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管理科学]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比较分析
作者:廖建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 要]由于对竞争力的定义可能含有主观因素,决定产业竞争力强弱的因素也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于是,在竞争力分析评价的研究中出现不同的分析模式。本文归纳总结了目前在竞争力分析评价研究中普遍使用的几个模型。比较了这些模型的作用与特点。
       [关键词]竞争力;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7)03-0086-04
       由于对竞争力的定义可能含有主观因素,决定产业竞争力强弱的因素也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各种分类方式中所采用的概念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但是,像其他科学研究一样,产业竞争力研究最终还是要构建一个具有简明逻辑构造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将复杂的事物排列组合为可以把握的因素,并且对这些因素及其相互间的联系进行合乎逻辑的解释。于是,在竞争力分析评价的研究中出现不同的分析模式。本文将归纳并比较这些模式的作用与特点。
       1.SWOT模型
       SWOT分析是战略管理的一个工具。是对组织存在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进行整合分析的方法。在“SWOT”中,“S”代表优势(strengths);“w”代表劣势(week-ness);“O”代表机会(opportunities);“T”代表威胁(threats)。其中组织的“S”和“w”属于内部因素,而“O”和“T”属于环境因素。
       组织总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而且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适者生存”不仅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它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主体。适应环境是一个组织生存的必要条件。
       因此,认识环境,预期环境因素的变动趋势,制定趋利避害战略,是组织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组织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系统的性质和类型不同,构成因素的类别和特点也就不同。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任何一个组织的运行都离不开人员、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要素的投入。对于影响组织运行效果关键要素在战略管理中被称为组织的关键系统要素。这些要素可分为7个方面:组织资源、核心技术(能力)、价值链、组织结构、组织管理、创新能力(研究与开发)和学习能力、组织文化。
       组织系统的关键要素受组织经营管理者的理念、知识、能力及其他历史的、现实的客观原因的影响,总会表现出差异性。系统因素的差异性,决定组织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有不同的运行模式和市场表现。组织的市场表现如何,直接影响其赢利能力和获利水平,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SWOT分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把在环境和系统因素分析中选择的S、W、O、T关键因素,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标注在SWOT分析矩阵中;第二,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式制定战略。
       2.波特的钻石模型
       从根本上说,产品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两个直接因素:一是成本;二是产品的差异性(质量、性能、品种、服务等)。所以,市场竞争的手段也可分为两类: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问题是,上述这两个因素又是由许许多多其他的因素决定的,后者成为决定或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因素。如果我们把决定或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各种因素的因果关系链一直往前推溯,几乎可以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的一切方面,这将使我们无法确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对象的外延边界。
       所以,给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确定一个经济分析的范式(Paradigm)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著名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专家、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波特教授经过对许多国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得出结论说,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六个因素:
       (1)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其中,特别强调的是“要素创造”而不是一般的要素禀赋。
       (2)需求条件,包括市场需求的量和质(需求结构、消费者的行为特点等)。
       (3)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
       (4)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对手。
       (5)政府行为。
       (6)机遇。
       这六个因素构成著名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模型。波特教授以这一分析范式为基本框架,展开了他的全部研究过程,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做出了非常有价值的贡献。
       当然,一些学者认为波特教授的范式也不是完美无缺。而且,对于不同的国家,小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分析范式及构成因素的作用也未必一成不变,例如,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体制因素的影响就非常大,很难将其排除于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视野之外。所以,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范式和理论模型的研究至今仍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未完成的基础性课题之一。
