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记忆]读《农政全书》
作者:□周同宾

《人民文学》 2001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农政全书》,古人传下一部科学著作。书中的知识,早已普及,早已老化,失去了实
       际价值。今天,除了史学家,怕没几个人再去读。我倒是从头至尾看了一遍。虽然这不是文
       作品,语言也缺少文采,我却读出了滋味。品咂这种滋味,有甜美,有辛酸,有历史感,有
       现实感,有一种复杂的不好言说的亲切和凄怆。
       这书,为明代上海人徐光启所编纂。徐原是儒生,一步步考上进士,一步步升为宰相,
       却始终心系农桑。
       讯《农政全书》,我常常想起我百里外的老家,祖宗的埋骨地。那里仍然贫穷。我时时
       觉得,我的父老乡亲如今似乎仍生活在《农政全书》的时代。
       1老牛拉动木犁,喘着粗气,迈着沉重的步子,在华夏的原野上的迟迟行进,拉着中国
       的农耕地缓向前, 一路风尘,一路艰辛,从公元前五六世纪,一直拉对公元20世纪,把岁
       月拉得苍老。岁月塑造了赶牛扶犁的农民,使他们具有了牛的性格,犁的精神。《农政全书
       》中附有犁图,并一一介绍犁的十一个部件。我细审视,发现犁和我父亲用过的犁一模一样
       ,丝毫不差。写到这里,想起两幅《牛耕图》,就找出来看,一幅是陕西绥德出土的西汉墓
       画像,一幅是河南阳出土的东汉的墓画像石拓本,画中的犁也都如我父亲用过的犁。那两位
       耕地的农夫,虽面目模糊,却神情生动,前汉那位显得急迫,正挥鞭打牛,后汉那位显得沉
       稳,正躬身狠压犁把;从两人身上都依稀可以看出积蓄已久的悲苦艰辛。再看,隐隐觉着两
       位都像我的土里刨食的家乡父老。
       如今已经有了拖拉机,大马力的拖拉机带动成排钢铁的犁铧,犁得又深又快,确能把古
       老的土地犁出新生。但在我故乡,只有少数人家有手扶拖拉机,没人用大拖拉机。一家家侍
       弄一片片小块土地,用不上大物件。多数人家仍是牛耕,一个好把式,一犋壮牛,从五更,
       到黄昏,可犁出一亩半。看来,老祖宗驯化的牛,拉着老祖宗发明的犁,要拉进21世纪了。
       2锄这种农具,大概自铁器时代开始就出现在田间(我查阅几种青铜器图录,皆不见铜锄
       ),除草松土,功莫大焉。我记得,在楚辞《卜居》一文中,屈大夫曾想到,既不见容于朝
       迁,就锄草茅以力耕。诗人陶潜归园田居后,曾晨起赶往南下,收拾豆田的荒草,直到日落
       ,才带月荷锄回村。在唐诗宋词里,也一再写到锄;得意或失意的文人,看见一把锄头,再
       勾起对农民之苦的同情,对田园之乐的向往。但庄稼汉握锄锄地,却是毫无诗意的,有只是
       疲累、闷热、顺头下滴的点点汗水。我父亲是锄地好手。他说,旱天锄地,锄头有水,涝后
       锄地,锄头有火,无论小麦或高粱,他总要锄四遍。他不知古书上说的镞、布、拥、复,但
       他的锄法绝对符合古制。锄地必须低头俯身,腰挺胸,锄决不能插进土里。所以,父亲早早
       地驼了背。驼了背的父亲,背负着沉重的生活,沉重的命运,终生没得轻松,终生都在沉重
       的压力下默默劳作……
       《农政全书》在附有各类农器图谱,般般件件,琳琅满目。细端说,像观赏画自吾乡的
       静物写生。那些物件,我都熟悉,用过,摸过,见过,几利每一件都联系着远方的故土,远
       去的童年,每一件都引我回想,般般往事次第浮上心头。比如那把镰刀,弯弯的,好似初二
