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编辑学研究]高校学报走向商品之途是出版规律的必然选择
作者:张治国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高校学报因其发行量小、投入产出严重不对等使人对其商品属性产生种种看法。非商品说、特殊商品说和商品说反映了研究者对学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商品属性的认识转变。用发展的前瞻的眼光来看,随着我国高等学校自主办学体制改革和出版业改革进程的加快,学报办刊体制必定会发生重大变化,学报会在这种变化中实现其本应实现的双效益,并逐渐凸现出其商品属性,这是符合出版规律的必然选择。违背出版规律所造成的学报非商品、学报是特殊商品这种假象必定会随着学报办刊体制的改革而复原其商品属性的真面目。
       关键词:高校学报;商品属性;商品;特殊商品;办刊理念;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7)06-0173-05
       关于高校学报商品属性问题的讨论,已有近20年的历史。我国高校学报从苏州大学创办的《学桴》(又名《东吴月刊》)算起,已有百年。这百年历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从诞生到解放前为初创阶段。由于数量少,规模小,影响弱,很少涉及商品属性问题。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为曲折发展阶段。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学报也未涉及商品属性问题。从改革开放至今为迅猛发展阶段。旧有的高校学报相继恢复出刊,新办高校纷纷创办新刊,使得学报数量猛增,影响日渐扩大,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学报已成为我国学术期刊中不可低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思想观念的萌生、发展,随着文化产业改革力度与速度的加快,出版业内部的改革也突飞猛进,从国家政策到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这种大背景下,学报商品属性问题也随之出现。行内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观点,使这个问题一时成为业界讨论的热门话题。笔者查阅相关文献,直接、间接涉及这个问题的论文逾百篇。其主要观点有三种:第一种说不是商品,第二种说是特殊商品,第三种说是商品。按照方集理先生的话:“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深化学报改革,明确办刊方向,建设编辑队伍,办好高校学报,具有重要意义。”在大量研读相关文献后,笔者发现,这个问题的争论其实涉及到办刊体制、办刊理念等许多重大问题,继续深化讨论这个问题,对于学报未来的发展意义非同小可。
       一、高校学报商品属性问题讨论评述
       (一)学报不是商品
       持这一观点的以尹玉吉先生为代表。他明确提出,“学术期刊不是商品,市场化是学术期刊的坟墓”,并在《学术期刊属性研究》一文中指出,“关于学术期刊属性的研究上,普遍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这就是论者们几乎不假思索地认为学术期刊是商品。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又在《学术期刊商品论质疑》中认为,“说学术期刊是商品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这种认识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首先,‘学术期刊商品论’是自相矛盾的;其次,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是相悖的;再次,与普遍存在的事实是截然相反的。学术期刊和学术事业是一项创新的事业,应当像对待军队、警察一样,不能也不可能使其商品化”。与尹玉吉先生持相同或相近观点的还有张九玲,袁丽华、杨申谷、黄鹂,等等。
       持“学报不是商品”论的主要是行内学者,他们主要从学报的功能上进行分析,认为学报为本校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学术平台,学报的发行量很少,成本很高,虽标有定价但只是形式上的,从经济角度考虑投入远远大于产出。另外,学报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交流学术思想,而不是挣钱,因而不是真正的商品。客观地说,当学报的功能及其发育程度处于较低阶段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并非全无道理。但是,当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这一观点时,它的狭隘性、局限性便显而易见。首先,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所有公开发行的学报都有定价,或自办发行或邮局发行,这就说明学报有商品属性,否则不能自圆其说。