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编辑学研究]学术文献价值评价的困境与出路
作者:王华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法则的泛化,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世俗化与功利化,使社会需求变异;迅速膨胀和功能不断被放大的大众传媒,导致社会大众“话语权”的丧失;浮躁的心态,浮躁的学风,形而上学的评价方式,使我国学术评价走入困境。净化社会环境,理顺社会需求,让社会自由评判成为我国学术评价走出困境的根本措施和出路。
       关键词:学术文献;价值评价;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7)06-0166-07
       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法则的泛化,浮躁心态的形成和学术腐败问题的加剧,我国的学术评价走人困境,学术评价问题成为当前我国学界不得不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目前我国学术评价的方式与局限
       我国的学术评价概而言之有:以刊定质,即以学术文章的出身(刊发的刊物)决定文章的质量;以人定质,即以专家学者的评价来决定文章的质量;以文章的被转引量确定其学术质量等几种。这几种评价方式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不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风气的蜕变,和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世俗化与功利化,以及学术腐败的日益加剧,各种学术评价功能发生变异,其不足与局限日益凸显。
       1 “核心期刊”的引入,及其功能的异化一上二个世纪90年代初“核心期刊”引入我国。1992年开始,北京大学图书馆编辑出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此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编辑出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优的基础上,遴选出“中国高校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与此相呼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l)公布“核心区期刊”,南京大学(CSSCI)开始公布中文社会科学“来源期刊”,一时间各种“核心期刊”纷纷登场。至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在论文评价时自行编制的“核心期刊”名录,更是五花八门,不胜枚举。
       “核心期刊”在我国不仅繁衍迅速,而且其功能也很快异化,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由原来的图书馆期刊订阅参考,而迅速演变为期刊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并进而成为学术文献质量评价的重要方式。同样的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就是有水平,而发表在非“核心期刊”上就是没有水平,把涉及众多因素和诸多方面的学术文献质量的评价问题,形而上学地简化为一个机械地套用“核心期刊”还是非“核心期刊”这样一个教条式的单向选择上。
       2 以刊定质(确定文章质量)的作用与局限。以刊定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是就期刊文章质量的整体而言的。首先,由于马太效应的作用,文献资源向优势“核心期刊”集中,大量的具有创新价值和学术价值的文稿汇聚于优势“核心期刊”,给该类期刊文献的优选奠定了文献基础。其次,在马太效应的作用影响下,学术编辑人力资源向优势“核心期刊”靠拢,给优势“核心期刊”的人才选拔创造了条件,从而为优势“核心期刊”的文献选择、编辑加工奠定了人才基础。再次,一般来说,优势“核心期刊”在其走向成功的过程中,大都形成了自己一套比较完备的规章制度,这就极大地减少了一般地方小刊那种由于规章制度缺失,主编一人说了算所造成的过多的人为的偏差和失误,从而为期刊的优化奠定了制度基础。
       然而,个别不等于一般,学术文献评价具有多维性、歧异性和不确定性,优势“核心期刊”整体质量的优势并不等于其中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品,都足上乘佳作,特别是现实中的学术腐败、“泡沫文化”、经济利益诱导等诸多因素,更给这种优势“核心期刊”的编辑选择带来了诸多变数。首先。学术文献评价的多维性、歧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编辑主体的个体差异(如知识局限等),决定了优势“核心期刊”编辑的选择并非每一次都是准确无误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和或然状态,这就为低质文稿的混入留下了空问。其次,市场经济状态下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优势“核心期刊”收取高额版面费,致使期刊越印越厚,文章质量越来越差。再次,人情稿、关系稿大量涌现。由于“核心期刊”的功能异化,使其迅速成为学术文献评价的重要工具。在现实生活中,评职晋级要“核心”,年终考核要“核心”,研究生学位授予要“核心”,甚至大学里的岗位职责的完成也要“核心”,致使人人找门路,人人跑“核心”,从而导致低质文稿甚至文化垃圾的混人,极大地降低了“核心期刊”的质量,影响了“核心期刊”的声誉,使以刊定质具有了更大的不科学性和不确定性。
       3 以文章的被转引量确定其学术质量:客观中存在不客观。一般来讲,以文章的被转引量来确定其学术质量,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确定性,但仔细考察起来,作为转载率和引用频次这一比较客观和令人信服的评价标准,由于诸多客观原因的影响也存在着一些不客观的因素:
       第一,文摘期刊选稿主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每一文摘类期刊各有自己特定的办刊宗旨和选稿主旨,它们对稿件的选择各有侧重,某一文献被转载说明该文献在某些方面符合了该文摘期刊的选稿主旨,即使未被转载也很难由此断定其学术质量就一定不高。由于选稿主旨的局限,使文摘期刊很难多视角、全方位地承担起对学术文献质量的整体评价职责,更不要说还有人为的因素和编辑自身素质的影响。
