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理论视野]胡塞尔“世界”问题的基本思路
作者:郑天喆

《国外理论动态》 2008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作为现象学问题的“世界”,来源于近代科学的兴起,胡塞尔开始的现象学研究澄清并深化了具体科学中的世界概念,同时引发了对这一古老问题的新哲学思考。之后其他现象学家的洞见和思想发展也与此问题有重要关联,施皮格伯格在《现象学运动》中称世界问题为“胡塞尔以后的现象学历史中最富有创造力的思想”。①本文试图通过主体与世界的关系简单叙述胡塞尔现象学中世界问题的基本脉络。
       一、 对科学的世界概念的批判
       根据科学规定,世界是符合普遍法则的所有对象的集合。科学对象是从第三人称视角出发的、绝对客观公正的理想对象,例如数学对象,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性。关于客观存在的观念来自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认为真实的存在是存在于自身的,独立于一切主观和相对的东西。这一柏拉图式的概念被伽利略通过数学模型运用于自然科学,在这种指引下,科学的对象世界成了观念化的产物,这种世界是真实的,区别于非真实的世界。②这种划分是洛克以来对事物第一性质(如广延和质量等可量化和精确描述的性质)与第二性质(如颜色气味等主观感觉)区分的深化,更进一步发展为实在与现象的区分,科学只关心世界独立于心灵是如何的,而不关心世界对我们来说是如何的,因为后者作为现象是不精确不可靠的,是前科学的人类经验生活的内容。
       实在与现象的区分乃至对实在一极的强调,造成科学对自身根源的遗忘,导致了科学自身的危机以及科学与人类生活意义和价值的分裂。胡塞尔并不反对科学的世界概念,他承认自然科学的明晰性及有效性,然而他首要关注的是科学的基础问题,探究那些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实在对象如何从充满主观性和相对性的人类生活中出现并获得观念化,更确切地说,是认识的可能性问题。认识论的任务不是考察意识如何能够获得独立于心灵的实在知识,现代哲学已经将这类问题视为形而上学问题而加以拒斥。由于不存在脱离经验情境和概念框架的事实,对象作为具有有效性的意义系统是依赖于主体性的,必须在与主体性的关联中得到理解。因此谈论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对象是无意义的。实在与现象不再根据是否独立于意识来进行区分,而是根据认识对象的不同特征来区分,二者的区分转变为在观念序列中显现方式的区分。如果对象始终是其所是,与其显现方式无关,那么这种分裂将是无可弥补的绝对鸿沟;如果实在与现象的区分之下是一种更根本的统一,将有可能为科学重新奠基,为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重新定位。
       胡塞尔所强调的区分是认知活动和认知对象之间的区分,认知活动是具有时间性的现实心理状态和过程,而认知对象,就其遵循的逻辑规律和真理性而言,具有非时间性的客观有效性。我们日常与之打交道的已经是认知对象,而所进行的认知活动本身是尚未对象化、而现实发生中的事实,因此他将时间性的认知活动称为实在的,将非时间性的认知对象称为观念的。这种区分强调了作为客观真理可能性条件的主观认识活动,为了理解主观的认识活动何以使得客观观念性成为可能,必须关注观念性的对象,在意识中显现的被给予之物,也就是著名现象学口号“回到事物本身”中的“事物本身”,并进而关注意识活动本身,在意识的意向性中考察对象的显现条件。
       在意识的意向性中,世界既可以作为意向相关物得到研究,如同科学中的对象研究,又是意向活动研究不可回避的领域。科学的世界是客观化观念化的确定世界,是对已经形成的认知对象的研究,而现象学探索的是在形成判断和表达为外在语言形式之前的“前述谓经验”,即认知活动所处于的预先被给予的领域,现实发生的认知活动本身在认知对象范围之外,却预设了自身实在所处的领域,这一领域之所以说是预设的,是因为认知活动把握对象,却无法把握自身的发生,这一领域对它而言是消极地被给予的。这一领域就是现象学探索的世界。
       二、世界概念的本体论分析
       现象学的世界概念最初是作为认知活动的视域得到规定的。具有时间和空间性的对象被给予意识的时候,总是有角度地、部分地、有限地显现。然而我们所具有的对象观念指向的是现象的一系列侧面和所有角度的整体,包括对象以任何方式显现的全部可能性。总是具有特殊性的现象如何能转变为普遍对象呢?一个知觉对象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在一定的背景中显现,如果我们承认显现方式也是对象的属性,那么对象就要包括其显现的背景,即图形—背景这一个完整的结构才能成为对象。各种视角的所有可能性的集合构成了这一对象的视域,这一视域不仅仅是作为对象的“桌子”与背后的“墙壁”或旁边的“书架”或“门”的关系,而且可以扩展到与整栋建筑物、小区乃至天地万物的相互关联的蕴含,即一个现实化的对象蕴含对其他所有对象的指涉关系。科学的世界概念是所有独立客观的自在事物的集合,这些事物彼此外在,其中的相互关联通过机械因果关系来解释,而因果关系的性质又引发了诸多问题。现象学的世界概念指所有可能的对象经验的整体存在,首要指的是对象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关系,从对象的定义开始就不是指孤立的实在,而是将关系含义纳入其定义本身,对象就必然是世界的,而且只能在世界中得到理解。现象学的世界对于事物的存在具有先验的意义,因为事物的存在意义依赖于向主体的显现,而显现的可能性是由世界揭示的。
