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借以制度来防范利益分化
作者:但云聪

《桂海论丛》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利益分化、社会利益的多元化以及多元利益表达的需求与利益表达渠道的不完善相冲突,使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不公平的现象不断发生。要防范社会利益继续分化,保障社会公平,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利益均衡机制才能实现,这应当包括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博弈机制、利益疏导机制、利益调节机制以及利益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
       关键词:和谐社会;利益分化;利益均衡
       中图分类号:C9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07)02-0007-03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指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必须要加强制度建设。从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和目标到此次强调要通过制度建设来保障社会公平,这表明,我党不仅不断提高着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视程度,更重要的是决心通过制度来解决现行社会中所存在的利益分化等有违社会公平的现象。
       一、我国社会群体利益分化与利益协调的现状
       (一)社会分层导致社会利益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传统意义上的阶级阶层结构被打破了,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界限不再那么清晰,这两个阶级内部不断出现分层,尤其是近十年来新的利益阶层不断出现,甚至一些“特殊利益集团”的出现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不同的阶层间存在着不同的具体利益和要求,社会各阶层及其成员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但应当指出是,现在社会中利益的冲突与矛盾已表现出一种新的形式,即在矛盾中还在寻求协调,在差异中还在寻找统一。这说明,以往解决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利益矛盾的方式已不再适用于当今社会,社会必须存在一种能协调各方利益的机制,政府必须寻找一种能够协调多元利益的方式,而不能通过减少多样性或者压制冲突来解决利益上的矛盾。
       (二)多元利益表达的需求与利益表达渠道的不完善相冲突。社会群体的不断分化导致了利益要求的复杂化,这必然要求有新的利益表达渠道与之相配套。但是新的利益群体的出现并不代表原有的政治架构已经为其准备好了利益的表达渠道,反而出现了渠道缺失的状况,并且由于市场经济存有的缺陷以及政府转型不到位,使得我国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利益诉求处于一种无序化的状态。越来越多的利益群体为了拥有自己的利益表达渠道会不断地冲击现有的政治架构,甚至打破原有的利益表达格局,冲垮利益表达机制。利益表达渠道的不完善使得多元利益表达需求存在着困境,这与构建和谐社会、保障社会公平的要求是相违背的。
       (三)利益均衡机制的建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市场经济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了起来,而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必然要求加速社会体制的改革,但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利益均衡机制却没有相应的建立起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而相对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构建和谐社会的侧重点应该是社会体制的改革。建立新体制的作用就是要更好的规范和管理社会组织,协调社会矛盾,保证社会公正。而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还是在于利益上的矛盾,社会公正的内涵就是社会劳动和再分配的公正,也就是利益的取得和分配的公正。因此可以说,利益分配的公正度和公平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程度。由于我国再分配的实施实际上是国家行为而不是市场行为,因此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相互补充的利益均衡机制,这是成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所在。
       二、五大机制防范利益继续分化
       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含义是形成一种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当代社会的利益均衡不仅仅是社会成员收入和物质流向的合理配置与运行,还是社会财富和社会利益在表达、博弈、疏导、调解和保障诸领域整体意义上的制度构建,只有综合立体地考察这一利益体系,凭借完善的制度机制才能实现利益的凝聚以及失衡利益的良性回归或均衡利益的有效重构。
       (一)建立利益表达机制是当务之急。要建立真正的表达机制,关键在于实现公民的利益参与以及利益聚合。一方面,当前利益关系的失衡与缺乏民众参与的机制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医疗、住房、教育等涉及众人利益的重大方面改革,往往缺少民众的参与,所谓的“听证会”也基本上是专家听证,普通民众充其量就是个“代表”而已,往往不起关键作用,并且和民众利益越紧密的听证会,普通民众参与缺失的现象越突出,而民众参与的缺乏又会导致利益关系的进一步失衡。另一方面,从某个角度来说,每个人所表达出来的利益要求又是不一样的,呈现出一种散射状态,社会无法一一满足每个人的要求,这就需要一种聚合机制,将每个人的要求综合起来,将普遍存在的问题反映出来,传达给决策层,形成新的保障制度并对这些人进行补偿。总之,利益表达机制的功能在于为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人提供正常的表达途径,让不同的意见和不满都能够完全的宣泄出来,防止出现“众口铄金”的负面影响。
