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学研究]日本人自杀行为背后的文化因素探析
作者:郑宪信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自杀是人类社会不可回避的一种文化现象,引起自杀的原因是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的文化因素。从日本人对自杀者的宽容、日本人自卑的处世哲学、日本人的“死亡即美”的观念等角度,解读日本人在生死问题上特有的文化心理,即死是生之延续,死是道德的自我完善,是一种修身律己的行为。
       关键词:日本人;自杀;文化因素;文化与自杀特征;生死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C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8)05-0144-05
       收稿日期:2008-05-16
       作者简介:郑宪信(1965~),男,河南兰考人,河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讲师。
       2007年6月8日新华网日本警察厅公布的数字显示,2006年日本自杀人数为32155人,较上一年有所下降,但这是连续第9年自杀人数超过3万人,其中学生自杀人数为历史最高。近半数的日本自杀者患有抑郁症,而抑郁症患者又占日本总人口的七分之一。据统计,在抑郁症与自杀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社会因果链条:高失业率让日本人引以骄傲的终身雇用制不复存在,“再就业”使一些日本人难以适应。日本人工作很努力,但如果所有努力得不到认可,那么他就会在社会上陷于孤立,失去生活意义;日本学校恃强凌弱的现象严重,青少年的生活空间成了一种“封闭的社会”,许多小挫折在他们看来则是要命的大事,很可能因此陷于绝境;毕业大学生就业难,日本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有五分之一找不到工作,而且很多人迫于谋生而“人错行”,职业的烦恼使年轻人的自杀率也直线上升;疾病缠身、失去亲人、退休后人生乏味等都会导致日本人的自杀。此外,日本社会贫富分化也加剧了人们自杀行为的产生。所以,日本关西学院精神医学专家野田正彰认为,自杀者的增加是因为“社会分化的影响”,社会竞争的“赢家”对弱者没有同情感,“输家”则体会到强烈的挫折感。
       自杀是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等诸多领域共同关注的课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青少年自杀率急剧上升,为了更好地实施危机干预,日本学者对自杀行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日本学者对自杀现象的研究呈现出由关注宏观的社会因素转向更加关注个体的心理和个性特征的发展趋势,并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中国有关日本人自杀行为的研究也在增多,董佳佳的文章《从不同自杀群体分析日本人的自杀原因》(刊登在2007年第10期的《科学大众》上),通过列举四类不同的自杀群体,分析了日本人不同的自杀原因;李建军的文章《历史文化因素与日本人的自杀行为》(刊登于2007年第6期的《思想战线》),阐述了日本人的自杀行为与历史文化的关系。笔者拟从日本人对自杀者的宽容、日本人自卑的处世哲学、日本人的“死亡即美”的观念等角度,解读日本人在生死问题上特有的文化心理,即死是生之延续,死是道德的自我完善,是一种修身律己的行为。日本人在捐献生命之际,能体验到一种慷慨凄凉的道德的升华。
       一、日本人自杀的现代特征
       日本对自杀心理的广泛研究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集聚了一大批很有造诣的学者。加藤正明博士(1996年)系统地研究了现代日本人自杀行为的年龄特征和性别特点。他发现,从纵向比较,日本15岁到29岁的青少年的自杀率在二战中有所减少,战后迅速增加,而40岁以上的人自杀率在二战中和二战后变化均不显著。从横向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相比,日本突出地表现为20岁左右的青少年自杀率远远高于上述几个国家,20岁以后的自杀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到55岁左右又迅速上升。在青年层中,男子的自杀率是6/10000,女子是3.8/10000,青年男女自杀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总的来说,日本人的自杀行为的年龄分布呈现出青少年和老年高、中年低的“马鞍”型的特点。