       3.因果关系模型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金碚研究员在进行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中,建立了比较清晰的基于因果关系框架的一个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模型。其基本思路是:一个国家的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强弱,可以从结果和原因两个方面来分析。从结果分析,竞争力直接表现为一国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一国的某种工业品在该种产品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越大,因而获得的利润越多,表明该国的这种产品的竞争力越强。从原因来分析,一切有助于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因素,都可以是竞争力研究的对象。反映竞争结果的指标称为竞争力的实现指标,因为,它们表现了竞争力在市场上的实现程度,就像体育比赛中的得分一样,表明既定的胜负结局;而把反映竞争实力和潜力(即竞争力强弱的原因)的指标称为竞争力的直接因素指标和间接因素指标,它们表明一国的某一产品为什么具有或为什么不具有竞争力,就像反映运动员素质、技能的指标(例如,身高、体力、肺活量、弹跳力等)一样,虽然不直接表明比赛的胜负,但却可以说明为什么会有胜负。  4.结构关系模型  结构关系模型是从三个大方面考虑产业的竞争力,即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并力求突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市场的竞争这一国际竞争的本质。这一基本思路是从产业本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出发,结合对产业竞争力的一般研究而得出的。核心竞争力是自己所具有的不能轻易地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所替代的独特优势,且能对需求方的需求做出关键性的贡献,而且其贡献是利润的最重要来源。基础竞争力是自己竞争力得到持续发展的根基和依托所在。环境竞争力是自己竞争力得到有效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所在。这三者构成了产业竞争力的一个互相密不可分、相互交叉和渗透的有机整体。
       5.核心竞争力成长模型
       从古典战略管理理论的企业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框架,到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分析模式,企业管理学中自然而然引入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概念。在战略管理领域中,企业竞争优势被定义为企业超越其竞争对手的能力,这种能力应该有利于实现企业赢利或其他主要目标。竞争优势被认为
       是竞争性市场中企业绩效的核心,企业长时间维持优于产业平均水平的经营业绩,其根本性的基础就是持续竞争的优势。
       围绕竞争优势,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直是企业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一是什么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即企业竞争优势的“源”的问题;二是产生企业竞争优势的因素与企业绩效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逻辑问题,即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在逻辑”问题;三是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问题,即影响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因素有哪些,怎样获得企业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对于企业管理学而言,基于其寻求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的归纳逻辑研究思路,更加关注哪些因素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可持续竞争优势,从而为管理者提供培育企业竞争优势的技能和方法。
       在传统的战略管理中,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产品和市场的定位,通过企业的高效率运作,在获得价格优势的同时,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则将竞争优势的分析建立在产业内5种竞争力量及产业价值链的分析基础上。随着企业资源理论、企业能力理论、企业知识理论等关于企业本质的理论拓展,企业管理学对竞争优势的关注逐渐又转回到企业内部,更多地关注企业的资源、能力与知识。然而,无论是企业资源理论、能力理论,还是企业知识理论,这些都更多地归属于企业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的范围,而不属于企业管理学中企业竞争优势分析的专门理论。对于企业管理学来说,核心能力的提出并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应用,代表着企业管理学对企业竞争力研究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根据核心能力理论发展起来的分析框架,才是企业管理学关于企业竞争力问题分析的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框架。在《竞争力经济学》中,作者以“企业核心能力”为核心,综合企业资源理论、能力理论、知识理论和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构建了一个关于企业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1)企业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这种优势的持续性。
       不同于一般能力,核心能力是指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所具有的“对抗”能力。在资源稀缺、市场需求有限、企业异质和复杂动态的环境条件下,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在特定业务经营领域内能够向顾客提供超过竞争对手的价值,即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一般意义的竞争优势只能够保证企业短期具有竞争力,类似“百年老店”之类的企业长期的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企业能够在动态复杂的竞争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竞争优势的持续性本质上并不是一个日历时间概念,而是一种竞争对手没有能力复制的竞争优势(正因为竞争对手不能模仿复制,所以对于拥有这种核心能力的厂商来说,竞争优势才是持续的)。
       (2)企业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直接支撑,而持续竞争优势则来自于企业具有的战略性资源(或关键资源)和核心能力。
       企业资源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可用于向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运营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也可分为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对于企业短期竞争优势而言,一般意义的企业资源就可以支撑,甚至偶然的机遇也会形成企业短期的竞争优势。然而,对于持续的竞争优势而言,并非所有的资源都可以作为其来源,只有一些关键资源才能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所谓关键资源是指满足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性标准的企业资源。具体包括企业所拥有的各类专用性资产,例如专利、商标、品牌、声誉、组织文化、拥有公司专有技术的员工等。除非出现市场突变,只要企业能够建立战略性资产,即构成公司成本优势或多样化优势基础、难以模仿、难以替代、非交易性的资产,企业的竞争优势就能够在相当长时间内得以保持。