       三的月儿。我曾用过它割草,喂那头养了十年老驴。那天午后,村里唱戏,戏里那个小丑忒
       逗人,为了早早回去看戏,割得急,不小心,镰刀下一个圆圆的礓石,刀刃割了手指,鲜血
       把勾勾秧扇形的叶片染红。疼得想哭,却没哭。那刀痕,留在左手食指上,长了五十年,至
       今清晰可见。比如那把竹筢,我曾用它搂树叶,搂成堆,弄回家当柴烧。筢齿断了三奶,搂
       得太慢。西邻二蛋,刚买把新筢,几下子就把那么多树叶搂光了。我气得在心里骂,真想把
       他的筢子踹个稀巴烂。那二蛋,长我三岁,我升入初中那年,他就娶了媳妇。我的儿子没出
       世时,他就当了爷爷,发白齿落,满脸皱纹似桃核,确像一位爷爷。46岁,他就死了,死在
       村南古路沟里,死时铁筢还在身边,他在那儿刨茅根,为了当柴烧。村人说,他是累死的。
       他一辈子没坐过汽车。
       农器中,有一件叫铘,古色古香的名字。《说文》中就有它。杜甫逃难到同谷,饥寒交
       迫中,曾用它挖黄独(一种根茎可食的野草)充饥,把命托给了它,同时如泣如诉地把它写进
       了诗里。再看图,似曾相识,猛想,我儿时的朋友柱儿家就有一把,土名叫挖镢。谁家挖树
       根,挖粪池,挖红薯,甚至挖墓坑,都去借。柱儿曾约我,去挖东坡挖田鼠洞,不是要捉田
       鼠,而是想把洞里藏的黄豆,就把余老五家的祖坟挖了豁子。余老五正好去看犁豆地,一看
       ,气极,扇柱儿一耳光,在我屁股上一下五条鲜红的指头印儿。
       《农政全书》不只讲述生产工具,还要论说生活用具。凡庄户人家过日子离不开了的物
       件儿,书中都一一介绍,不厌其周到,不嫌项琐碎,而且引经据典,表明已有之。筐、篮、
       篓、箩、畚、囤、箪、瓮、盆、罐、碓、臼、笸箩、簸箕、扫帚、筛子、蓑衣、斗笠、水桶
       、扁担、石磨、石碾……一一读来像参观一座民俗博物馆,像又回到了养育我的长大成人的
       荒村,种种都在眼前,不禁乡思绵绵,几多温馨,几多辛酸。那些器物,竹制的,木制的,
       草制的,石制的,陶制的,泥制的,都来于自然,常常是就地取材制成的,和农村的自然经
       济,农民自给自足,十分合榫;使用了千百年,千百年模样未变,用途未变,农家生活延续
       着悠远的平常和平淡。我故乡有一首童谣说道:
       瓦盆瓦罐,
       盛米盛面,
       爹担水,妈做饭,
       小孩没事干,
       搬来石臼捣蒜。
       质朴的农民,用质朴的器皿,过质朴的日子。质朴的米面做出质朴的农家饭,农家饭一
       直散发着古典的味道,既醇厚,又清苦,吃了千百年,千百年滋味依旧。我故乡还有一首民
       歌唱道:
       高粱一升谷一合(读ge,重器,十合为 ),
       再兑半筐荞麦壳。
       爷推磨,奶筛箩,
       筛了面,熬汤喝,
       剩下麸皮烙饼馍,
       ——孙娃饿得没法活。
       这是令人心酸的一幕。我似乎听到了沉沉的石磨声,缓缓的筛面声,老人的叹息,孩子
       的哭闹。就这么一点点可吃的东西,能熬几次汤?能烙几次饼?简陋的器具,总经久耐用,粗
       糙的饭食,常难以为继,知足的庄稼人老是得不到起码的满足。
       在我的故乡,管簸箕两边被手握的部分仍叫踵儿,前边镶的宽短的薄板仍叫舌头,几千
       后,古意犹在。并不是家家都有簸箕,买个簸箕得卖几升粮食呢。村头狗剩家,有一个簸箕
       ,是他爹妈几乎惟一的遗产,用了多年,原来洁白的柳条已经成灰褐色,舌头也磨薄了。村