因为按商品的定义,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至于发行量太少,成本太高,经济投资与收益相差悬殊,那只能从学报办刊体制和办刊理念、经营方式等方面找原因,而不能反过来以此为由说学报不是商品。第二,造成学报经济上入不敷出的根本原因是现行的办刊体制。现行体制下每校必办学报,不管条件具备不具备,也不管能不能办好,更不管经济上投入产出的效果,学报成了学校的学术自留地。第三,将学报的功能定位在主要反映本校的科研、教学成果,本身就是一种作茧自缚行为。学术是无国界的,校界就更谈不上了。现在硬要画地为牢,这样能办好学报才是怪事。这种违背学术规律、出版规律的做法竟然长期在我国实行,还很少引起怀疑,这就必然为学报的发展壮大设置了先天障碍。要在这种条件下看到学报的商品属性,看到学报的办刊效益(当然包括经济效益),无异于缘木求鱼。第四,我们在看到学报主要功能是交流、传播学术信息的同时,不能不关注发行量等经济信息,不能以“学报不是商品”为由对国际国内出版业特别是学术理论期刊的变化态势不闻不问。国内外对学术期刊实行政府补贴是不争的事实,但不能以此为由弱化甚至毫不顾及学报的内部造血功能。目前国内外办得好的学术期刊非常重视发行量、广告等创收要素,而我们的学报几乎无人关心这个问题,这恰恰说明学报总体上成为学术期刊中的“弱势群体”合情合理。纵览当前的高校学报,绝大多数编辑头脑中只有学术意识、事业意识而无产业意识、经济意识,绝大多数人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对立起来,只看到二者相互矛盾一面,而无视二者相互促进的效果。上述这些因素是“学报不是商品”得以产生并得到很多人认可的坚实土壤。从对学报发展的未来前景分析,“学报不是商品”这种观点迟早是要被历史淘汰的。
       (二)学报是特殊商品
       持“学报是特殊商品”论的也绝大多数为学报界学者,且这种观点持有者人数相当广泛,占据学报界同仁的大多数。现以翁奕波、方集理先生为代表评述其观点。翁先生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2000-2004年度编辑学研究重点资助课题的研究成果中指出:“高校文科学报的生产目的不在于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这就决定了它的使用价值无法以最直接、最明显的方式表现出来,因而无法在市场中得到等价的交换。其生产过程既凝结着精神生产者(作者、编辑)的脑力劳动及其长期的资料积累和知识积累所付出的劳动,又凝结物化劳动者(印刷工人等)的体力劳动,这种劳动是无法在市场交换中通过货币这一价值尺度来衡量的。因而,高校文科学报虽然具有一般商品的基本要素,却无法在市场中体现出客观效益,这种商品属性只能是准商品属性。”方集理先生认为:“许多同志认为学报和一切书报一样是商品,应实行企业化经营。有的认为是特殊商品,可实行半企业化管理。作者认为现在的学报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刊物,大多是研究基础理论,作者数量有限,稿源不丰,发行量少,成本很高,由此说学报是本校师生的学术论文汇编,不是真正
       的商品。”通过以上引文可以看出,持“特殊商品论”者主要是从学报的性质(精神文化产品)、定位(面向本校为主)、办刊市场效果(发行量少,成本很高,无法在市场交换中用货币衡量)等方面得出结论的。这种观点在学报编辑中很是盛行。它既不完全否定学报的商品属性(因为有发行定价,通过市场交换劳动成果),又看到学报商品属性中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即在市场交换中,发行量很小,又没有广告收益和其他收益,用货币价值体现不出学报的完全价值。客观地说,这种折中的观点大体反映了学报发育到现阶段的真实状况。人的思想观念是客观现实的产物,有什么样的客观现实,就会产生与之相应的思想观念。但是,这种观点是用静态的眼光来分析判断事物,没有看到事物发展的趋势。更重要的是,“特殊商品论”中的“特殊”其实质为“借口”,因为任何一种商品都有其不同于另外一种商品的特殊性,顺此思路延伸,学报不仅不能找到发展壮大的突破口,反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从而使学报工作者心安理得起来。我们这样说并不是抹杀或无视学报的主要功能是展示学术信息的平台,也不是说学报就无需政府或其他方面给予经济资助。多年前当我们把出版社作为事业单位由国家全包全揽的时候,出版社的双效益就比今天改革后的效益差得多,出版社的主动性、积极性远非今天所能比拟。反观现在的出版社,策划意识、市场意识空前强烈,这一点应当引起学报的关注。纵观学报20多年来的发展变化,我们丝毫不否认学报取得的成绩,但与其他学术期刊比较,与我国出版业的整体发展改革态势比较,与国外学术期刊的发展变化比较,这些成绩显然逊色得多,这不能不说与“特殊商品论”有相当大的关系。
       (三)学报是商品
