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天 下]陪吴组缃谒冯玉祥故居
作者:许 评

《人民文学》 2004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北京大学教授吴组缃,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是著名学者、作家,中国散文学会首届会长。我是以山东省散文学会名义邀请他来讲学的。他是冯玉祥息影泰山时,请来讲授国文的教师。我陪他参观普照寺冯玉祥故居,实际上他成了我的导游,使我了解了一些历史的却是第一手的有的又是鲜为人知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
       一九八六年冬至,夜宿岱庙宾馆,次日拂晓,我被呼啸的北风惊醒。天刚蒙蒙亮,赶快打开窗子,刺脸的雪屑刮进屋来,我骤起愁云,心里说:“今天陪吴老登山要落空了!”早饭后天空竟然飘起了鹅毛大雪。我带有歉意地对吴老说:“天不作美山路又陡又滑,车子不能开,雪停了上山吧。”吴老双手举起昨天刚刚在曲阜买的柞木嵌银百寿杖,颇为认真地说:“我有先见之明,有这个,什么山路不能走!”吴老已是七十八岁高龄的老人,身体又比较瘦弱,却执意冒雪步行登山,他此时此刻怀念冯玉祥先生的心情,可想而知,我只好主随客便了。出宾馆上行不远,路经红门关帝庙,他用手杖指了指对我说:“当年冯玉祥先生聘请来为他讲授哲学的陶行知,讲授马克思主义的李达,讲授《资本论》的邓初民,讲授政治经济学的陈约隐,讲授历史的范明枢、王湖、张雪门,讲授书法美术的赵望云,讲授天文地理化学的陶宏和我等教师们就住在这里。”我心里说,这都是著名学者专家,吴老对他们共同的故居,定会流连半日,发一通感慨才肯离去的,谁知,他只是在院子里兜了个圈儿,在他住过的房间门口向里瞟了一眼,即急不可待地奔向冯先生故居。从关帝庙到普照寺的山路忽高忽低,脚下滑不唧溜,视力又受弥漫飞雪的影响,年轻人走起来也十分吃力,上下坡时我扶他一把也不让扶,总是走在我的前头,好像冯先生正在旧居向他招手哩!
        普照寺位于拔地擎天的凌汉峰下,急湍奔流的西溪岸边,葱茏苍郁的密林深处,分上下三重九进院落,依山势建造,高下相间,栉比鳞次,环境十分清幽。寺中摩松楼西院,门上悬挂着当年悬挂过的“菊林旧隐”匾额的三间上房,就是冯先生当年的卧室。吴老进屋向冯先生塑像深深地行了三鞠躬,然后对室内展品,冯先生学习功课表、学习笔记本、读过的书《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初步》、《资本论》、《唯物史观》等,向我介绍起来如数家珍。他颇为感慨地朗读着冯先生亲笔题写的几幅标语:“在国家这样危亟之时,要正确的领导群众前进,必须努力充实自己的学识。”“救民安有患肩日,革命方为绝顶入!”“大欺小、强凌弱、富压贫、男轻女,均非人也!”“不平等的社会是吃人的社会!”“若不信辩证法唯物论,则我民族不能复兴。”……然后对我说:“冯先生由一个晚清旧军人、北洋军阀将领,经过曲折历程,走上革命道路,是他两次来泰山近三年的学习,完成了一生思想的大转折。”
