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经济研究]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区域聚集同时加强的经济解释
作者:陈文慧 申 靖

《桂海论丛》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革命的浪潮席卷了全球,与之相伴的近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垒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区域聚集会同时加强。文章试图找出二者同时加强背后隐含的经济学原理,再从新的视角——跨国公司出发,进一步阐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区域聚集同时加强的现象。
       关键词:国际分工;产业集群;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
       中图分类号:F1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7)04-0016-03
       经济全球化是指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涌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世界范围的经济高度融合。经济全球化使整个世界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国际分工,从不同产业的全球分工,到产业内全球分工,又发展到企业内的全球分工。资金、人才、技术的全球流动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进程的加快,作为具有动态、开放系统性质的产业集群也将日益成为国际分工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断朝着全球化、技术化和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经济全球化其实就是分工化、就是集群化。产业的国际分工深化与区域聚集现象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彼此依赖,相互促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区域聚集会同时加强,文章试图找出二者同时加强背后隐含的经济学原理,再试从新的视角——跨国公司出发,进一步阐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区域聚集同时加强的现象。
       一、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区域聚集同时加强的经济学解释
       (一)古典经济学
       亚当·斯密在其有名的斯密定理中曾指出:分工水平依赖于市场容量。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能从专业化分工得益依赖于参加分工网络的人数,分工的经济效果就是网络效果。斯蒂格勒对“市场范围限制分工”的斯密定理做了深入的阐述,他将分工问题和厂商理论结合起来加以论述,认为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使报酬递增的生产工序可能会增加,当规模足够大时,专门的厂商就会从事这类工序的生产。也就是说,只有当产业的规模达到足够大的时候,产业内进一步的分工才会出现。如果将这一观点进行引申,那么不断拓宽的世界市场规模为分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可能,除了那些天然连续性的工序无法空间分割外,任何存在报酬递增的工序都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被重新分布,这就出现了生产的国际化现象,即产品的中间投入品的生产实际上是在许多国家分工生产完成的。亚当·斯密还认为,市场范围决定了专业化水平,美国经济学家杨格(AllynYung)发展了斯密的观点,认为“分工一般地取决于专业化分工”,后人称之为“杨格定理”。专业化分工形成的社会化分工网络,把人员的培训、销售网络的建立、运输成本的降低、原材料的供应全部纳入到专业化的分工里。这种专业化和社会化的高度发展,就有可能形成地区性的新产品、新技术孵化器,国内外最新的技术就会向该地区聚集,从而形成企业集群发展壮大的良性循环机制。专业化分工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力量。
       (二)新马歇尔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继承了亚当·斯密对劳动分工的开创性观察,第一个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产业集群现象。在对区域产业集聚的考察中,马歇尔提出了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所谓外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规模经济使企业生产成本处于或接近最低状态,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对厂商的地理集中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学者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对外部规模经济理论与聚集经济进行了新的诠释,形成了新马歇尔理论。新马歇尔理论的主要内容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地聚集的厂商超越当地集聚地区的地理界限参与到一个空间更加广泛的国际分工之中,跨国公司及其相关的跨国生产网络也可参与当地劳动力的生产分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当地聚集经济在全球经济网络中的专业化水平和生产的特质性,扩大了产品的消费市场。为了迅速成功地适应需求的变化和掌握本地尚未运用的新的专业化技术,当地聚集的厂商从全球市场上采购中间投入品。中间投入品的全球采购,虽然降低了聚集经济对当地产业的粘性和依赖程度,但却进一步增强了当地聚集经济在全球生产网络(或生产链)中专业化的特殊性和专属性,使当地聚集经济根植于更广阔的全球背景之中,从而扩展了当地聚集经济的成长空间。