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兴桂方略]广西努力实现兴边富民新跨越的思考(摘要)
作者:黄启学

《桂海论丛》 2006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作者简介:黄启学(1954-),男,广西天等人,百色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研究方向:哲学庄用。
       摘要:广西“兴边富民”新跨距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要切实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质量;实施工业兴边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解决经济体制和机制中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努力建设边境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边境。要处理好五大问题。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职能,大力推进富裕边境、文化边境、生态边境、平安边境建设。
       关键词:广西;兴边富裕;新跨越;举措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6)04-0053-04
       广西兴边富民的发展战略,从提出到贯彻实施至今,已走过了六年历程。六年来,在区党委、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西边民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兴边富民”既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又是一项必须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奋斗目标。要尽快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使兴边富民工程实现新的跨越,就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一、广西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制约因素
       广西边境与越南接壤,1024公里长的国境线由东向西跨越广西8个县(市、区),总人口239.46万人,占广西总人口的4.9%,其中少数民族78.4%。行政区域总面积为17955.58平方公里,占广西行政区域总面积236661平方公里的7.50%。广西边境地处中国沿海、内陆与东南亚过渡地带,是我国中南、西南地区出海、通边的必经之路,区位优势十分突出。
       自广西提出“兴边富民”战略以来,其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比较快的势头,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4年,边境8县(市、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64704万元,比1998年的836700万元增长了27.2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446.27元,比1998年的3610.66元增长23.1%;财政收入11.3431亿元,比1998年的6.1632亿元增长84.05%。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效,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广西边境地区的经济结构顺序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二、三”结构,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最大。进入新世纪后,广西掀起边境建设大会战,加上国家加大对边境地区固定资产的投入和各县(市、区)的招商引资,先后新建、扩建一大批中小企业,有效地促进边境地区工业发展,使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高。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加大对边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边境的交通运输、旅游、边境贸易等都得到较快的发展,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CDP比重大幅度提高。到2004年,边境地区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边境各县(市、区)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总和也都大大地超过了第一产业,整个边境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和优化。三是改革进一步深入,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以国有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为重点的各项改革有新进展,有利地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2004年,广西边境地区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为62.5846亿元,比1998年的27.66亿元增长126.26%。四是经济发展后劲增强。2004年,广西边境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81810万元,比1998年的185828万元增长105.46%。这些投资不仅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后劲,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五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4年,广西边境地区农民人均收人2060.5元,分别比1998年增长6.9%。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既体现了兴边富民战略的正确性,也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十二五”时期,将是广西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重要发展机遇期,同时又是“矛盾凸现期”。总的是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经济的快速发展仍然是经济形势的主流,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一是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小富即安”、不求快进的思想观念,阻滞了边境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二是资金紧缺。资金一直是制约边境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加大开放的力度,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广辟资金渠道,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裕的、稳定的资金支持。三是能源约束。边境地区是一个能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建立长期稳定安全经济节约的能源和资源供应体系,既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四是机制不活。边境地区国企改革滞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微观经济不活,是导致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五是人才缺乏。边境地区不仅缺乏大批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更紧要的是缺乏各类人才培养、引进和有效使用的长效机制,必须把教育和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六是调控能力不足。由于边境地区的经济结构层次低,机制不活,不仅对国家宏观政策的反应滞后,而且恢复的时间更长;各级政府应对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不足越来越突出。因此,应努力增强政府统筹经济发展的能力,提高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水平。
       二、兴边富民新跨越的工作举措
       兴边富民新跨越是一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工:程,要把良好的发展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就要克服存在的各种制约因素,要靠实实在在的努力工作。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兴边富民新跨越工作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发展的行动指南,其蕴含的科学精神、原则和方法,对兴边富民新跨越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是兴边富民新跨越的根本指针。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克服陈旧观念、解放思想的需要。当前制约兴边富民新跨越的主要思想障碍就是“墨守陈规”、“小富即安”的陈腐观念。这种陈腐观念的束缚,使发展没有新的思路,改革没有新的突破,开放没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没有新举措,这必然影响到兴边富民新跨越的实现。因此,要实现兴边富民新跨越首先就要解决思想观念上存在的问题,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树立工业兴边、投资兴边和开放兴边等意识。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解决边境地区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虽然,广西兴边富民战略决策实施以来,边境经济社会有了大的发展,但在进一步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凸现出来。可以明显看到的就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资金紧缺,能源相对贫乏,市场开发条件差,经济总量不大,机制不活,调控能力低,质量与效益不高,人民生活还不富裕等等。要破解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积极的措施推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兴边富民新跨越的必然选择。坚持科学发展观,其着眼点在于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这是兴边富民新跨越必须坚持的重要战略思路。实施兴边富民发展战略决策以来取得的成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结果,而进一步发展,实现兴边富民新跨越,靠的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只有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才能克服进中的各种各样的困难,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兴边富民新跨越。
