务和各项部署
       如前所述,科学发展观实质上是关于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概念体系,十七大提出的关于今后工作的各项部署也都是围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这一核心精神展开的,因而如是解读十七大主题的核心,有利于提纲挚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落实十七大的各项工作部署。
       责任编辑 赵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