       吴老走出房门,带我来到“六朝松”东侧院内,这里是一大片诗碑林,冯先生的诗作,赵望云配画。吴老说,冯先生读进步书籍学革命理论,自觉联系实际付诸实践,经常进行社会调查。他有一百多首农村题材的诗,都是他亲自调查了解的农民真实的苦难生活的写照,赵望云配画后,他特意选了这四十八首,亲笔以工整的隶书写下来,刻石以进行宣传。他为了达到宣传群众启发群众的目的,写得特别通俗易懂。从他的读书笔记可以看出,他多次主张文艺的大众化,创作出被评论家们称为“丘八体”的新体诗。吴老用手杖指着我眼前的一幢石碑朗诵起来:“坡下山地二农夫,弯腰低头正割谷,裤腿高卷过膝盖,两腿黑皮裹筋骨。镰刀挥不住,热汗满身流……粒米何止半斤汗,劳动所得难饱腹!富家一门笑,贫农千家哭,生活如此不平等,大众哪里有自由!”接着,吴老说,一次冯先生率领几位教师和侍从到泰城东郊上高村助农割谷,他身穿土布对襟褂儿,头戴草帽,完全是农民打扮,一面割谷,一面同长工攀谈。这两个长工都姓刘,天天起五更睡半夜,东家每天给吃两顿饭,每顿饭每人两个粗粮团子,一年工价一石二斗高粱,家中年迈的爹娘还要讨半年饭。冯先生本来身强力壮,可是割谷累得汗流浃背,割到地头上,腰疼得站不起来。他对贫农的苦深有体会。割完谷子,他诗兴大发,当场朗诵起来,吴先生记录,赵望云当场作画。我听了吴老有声有色的介绍,又品读起诗来,并细心看了逼真的图画,觉得我的思想受到感染,激情满怀,紧接着连续高声朗读了《山上的挑夫》、《路旁残疾人》、《采野菜的妇人》、《泥瓦匠》、《穷人的年节》、《山轿》等诗碑,吴老同我一起朗读起来,我们两人每读一首诗,都是声泪俱下!这些风雪中的诗碑,一块块冷冰冰,颜色惨白,可是诗人的心,却是红色的,炽热的!这诗碑林是一部旧社会农民的血泪史。冯先生的手迹现出他的高大形象和为危难祖国与劳苦大众而呼号的声音,震颤心灵,怎能不使我悲痛,愤慨,深思,激动,奋起!
       吴老和我来到冯先生陵墓,上端正中镶嵌着冯先生浮雕头像,下面诗碑是李德全选刻的冯先生“丘八诗”中的一首《我》:“贫民生,贫民活。不讲美,不讲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奋斗不懈,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这实际上是冯先生的人生信条。吴老说:“冯先生多次对我说:‘泰山上的老百姓缺衣少食,愚昧无知,是泰山之耻。古迹这么多,风景这么美,都在其次。百姓不富,不觉悟,无知识,国家难保,何况泰山!必须发展教育,普及科学。’”他隐居泰山期间,虽然得到韩复榘等几个人的少量接济,经济上非常困难,连他在北京的私人房产都卖了,生活十分简朴。他却挤出一些钱来,修了大众桥,兴办了一些公益事业,尤其在山区创办了十五处义学,招收贫家子女二千五百多名,在普照寺西侧的小王庄创办了一处综合性的科学馆,一处卫生院,在二十多个村庄普及了农民夜校,扫盲,学文化,宣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推广现代农林生产技术和卫生防疫知识,引进烟台苹果、大泽山葡萄、曹州牡丹、龙井茶树,第一次在泰山创建了苹果园、葡萄园、茶园、牡丹园。
       吴老兴致极浓,带我沿窄窄的石阶盘道,踏雪攀援四华里,登上拔地入云势凌霄汉的凌汉峰的左肩峰一天外峰。这里有冯先生在三阳观后面密林深处建造的几栋房屋,现仅存房壁。吴老气喘吁吁地对我说:“这里是泰山的天外仙乡,没有游人到此,冯先生安排中共代表王梓木住在这里,冯先生的秘密电台也设在这里。他一直通过这秘密电台同周恩来保持联系,并经常于夜间登临这里与王梓木共商抗日大计。”吴老带我观看木末亭畔一幢碑刻,是冯先生以隶书题刻的《满贵祥炼师功德碑》。冯先生以三阳观开山祖师王三阳真人曾率上百名道士参加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动员道士满贵祥支持抗日,于是,同冯先生结为好友。一次,吴先生随冯先生来此,见王梓木穿一身道袍,是满道士送的。他对王梓木和电台机要员全力予以掩护,所以冯先生为他树碑立传。