       从更为根本或更为长远的角度看,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的核心能力。与战略性资源或关键资源相比,企业核心能力更具有长期性和根本性,隐藏在企业资源背后的企业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深层来源。也就是说,企业核心能力对企业能否形成关键资源具有决定作用,并最终决定着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和经营绩效。迄今为止,虽然对核心能力的概念和基本内涵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和表述,但一般认为,核心能力通常具有价值优越性、异质性、难以模仿性、不可交易性、难以替代性等特征。戴维·贝赞可等将核心能力的关键特征描述为:“它们在多个产品或多个市场中具有价值;它们根植于Nelson &Winter所说的‘组织惯例(organizational routines)’中,由于组织惯例就是组织内部活动的惯用方式,这意味着即使是某一个特定人物离开组织,其能力仍能保持;它们是难以描述的,很难被归结为简单的几个步骤。”
       (3)企业核心能力和战略性资源是相互作用的。
       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活的源泉,企业战略性资源或关键资源可以被认为就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固化形态。当然,我们还应认识到,核心能力作用的发挥也要依靠企业战略性资产的积累。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支撑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4)组织学习是建立并不断强化企业核心能力的根本途径。
       企业知识理论认为,隐藏在核心能力背后并决定核心能力的是企业所掌握的知识。企业核心能力表现为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是通过不断的组织学习而得到和更新的。如果把组织中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称为能力“基因”,那么,企业组织中一个团队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就构成了单项核心能力,而整个组织的学习可以整合单项核心能力,构成一个能力体系,形成企业整体的核心能力。也就是说,学习是使企业的个体能力向组织能力转化、最终形成核心能力的必要手段。知识的共享、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共享,是企业组织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知识共享,可以使个人的能力和知识转化为企业集体的组织能力和知识。
       (5)由企业家精神主导的企业创新文化是组织学习的动力源泉。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建立、生存和发展的原始动力。企业家精神是创新和实现创新能力的代名词。企业家精神主导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创新文化,创新机会的发现和实现、创新的能力培养,都需要组织学习。创新文化是一种鼓励组织学习的文化。
       6.国际竞争力分析模型
       “国际竞争力”一词源自《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以下简称IMD)发布的主要国家经济竞争力年度研究报告,自1986年起每年发表一期。2002年纳入该报告评价范围的国家和地区包括29个经合组织成员和20个“新兴经济体”。
       该报告认为,不能把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简化为GDP和生产率。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与各国的竞争力相比较,其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即是指一个国家在全球市场经济的竞争背景下,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保持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的前提下,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实现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
       平的能力。
       国际竞争力与综合国力十分容易混淆,国际竞争力与综合国力是两个不同但有密切关系的概念。综合国力主要反映一国的整体实力,它是国际竞争力内涵的一个重要层次。国际竞争力不仅包括综合国力,还包括实现综合国力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和运行整体的竞争力,以及长期持续发展的内在的成长能力。
       国际竞争力评价是一种量化概念,由若干评价指标组合而成,用以反映—国或—地区整体的国际竞争能力。世界上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宏观层次的国家竞争力、中观层次的产业竞争力、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其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又会推动宏观的国家竞争力的发展。IMD是从宏观层次研究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它认为国际竞争力主要是指一国或一个企业在全球市场上较竞争对手获得更多财富的能力,或者是一个国家在其特有的经济与社会结构里,依靠自然资源禀赋来创造附加价值,或着善于改善国内经济环境条件以吸引国外投资,或者依靠国内经济并发展国际经济,来创造并提高附加价值,增加一国财富的能力。国际竞争力是竞争力资产和竞争力过程的统一,竞争力资产包括固有的(如自然资源)或创造的(如基础设施)项目;竞争力过程是指将竞争力资产转化为经济结果,然后通过国际化产生出竞争力。
       就此,国际竞争力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它是竞争力资产和竞争力过程两个主要方面的结合。
       (2)它是可以测度的,可划分为“硬指标”(如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率等)和“软指标”(如教育水平和人们的态度等)。“硬指标”的周期(几个月或几年)比“软指标”的周期(几十年或几代人)短。
       (3)在竞争力资产一定的条件下,成功的转化过程以增加财富是竞争力的核心。
       在2001年以前,IMD一直按照国际竞争力八大要素评价世界各国竞争力的强弱,从2001年开始改用四大要素评价体系。2001年以前的八大国际竞争力评价要素是:1)国内经济要素;2)国际化要素;3)政府管理要素;4)金融环境要素;5)基础设施要素;6)企业管理要素;7)科学与技术要素;8)国民素质要素。2001年和2002年的评判标准都按四大要素体系评价国际竞争力的强弱,评价指标共314项.2002年比2001年增加了28项指标。这四大要素包括:1)经济表现要素,包括国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就业、价格5个方面,共74项指标。2)政府效能要素,包括公共财政、财政政策、体制结构、企业法规、教育5个方面,共84项指标。3)企业效率要素,包括生产率、劳动力市场、金融财政、管理绩效、全球化影响5个方面,共66项指标。4)国家基础设施要素,包括基本基础设施、技术基础设施、科学基础设施、健康与环境、价值体系5个方面,共90项指标。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根据评价管理系统标准对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