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学研究]大众化评价:学术评价中学术腐败的有效制约
作者:王华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近年来学术腐败已经渗透到学术创作、学术文献出版和学术评价等学术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其中,学术评价中的学术腐败其危害是多方面的、巨大的:一方面,学术评价中的权力化倾向和只重视数量不问质量的形而上学的评价方式严重窒息了学术创作过程中的创新活力;另一方面,它进一步模糊了学术文献出版环节的是非界限,并不断推动新一轮出版腐败的产生和恶化。究其原因,小众化评价是学术腐败的深层制度诱因,而大众化评价则是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学术评价;大众化评价;小众化评价;学术腐败;制度诱因;学术规范
       中图分类号:C55;G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8)06-0055-06
       学术、学术界、学者历来深受世人的推崇和敬重,这是因为学术是社会的理性,学术界、学者被视为正直的象征、智慧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和社会良知的守护者。然而,近几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物质利益的诱惑,以及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机制不健全,各种监督和协调机构运转不畅的情况下,我国学术界这块净土也受到了种种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和种种腐败行为的渗透,从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也引起了学界内部的极大关注,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文章予以论述。如鸣镝的《开展学术批评 推动学科发展》(《图书与情报》2006年第1期)等在诠释了“学术批评”之后,指出了我国学界存在学术失范、学术不端甚至学术腐败等问题,认为开展学术批评,有利于推动学术事业的发展。张茂泽的《论学术批评》(《学术界》,2001年第2期)则系统考察了中国学术批评的历史,指出学术批评是学术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学术一盛俱盛,一衰则俱衰。杨文全、王刚的《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关于学术规范和学术批评的论争》(《浙江学刊》2005年第2期)在对近几年学界关于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论争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建立规范的学术批评制度,铲除伪科学的生存土壤等问题。刘良初的《从“小众”到“大众”:谈期刊评价机制的变革》(《出版发行研究》2005年第12期)具体分析了我国目前期刊评价中的“小众化评价”问题,触及到了我国目前学术腐败产生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另外,还有张意忠的《开展学术批评提高学术水平》(《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期)等,都对学术评价中的学术腐败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探讨,但将“小众化”评价作为我国目前学术评价中腐败产生的根本制度诱因加以详细论述的,将大众化评价作为清除学术评价中学术腐败的根本制度的并不多见,笔者对此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一、各环节学术腐败扫描
       近几年来,深受瞩目和非议的学术腐败现象已经渗透到了我国学术活动——学术创作、学术文献出版和学术评价等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进而严重干扰和影响了我国的社会文化创新和文化建设。
       1.学术创作中的学术腐败。一是泡沫文化现象严重,即文化市场的虚假繁荣。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和享乐腐化思想的产生使学界急功近利之浮躁学风盛行,假大空、吹吹、拍拍、剩饭炒作式的“泡沫论著”、“泡沫论文”多,对真理的执著探索和对正义的执著追求少,行文无见解,著书不立说。现在每天充斥于我们文化市场的书刊何止成千上万,但能经得起历史的沉淀和检验的又能有几何?以至于人们现在将写书戏称为“攒书”,将写论文戏称为“攒论文”。二是缺乏基本常识而又狂妄无知的所谓“创新”多,虚心向学,“小心求证”的刻苦探索少。学界一些人不愿做艰苦细致的知识积累和探索工作,根本无法进入学术交流的共同的语境和平台,却一味热衷于自己的所谓“突破”和“创造”。为了论证自己的所谓“新理论”、“新学说”,动辄创造一个什么概念体系,并且为了与自己的体系相符,不惜置普遍原理、定论、定理和学科的基本常识于不顾,对公认的名词、术语进行任意篡改,对由社会实践所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进行无端的否定与批判,以彰显自己的理论“勇气”。