       (二)切实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质量
       兴边富民新跨越要以高效益发展为前提。高效益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质量的关系,把经济发展的数量与质量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加快经济发展,扩大经济总量,是兴边富民新跨越的重大任务和基本前提。前几年,兴边富民的经济发展进程还是以经济发展的数量扩张为明显特征,那么,今后的发展应在高效益发展下功夫,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努力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推进富裕边境建设,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边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发展的实效,得到实际的利益。
       (三)实施工业兴边战略,继续发挥固定资产投资的第一推动力作用
       经验表明,工业的发展,固定资产的投资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而且是第一的推动作用。因此,要实现兴边富民新跨越,提高人均CDP水平,发挥后发优势,必须更加注重发挥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固定资产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第一推动力的地位不能动摇。2004年,广西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0.7%,在全国仍处于较低水平,而广西边境地区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低于全区水平,因此,投资重点应进一步向产业尤其是工业集中,投资方向进一步向优势资源开发、优势产业和强势企业以及改善发展“瓶颈”的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倾斜,促进构成产业基础的中小企业群的发展以及“龙头”经济区域的幅射带动,把固定资产的投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兴边富民新跨越,产业结构的调整至为关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要使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比重显著上升,第三产业稳中有升。努力使产业结构比重排列由“一、二、三”向“二、三、一”转变,使产业结构的调整更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升。
       要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促进边境工业尽快从以资源型为主的工业发展阶段向以高加工度工业为主的发展阶段转变,使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获得较多的后发性优势,从而加速工业化的进程。
       (五)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解决经济体制和机制中的深层次问题
       改革的本质,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从现实看,广西边境地区有的改革进展不快,处于滞后状态;有些改革仍止于表层,整体上没有实现质的突破。目前还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积极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垄断行业改革、股权分置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关键领域的改革,还要把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改革摆上突出位置。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努力从根本上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要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使改革成为兴边富民新跨越的重要动力。
       (六)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
       在“兴边富民”战略进一步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又以城镇化拉动第三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城镇经济。要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围绕突出特色、扩大规模、增强功能的要求,盘活城镇国有资产、完善义务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社区服务、商业流通等基础设施,加快发展边境、县城、交通要道沿线和中心镇的现代物流业,不断拓展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空间。要建设与改造并举、城区和乡镇联动,进一步完善市区和重点城镇的总体规划,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要建立健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制度,完善户籍和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引导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聚集。要根据各县城的特点,科学规划,突出特点,打造亮点。要搞好新城区建设,扩大县城规模,逐步完善市政公共设施,增强县城幅射带动能力。要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契机,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繁荣小城镇经济。抓好中心镇建设,培育一批集聚能力较强、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的城镇。要把市区和城镇建设成为辐射带动功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投资创业服务良好的发展载体。
       (七)进一步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力争以大开放促进大投入、大合作、大建设、大发展
       “十一五”时期,随着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的对外开放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加快,特别是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两次成功举办,将有利于广西兴边富民工程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有利于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招商引资实现大投入、大合作、大建设、大发展,有利于促进工业化进程与对外开放进程的有机结合,为边境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
       要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重点来抓,吸引国内外企业、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方式投向优势资源、特色产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落实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各项政策,加大投资环境整治力度,建立健全政策透明、制度公开、审批简便、办事高效、服务配套、法律监督机制完善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
       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主动融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区,积极参与中越“两廊一圈”经贸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进一步深化与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及港澳台地区的经贸合作,巩固发展与云南、贵州等周边区域合作,联合开发煤炭、电力、矿产、旅游等资源,共同建设铁路、公路、港口、商贸市场等公共设施,大力开展边境贸易,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加强出口产品的监管,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扩大出口规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到周
       边国家和地区开展投资、贸易等各种合作,形成内外资企业融合互动、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
       要加强旅游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走“旅游文化兴边”的新路子。在“一个中心”、“三点线”(即以南宁为中心,沿海沿边旅游的东兴线、边关风情旅游的凭祥线和山水风光旅游的靖西线)的发展基础上,加强跨国旅游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契机,开辟与东盟各国的旅游新线路,特别是先开辟与邻边国家的旅游新线路,构成东南亚民族古迹风情和山水风光旅游网络,促进边境地区与东盟各国的商贸、旅游、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与发展。