       人磨面前簸粮食,碾了米簸谷糠,都去借;鸡蹬破了盛盐瓦罐,盐撒一地,猪拱翻了盛豆的
       笸箩,豆沾了土,需要箕簸,也去借。狗剩一家在村里地位就高了许多,邻里见了狗剩或他
       媳妇,都主动笑着打招呼。狗剩会劁猪,常去外村串,挣钱不少,可娶亲八年,女人仍空怀
       。村人就说,劁猪伤害生灵,该绝后。一日,从外村来了魏家哥儿俩,给财主做佃户。哥儿
       俩都是光棍儿,住场房里,老二下地,老大做饭。老大常去狗剩家借簸箕。不多久,就和那
       女人混上了,没事也去借簸箕。终于,那女人生了。狗剩儿子,越看越像魏老大,那眉眼,
       ,特别那塌塌的鼻子,简直是活脱壳。并不声张,半晌里突然从外折回家,进屋见魏老大正
       躺在床上,蹿上去硬用劁刀割掉了他的鸡巴。魏老大一直疼死。魏老二越想越气,半夜和那
       女人合户了。自那以后,再没人去借簸箕,怕借出麻烦。如今不,魏老大留下的塌鼻儿仍然
       健在。他或许不知道当初一切。村人一直传说,成了民间故事。据说,那簸箕,竟牵扯到那
       么多恩怨情仇,每件普通的器物,参与生活,也参与历史。
       在时下的城市家庭,那些古老的器物几乎都已绝迹,偶有一只筐或篮,也做成了工艺品
       。在我的故乡,那些祖传的东西仍是生活必需品,少了一件,都不方便。东邻大贵二贵弟兄
       俩请来老舅分家。就把那些盆罐锅碗、草编的篓、竹编的筐、荆条编的篮、高粱莛编的笸箩
       、紫穗槐条编的撮箕,分别掂成大体相等两份;只一个麦秸和泥糊成的盛粮食的缸没法分,
       给了二贵,大贵就说老舅偏心。三年前,我去伏牛山采访,暮投三家村。见三家共用一个石
       碓、一盘石磨,共有一座石板搭成的山神庙。在三家各吃一顿饭,粗瓷大碗盛了,喝得身心
       俱受用。三家用的器具,除了一只竹壳热水瓶,竟都能在《农政全书》中找到。只有一件,
       书中未载,就是挎在背后柴的柴回。用这东西一次能背一百斤柴,翻四道岭,过三条河,走
       五十里路,背到街上卖,能卖五元钱。
       只要过苦日子,就离不了那么多古老的器具。
       书中以好大篇幅介绍农作物栽培方法。原以为,应首先说到小麦,却不料,把黍、稷、
       稻、粱、秫、稗及豆类一一介绍后,才轮到麦,说罢大麦,才说小麦。《周礼》中列九谷,
       小麦居其末。如今,小麦是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主粮,白面是北就大部分地区的主食。在古
       代却不是。“苏颂曰:小麦,秋种,冬长,春秀,夏熟,具四时之气,为五谷之贵。”既然
       贵,就不是普通草民所能享受了的。所以,卫八处士款待久别的朋友杜甫,饭食只是黄粱;
       韩愈造访寺庙,和尚供奉给他的只是疏粝,都不能以白面馍饷客。《晋书》记载,当时的富
       豪何曾,吃的正是白面馒头,而且蒸出的馒头上“不坼作十字不食”,只吃发酵得很暄,暄
       得开裂成了十字的。在很长历史时期里,小麦因为产量低,价值昂,白面就一直是奢侈品,
       在卑贱者的生活中不占位置。所庄稼不能让它领头。
       我父亲年年种小麦,上粪多,活儿做得周详,每亩只收一百多斤。只在麦收后,高粱登
       场前那一段时间,蒸白馍吃,白面里往往掺了麸皮。平时,只吃高粱面窝头。高粱面粗,涩
       拉嗓子,不是很饿,很难下咽。我家是中农,贫农们连窝头也不能经常吃。不多的小麦,一
       部分交皇粮,一部分卖钱,剩下的贮藏瓦缸里,为了防老鼠偷吃,盖得十分严实。磨二升三