是的,学术研究并不反对而且是积极倡导“提出新观点、建构新体系,但是新观点、新体系的提出与建构,必须是在足够的知识积累和学术贮备的条件下,经过学者长期艰苦的探索、缜密的思考、反复的验证的基础上”形成的,而绝不能由一些人的狂妄和无知的大胆“创造”来实现。三是不负责任地吹捧、“包装”与炒作。其一吹老师,其二吹权威,其三吹自己,最终一切都是为了吹自己。什么“代表最高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填补……的空白”,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吹不到的;只有不敢想的,没有不敢吹的,一副奸商式的自我兜售嘴脸,毫无学者独立探索、求真务实的作风和气节。其四剽窃、抄袭,学术寻租。有些学者,干脆就采取权钱交易、剽窃抄袭、学术寻租等一些极为不光彩的手段,把别人的文章改头换面据为己有,把别人的著作大段大段,甚至整章整章地照抄进自己的著作当中;还有人习惯于“挂名坐车”甚至花钱买文章等,严重违背了一个学者应当具有的学术道德,败坏了学术界的声誉,给整个社会的诚信造成了危机。
       2.学术文献出版过程中的学术腐败。人情稿成为编辑选择的一种常态;关系稿、金钱稿几乎成了一种公开的秘密和通则:在期刊界,版面费大行其道。版面费的收取,不仅助长了权学钱“三角贸易”的不良风气,而且影响学术界诚信,使期刊丧失了社会大众的信任。在图书出版中书号买卖成为屡禁不止的痼疾,变换各种方式的请客送礼已是老生常谈,质量愈高的学术著作出版愈难。一些人为了牟取一己之私利,将党和人民赋予的专有出版权当做“有价证券”,送给“值得”溜须拍马者,为某些远未达到且根本不具备出书水准者无偿出书,不断制造出一批又一批的货真价实的文字垃圾。更有甚者,极少数出版单位的负责人,“制定选题计划不从实际出发,不从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出发,置生产经营、出版规律于不顾,专事投机钻营,寻找歪门‘捷径’,挖空心思为评上个什么奖而上下活动,左奔右突……于是乎,出书明知赔本,也明知本身了无价值,只有唬人的书名,却要大事奢华,‘隆重推出’……又开发布会,又是请名人,一言以蔽之,这类书的‘诞生’,就是奔着评奖去的。只此一用,别无他求。金杯到手,万事皆休。‘功夫在诗外’,哪管它无人问津,劳民伤财……‘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还有一些期刊,搞什么赞助单位,拿公家的钱谋取赞助单位头头们的个人之私利,既搞乱了学术评价的客观、公正之标准,又不断加剧学术向权力的倾斜。
       近年来,我国出版领域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其数量名列世界前茅,但有影响的能够经得起历史沉淀的又有多少!多年来尽管社会上对此种现象进行了多年的呼吁,但仍是鲜有改变。这种经济利益杠杆驱动下的出版大环境已经严重地影响和干扰了健康的社会文化的建构,不少作者为
       了使自己的论文著作尽快发表和出版,不是将工夫花在尽力提高自己论文和著作的质量上,而是四处托熟人、拉关系、找门子,甚至干脆盗用他人的作品和书号,给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3.学术评价中的学术腐败。在成果产生后的学术评价阶段,其混乱程度更是让人不能理解:以夸大其词地相互吹捧代替公正科学的学术评价和学术批评,并且一切以权力为核心,谁的地位高、权力大,谁的成果自然价值就大,获得的奖项就多,级别就高。学术自身内部的权力化与体制化倾向日甚一日。从“理论上讲应该拥有更多精神资源的知识分子,却表现出了远过于寻常大众的异化性;在以求真求实为基本底线的学术界,却会比其他领域(如政治、经济等)表现出更为触目惊心的假与恶”。有钱就能出书,有关系就能发表文章,找个名人写个序,再约几个熟人写上几个书评,什么“填补空白”、“国际领先”大吹一通,就完成了学术成果由生产到社会反响的转化过程。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只重成果数量,不重质量;只看出身(文章发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不看文章质量(文章的质量不好给予评价);只重关系(只要能拉够足够的票数),不重能力。在科研成果奖的评定中,重关系、看地位,就是不看成果的质量,官本位、权力寻租现象严重。看看各种各样不同档次的科研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几乎全被那些评委、名人、位高权重者所垄断,最多也只是拿出一些三等奖来应付一下局面,彰显一下“公平”。科研成果奖励的评定,地地道道地成了关系的评定、权力的评定,其功能和作用早已完全被异化了。学术创新、优胜劣汰所赖以遴选、防范、评判等机制,在权力和经济利益的“专横”面前形同虚设,不堪一击。更令人悲哀的是“时下的学人都善于利用自己的伪学术成果作为起点,长袖善舞地使自己的学术身价与地位‘增值’,以求在学术‘市场’中抢夺到更多的文化资源”。至于怎样确实保障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只有天知道。
       学术评价中的学术腐败,其影响是深远的。一方面,学术评价中的权力化倾向,和只重数量不问质量的形而上学的评价方式严重地窒息了学术创作过程中的创新活力。会写的不如会吹的,有质量的不如有权力的,这种学术评价中的价值原则的混乱和是非的颠倒,不仅极大地挫伤了学术创新的内在动力,而且进一步助长了学界急功近利之浮躁学风和假大空剩饭炒作式的学术“创作”,加剧了学界不良风气的盛行。另一方面,学术评价中的权力化倾向,和形而上学的评价方式,又进一步模糊了学术文献出版环节的是非界限,不断推动新一轮的出版腐败的产生和恶化。探究学术评价中学术腐败的深层诱因,成为遏制当前学术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小众化评价:学术评价中学术腐败的重要制度诱因