       (八)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解决农村经济落后的状况,仍然是兴边富民工程的一大难题。要按照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加快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积极推广高产高效的农业种养模式和经营方式,尽快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升农产晶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全面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促进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要创新农村发展模式,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路子,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要坚持以增效增收为目标,加大力度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畜牧水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继续巩固发展传统优势种植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提升畜牧水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扶持和引导边境农村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庭院经济,创新农村产业模式,形成基地化、规模化生产,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医疗、交通、水利等公共事业,大力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发展。
       (九)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稳定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本保证,相对合理的分配格局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在“兴边富民”的进一步发展进程中,必须更加注重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要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福利和救济体系,增加劳动就业,缓解社会矛盾,在重视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建设和谐边境,实现兴边富民目标。
       三、兴边富民新跨越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广西兴边富民新跨越是一项区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抓住历史发展机遇,系统、全面、协调地解决新跨越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使兴边富民新跨越得以实现。
       (一)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
       广西兴边富民新跨越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一是党中央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这—指导全局的思想从中央到地方达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这就为广西兴边富民新跨越提供了政治思想上的保证。二是兴边富民新跨越有了经济基础和条件。广西边境地区本身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具备了比较充分的基础和条件。三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广西南宁举行,不仅有利于促进东南亚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而且也为兴边富民新跨越搭建了平台。四是边境地区进入了—个“平安”的时期。当今中国与东盟邻国的关系已进入了一个睦邻友好的新阶段,这不仅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同时也为广西兴边富民新跨越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处理好“兴边”与“富民”的关系
       “兴边”与“富民”是相互联系的。在兴边富民的实践中发现有的地方十分注重发展,狠抓发展,但在对待“富民”,兼顾人民群众的利益方面却忽略了;经济发展快了,但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增长不快,甚至出现在经济项目的开发建设中,没有解决和处理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特别是在征地、拆迁、移民等问题上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到经济建设,影响到“兴边”,而且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须知,人民群众始终是“兴边富民”工程建设中的主体,同时又是“兴边”的利益获得者,这是我们党工作的宗旨和要求。因此,必须处理和解决好“兴边”与“富民”的关系,要在狠抓发展,努力“兴边”的同时,注重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利益的保护,特别是在涉及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上,比如为了项目建设,涉及到拆迁、征地、移民等问题上,要做好工作,解决好补偿和安置以及就业、生活出路等问题之,要在“兴边”的同时,实现“富民”的目的。
       (三)处理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兴边”、“商贸兴边”、“旅游兴边”的关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广西“兴边富民”新跨越的重大任务。要认真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把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与激发农村内部活力结合起来;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结合起来;把遵循客观规律与尊重农民意愿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努力抓“工业兴边”、“商贸兴边”、“旅游兴边”的事业,统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克服重工业、商贸,轻农业、旅游的问题,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互相促进,协调好农业、工业、商贸、旅游各项事业的发展。
       (四)处理好“兴边富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要处理好“兴边富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一是在制定建设规划和发展目标时,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不能只看经济增长,而不看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二是要严格执行产业政策,特别是建设项目和企业准入制度。不能搞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企业和建设项目。三是要加大对环境污染的专项整治。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工业废气废水治理工程建设。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和城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公害处理。综合防治农业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继续实施自然生态保护工程,建立和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四是要严格执法,依法保护环境。要强化环境和生态保护执法检查,健全环境保护的监测体系、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要依法关闭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依法追究那些制造污染而给群众、给社会带来重大损失的企业和个人的责任。五是要加强对党委、政府及其领导人的监督与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要建立正确合理的政绩评价体系。看政绩,必须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并重的政绩。
       (五)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建立边境地区经济长廊,统筹协调边境建设
       要有意识地建立边境地区经济长廊,把它当作一个经济区域来统筹规划和建设。边境各县(市、区)要加强协调,发挥各开放职能部门的作用,组织联席会议,统筹规划与布局边境地区的经济建设。从资源优势的实际出发,合理布局各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各县(市、区)的比较优势,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及地域分工格局。要发挥企业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体地位,特别是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组织跨行业、跨县(市、区)甚至跨国界的企业集团,使整个边境地区的经济联系在一起,促进边境地区的人流、财流、物流、信息流的良性流动。要加快城镇化建设,使之成为经济长廊发展的重要环节,成为人流、财流、物流、信息流的中心和枢纽。要利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契机,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扩展边境地区经济长廊的作用范围,实现最大的整体效益,进而实现经济—体化。
       责任编辑 陈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