       二、从传统文化看日本人的自杀
       在1897年出版的《自杀:一项社会学研究》一书中,法国社会学家埃姆雷·达克汉姆把自杀行为分为失范性自杀、利他性自杀、利己性自杀和宿命性自杀四类,这被公认为是对自杀进行系统化研究的开始。从这个角度可以发现,在不同民族和文化环境中的自杀现象的不同,实际上往往体现在这四种自杀的比例的不同上。
       日本的自杀行为蕴含了大量的利己性因素,进而形成独特的“唯美主义”(日语为“耽美”)的概念。干净秀美的风光、“刹那寂灭”的樱花,在日本国民心里象征着格外美丽的死亡。日本人崇尚自杀,在自杀者弥留之际,能体验到一种人格的升华和一种慷慨凄凉的满足。
       现代日本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尽管人们常常把原因归结为过重的生活压力和人们拘谨的性格,但是文化的作用从来不可低估,尤其是人们对樱花“寂灭”的迷恋,更加促进了他们自杀行为的发生。人们会发现,现代日本人的自杀行为的出现往往不是由于具体事件引起的,而是由于人们充满了对生命本身的凄楚之感。
       (一)从自杀词语看日本人的自杀
       日本人选择死亡有着其深厚的文化历史渊源,他们自古崇尚自杀,其悠久的自杀历史,培育了日本庞杂的自杀语汇。在日语中有很多表现死亡和自杀的词语,其自杀词语之多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占都无法比拟的。据Stuart.B.Picken统计分类,目前在日本仍然使用的自杀专用词语达60余条之多。(以下所列举的自杀专用词皆为日语)与一人自杀有关的涉及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般用语有:自殺、自绝、白害、自裁、自减等;有动机含义的用语是:殉死、追腹、情死、烧身、失恋自殺、厌世自殺、抗議自殺、辣死、无念腹、愤死、粗忽死等;与方法有关的用语:腹切、切腹、割腹、屠腹、自刃、诘腹、扇子腹、水腹、介错、入水、身投、投身、溢死、首溢、首吊、飞自殺、繶自殺、飞降自殺、服毒自殺、力自殺、自爆、拳铳自役等。与二人自杀有关的涉及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般用语:心中、後追心中、燕理心中等;表示关系的用语:一家心中、规子心中、母子心中等;表示方法的用语:差逵之、身投于心中、入水心中、服毒心中、力心中、烧身心中等。与战争有关的自杀词语有,玉碎、人身御供、人柱、殉国、泱死陈、特攻、死花等。有关自杀未遂的词语有,狂言自殺、自殺未遂、死二捐等。
       日语的这些自杀词语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自杀形式,可以说日本人的自杀观念是独特的,日本人没有将自杀看成是罪恶,这和西方国家的基督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基督教认为,自杀是罪恶,是谋害生命;和基督教正好相反,日本人认为自杀是一种美,不仅将自杀看成美,而且当做美德来赞扬。日本出现的大量的自杀用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自古以来对自杀行为的道德评价,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自杀现象的延续不断。
       (二)从文学的影响看日本人的自杀
       文学作家一向被人们视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而日本作家的自杀也由来已久,其中著名的日本文学泰斗、亚洲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在他获奖后的第三年自杀身亡,震惊了世界文坛。川端康成曾对另一位日本作家左贺春江的自杀极为赞赏,认为:“再没有比死具有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川端康成在极度忧郁、矛盾中选择了被他认为具有最高艺术的自杀。类似这样自杀的作家在日本还有很多,如北村透谷、有岛武郎、芥川龙之介、牧野信一、太宰治、田中光英、三岛由纪夫等。