       升白面,中为了待客,为了病人,年节时,为了敬神。那时候,谁家老爷子每天早晨能喝一
       碗白面汤,别人都羡慕呢。白面是稀罕物,走亲戚吃了一次白面烙的饼馍卷小葱,久久回味
       不尽。留成的童养媳,偷偷抓几把白面,和一和,拍成饼,塞灶膛里烧,烧熟后正吃,留成
       妈看见,边骂没出息不要脸,边扒下裤子打屁股。骂罢打罢,那花枝儿似的女子竟含羞投井
       自尽了。长坑岸住的八奶奶一病不起,到奄奄一息时,儿子问她想吃啥,她说,想喝白面条
       儿。儿子跑半个村子,才借来半瓢白面,面条儿还没擀好,老人就死了,死时大张着嘴。我
       奶奶在世时常说,穷人本来就是吃黑窝头的命;想吃白馍,你托生到财主家,当老太爷去。
       我们村那财主,两顷地,收小麦一定不少,可只有老太爷一个吃白馍,教家馆的先生吃黑白
       相间的花卷,其他人都吃高粱面窝头,黑面中仅有一成白面。
       合作化后,每人每年只分七十斤小麦,白面就更稀罕了,连敬神、祭祖的馍里,也况了
       玉米面。高粱也越来越,高粱面窝头也难吃。那年月,主要指望红薯充饥。徐光启编书时,
       红薯刚刚传入中国,仅在闽、广一带种植,还没传到中原。编书人绝对不会想到,三百多年
       后,老祖宗从未种过的一种作物竟成了中原农民的主食。红薯、红薯干、红薯面,是三顿饭
       的永恒的内容。当时曾有民谣道:“红薯饭,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顿顿红薯,天天
       红薯,人人酸水,个个肚子里胀。红薯救了农民的命,也坏了农民的身体。我正是吃那种饭
       食长大的,当时的滋味至今记忆犹新。上中学时,吃大食堂。食堂的红薯面汤常有苦味霉味
       ,红薯面窝头倒十分周正,比墨水瓶稍大,一个个溜儿圆,黑光瓷亮,同学们呼之为“黑桃
       A”,且硬似铁,又各“砸死狗”。有一阵儿,时兴“吃饭不要钱”,有同学能吃十个……
       如,红薯面倒成了稀罕物,价格贵于白面;偶尔买来蒸馍,儿女都说好吃。我只能感慨,抚
       今追昔,恍若隔世。
       书中说到胡麻。胡麻即芝麻,因是张骞自西域带回,帮名胡麻。“榨之得油,可燃点,
       可煎烹。”可见,自古以来,农民种胡麻首先为了点灯,其次才是食用。在我的故乡,家家
       都种胡麻,却不多种,够点灯就行。只财主家种十多亩,为了每天中午给老太爷和教书先生
       炒菜。我家胡麻换了油,主要为点灯,再是为了给牛车车轴膏油,给奶奶纺线的铁锭子膏油
       。油灯里只点一根灯草,灯焰没苍蝇翅膀大,只铁锭子上的线穗罩在错黄的光晕里。我总在
       纺车缓缓的嗡嗡声中入睡。夜半醒来,纺车声仍如一阕绵绵的单调的歌,无休无歇。一灯油
       能点两夜,两夜里奶奶防四两棉线。人很少吃油。做面条儿,只把筷子插油罐蘸一蘸,再插
       锅里搅一搅,算放了油。炒南瓜,调萝卜丝,只要不来客,几乎不放油。
       庄稼人吃饭,只为了楦饱肚子,营养如何,味道如何,从来不讲究。真正吃饱饭,是近
       二十年的事。这,应当归功于分田单干,还应当归功于良种、化肥,如今,小麦每亩地收五
       六百斤是很容易的。
       5《农政全书》三厚册,竟有一册专说“荒政”。所谓荒政,就是如何度过灾荒。度荒
       竟有这么重的分量。一部国通史,就是一为荒史。或者说,一部中国通史,就是一部荒史。
       古籍中说到的最早的灾荒,是“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后世的灾荒更普遍,简直