经济全球化还进一步增加了当地聚集厂商获取全球信息和新知识的途径,提高当地厂商持续创新能力,增强了聚集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经济全球化导致的聚集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当地聚集的引力,特别是世界大型跨国公司在当地的聚集。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活动的地理聚集之间的关系类似“鸡与蛋”之间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三)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是说明规模报酬递增和运输成本如何互动,从而影响生产活动的地理分布的。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如果从事制造业的劳动者可以自由移动,并且他们主要向高工资的地区移动,其结果是:当运费和其它贸易费用较低,制造业部门将在一个地区不断集中;当运费和其它贸易费用超出由于集中生产所带来的收入递增的效果,那么,集中的趋势将会减弱,可能会出现分散布局的趋势。新经济地理学强调,包括运费在内的贸易费用与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利益两者间的关系是决定企业集聚和分散的主要动力机制。新经济地理学也探讨了国际贸易自由化与一个国家产业空间变化的关系,认为,一个国家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加速,就整体而言,将会出现企业空间的分散化,但在各个区位点随着生产专业化出现,会带来特定产业的集聚。在贸易成本的高端,市场被分割成规模有限的条块,由空间距离所决定的不完全竞争的性质和就地供应市场的要求决定了厂商之间的排斥大于吸引,厂商只能向规模有限的本地市场提供服务,而有限的市场规模抑制了专业化分工和产品细分,市场外部性难以体现,整个经济空间将为众多分布于不同区域的厂商和分散的规模有限的市场所覆盖。随着贸易成本向中间段趋近,分立于不同市场的厂商之间的相互吸引上升,排斥下降,各自对对方市场的渗透力加强,当吸引压倒排斥时,分立的小规模市场趋向于融合(即区域一体化),厂商和劳动力在更大规模的市场区形成集聚。从而形成“市场扩张→产业国际分工深化→生产专业化产品细分→外部经济加强→厂商集聚→市场扩张”的累积循环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经济全球化过程的一个基本写照。
       (四)现代创新理论
       现代创新理论认为,创新不是一个企业孤立的行为,创新
       是一个交互过程。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的限制无法在企业内部实现专业化分工。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在其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内跟上知识发展的步伐,因此,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需要与外界大量交换信息,对外部知识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而集群区竞争对手的存在迫使企业不断革新技术、创新产品、改进服务培育核心竞争力,因此,通过深化专业分工,并在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也就是说,竞争使产业内部的分工更加专业化,合作使企业间形成的产业链更加紧密。在竞争中合作不仅使集群区中所有的企业竞争力得以提高,还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五)现代城市化理论
       分工不仅是城市经济的显著特征,而且是分析城市经济和城市性质最基本的线索。实际上,城市化与分工、产业聚集之间存在着自我循环演进的关系:第一个循环演进是:分工深化→生产效率提高→经济增长→收入增加→城市化发展→产业聚集加强→交易效率提高→分工进一步深化;第二个循环演进是:分工深化→分工协作的需求增加→城市化发展→产业聚集经济效益→经济增长→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分工进一步深化。这样,一方面,分工是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基础和根本动力。分工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知识和技术进步,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而随着经济增长和分工深化,对于分工协作的需求增强,直接促进城市化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化通过人口和产业空间聚集,创造了大市场,带来聚集经济效益,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又反过来推动经济增长和分工的深化。正如著名历史学家布劳代尔所言:没有起码的分工,就没有城市;反过来,没有城市的干预,就不会有比较发达的分工。
       二、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区域聚集同时加强——基于跨国公司视角
       (一)跨国公司成为连接产业国际分工与区域聚集的纽带
       1.跨国公司在产业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在非全球化环境中,早期的跨国公司将社会化分工的范围延伸至国际.产生了散布在世界各国的分子公司,但是因为海外各分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主要供应当地市场或返销母国,世界各国的生产过程之间并不具有内在的生产关联性,因此国际分工只发生在最终产品之间,而国际贸易则成为国际分工实现的唯一途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更加便捷,合作的区域化、集团化不断加强,跨国公司生产活动的跨区域布局日益成为现实,跨国公司进入了区域化、集团化的经营阶段。分散在海外各地的子公司不再是独立运作或仅与母公司发生联系,而是保持着与母公司及其它分子公司间高度一体化的联系。跨国公司根据各区域竞争优势,通过内部分工体系将位于不同国家的子公司和合作伙伴的经济活动进行分工和有机结合,使分布于不同国家和区域的生产过程之间建立了高度依存的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一个以价值增值链为纽带的国际生产网络。而作为与世界经济相对应的企业形式,跨国公司的发展更是大大丰富了国际分工的内涵:产品贸易从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出现了同一国家(跨国公司设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分支机构之间)、同一企业(跨国公司内部)、同一产品(不同生产环节)内的贸易,从而跨国公司所占据的市场由分散、独立的市场扩展到整个跨国公司体系所占据的区域市场,甚至全球市场。当今,全球化运作的跨国公司已将生产分工深入到价值增值的各个链接点上,将研发、制造、市场营销、售后、运输、金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世界生产体系”的实体部分。