       (二)建立利益博弈机制是防范利益分化的基础。从根本来讲,社会利益分配格局的大体均衡是由社会中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博弈的结果。市场经济的建立不仅使经济不断进行整合,而且也使得社会结构不断发生着变化,这意味着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不同阶层和群体开始有了自己的利益诉求。由于利益主体的发育程度不同,使得他们争取自己利益的能力也不断分化,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差距更加明显。当强势群体拥有了相当的社会力量之后,政策制定和利益分配的话语权也不断增多,他们开始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相比之下,弱势群体在争取自己的利益上则显然处于一个无力的局面。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不仅在于弱势群体在我国政治架构中缺少利益代表,更重要的在于缺少国际上通行的弱势群体表达自己利益的制度化的方式,这一切又取决于弱势群体必须能够参与到社会利益的分配,需要和其他群体进行利益的博弈。因此要建立利益博弈机制,不仅要促成弱势群体力量的整合,比如工人群体有工会组织,农民群体也要建立类似工会的农会组织,还要规范群体之间如何进行利益的博弈,确定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政策的安排和社会物质的分配,同时还要保证群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不会造成社会秩序的不稳定。
       (三)建立利益疏导机制,使社会群体具有正确的利益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追求个人利益不断呈现出公开化、表面化的趋势,在这种利益追求的多样性中,损公肥私,单纯性地追求物质利益的现象在市场经济再分配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受此错误观念的影响,公民不可避免的会在利益观念上有所倾斜,主要表现为道德意识淡化、国家和集体利益观弱化、精神追求冷漠等。此外还有一种现象就是由于公民自身利益的无法实现,在精神上受到了刺激而不断报复社会,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为了使社会群体具有正确的利益观,政府必须建立完善的利益疏导机制。对于前一种利己主义的复苏,需要通过道德感召来影响利益格局,即不必通过利益驱使或者国家强制,社会成员个体自主自愿的以慈善、志愿或者帮助等形式流转社会资源和利益,这种伦理道德层面上的利益调节是能够在广泛的社会范围内形成功效[1](P233)。对于后一种报复社会的行为,要在法律和政策上加以规范。
       (四)以公平精神建立利益调节机制,达到共赢目的。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情况下,社会利益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利益群体出现分化与整合,阶层间、行业间、地区间的利益差距不断扩大,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都希望获利,共赢成为各方力求的结果,于是不仅自己要极力维护自身的利益,同时也要做出相应的妥协和让步才能达到共赢,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利益调节机制。社会第一次分配要以市场为基础,利用各种调控方式调整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为不同所有制、行业以及地区的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竞争环境。其次,在社会第二次分配中,政府通过各种手段来调节利益时,一定要以“公平精神”为保证。由于政府是调节社会经济利益的主体,其手段就是制定各种制度和政策,不管这些政策的受体是谁,政府都应遵循公平的原则,这就主要体现在权力的公平、机会的公平、分配的公平以及规则的公平等方面。
       (五)继续完善利益保障机制。和谐社会是能够保护全体社会成员权益的社会,而完善的利益保障机制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物质基础。农民收入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策扶持的结果,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初步解决也是由于政府的直接出面,而制度化的解决方式是并没有形成,因此建立利益保障机制就是要将公民所得的利益以法律制度的形式予以保障,不仅保障公民已经得到的利益,也要保障属于公民应有却未得到的合法利益。此处的“利益”不仅指经济上的利益,应当还包括政治上的各种利益。前者的重点在于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弱势群体最低限度生活的需要,这就要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保证人们生存权的制度;后者主要包括完善公民各种民主权利,保障人民享有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此外,应当把完善利益保障机制看作是市场经济下改善政府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将完善机制的程度作为考察政府官员政绩的标准之一。
       我们过去的改革是建立在对公平原则的不同理解之上,认为不同时期对不同社会成员的补偿就是实现了公平原则,但这样的公平原则显然是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改革应当摆脱利益补偿的立场,而尽可能倾向于公平原则,否则社会将为各种公正缺失引起的危机疲于奔命,改革将变成救火员而非社会利益的改进者。
       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的“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而现在的新提法则是“保障公平”。因此,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闭幕昭示着社会体制改革的帷幕徐徐拉开,首场演出的内容就是社会利益的均衡,主角就是五大利益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1]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政府转型与社会再分配[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任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