       文学的诱导性无疑在影响着新一代日本人,在许多日本文学作品中,自杀被描绘成一种神圣而永恒的事情,这无疑对新一代日本青年的心理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尽管人们常常把自杀的原因归结为过重的生活压力和人们拘谨的性格,但是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新一代日本青年对“寂灭”的迷恋,更加促进了他们自杀行为的发生。在岩井俊二的电影《梦旅人》中,两个年轻人在自杀之前徒劳地向太阳开枪,当枪声响过,世界依然宁静,太阳纹丝不动;渡边淳一的小说《失乐园》中的男女主人公服药同归于尽,就被认为是自杀的绝美表现。
       (三)从对自杀者的宽容看日本人的自杀
       日本人对死亡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对自杀抱有一种异常宽容的态度。日本人缘何对自杀异常宽容、甚至赞扬呢?究其原因在于日本人对“以死而生”这种独特生死观的追求。在他们看来,彻悟的死与完全的生是相通的,自杀本身并不是罪恶,而是一种洁身自好、修身律己的行为。日本传统文化观念认为,不管多坏的人,不管生前做了多少坏事、犯了多少错误,一旦死了他的罪行和错误就一笔勾销了,他就清白了,而且人死后都会变成神灵。所以一些日本人在做了错事并且造成巨大损失时,往往试图以死谢罪,以死换取别人的原谅。本尼迪克特在她的《菊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日本人的自杀行为:“自杀如果以适当的方式进行,便可洗刷一个人的污名,保全死后别人对他的好评。”日本人赞扬自杀,使之成为一种光荣的有意义的行为;日本人崇尚自杀,在自杀弥留之际,期求体验一种凄美的人格升华。
       三、自卑的处世哲学
       日本人在世人面前有高傲自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和危机意识。日本人自卑心理的突出表现就是自杀。美国的日本问题学者罗伯特·C,克里斯托弗认为,自杀对于日本人来讲,是为了让与自己自杀行为相关的人员有自责感并受到严厉的道德谴责。
       在世界范围内,日本人的自杀率堪称世界第一,每年自杀的人数已经超过交通事故死亡的数量。就自杀动机而言,日本人的自卑可谓是自杀的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许多日本人不喜欢与人交流、沟通,喜欢钻牛角尖,而且内心孤独、苦闷不能自拔。他们普遍的总是把痛苦藏在心里,一点小事想来想去不能释怀,故有“暧昧的日本人”的说法。日本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与不认识的人少搭话,对认识的人要客气。这种处世哲学使他们对人性恶的一面感到绝望和无奈,对背叛自己的亲人、朋友或知己就会憎恨和嘲讽,同时对于自己做出了一些对不起亲人、朋友的错事就以自杀来表示忏悔和补偿。例如,前面提到的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等人,他们尽管走到了自己事业的巅峰,还是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再如,2005年禽流感盛行一时,日本一家养鸡场的主人起初隐瞒疫情,被发现后夫妇两人当晚在家里双双自尽以图谢罪。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利用网络传递感情的机会增多,在日本“自杀网站”也应运而生,许多根本不相识的人,而且职业、年龄、性别也不相同,只是在网上交流后,就约定在某处集体自尽。
       在日本人自卑的众多原因中,也有自然环境带来的原因。自然环境方面的原因包括地理位置的孤独、岛国资源的匮乏、人多地少,好像有种被世界抛弃在海角天涯的孤独感,在大和民族的生存心理上就布下了一种被称之为岛国焦灼的情结。地震、台风、海啸、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经常会有人被夺去鲜活的生命,因而浮生如梦的思想在日本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另外,日本人自卑也有人为方面的诸多原因,表现在人际交往上就感到内心孤独,从而产生苦闷、绝望、没有自信和无奈等情绪。日本人自卑的原因有种种,而自卑所导致的最终结果几乎相同,那就是选择自杀以求解脱。
       四、传统价值观
       (一)“切腹”的历史文化背景
       日本人的切腹自杀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甚至被当做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日本的“剖腹”一词最早出现于平源时代,即11世纪末到12世纪末,与汉字同义。日本永祚元年(公元989年),官军逮捕盗贼藤原义,藤原在被捕前用刀剖开腹部,用刀尖挑起内脏向官军扔去。此后,这一事件被人们认为是日本人切腹恶习的起源。
