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论文撷英]试论贾诩在曹魏时期的历史地位
作者:李俊恒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贾诩是曹操集团的重要谋士,时人称他“有良、平之奇”。陈寿将他与著名的颍川士族领袖苟或、荀攸合写一卷,居于非常显赫的位置。然而,后世史学家从东晋袁宏开始,就对贾诩的为人提出了不同甚至是否定性意见。迄今为止,学术界对贾诩甚少关注,本文拟对贾诩其人作些初步探讨。
       一
       贾诩(147-223),字文和,东汉武威人。武威贾氏乃贾谊之后。祖父贾衍,东汉兖州刺史。父龚,轻骑将军,徙居武威,生二子:缲、诩。
       贾诩天资聪颖,年甫弱冠,被地方举为孝廉,入朝为官。汉阳(今甘肃天水市)名士阎忠非常赏识,认为他“有良、平之奇”。他的机智权变从一件事上充分显示出来。汉灵帝光和二年(179),他因病辞归故里,行至汧(今陕西省汧阳县)境,被反叛的氐人俘虏。贾诩对其首领说:“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太尉段颎久为边将,威震西土。诩本非颎外孙,只是急中生智,借段颎威名以骇唬对方。氐人果然不敢杀害,礼送之,而同伴数十人全部遇害。
       灵帝末,复入京。凉州军阀董卓擅权乱政,因同为凉州人,贾诩受到董卓信任,以太尉掾出任平津都尉,又迁讨虏校尉,担任董卓女婿牛辅的军师。初平三年(192)初,董卓被杀后,长安大乱,牛辅部将李催、郭汜等求赦不得,欲解兵逃归乡里。贾诩对他们说:“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末后也。”李催、郭汜等人从之,乃一路收兵,回攻长安,杀王允等文武大臣,控制了东汉小朝廷。李、郭二人为感谢贾诩,欲给他封侯升官,他坚辞不受,最后拜为尚书。在他任尚书典选期间,“多选旧名以为令仆,论者以此多诩”。李催、郭汜混战长安,他被李催任为宣义将军。这期间,他往来于李、郭两大军阀之间,在劝说双方停战、放汉献帝离开长安、保护大臣等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汉献帝逃出长安后,他上还印绶,建安元年(196)初,辗转投奔到南阳张绣处做军师。
       凉州军阀张绣在南阳立脚未稳,又夹在曹操和刘表之间,形势极为险恶,军中缺少谋士,所以对贾诩的到来非常高兴,以长辈待他,恭谨执子孙礼。贾诩为张绣谋划了三件大事,改变了张绣一生的政治命运。一是说服张绣和荆州牧刘表连和,二是帮助张绣打败了曹操的多次进攻,三是审时度势,公开拒绝袁绍拉拢,劝说张绣归顺曹操。时在袁、曹官渡大战前夕,张绣归顺,解除了曹操的后顾之忧,故曹操非常高兴,表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结为儿女亲家以固之。并对贾诩说:“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表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任司空参军事。53岁的贾诩归曹,是其后半生政治生命的重大转折。他的才略智谋,在为曹操实现北方统一、建立霸权政治和实现汉魏禅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在官渡之战中帮助曹操坚定战胜袁绍的必胜信心。建安五年(200)秋冬之际,在大军粮乏不继、曹操有退兵之意而征求他的意见时,他分析道:“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贾诩的“四胜论”对袁、曹双方统帅政治军事才能的对比分析,准确精辟,大大坚定了曹操取胜的信心。战后,贾诩升任太中大夫。
       二是劝谏曹操南征孙吴。他认为曹军在不长时间内,连年用兵灭袁绍、征乌丸,夺荆州,需要稳固内部,壮大力量,对孙吴集团造成威慑之势,则用不了多少年即可不征自服。但曹操对其建议未予采纳。
       三是献“离间计”打败韩遂、马超。建安十六年(211),西凉地区韩遂、马超军事集团被逼而反,曹操率大军亲征。曹操问计于贾诩,他说“离之而已”。曹操心领神会,很快征服了韩遂、马超,平定关中。
