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化教育]列宁建设无产阶级先进文化思想探析(摘要)
作者:郭国祥 丁俊萍

《桂海论丛》 2006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作者简介:1.郭国祥(1968—),男,湖南双峰人,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史。2.丁俊萍(1955—),女,安徽绩溪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思想史。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史上,列宁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两种民族文化学说、无产阶级文化的党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原理、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以及“文化革命”等观点,形成了无产阶级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关键词:列宁;无产阶级;先进文化
       中图分类号:A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6)04-0081-03
       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史上,列宁以其杰出的理论活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文化的基本立场上,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本质理论,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化的党性原则、两种民族文化学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原理、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以及“文化革命”等思想,形成了系统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俄国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乃至后来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一、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是建立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基础上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基石和根本观点。列宁不仅接受和把握、而且还捍卫和发展了这个基本原理。列宁明确指出:“唯物主义总是用存在解释意识而不是相反,那么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时,唯物主义就要求用社会存在解释社会意识。”他还根据自己的理解具体分析说: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思想是“把社会关系分成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不过是物质的社会关系的上层建筑,而物质的社会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而形成的,是人维持生存的活动的(结果)形式”。这些论述非常清楚地指出了社会存在、物质关系、经济基础的第一性、客观性,以及社会意识、思想关系、上层建筑的第二性、派生性。正因为列宁始终坚持意识反映存在这一唯物主义的原理,因而,在错综复杂的时代变化面前,他总能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从而形成系统的无产阶级先进文化的基本思想。
       二、提出了“两种民族文化”理论
       “两种民族文化”理论,是列宁在1913年发表的《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一文中提出的重要思想,它为分析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马克思、思格斯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意识形态作为阶级自觉的理论形式,反映并服务于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本质特征,同时也不讳言他们自己的“科学的共产主义”的阶级性。列宁坚持了这一观点,并进一步阐明了两种文化、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阶级对立,批判了唯心主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所谓“超阶级性”、“超党性”。列宁指出,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阶级社会中,文化是有阶级性的,“每个民族文化,都有一些民主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即使是不发达的文化成分,因为每个民族都有被剥削劳动群众,他们的生活条件必然会产生民主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但是每个民族也都有资产阶级的文化(大多数还是黑帮的和教权派的),而且这不仅表现为一些成分,而表现为占统治地位的文化。”超阶级的文化或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因为人类没有创造过任何‘第三种’思想体系,而且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也不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思想体系)。”列宁的论述阐明了以下观点: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看,每个民族都存在着不同的阶级,不同阶级的“生活条件”必然产生不同的思想体系和意识形态。第二,在阶级社会里,一个民族的文化存在着非常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存在着精华和糟粕并存的现象。要正确区分两种民族文化,必须看各种文化的阶级属性,看它们代表的阶级利益如何,它们所体现的思想体系。这就从方法上启示我们,宗教、道德、文学、艺术乃至政治意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都有着思想倾向的复杂性,都有着内容上精华糟粕杂糅的现象,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和借鉴外国文化时必须进行正确的分析,必须进行一番认真的清查和梳理工作。
       三、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化的党性原则
       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第一次以完整的形式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化的党性原则,并且从理论上明确规定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化的性质、对象、任务和运动规律。
       首先,列宁指出,与资产阶级的名位主义、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惟利是图相反,“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成为由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对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写作事业不能是个人或集团的赚钱工具,而且根本不能是与无产阶级总的事业无关的个人事业。”列宁在论述这一问题时,对作为党的事业一部分的写作和党的整个革命事业的关系作了阐述,认为这是一个总体和部分的关系。同时,列宁又强调必须充分重视文艺创作的精神个体性的特点,重视文艺作为意识形态的特殊属性。“无可争论,写作事业最不能作机械划一,强求一律,少数服从多数。无可争论,在这个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人们不能无视这一特殊性,把无产阶级政党的文化事业和党的事业的其他部分刻板地等同起来。在列宁看来,只有对二者关系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作辩证理解,才能使文化事业和整个革命事业有机结合、协调一致。
       其次,列宁所提出的文化的党性原则,还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方向作了规定。列宁指出,与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文化不同,无产阶级文化“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对这个思想又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在同德国女作家蔡特林的谈话中说:艺术属于人民,它必须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它必须为群众所理解和喜爱,它必须从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愿望方面把他们团结起来并使他们得到提高,它必须使群众中的艺术家产生出来并使之提高。
       四、系统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理——灌输理论
       “灌输”理论是列宁在指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他结合俄国当时的工人运动的实际情况与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历史经验,在对所谓工人运动自发形成独立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作了详尽分析与批判后,系统地提出