       “学报是商品”论相较以上两种观点,算是一种比较“激进”的观点。持此论者大多对学报的现状不满,他们用开阔的思维、发展的眼光、全局的观念来分析评价学报,以市场经济的新理念审视学报工作的不足,企图突破旧有观念的重围,为学报的发展壮大寻求良策。持此论者人数不少。如,于振荣先生认为:“随着高校的改革,学报编辑部应该对自己的产品按照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进行全面改革,使之完全走向市场化。”钱荣贵先生认为:“高校学报是精神产品,同样也是商品。”在坚持“学报商品论”的前提下,大家建言献策,提出了若干从根本上改变现行学报办刊体制、办刊理念及办刊模式的思想,如外向型办刊思维,专业化办刊方向,取消现在的一校一刊(或几刊)的学报模式,以省为单位组建期刊集团,分若干种专业期刊出版,增强营销观念,等等。这些建议无不切中高校学报的弊端,但一个致命的弱点是,大家都认识到办刊体制是形成高校学报一切问题的根源,可是办刊体制并不是“书生们”所能决定的。再进一步讲,高校的办学体制改革喊了这么多年,成效并不显著,更遑论学报的办刊体制了。改革进程虽不能令人满意,但并不意味着这些改革的想法一文不值。纵观中外历史上大小的改革,无不舆论先行,首先要改变人们的观念和思想,等到人们接受了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改革才能顺水推舟,推进得较为顺利。笔者坚信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二、高校学报商品属性问题引发的思考
       通过评述高校学报商品属性的三种观点,引发了笔者对这一问题及高校学报未来发展趋势的深深思考。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学报编辑工作的编辑,笔者感到,探讨学报商品属性问题不仅是就事论事,它实质上涉及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说关系到学报的生死存亡亦不为过,诸如办刊体制、办刊理念、办刊宗旨、期刊定位、期刊经营、办刊效益,等等,如果在这些重大问题上思路不清,观念含混、理念陈旧,必然对学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理清学报商品属性问题犹如抓住了一根撬杠,通过它可以“四两拨千斤”,进而可以理清学报办刊中重要的和关键性的问题。那么,究竟应当如何看待学报的商品属性问题,笔者试图通过视角变换,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判定学报的商品属性问题。
       (一)要用发展的前瞻性眼光看待学报的商品属性问题
       学报商品属性问题提出以后,大家判定的基础都是学报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办刊状况,而很少有人用发展的前瞻性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中发现方集理先生有如下表述:高校学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形势的发展,将来有可能发展成为商品”。应当说这种眼光是独到的。他对学报的商品属性判断既考虑现状,又着眼未来,不是用固化的思维、静止的眼光来判定。历史的看待问题往往能给人以大智慧。从学报的起根发苗算起,在经过百年的曲折发展历程后,学报走到今天,参考我国学术期刊的整体状况,结合我国出版业的宏观改革进程,再对照国外学术期刊的办刊实际,毫无疑问地说,随着出版业改革的推进,随着学报规模数量的变化发展以及高等学校改革的深化,学报的商品属性凸现得越来越明显,学报成为商品走向市场,是最终的必然的选择,不管其道路多么曲折艰难。
       (二)要结合我国出版业的改革发展大势,用圈外人的眼光看待学报商品属性问题
       关于学报商品属性问题的讨论,基本上是局限在学报行业内部,外界对此反响甚小。毫无疑问,行内人对学报的历史及发展现状有真切的感受,常常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但毋庸讳言,行内的认识如果囿于狭小的天地,不放大眼界,开阔思维,紧跟整个国家出版业的改革发展形势,那么,势必造成理论上落伍、实践中守旧的结果。纵览近年来我国出版业改革发展的大势,其力度之大,变化之快,业内人感受最为深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出版业的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个性化、地方化、经营多元化、广告页码率和广告收益率越来越高,期刊社和读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口以学术期刊出版为例,过去的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局面为集团化运作所替代,过去的事业型向产业化转轨明显,过去的综合性、大而全、定位模糊迅速向清晰的专业化方向转变。反观学报在这种大变革背景下的变化,虽说有“名刊工程”、“名栏工程”等举措出台实施,但从总体上讲,能触动学报根本的办刊体制仍未见新招,“千刊一面”的办刊模式仍照旧运行,各家依然“耕种着自家的二亩地”,像桃花源里的仙人一样悠然自得。学报总体上发行量少,社会知名度低,对学术的贡献度低,等等,这些多年来一直令学报界不满的现状依然未能从根本上改观。2002年,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高校学报“目前总体上还是‘全、散、弱、小’状态……主动进取精神不够,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学报多年来变化不大,办刊理念、办刊模式和办刊方法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学报定位不清,选题雷同,内容重复,个性、特色不够鲜明,名牌栏目、重头文章不多”。这种判断和评价同样也适用于自然科学学报。在这种评价出现几年后的今天,学报面貌仍然没多大改变,笔者感到主要原因还