       是无年不灾,无处不荒。邓拓先生在所著《中国救荒史》中统计出,自商汤十八年至民国二
       十六年,3703年间,共发生水、旱、蝗、雹等灾害5248次,平均六个月就有一次。汉代以彰
       的记载,可靠性不够,他又统计出,自汉立国,到1936年,其间2142年,灾害总计5150次,
       平均四个多月就有一次。灾害造成的饥荒连年不断。翻开二十四史,几乎每一页都有“大饥
       ”、“人相食”、“饿殍载道”的记述。饥荒时,皇帝和各级官员当然不会挨饿,挨饿的是
       民。士、农、工、商“四民”中,惟有种粮食的农民常常挨饿,不得不饿死。农民养活国人
       ,却不能养活自己。这是几千年的现实,也是亘古以来的不公。
       历来的史家,总把灾害的责任归于天,岂不知人为的灾害也厉害,有时更甚于天灾。统
       治者的横征暴敛,导臻生灵涂炭。“六月禾未秀,官家己修仓”,“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
       死”,唐诗中早就透露了个中信息。
       怎样救荒,别无良策,只能让老百姓吃野生植物而己。这册书中差不多以全部篇幅编入
       《救荒本草》,并有不少补充。《救荒本草》是一特殊的书,著作者是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
       朱棣。这个皇子,颇有古仁之心,自己衣食无忧,却不忘百姓死活。“因念林林总总之民
       ,不幸罹于旱涝,五谷不熟,则可以疗饥者,恐不止荑稗而已也。”他从田夫野老那里,买
       来可食的野菜种苗,“植于一圃,躬自阅视。俟其滋长成熟,乃召画工绘之为图,疏其花实
       根干皮叶可食者,汇次为书一帙”,让人按图寻觅,聊以果腹。这是一本救命的书。但我想
       ,这厚厚的书,当时能否在闾里村巷流传?能否每家都有一部?到头晕眼黑时候,再拿着书去
       野外,对照着采挖,还能来得及?其实,哪些野菜可以下肚,先辈早已告知后人,不必等到
       这位皇子教导。农民的命原本就是吃糠咽菜的命。吃糠咽菜的菜,原本就是野菜,面有菜色
       ,原本就是只吃野菜造成的面黄肌瘦。如今,农民不再靠野菜充饥,野菜倒上了高档筵席的
       菜单,食客们饫甘餍肥之后,夹箸马齿菜、扫帚苗、野茼蒿尝尝,便作滋味无穷之态,返璞
       归真之状。这情景,若被农民看到,不知会有啥话。
       《救荒本草》收野生植物凡414种,有文有图。文虽简约,却很精到,图用线描,形象
       逼真。我读文看图,发现大部分我都见过,一部分我曾吃过。一时间,像又回到我的故乡,
       像又走在故乡的黑土地上,走在沟岸、坟场、荒滩、庄稼的垄苗间。一棵棵野菜野草,争相
       唤起我儿时人记忆,勾起我不绝如缕的思绪,依稀又尝到了岁月深处的苦味涩味。其实,我
       吃野菜并不多,我童年没有碰上大饥荒,只是在春天缺粮时,才剜来毛妮菜、面条菜、荠荠
       菜下锅。
       四百余种野菜,最先介绍的是刺蓟菜:“出冀州,生平泽中,今处处有之。苒高尺余。
       茎叶俱有刺。性凉。无毒。“在我故乡管刺蓟菜叫刺角芽,民谚说:“刺角芽的根,八尺深
       ,犁地使死牛,锄地使死人。”野地里随处疯长,是很难根除的。我割草时候,从不割刺角
       芽,一来太扎手,二来牛驴不爱吃。我奶奶说,民国十八年大旱,庄稼旱死,野菜也都干枯
       。只有刺角芽,因为根深,还有绿色。只能吃刺角芽,每天都剜两大筐,煮熟当饭。她夜里
       纺线,把煮熟的刺角芽搦一疙瘩,揣在怀里,到了半夜,饿了,也暖热了,就吃下,继续纺