       了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
       第一,列宁强调了“灌输”的必要性。列宁认为,无产阶级要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在残酷的阶级斗争中争取政治权利,必须有自己的思想武器,必须掌握正确的革命理论。列宁一再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这—科学的理论去武装群众、教育群众、指导群众的革命实践。第二,列宁指出了“灌输”的主体和客体。他认为科学社会主义只能“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它的对象是广大的被压迫的无产阶级。这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是反映无产阶级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它只有在总结工人阶级斗争经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艰苦的科学研究才能产生。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处于被剥削被压迫地位的工人阶级,由于受工作、生活和文化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掌握广博、系统的知识,创立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惟有有产阶级中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的少数知识分子才能承担起这个历史的重任。第三,列宁指出了“灌输”的途径和内容。他认为既然工人阶级不能自发产生社会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就“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通过这种灌输工作,使工人阶级正确了解现代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基础与发展,了解俄国社会各个阶级及其相互关系,了解这些阶级相互的斗争,了解工人阶级在这个斗争中的作用,了解工人阶级对于正在没落的阶级和正在发展的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过去和将来所采取的态度,了解各国社会民主党和俄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任务,从而使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俄国共产党的周围,为实现党的目标而英勇奋斗,担负起解放自己和全人类的历史任务。
       五、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文化革命”的思想
       “文化革命”这—概念,是列宁晚年在《论合作社》一文中提出来的。在列宁看来,—个文盲充斥的国家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而要从根本上改变旧俄国文化落后的状况,又不是一般的文化建设所能完成的任务,必须从“文化革命”的高度加以重视,切实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首先,列宁将文化问题同经济建设紧密相连,认为没有文化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列宁把电气化看作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但是他深感要实现电气化有相当大的难度,文盲的存在就是最大的障碍。因此,列宁告诫“每个青年必须懂得,只有受了现代教育,他们才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如果不受这样的教育,共产主义仍然不过是一种愿望而已。”其次,列宁把文化问题同民主政治建设联系在一起,认为没有文化就不能建立真正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他指出:“我们深深知道,俄国文化不发达是什么意思,它对苏维埃政权有什么影响;苏维埃政权在原则上实行了高得无比的无产阶级民主,对全世界做出了实行这种民主的榜样,可是这种文化落后性却贬低了苏维埃政权并使官僚制度复活。苏维埃机构在口头上是全体劳动群众都参加的,而实际上远不是他们都参加的,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而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不断提高全体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增强他们的参政意识和能力。再次,列宁还把文化建设问题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列宁在《论合作社》一文中指出,文明的合作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而要建立文明的合作制度,必须让全体人民群众在文化方面经历整个发展阶段。因此,苏维埃政权当时面临的两个主要任务之—,就是在农村中开展文化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没有一场文化革命,要完全合作化是不可能的”,“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了。”基于这样的认识,列宁提出了把工作重心转向文化建设的思想,他说:“如果把国际关系撇开不谈,只就国内经济关系来说,那么我们现在的工作重心的确在于文化主义。”
       开展文化革命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具有可能性。针对某些教条主义者总是否认十月革命的伟大成果,认为十月革命是“早产儿”,会导致俄国文化的灾难的谬论,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中指出:“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因为这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一你们说,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好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在我国为这种文明创造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俄国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呢?你们在哪些书本上读到过,通常的历史顺序是不容许或不可能有这类改变的呢?”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展“文化革命”提供了广阔的前途,先政治革命,再文化革命是符合历史辩证法的,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创造性运用。
       六、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化的继承性原理
       列宁在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所鼓吹的“斩断与过去文化的一切联系”以建立“无产阶级特殊文化”的虚无主义观点的同时,阐明了无产阶级文化的继承性原理。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共产主义社会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来的,资本主义创造了共产主义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建设共产主义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明成果。列宁指出:“我们只能用资本主义创造的材料来建立共产主义,只能用在资产阶级环境中培植起来、因而必然渗透着资产阶级心理的文明机构(因为这里说到的人才是文明机构的一部分)来建设共产主义。这就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困难所在,但共产主义社会能够建立和顺利建立的保证也在这里。”“如果认为我们只用清白的共产党人的双手,不要资产阶级专家帮助,就能建成共产主义,那是一种幼稚的想法。我们经过斗争锻炼,有力量,团结一致,因此,我们应当走组织工作的道路,利用这些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这是一个必要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没有资本主义文化的遗产,我们建不成社会主义。除了用资本主义遗留给我们的东西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可以用来建设社会主义。”
       从人类文化的发展规律来看,每一代人都需要在继承前人所创造的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创新发展本时代的文化。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条条大道小路一向通往,而且还会通往无产阶级文化。”
       从俄国文化落后的特定现实国情来看,必须批判继承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才能顺利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十月革命前,俄国约有四分之三的成年人不能读写,农村文盲约占80%,而在偏远的民族地区,文盲高达99.5%;1920年初,平均每1000名男子中识字的有409人,每11300名女子中识字的有244人,平均每1000人中识字人数为319人。所以,列宁认为,在苏维埃政权无法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在广大工人、农民文化素质差的情况下,必须利用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资金、设备、管理经验等来恢复大生产,克服战争及经济破坏造成的困难,以便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使无产阶级保持自己的先进性。
       责任编辑 黄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