       日本元弘二年(1333年),倒幕运动高涨,醍醐天皇命足利尊氏围攻京都;守城的北条仲时和时益逃出京都重围后,北条仲时看到大势已去,在近江的番场切腹自杀,家臣糟屋宗秋随即也切腹自决,接着部下432人一齐切腹,横尸满园,血流成河,这样骇人的集体自杀,打破了日本自杀历史的记录。
       到江户时期(公元17世纪),切腹几乎成为上层武士选择死亡的唯一方式,形成了一整套的剖腹仪式和方法。日本人的“剖腹”也叫“切腹”、“割腹”、“腹切”、“屠腹”,这种自杀方式是最不容易致死而又极其痛苦的方法。
       (二)武士之道——知死之道
       日本武士道精神,在大量的典籍中流传最广的一本书就是《叶隐》。《叶隐》历来被奉为武士的手册,书里面最著名的一句话是:武士之道,即知死之道。就是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应该死、怎么死之道,为别人发现了自己的失败而死,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由此引申出武士们的信条:无畏的勇气,无条件的服从,对死亡的蔑视。
       为何日本武士自杀单单选中了剖腹呢?这是因为,古老的日本人认为,一个人的“魂在腹中”,腹部是精神的归宿,集中了人的心、思想、勇气和意志;由此也引申出“肚量”和“肚才”的日语,形容有精神修养、道德高尚的人。日本人将腹部视为灵魂所在之处,是孕育精神的地方,是情感存在的源泉。剖开自己腹部就意味着公开自己的内心,证明自己的襟怀坦荡。《武士道》一书写着:“打开灵魂之窗,请君看,是红是黑,请君公断。”就是日本武士用剖腹表示最真诚的最郑重的死亡。同时,腹部也是人体正面最薄弱的部位,剖腹自杀因为不能一下子致死,会更加痛苦,没有必死的勇气是不敢为之的,在腹部动刀子正可以显示出武士的勇敢和不惧怕死亡。所以武士道认为,剖腹自杀最能体现忠心、勇敢和意志,因此他们就把这种自杀方式视为英雄的壮举。既然剖腹并非自杀的理想方式,那么日本武士选择剖腹就不仅仅是为了求死而已,而是故意将此当做承受剧烈痛苦的死亡艺术。据日本有关记载,一个人在剖
       腹自杀时若无“介错人”即别人的帮忙,最快毙命也需要6小时以上,有的长达72小时才能血尽而死。
       武士剖腹,还包含着一种对死亡的美化。江户时代出现过不少描写剖腹自杀的书籍对剖腹加以赞美,将剖腹称为“壮绝”、死亡之美,认为愈能忍受痛苦则愈美,愈是凄惨就愈壮烈。当然,这种死亡之美全是由于它的残酷,围观的人们把剖腹后的长时间流血誉为美谈,甚至出现了歌颂剖腹自杀的“自杀美学”。正因为剖腹自杀在武士眼里的崇高,所以它也成为日本武士处理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比如,在战场上被俘后免遭受辱的剖腹自尽,为主子殉死尽忠追随主子而去的“追腹”,受到谴责表示负责或谢罪的“诘腹”自尽,等等,这种武士道精神一直为统治阶级所推崇。自明治初期开始,切腹被认为是“大和魂”的中心。
       1945年8月15日凌晨4点,就在日本天皇发出帝国投降诏书的前几个小时,日本的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大将将全身披挂起来,在胸前戴上各种各样的在他戎马生涯中获得的奖章、勋章,外面再罩上一件白色的衬衫,独自步入走廊,面对皇宫的方向坐下,这个时候,月华如练,月光在剑锋上婆娑起舞,美得冷艳惊心。阿南惟几握剑,先刺进左腹,然后又划向右腹,又往上挑起。这种手法是体现武士道精神的一种经典的自杀手法,他划到这里的时候划不下去了,然后他把这支剑抽出来又划向脖子,希望把颈动脉割断。这个时候他的内弟在旁边,听见他的呻吟,就问他需不需要帮忙,阿南惟几讲:不要你帮忙,我自己来。然后他的内弟准备走开,当他看到阿南惟几实在不能完成,就回过头来,拔出自己的剑,朝着阿南惟几劈过去,阿南惟几就这样死了。在当日中午,日本天皇皇宫外,用细小的鹅卵石铺的广场上,十几万人黑压压地跪倒一片,一片片的哭泣声像阴云一样久久不能散开,盘旋在宫城的高大的城墙上和护城河上。人们的痛哭声,不断地被手枪的射击声所打断,这是其中的军官在开枪自杀,也有很多人在默默地剖腹自杀。在这一天,还有很多不在广场上的老百姓,全家老小三代,共同自刎;还有东京郊区的小学,听到天皇宣布投降诏书以后,校长带领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全部投河。仅从这一天,我们就可以感受日本丰富的文化信息及日本这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可以说,武士道精神,它不仅属于日本军队,而且也渗透了普通日本人的肉体和灵魂。
       日本独有的这种切腹自杀方式,其特点是不求速死,而求痛苦;不求简单,而求仪式。切腹其意蕴既包含了男性化的刚烈,又有着女性化的自恋。切腹就是人们显示自己真心的一种手段,也是最后对自己的确认方式。