       造成当前学术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种多样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法则的泛化,必然导致浮躁的学风和形而上学的评价方式,以及正常的科学评价机制的缺位,非学术因素左右学术评价,形成学术评价中的不公,由此形成腐败产生的心理基础;行政性的期刊评价机制、官本位思想观念和权力导向的现实,又给当前的学术腐败以极大的推动;经济利益的诱导,社会分层的不断加剧,形成一种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社会氛围,追名逐利成为许多人最直接、最现实的人生竞争目标,社会价值观的世俗化和功利化日益明显,由此形成了学术腐败更为深刻的利益驱动诱因,等等。然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小众化评价的基础上发生的,小众化评价是学术腐败的重要制度诱因。
       1.“小众化评价”:评价主体的错位。目前的学术评价大都属于“小众化评价”,如职称评定过程中对学术论文论著的评价与审定,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对前期成果的审查与评定,科研奖励评定过程中对科研成果的审查与评定,核心期刊的评价与审定等,都属于“小众化评价”,即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邀请部分专家、学者和领导对学术成果和学术期刊进行审读和评价。“小众化评价”的特点是简便易行,易于控制和操作。“小众化评价”的不足是,评价结果可靠性差,缺乏公正性和科学性,容易被少数人左右和控制。公平、合理、科学、可靠的学术评价本应由学术大众来完成,即应由本学科专业的广大专家、学者和一般研究人员共同完成,而现在为了组织和操作的便利却由少数专家和领导即“小众”来完成。评价主体的错位,即将本应由“大众”完成的事情交由“小众”去做,是导致学术评价过程中种种学术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的制度诱因。
       2.“小众化评价”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学术是系统的、专门的学问。学术研究是在对已有的理论、知识和经验进行理性思维和整合的基础上,对未来科学和理论问题的发展趋势所作的假设、分析和探索,是对未知科学问题的某种程度的揭示。因此,学术研究既是一个充满理想色彩变幻多姿的空间,又是疑窦丛生,鲜花与毒草同在,真理与谬误并存的领域。这也就决定了学术评价和学术批评的复杂和难以统一的特性。从本质上讲,学术评价不信仰任何权威,而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和较长时期的自由博弈的文化积淀的过程,要想靠几个、几十个专家学者在短时间——几天、十几天内作出客观、公正、科学的学术评价是完全不可能的。首先,众多的学术成果不仅涉及不同的学科领域,而且还涉及了不同的选题、不同的学术背景、不同的研究层次和各自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要想靠少数几个、十几个专家评委在短时间内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完全不可能的。其次,每个专家评委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审美情趣和思想倾向,对问题的判断和选择都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左右和影响,评价主体的范围愈小,评价结果受这种个体差异的影响就会愈加明显、愈加难以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和评价。再次,当前的具体学术评价活动(如职称评定过程中对学术论文论著的评价与审定,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对前期成果的审查与评定,科研奖励评定过程中对科研成果的审查与评定等)大都涉及一些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众多的社会关系,利益关系人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干扰和左右评价主体,使其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断和评价,从而导致一些人为的评价失误和不公正。
       3.小众评价:腐败产生的制度基础。目前的学术评价不仅关系到一些个人的切身利益,如评职晋级、项目评定、科研奖励等都直接关涉一些人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且还关系到一些单位的集体利益,比如“核心期刊”的评定,由于能否进入“核心期刊”决定了某些期刊的命运,即通过一定的学术评价获得“核心期刊”称号的学术期刊能够获得期刊运作过程中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即成功导致成功,形成累积优势,这是社会中存在的一种难以完全避免的偏态心理反应),即作者集中优势——作者向核心期刊集中;文献集中优势——文献向核心期刊集中(它是作者集中优势的必然表现),以及其他条件(经济条件、
       国家政策等)的相对倾斜和集中的优势,使期刊进入良性循环状态,为其更大发展奠定基础。而未能进入“核心期刊”者则会导致稿源等各种资源的严重不足,从而危及期刊的生存,因此,进入核心期刊成为期刊主办单位的强烈愿望。又由于期刊的学术评价同样是小众化评价,这就使得采取一些不正当方式进入所谓“核心期刊”成为可能,学术腐败也由此产生,并且,现在的学术腐败事件已由个人腐败开始向法人腐败过渡。