       胡塞尔早期从经验中被给予的东西出发,研究感性场中的显现之物及其感觉属性,还有感性场自身的联想和情感结构。对特殊对象的把握始终是在预先给予的感性场中进行,感性场作为被给予之物的结构,是对象从背景中显现的方式的原则。从如此被给予的知觉的特殊对象出发,作为知觉直接视域或情境的世界成为特殊对象的集合。这种世界问题还不是作为整体的世界问题,它可以揭示世界之物由主体构造的起源,但并不必然引向世界整体的起源问题。世界中的特殊对象的集合不等于世界整体,整体具有超出部分之和的性质。世界作为经验的整体视域,为人类共同体所共同意识到,是在共同体主体的构造基础上被给予的,从根本上具有系统性,而这一点是个体的具体特殊的知觉活动所无法实现的。因此后来胡塞尔努力通过描述世界整体的结构来区分世界整体与世界之物的存在。
       从自然经验中的世界含义出发,我们可以分析世界的基本结构,即近处-远处结构。③世界的结构分析基于这样自明的事实:我们是生理和心理的统一体,所有关于世界的体验都必须以感觉及感官功能为中介,身体及其感官是绝对的“此处”,由此扩展出我们所熟悉所亲近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一个由人类介入参与的共同体世界,不同的地理自然环境及不同共同体的习俗、倾向和发展程度决定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世界,每个特定的共同体都以自己的生活世界为原初基础,作为获得更广泛经验的出发点。生活世界是我们日常实践活动的场所和处境,视域结构决定了其非主题化的特征,生活世界尚未成为直接的认识对象,只能通过特殊的方式显现出来。只有在朝向世界的活动受阻中断的时候,世界才能成为主题的。生活世界具有一定的范围,越出这种范围我们将会遇到异域世界,在异域世界中我们所熟悉的行为方式不再适用,我们所投射出去的认知意向不能得到预期的满足,处处碰壁,异域世界以这样否定、异化的方式向我们模糊地预先显现,通过对生活世界与异域世界边界的非主题意识,生活世界及其所归属的更加广阔的世界整体得到揭示。我们所熟悉的生活世界只是世界整体的一部分,世界概念包括对可能世界多重性的意识,由于地理、历史和文化的差异,不同的可能世界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特征,然而所有的可能世界都具有普遍和本质的结构。
       
       以上的世界概念分析是胡塞尔对世界的本体论分析。本体论的世界概念是对认识对象整体视域结构的描述,只限于指出对于反思主体而言预先被给予的世界,已经存在在那里的世界,这被称为“世俗的”现象学解释。因为这种世界概念还仍然是自然态度下的世界概念,主体使对象向自身显现、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构造世界,这种主体与世界之间的意向关系还未被主题化,被形容为主体对世界的“沉迷”。胡塞尔认为现象学的最终任务应该是从主体的构造活动方面阐明世界的起源问题,不仅仅是处理既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世界,而是世界的形成机制,为此必须首先切断主体与世界的“意向之线”,通过悬隔整个世界来实现现象学还原,使得主体能够从对世界的沉迷中调转回自身,反思自身对世界的构造活动,这就是先验现象学的任务。为了实现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任务,世俗现象学的世界本体论分析是必要的,因为先验分析需要以对世界基础结构的分析作为导引,如果缺乏对被给予世界的直接描述,先验分析只能以独断的方式开始。世界的本体论分析将成为先验分析的线索。
       三、世界概念的先验分析
       在意识中被给予之物有两种不同的显现方式④:一种是对象意识,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对象对意识的显现总是从某种角度显现,这是第三人称视角的显现;另一种是自我意识,当意识指向世间存在的对象时总是伴随有对当前心理状态的觉察,这是意识对意识自身的显现,这种显现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是心理状态的自我归属性,具有直接、完整和明证地显现的特性。这两种不同的显现方式决定了主体与世界的差异,在差异的基础上产生了主体与世界之间复杂的勾连。主体与世界的关系同时是意向的和超越的。对象是主体的意向相关物,我们对于世界中的事物与事态的认识,只能从我们所具有的对象意识开始、即从主体的构造结果开始。然而对象和世界又不能完全还原为主体的构造物。先验主体构造的世界总是预先被给予的,主体是在世的,属于被构造世界的整体性,因为主体在构造世界的同时构造自身,由于自我意识是对象意识的伴随,意识对自身状态的觉察必须建立在对对象的意向活动上,而只有当意识觉察到自身状态才能够形成主体本身,因此主体自身的构造依赖于世界的构造。主体与世界处于不可还原的相互归属关系中。