       是没有从办刊体制上解决问题。举一个很简单的事例,改革开放前后几年间,我国的耕地面积、人口数量、自然气候条件、农业科技化水平等没有太大变化,但改革前粮食不够吃,实行包产到户后粮食有剩余。为何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反差,关键是体制发生了根本改变。这种情形同样适用于目前的高校学报。学报办刊效益低下不是编辑们智力低下;而是现有体制束缚了大家的手脚。不打破目前“各家二亩地”的农耕经营模式,要寻求学报面貌的根本改观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学术期刊的办刊思想和经营模式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虽然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不同,但人类文明中存在着一种普适价值,这是全人类可以共同享用的宝贵精神财富。具体到学术期刊的办刊思想和经营模式,我们同样可以充分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和经营模式。它们不仅经济上比我们发达,整体社会发育程度也远远高于我们,文化的发达程度自在其中。近年来,我们一批批的出版工作者到国外考察,带回了不少先进的文化理念,国内出版物也在大量介绍国外学术期刊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这些国外人经过多年实践、摸索、提炼、总结出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对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十分有用,我们应当不失时机地学习和借鉴。例如,《发达国家学术期刊的“七化”趋势》一文总结出学术期刊普及化、非营利化(政府资助,基金会支持运作)、集团化、运行国际化、经费来源广告化和装帧设计美化等七大趋势。
       具体到本文的论题而言,我们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对于重新审视学报的商品属性问题肯定具有启发意义,因为在发达国家那里学术期刊是商品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再讨论这样的问题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我国高校学报界,这个问题还需花费口舌来讨论,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很少有像我们学报这类综合性(其实是各种学科的大杂烩)学术期刊,另一个原因是两者之间的办刊理念、办刊模式和经营理念差距太大。
       (四)要考虑目前的学报商品属性程度,更要考虑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目前我国高校学报的商品属性还不很明显,故而引起了大家的热议。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但是,仅仅看到这一点是很不够的,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目前学报商品属性的弱化。换句话说,是什么原因阻碍着学报向着商品化的方向迈进。关于高校学报的办刊效益问题,笔者认为,如果还是现有的办刊资源(包括财力、人力、无形资产等),但对其进行优化配置,改变现有的办刊体制,同样的资源会创造出比现有效益大得多的效益。正是由于目前高校学报的办刊体制,即高校每家必办学报,且大多为综合性质,千刊一面,特色不明显,还各自画地为牢,以刊载本校的教学、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使学报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职称期刊、熟人期刊,大大制约了学报的发行量,学报也名副其实地成为校内流传或至多成为同行间交流的期刊。有人戏称学报的传阅路线为:作者一编辑部一印刷厂编辑部废品回收站。这种说法虽然有夸大之嫌,但它道出了学报商品属性弱化的根源。试想:一份印刷量才数百份至多千余份的期刊,读者订户才数十户至多数百户的期刊,你要从它身上找到商品的影子有多么困难。正是这种现状,才出现了“学报不是商品”、“学报是特殊商品”的观点。面对这些观点,你不理解、不赞同、不同情,便显得很无人情味。然而,我们要说的是,如果仍然按照现有的办刊体制和办刊思路走下去,学报的办刊效益永远也难以提高。只有改变现有的办刊体制,在经营理念、市场意识等方面进行洗脑,学报(那时未必这样称呼)才会获得新生,发行量会大增,广告客户也会主动找上门来,这个时候的学术期刊才算在真正意义上向商品化迈进了重要一步。目前,中央和各省的科学院、社科院所办的学术期刊现状是学报需要努力实现的第一个目标,在这个目标之后再实行规模集团化、运行国际化、办刊专业化等,学报的出版资源必能发挥出更大效益,而学报商品化也就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