       2.跨国公司逐步成为企业群聚区域的重要参与者。企业群聚的逐步发展,使跨国公司成为企业群聚区域的重要参与者。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群聚区域作为国际分工的有机组成部分,为适应全球化竞争的挑战,必须保持与外界的紧密联系,因此其发展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必须用全球化的视角来看待集群区域的发展。跨国公司在集群区域内投资建立机构,通过内部分子公司及彼此之间的资金、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的全球性流动,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集群的区域经济系统中,一方面以客商的身份将某些业务外包给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区加工企业,另一方面将某些部门如R&D研发部门、制造部门等直接设在集群区域内部,成为集群的区域经济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此外,跨国公司全球性的知识学习使知识技术交流不再局限在某个区域,跨国公司组织中企业家,经理人和技术专家的内向和外向流动成为传递知识和创新的载体,外来知识和信息成为集群区内知识创新和学习的重要源泉。
       总之,在产业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跨国公司不仅是企业群聚区域的重要参与者,而且通过自身的全球网络组织和相互之间的联系网络为集群区域和外界经济架起了一座桥梁,成为链接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区域聚集的纽带。
       (二)跨国公司促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区域聚集同时加强
       美国学者马库森(Markusen)对美国、日本、韩国和巴西经济增长明显较高的集群区域进行研究后,指出跨国公司在产业集群中的足迹无所不在。模型表明跨国公司在向海外投资时采用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是内生决定的,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意味着跨国公司将生产环节进行国际化的分割,将每一个生产环节放在成本最低国家。跨国公司无论是采取垂直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还是采取国际外包的方式来实现生产国际化的目的,本质上是由市场规模扩大引起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提高的结果,不同的区位在不同的产品或不同的生产工序上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的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定位于全球市场,这些海外分支机构从母公司或其他第三方进口中间投入品,生产的中间产品或产成品除了满足东道国消费需求外,还要出口到母国和其他第三国家或地区,因此这类投资有很强的贸易创造效应。而外包的贸易创造效应就更是显而易见,所以市场规模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最终决定了分工和贸易模式。而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跨国公司更是为加强产业的国际分工和区域聚集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生产专业化、产业的国际分工的深化,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居主导地位的跨国公司及时将国际市场需求的变迁通过自身的需求信息传导到地方的生产网络,促进了集群区域内供给的转变和产业的创新升级,从而促进了集群区域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跨国公司针对各集群区域不同的区位,发展建立在要素密集度之上的比较优势,在客观上造就了各区域在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等级差异,从而又反过来影响国际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和合理化。正是基于跨国公司的纽带作用使得产业的国际分工深化与区域聚集彼此依赖,相互促进。
       集群现象成为当代经济地理研究的一个热点,尤其是产业的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中存在的集群区域与20世纪初存在的传统的地方集群有了深刻的变化和发展,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始从新经济地理学、现代创新理论与现代城市化理论等角度对其形成与发展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实证分析中,也有不少学者从产业的视角,从国家竞争的角度出发展开了论证,然而在全球化竞争的时代,集群区域更是动态和开放的系统,跨国公司作为链接产业国际分工与集群区域的纽带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从跨国公司的视角研究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区域聚集同时加强现象将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而国内外这方面的论述还很少,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严峻的挑战。
       责任编辑 莫仲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