       四是帮助曹丕稳固继承人地位。建安十八年(213)以后,曹操代汉自立的步伐加快。但在选立继承人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定。曹丕和曹植各自树党结派,斗争非常激烈。曹丕暗中问计于贾诩,他建议应低调做人,恭谨处事,以孝为先,不违子道。特别是曹操向他征求意见时,贾诩以袁绍和刘表废长立幼的失败教训,希望曹操不要步其后尘。正因如此,在曹丕继任魏王后不到一个月,马上将贾诩升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以报答他对自己的支持。
       五是劝谏文帝南征。曹丕即位后,颇具雄心,想短时间内一统天下,征求贾诩意见。贾诩对三国形势作了透彻分析后,认为时机不成熟,反对匆忙对吴、蜀用兵,结论是:“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文帝不予采纳,结果导致多次南征失败。
       魏黄初四年(223)六月甲申,贾诩病死,终年77岁,谥为肃侯。
       二
       贾诩一生,可谓以智谋始以智谋终。纵观其一生行事,有以下几个特点。
       权变机警,料事如神。贾诩凭借智慧,随机应变,化险为夷,度过了一个个险关。其谋略突出体现在军事方面。一是他善于从战役全局形势进行分析而作出正确判断。他刚到南阳不久,就遇到曹操来征。张绣不听贾诩的反对而率军追击,结果大败而归。这时,他却建议张绣整兵再追,而且预料必能大胜,果然不出所料。当张绣问他为何先败后胜的原因时,他解释说:曹操足智多谋,在双方还没有大战情况下主动退兵,曹操必然亲自断后。曹操兵多将勇,我军肯定不是他的对手。在摧破我军有生力量后,曹操必然轻军速进,急于回去处理变故,即使留诸将断后,亦非将军对手,所以,必能取得胜利。二是善于对领兵将帅进行性格与能力分析。官渡之战时他对曹操总结的“四胜论”充分体现了他这方面的才能。三是善于使用攻心战术,分化瓦解对方。如在征韩遂、马超时,他生长边地,对凉州兵团的战斗力和其首领能力特点非常了解,所以,他向曹操建议对韩、马实行“离间计”,很快智破韩、马,平定关中。
       深研兵法,不专儒学。东汉时期,独尊的儒学思想虽然也波及到边远地区,但不占主要地位。贾诩出生在僻处西凉的武威,仁义礼教的道德规范本就淡化,与游牧民族激烈斗争和杂处的生活体验、严峻的生存环境的考验,导致贾诩更不会去在意那些已经变得虚无缥缈的道德礼教,对东汉政府所竭力提倡的名节观念更为淡薄。贾诩一生对兵法权谋之学有很深入的研究。根据《隋书》卷三十四《经籍志三》记载,经过魏晋南北朝400多年的战乱,直到唐初,还残留有他钞写的《孙子兵法》一卷,和他所写的《吴起兵法注》一卷。从他深谙军事谋略来看,他确实对兵法权谋之学情有独钟,造诣颇深。
       深谙人性,以术济身。贾诩能在军阀丛中纵横捭阖,没有特殊的智慧是做不到的。他对人性格心理的分析十分透彻,对形势的把握也比较准确。他假冒段颎外孙以脱大难,就是摸透了氐人畏惧段颎的特殊心理。贾诩从华阴军阀段煨处转投南阳张绣,很多人对此不理解,他说:“煨性多疑,有忌诩意,礼虽厚,不可恃,久将为所图。我去必喜,又望吾结
       大援于外,必厚吾妻子。绣无谋主,亦愿得诩,则家与身必俱全矣。”他走后,段煨的作为果如他所料。在曹丕、曹植兄弟结党相争时,彻底摸透曹氏父子心理与各方形势的贾诩,表面上冷眼旁观,暗中支持曹丕,为赢得生荣死哀与最大的家族利益铺平了道路。
       超然事外,明哲保身。贾诩投靠曹操后,自以不是曹操集团旧人,“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唯恐招来不测之祸,便故意韬晦示拙,从不主动向曹操投策献计。而曹操集团内部连绵不断的政治纷争,更使深于权谋的贾诩极度小心,只能政治上不求进取、处事上明哲保身。晚年的贾诩“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官渡战后,他始终未得到曹操重用。他担任太中大夫长达20年而未升迁,便是最好的证明。
       贾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人物。他的智谋才华得到举世公认,但在三个方面却最受后人訾议:一是他归曹前的投身非所;二是他反对东征孙、刘;三是他的个人品德。