       日本人这种独特的生死观及选择死亡的方式还与他们所笃信的宗教信仰密不可分。佛教所宣称的“渚行无常、盛者必衰”,净土宗所提倡的“厌离秽土、欣求净土”,禅宗所强调的对生死的顿悟等,这一切都使日本人深感人生的无常,对死亡抱着较为超脱和豁达的态度。他们认为生是死的转化,死是生的延续,因而他们视死如归、以死为美。就像他们对樱花的喜爱一样,樱花绽放时绚丽多姿异常美丽,凋零时瞬间散去毫不留恋,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日本人对生死的彻悟。
       五、日本人的“物哀美”的观念
       “死亡是生命的最高虚无,虚无又是精神的最高的悬浮状态,是接近宗教和诗歌境界的,因此死亡代表了一种精神的美和灵魂的升华”。
       在某些艺术家的思维逻辑里,死亡代表了一种诗意般的精神存在方式。日本现代作家川端康成“对于死,仿佛比对生更了解”,他体悟到“生即是死,死中有生”,“在日文里,‘悲哀’与美是相通的词”。川端在出生两年后其父去世,一年后其母又撒手仙逝,7岁时祖母又不幸离世,三年后姐姐又撒手人寰,10岁那年他唯一的亲人——祖父也终弃他而去。从他的人生经历中可以看出,不幸的家庭经历孕育了艺术家近乎病态的心理,使他对生存与死亡有着极度敏感的反应,也驱使他沉湎于生与死的艺术意境,从而使他成为璀璨夺目的美学奇葩。死亡在川端康成的审美逻辑里是最高的悲哀美。他还追求所谓云游虚幻梦境的新感觉主义的审美观,虚幻代表美的至高存在,也是人的心灵纯粹的瞬间印象,它趋向空灵的哀愁。这种哀愁象征爱的无常和爱的多种可能,只有死才是精神与美的共同的终极归宿。在川端康成的艺术思维空间里,美与死同属一个潜在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而他的艺术作品,死亡均被浸染了玄妙神秘、哀艳如梦的美。
       川端康成的经历使人们领悟到,体验过亲人的死亡与家庭变故的艺术家,更偏爱表现生存与死亡这个永恒的主题。这种凄美在日本被发扬光大并大量地运用到利己性自杀中,进而形成独特的“唯美主义”(日语为“耽美”)的概念。干净秀美的风光、“刹那寂灭”的樱花,在日本国民的心里象征着格外美丽的死亡。一般一棵樱花树从开花到凋谢仅有三五天寿命,因此日本人常常从积极意义上慕其璀璨一时,借此赞叹人生虽短,若有一段辉煌的经历也就不枉来人世一趟了。这种心理在日本延续千年,至今仍被人崇尚,“急流勇退”、“剖腹自杀”等,无不是它的具体表现。有的日本人则从其消极意义上哀叹璀璨一时却“刹那寂灭”,借喻人生短暂,抒发厌世情绪。日本现代著名女诗人茨木则子写过一首题为《樱花》的诗,在诗的最后写道:“信步在缤纷的落英下/瞬间/我有如名僧顿悟/唯有死才是常态/生不过是可怜的海市蜃楼。”
       这首诗对山水景物的审美观照,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的短暂和死亡的永恒的忧愁情绪,并以对山水的心神向往之乐冲淡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将死亡意识隐藏或消解于自然美景之中。这一方面透出作者对于死亡的解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作者对死亡的情感回避和审美观,作者似乎用“槛外人”的淡泊的目光静观死亡,置身于幽美奇丽的山水之中,与死神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尽管死亡的阴影间或袭上人的心头,给人带来忧思和烦恼,但死亡的愁云被大自然的风花雪月、鸟语花香所驱赶,心灵终究在山水美景中找到超越时间的永恒的休憩的家园。
       结语
       日本学者加藤周一指出:“自杀的主题,在日本文化中有其特殊的重要性。”日本人认为,自杀是一种有着明确目的的高尚行为,在某些场合,为了履行对名誉的“义理”(就是使名誉不受玷污的义务),自杀是理应采取的最高尚的行为,在捐献生命之际,人们能体验到一种慷慨凄凉的道德升华。二战时期的日本政要重光葵宣称:“人类即使作为一个人或一个国家,有不少场合,为了名誉,在生死之间选择了死,所以在精神上就有了与其依靠生,不如依靠死来求生存的场合。我们日本人对这一点是知道得很清楚的。”可以看到,日本的自杀风气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因素。在日本文化和历史核心中,本身就存在一种追寻自我毁灭的传统。日本人崇尚自杀,他们认为自杀是一种有着明确目的的高尚行为:死是生之延续,死是道德的自我完善,是修身律己的体现。在捐献生命之际,能体验到一种道德升华的慷慨凄凉的满足,同时也显示了他们对人生的绝望和无奈。
       [责任编辑 焦薇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