       。那尖刺,煮熟后,仍很利,吃时扎嘴,咽下扎嗓子,进肚里,像吞了一个刺猬。正是靠刺
       角芽,奶奶维持着顽强的生命。那时奶奶年轻,一切苦难都能忍受。奶奶苦了一辈子,想不
       到晚年又遭逢一场饥荒,终于在饥荒中去世。去世前,连煮熟的刺角芽也吃不到,因为公社
       不许社员家里有锅。
       又看见了车轮菜,图画得十分传神,好一似正在生长。它又叫车前了,我故乡的牛车路
       上最多。人踩车轧,牲畜践踏,它仍然活得茂盛。依偎大地,装点春色,是它生命的全部意
       义。它生来不是让人当饭吃的。在《诗经》里,它的名字叫苤菇,一群妇人边采撷,边歌
       唱
       ,采了满怀满抱,唱出了一首明快优美的诗篇。显然,她们采来并非为了救饥,而是相信,
       能够多生娃娃。齐白石画过车前子,写意的笔墨,画出了剪不断的悠悠之情。活在诗里画里
       的车前子,真不该在毫无诗情画意的饥馑中被吃掉。然而,书中明明写道:“采嫩苗叶焯熟
       ,水浸去涎沫,可救饥。”灾荒时,确有大量车轮菜被吃掉。我奶奶说,国民三十一年蝗灾
       ,庄稼绝收,野草也被蝗虫咬光。人人饿得要死。烂眼二爷在坟场的一堆干草下,找到一片
       车轮菜,连忙回煮吃,不仅救了饥,还医好了眼疾。我查阅李时珍《本草纲目》,发现车前
       子确能治疗“毒风冲眼,赤痛障翳”。
       《救荒本草》后面,编入《野菜谱》一卷。作者王磐回鉴于野菜繁多,形类相似,美恶
       性不同,如果吃错,难免中毒,感于误注本草之害,甚于误注《周易》,于是,“田居朝夕
       ,历览详询,得六十余种,取其象而图之,俾人人能识,不致误食而伤生。且因其名而为咏
       ,庶几因是以流传。”用心可谓良苦。图像可赏,题咏更可赏。比如地踏菜:
       地踏菜,生雨中,
       晴日一照郊原空。
       庄家阿婆呼阿翁,
       相携儿女去匆匆,
       须臾采得青满笼,
       还家饱食忘岁区。
       这诗,清新自然,有土滋味,泥气息,有画面感 ,动态感,寥寥几笔,画出了老两口
       带着儿女,踏着雨后的泥泞,迎着扑面的水汽,急急去野地捡拾踏地菜,而后回家饱餐的全
       过程,不凄惨的区年添几许亮色。我不禁为这家庆幸,今天总算没有挨饿。又不禁为他们提
       忧,明天、后天怎办?太阳一晒,地踏菜就没了,吃什么?地踏菜,我故乡叫地曲连儿,一种
       低待孢子植物。下雨三五日,村里村外地上,就长出黛青色的一片又一片。那东西,像木耳
       ,很好吃,算得上味道最美的野菜。但是不能多吃,特别是久饿之后。母亲曾告诉我,三十
       年前那场饥荒中,村人饿死近半,就在上级将要调来粮食的前三天,下了雨。三天细雨,淋
       出了满地的地曲连儿。白胡子老三爷饿得慌,忙捡拾了两碗,清水一淘,狼吞虎咽,边吃,
       边感谢老天爷不让他饿死。谁知,吃下就泻吐,半天就死了。死时,停伙多日的食堂又有了
       烟火。
       《农政全书》以论述农本始,以介绍野菜终。这样编排,很有意思。农本是说皇帝和官
       府听的,让他们重视农业;野菜是要老百姓吃的,使他们不致饿死。农本思想落实到农民头
       上,就是吃糠咽菜。历史正是这样安排的。受苦最大,吃食最差,是农民的宿命。几千年里
       ,传统的家民总在演出传统的悲剧,他们自己倒并不知道。
       [责任编辑 杨 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