       先说他的投身非所。贾诩出身武威,很自然地和凉州人有种特别的亲近感。而胸怀“良、平之奇”的贾诩,在凉州人圈子里很有名气,自然成为董卓拉拢的重点对象,贾诩对董卓似乎也深怀知遇之恩。问题不在于他投靠董卓本身,而在于他的作为。当时许多名士大臣如蔡邕、黄琬、苟爽、杨彪等人虽也附和董卓,但后人却并没有苛责他们,因为他们是不得已,而贾诩却几乎是真心投靠。他因母丧去官,本可以借此脱离虎狼之地,但他回来后却仍然投身于军阀怀抱。身为汉官,本可借护佑汉献帝之机洗刷政治污迹,但他却上还印绶,复投于凉州军阀段煨营中。特别是他打着为董卓报仇的旗号,鼓动凉州军阀回攻长安,“相攻击连月,死者万数”。给关中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无怪乎裴松之斥责他片言只计即导致“邦国遘殄悴之哀,黎民婴周余之酷……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
       再说赤壁之战。曹操征服荆州后,决定一鼓作气彻底消灭孙、刘集团,曹操没有采纳贾诩的反对意见,结果大败而归。贾诩反对的理由是:“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对贾诩的见解,后世提出反对的人不少,如裴松之认为:一则荆州地区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为孙、刘两家所必争。而“荆人服刘主之雄姿,惮孙权之武略”,非靠怀柔所能达到征服之目的。二则曹操既得荆州后,正可以“资刘表水战之具,藉荆楚械榷之手”,一举完成统一大业。若“不乘此取吴,将安俟哉?”三则退一步说,要想保住荆州,也必须征服或削弱孙、刘势力。因此,东征孙、刘乃当日时势之必然,既有必征之理由,又有可征之条件。至于赤壁之战失败的责任不能归诸曹操决策的失误。揆诸当时情势,裴松之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史载曹操谋士中除孔融、贾诩外,不见有其他反对者,说明东征非曹操的一意孤行。贾诩的反对理由既苍白无力,对形势的判断也昧于大势。
       最受后人訾议的是贾诩的政治名节与个人品行。贾诩一生以智谋闻名,发言指踪,确乎超出常伦。然而,他却将自己所有的智慧都用于如何保持身家性命与政治地位方面,无论在政治的大是大非问题上,还是在对待朋友同事的品德方面,贾诩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而置原则、道义于不顾。为了个体生存的需求,他可以将一切社会道德约束、政治名节等抛掷一边。他对董卓的感情与对汉献帝的态度恰成鲜明对比,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他对政治名节的态度。在遇到劫匪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自己活命,至于其他人,则根本不予考虑。他与凉州军阀张绣是老乡,也是世交,张绣对他执子孙之礼。可是在张绣受到曹丕羞辱而自杀时,未见他出一言相救。诚如史学家王鸣盛所论:“智计之士见利忘义,不可保信。以此始者,必以此终。”陈寿说他“权以济事,咸此类也”。恰恰说明他一生都在“诈术”中度过。当孙权听说他升任太尉后,感到非常可笑,可见他在时人心目中所处的地位。如果将贾诩和他同时共事的著名谋士如荀或、荀攸、程昱、郭嘉、刘晔、崔琰、毛玠等人稍作对比,其对名节的重视程度与人品之高下,便立见分晓。陈寿说他“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就智谋而言,诚为笃论,但如果从品行名节等方面来衡量,确乎难以和张良、陈平等量齐观。
       总之,贾诩是一个很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智谋超群,“算无遗策”,汉末群雄谁都不能轻视他,然而却“谋”有余而“识”不足,善于谋身而不善体国,其智谋才华不免流于权术诡诈;他“经达权变”,纵横权术,生荣死哀,子孙昌盛,成为武威贾氏望门的始祖;他轻忽名节,德行有阙,又成为当时与后世訾议的对象。但是,贾诩生活在汉末乱世,不得不仰仗权术以济身。而他的鄙夷名节,重谋轻德,不仅因他出身凉州深染胡风所使然,也是汉魏之际儒学衰落、名教废弛,“尚通悦”、慕通达社会思潮与风尚变化在他身上的反映。要之,“孔雀有毒,不掩文章”,是者自是,非者自非。我们不能完全用今天的价值标准去衡量一千多年前的古人。
       责任编辑 阎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