       现象学还原打破了主体对世界的沉迷,悬隔主体与世界中其他存在者的关系,使主体只关注自我关联,这样的主体却正是处于世界之中的。世界是同一个世界,是构造活动中的主体与被构造的对象相统一的整体世界,然而主体的存在方式发生了改变,在悬隔世间存在物的时候世界仅涉及主体自身的存在。世界与主体之间的交织关系将指向更深的主体性结构。
       意识可以把自身当作处于世界中的一个对象,即被构造被对象化的经验主体,与世界中的其他对象并无差别,这样的意识不能说明世界和对象的构造。这种经验主体预设了更为原初的主体,即进行对象构造中的主体,对象化的主体或世界中的其他对象都要向这一主体显现。构造性主体在构造活动中直接指向对象,却对这种构造活动本身无知无觉,只有通过悬隔世界和自然经验才能让原初的构造作用中的主体显现。构造主体向自身的显现中出现了主体自身的分裂⑤:一方面是构造世界的主体,另一方面是以旁观者身份注视这一构造活动的主体。前者是现象学还原使之出现的现象,通过世界而显现,后者是现象学还原的施行者,无需参照世界而直接显现。
       主体与世界的差异可以追溯到主体内部的这种分裂。作为旁观者的主体并不蕴含于世界,这一维度使得主体虽然在构造活动中归属于世界的整体性,却不能还原为世界的一部分。主体的双重性使主体与世界的交织关系部分地得以理解,旁观者主体与构造性主体是同一个先验主体。现象学还原引进了不介入构造活动的旁观者主体来关注构造活动本身,旁观者主体只有在预先被给予世界的构造活动的基础上发展出来,而构造性主体又只能通过旁观者主体才能显现为不同于它所构造的世界,为了使主体与世界在构造活动中的关联统一与差异同时出现,必须有一个分裂的先验主体。
       这就带来新的困难,同一个主体既要参与构造、又要保持对参与的冷漠以便使主体在自己面前显现,如何理解双重主体之间的关系?主体的反思行为使分裂出现,旁观者主体与构造性主体分离以便将构造性主体主题化,显现出来的构造性主体不是脱离了被构造对象的抽象主体,而是正在进行构造中的具体主体,这种主体的特征在于活动性,无法作为被动的确定的对象得到显现,因而不能说构造性主体在反思中成为一个更高阶的主体意识的对象。也不能说是旁观者主体产生了构造性主体,在旁观者主体在还原中自我产生之前,构造性主体就独立于它而构造世界,当构造性主体反观自身,分裂产生,旁观者主体使构造性主体显现,监督而不影响它的活动,但并不能产生它。并且,旁观者主体是先验主体自我关联的一面,它必定需要自我认识,在现象学还原之前,只关注对象的主体对自己保持无知,所以还原之前还不存在旁观者主体。在这一分裂过程中,主体的深刻变化就是发生了对自身的认识。然而这种自我认识是很奇怪的,因为主体的自我关联是为另一个与之相同又相异的主体所揭示的,主体以不同的方式成为它自己,“主体的同一性因而是一种复合的统一性”。⑥
       胡塞尔追溯世界在先验主体中的起源,导致了这样一个只关心自我、对世界缺乏兴趣的旁观者出现。为此,他常被指责为在主体与世界的交互关系中偏向主体一侧,将世界作为构造性主体的产物,低估了世界显现对于主体显现的作用。并且,主体的旁观者特性使构造活动的显现方式变成存在者的显现方式,就像是已经被给予的具有确定性的存在者在绝对主体面前显现,而不是存在本身的显现。主体如何在自我关联的同时保持与对象的原初关联?这是根本性的问题。先验主体在解决这个纠结上似乎遇到了困难。胡塞尔后来的意向性、被动构造和主体间性等分析是在继续努力解决这个问题,而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作为在世界问题上作出重要贡献的现象学家,也正是在解决这些困难上超越了胡塞尔的思想。■
       注释
       ① 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王炳文、张金言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16页。
       ② Rudolf Bernet,An introduction to Husserlian phenomenology,Evanston,Illinois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93,p223
       ③ Ludwig Landgrebe,The phenomenology of Edmund Husserl:six essays,Ithaca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1,pp131-134
       ④ 丹·扎哈维:《胡塞尔现象学》,李忠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45、46页。关于自我意识与第一人称视角的研究,参见扎哈维:《主体性和自身性,对第一人称视角的探究》,蔡文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⑤ Rudolf Bernet:La Vie du sujet: recherches sur linterprétation de Husserl dans la phénoménologie,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94,pp8-9
       ⑥ Ibid,p18
       [郑天喆:北京大学哲学系]
       (责任编辑 陈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