       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世俗化和功利化,使社会需求变异:在社会用人机制上,片面追求短期化的政绩,在文化和学术研究上,片面追求简约式、“快餐式”和“泡沫式”的文化生产与消费,在社会认可和肯定的方式上信仰和适用一种简约的、形而上学的评价方式,这就使得当前这种“小众化评价”方式成为一种必然。众多的变异了的社会需求,必然催生出失范的形而上学的评价机制,而失范的形而上学的社会评价机制,又必然导致评价过程的混乱和评价结果的异化。“小众评价”:当前学术评价过程中腐败产生的重要制度基础。
       三、大众化评价:健康学风的重要制度保障
       1.大众化评价:学术腐败的“天敌”。1945年7月初,毛泽东与到访的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就历史的兴亡问题有一次精彩的谈话。黄炎培先生说: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希望中共找出一条新路,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就是著名的“周期率谈话”。毛泽东的“周期率谈话”,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只有将权力交给人民,交给大众,才能避免懈怠和腐败,才不致人亡政息。这是因为,在阳光的照射下细菌难以繁殖,在大众的监督下将无私利可谋。近年来学术评价中学术腐败的产生,其重要原因就是学术评价中的小众化评价。小众化评价,缺少大众的有效监督,使一些人的不当获利的图谋不易被曝光;小众化评价,其评价主体范围的狭小和有限,又使这种谋取不当利益的操作行为成为可能。试想,如果是大众化评价,这种不当牟利的行为还具有可操作性吗?大众化评价,研究成果在学界和众多同行间自由争鸣、评判,不仅避免了小众化评价中由于评价主体的单一及其个体知识结构的局限和审美情趣的影响造成的评价不当和失误,使学术评价更具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而且也使整个评价过程在同行大众监督下进行,成为阳光下的活动,使任何“地下活动”成为不可能。因此,大众化评价可以保障评价过程的透明,评价结果的科学与公正。大众化评价:学术腐败的克星与“天敌”。
       2.科学公正的学术批评:学术发展与繁荣的保障。学术批评是学术研究主体间遵循一定学术规范,就某一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在平等的基础上所作的交流、对话与批判。有学者将学术批评分为两种:一种是消极性批评,或称技术性批评;另一种是积极性批评,或称思想性批评。消极性批评或技术性批评,是对抄袭、剽窃等涉及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等问题所展开的批评。而积极的思想性批评,注重的则是思想意识的批评,批评者关注的是某个文本提供了什么值得思考的东西或有价值的观点,从中可以推论出什么新的东西,等等。
       真正的学术批评不同于当前为了某些直接的目的所进行的小众化的学术评价,有些人将其称为“学术评比”或“评比学术”。“学术评比”或“评比学术”其一切学术评价活动都围绕着“评比”的指挥棒转,一切为了评比,一切服务于评比。“名曰‘评价’实为‘评比’的‘评比学术’……或者是只有‘评比’,没有‘批评’。或者是先有‘评比’,后有‘批评’,‘批评’不能超出‘评比’定下的调子。而那一点点‘批评’,绝大多数也是为‘评比’服务的,轻描淡写,‘评’而不‘批’,‘批评’成了‘评比’的吹鼓手”。而科学公正的学术批评,首先是开放式的、大众化的建立在自由、平等基础之上的思想碰撞与交流,批评的主体是开放性的、大众化的,批评者和被批评者是平等的。其次,学术批评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它只批判理论本身。学术批评,不针对个人,不搞人身攻击,不贬低或侮辱人格,只批评思想理论本身,只批评该思想理论之历史背景、思想渊源,批评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批评其思想的内在逻辑是否一致,对该思想与历史趋势的关系进行评估”。它只相信真理,不信仰关系和权威。再次,学术批评的实质是自我批评。波普尔认为,学术批评表面上是不同学者之间的相互批评,其实,乃是学术的自我批评。这是因为,学术研究的实质是对真理的追求,学术批评从根本上说则是真理为了完善自身自己所作的对自己的批评而已。因此,学术批评是学术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学术活动的一种有效的监督,是学术的生命。真正的学术活动不害怕学术批评,而是真诚地欢迎科学公正的学术批评。科学公正的学术批评,不仅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面给学术研究以完善和提高,使其更接近真理,而且还能给当前的小众化学术评价以积极的作用与反馈,促使学者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促使学术评价者谨慎行使手中的权力,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消除目前学术评价中的一些不良现象,给当前的学术活动创造更加公平、合理和宽松的环境,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学术事业的更大发展。