这时我对吴老说:“听了您的介绍,才知道此处名为天外,并非世外桃源,仍是人间,连信奉‘清净无为’的道士也在为抗日工作。”吴老点点头说:“是的,可见冯先生的良苦用心。”回来的路上,吴老又指点给我看冯先生沿途留下的题刻。一块巨石上的题刻是:“如不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必亡!”泰山书院三贤祠前的洗心亭石梁上的题刻是东三省的纵横距离、面积、人口和“你忘了没有!东三省被日本人占了去!有硬骨的人,应当去拼命夺回来!”……这些既是冯先生的宣传,也是他的座右铭。
       返回故居院内,吴老像偶遇久别的老朋友,惊喜地指着树身似龙树冠如伞的“华盖松”下的石案说:“这就是冯先生的课桌!是当年的遗物,且是原来的位置,一切如旧。”他说,是冯先生于一九三三年八月十七日从张家口返回泰山不久,一天冯先生坐在这石案旁的矮凳上听他讲宋词《满江红》词牌,举例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和辛弃疾的《满江红·点火樱桃》。冯先生思想极为集中,只听了一遍,就背诵如流,且声调激昂,义愤填膺。吴老当时就想到他是将岳飞和辛弃疾的遭遇联系到自己的遭遇来阅读的。辛弃疾这首词写于淳熙八年,他因积极抗金被免职闲居江西上饶,借叹春之流逝而抒发永远不消之愁,无处倾诉之恨。此时的冯先生也有同感,他在共产党人的推动下,于一九三二年十月八日离开泰山奔赴抗日前线察哈尔,组建民众抗日同盟军,自任总司令,抗日名将方振武任前敌总司令,共产党员吉鸿昌任前敌总指挥,统率四万爱国健儿,同日寇浴血奋战,连克康保、宝昌、沽源、多伦。正在胜利进军之时,蒋介石以“破坏国策”罪名发兵讨伐。冯军在蒋日内外勾结夹击下失败。冯先生不得不重返泰山隐居。吴老说,就在他讲辛弃疾词写作背景时,侍从走来小声对冯先生说:“韩主席来了。”冯说:“叫他进来听吴先生讲课!”韩复榘果然进来自己找了条矮凳,毕恭毕敬地坐在冯先生后面听讲。下了课,冯先生考问起韩复榘来,问得这位省主席大人张口结舌。冯先生像老子训斥儿子一样给韩复榘讲起抗日的大道理。
       吴老在谈到冯先生在上课时间从来不接待客人的时候,表情特别激动,他说:“那时我是只有二十五岁的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是五十岁的浓眉大眼身材魁梧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却执弟子礼甚恭,对我若仆从。”每周两节国文课,每到上课时,他必到门外迎候,让先生走在前面,自己恭候其后,到课桌旁先让先生入座,他双手捧给先生一杯热茶,再将作业本包括诗作双手递给先生批改,然后放好笔砚,展开笔记本,恭恭敬敬地听讲。可见冯先生是何等的礼贤下士。
       此时此刻,吴老对冯先生的崇敬与怀念之情深深地感染了我。我党的忠实朋友,抗日名将,尤其人格的伟大,使我重新认识了这位冯大将军,使我的心灵贴近这爱国爱民的伟大灵魂,一霎觉得他的死重于泰山,一霎又觉得他在新的历史时期复活了,与巍峨的泰山同在,屹立在他所企盼的走上国强民富康庄大道的伟大祖国的东方!
       最后抄录吴老此次故地重游留下的一首诗:
       无语到兰台, 昔曾遥夜来。
       相忘月下客, 独拈梦中梅。
       雨过天香合。 星沉曙色开。
       早知春来尽, 合着绣襦回。
       ——三五年住泰山,今梦中得此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