       3.加强学术道德自律,内化学术规范和制度制约。消除目前学术评价中的腐败现象,除了改变目前的小众化评价为大众化评价,消除学术评价中学术腐败产生的制度基础,开展积极的学术批评,变形而上学的“评比学术”为科学公正的学术批评外,还要不断加强学界的学术道德建设,加强学术道德自律,内化学术规范和制度制约,不断使个体的学术规范、学术制度的外在制约转化为广大学者自觉的行为。
       学者、知识分子代表的是社会的良心,学术研究是一种高雅纯洁的事业。因此,中国古代对知识分子就有一些基本的道德要求:在平时要求这些社会的脊梁能够做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而当世事变换而处于不利的境地时,也能够“穷则独善其身”,出淤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管世事如何变幻,都能保持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文人的气节。这是中国古代对知识分子提出的道德要求。正因为如此,不仅造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而且在漫长的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孕育和造就出了千千万万心系天下苍生,不畏道路艰辛,上下求索的民族脊梁。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法则的泛化,学术逐渐被纳入了经济的轨道,成了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和学者们谋生、改变自身生活状况的一种手段,并由此不断导致自由学术研究环境的恶化和学术道
       德的滑坡。“当学者的经济处境越来越好,远过于中国民众平均值数倍(更主要的是远远超过他们在理论创新与学术贡献方面的价值)时,学术却仍在商品化的泥泞中越陷越深……尽管工资越来越高,住房越来越好,但在那些刀耕火种的低级的精神生产者身上,却很难判定他们有什么‘从良’的迹象。相反他们更加喧哗和更加骚动不安”。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必然导致学术道德的滑坡;而学术道德的滑坡又必然导致另一轮更大的躁动和利益的争夺,从而导致学术腐败的不断产生和加剧。因此,加强学术道德自律,内化学术规范和制度制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教育部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所指出的那样:“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术道德是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规范,是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保证,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术繁荣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学术道德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与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学术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方面,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
       加强学术道德自律,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学者的道德自律,内化学术规范和制度制约。立德修身是我国传统人生实践的最高主题,也是文人学者终生追求的最高价值理想。一个具备良好道德自觉和价值理性的学者,不但会内化学术规范和制度制约,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培育出对学术腐败病毒的有效抗体,而且会因清正人格的无限张力而产生强大的道德辐射,从而净化周遭学术环境。二是要努力实现由学者个人道德性的学术修养向学界群体意识和学人共同性约束转变,进而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群体意识是一个群体所共同拥有的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一定群体意识的形成不仅能够把外在意愿、制度约束转化成内在的动力,而且还能够以集体的力量规范个体的行为,使其趋向于群体意识所设定的行为目标模式,这即所谓群体意识的反作用力。因此,要努力实现由学者个人道德性的修养向学界群体意识的转换,进而营造学界和全社会的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从而促进学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给学术腐败来个釜底抽薪。
       学术腐败、学术贿赂是以消灭学术的方式来象征“进步”的;而学术评价中的学术腐败则是以泯灭良知、毁灭文化的方式来“服务”于社会的学术事业的。利益的博弈是学术腐败产生的内在动力,小众化评价则是当前学术评价过程中腐败产生的重要制度基础。学术自有公论,让社会自由评判,大众化评价: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的必然选择!
       责任编辑 焦薇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