       第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部门、机构采用论文被引证频次来评价学术文献的价值和质量,使学术文献的质量评价具有了越来越多的客观性和精确性的标准。但是,将被引证频次普遍地用于学术文献的质量评价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被引证频次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并且,不同学科的文献其时滞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很难对学术文献做出即时的价值评价。其次,不同学科论文的引证行为有很大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研究领域研究主体的成果在完善或验证过程中经历的时间可能很不相同,如地球科学的研究成果多具区域性特点,且印证时常需要一段时间的野外考察或实验室工作才能得出结论,因而该学科的论文需经过较长的时间方可获得社会反响;但对于分子生物或天文学方面具有创新研究成果的论文来说,则有可能很快地开展进一步的实验观察研究,因而很快引起较大影响并被大量引证。”因此,不同学科之间论文的被引证频次不具有可比性。再次,严格说来,被引证频次实际上说明的是论文的被利用次数,它受学科、选题、刊载期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有肯定性引证和否定性引证之分,与论文的学术质量并无直接的联系,因此,仅仅靠引证频次并不能直接说明论文的质量。
       4 以人(专家)定质的优势与不足。从理论上讲,以专家学者来确定学术文献的质量应该说是一种最恰当的方式,因为无论是以刊定质还是以文献的被转引或其他的任何方式确定文章的学术质量,其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总是单一的,至多是就某几个方面所进行的评价,然而任何文章就其整体来说
       总是立体的,仅就学术评价来说至少也需要从选题、内容、逻辑结构、论证方式、表达形式和创新性等诸多方而进行评价,绝非某一简单的评价指标所能涵盖的,而专家评审恰恰能做到对其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把握和判断。然而,专家评定也有其自身的一些不足。
       首先,在这里专家并非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而是一个个具体的现实的人,并且每一个专家都各自具有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同一成果交由不同的专家评审,就可能出现评审意见相左甚至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这就会给正常的、大量的学术文献的评价带来不少的麻烦。
       其次,各式各样频繁的论文评定,客观上使这种严肃认真的专家式评定成为不可能。近年来,伴随商品化社会而来的是躁动的社会心态和浮躁的学风,与二者相伴而来的是科研成果的“高产化”和无休止的成果鉴审与评价。有资料显示,仅就社会科学而言,“1950-1970年世界文献的平均增长率为3.35%,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还要低于这一数字。而我国1978-1995年文献的平均增长率却超过了20%。1993年我国的社会科学文献就已逼近13万篇……最近几年,由于相关政策的拉动,我国文献增长的速度、文献产出的绝对数量无疑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一场评审,十来个评委,几天时间,要对数以百计、千计的论文做出评价,怎样才能做到客观、公正?”
       再次,不良的外部环境使专家的评审名存实亡。金钱的世界、浮躁的学风、急功近利的心态,在催生了学术腐败和“泡沫文化”的同时,也必然生产出与之相应的学术评价机制。在这种学术评价机制中,要么以最简单的方式由文章的出身来确定文章的质量;要么根据各自需要随意贬低或拔高。特别是在涉及个人重大利益的一些优秀科研成果的评奖中,真真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尽管说关系还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关系却是万万不能的。专家的评审几乎被完全异化了。
       由此不难看出,在我国的学术文献评价中,不论是传统的专家评定方式、以刊定质的评价方式,还是近几年来新引进的转载率和被引证频次等量化评价方式,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处境的尴尬和功能的异化,其深层原因令人深思。
       二、我国学术文献评价的现实困境
       世俗化了的学术风气能够改变一切,将原本正常的一切弄得面目全非,就学术评价来说,它使原生态的评价机制失去效率,使外来的评价功能异化。
       1 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世俗化与功利化,使社会需求变异。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法则的泛化,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社会分层的不断加剧,“使得原本相对单一的社会价值观念被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所取代。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使得社会财富迅速增加的同时,也形成一种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社会氛围,于是‘追名逐利’成为许多人追求的最直接也最现实的人生目标,社会价值观的世俗化和功利化日益明显。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一个新旧体制交替的社会转型时期,原有的社会价值观体系遭到了公众的普遍质疑而失去了效力。与此同时,新的社会价值观又没有及时确立,特别是社会提供了‘追名逐利’这一世俗化的目标,但却没有确立实现这个目标的制度化的手段,其结果是滋生了大量的社会失范行为。”商人要赚钱,于是偷税漏税、坑蒙拐骗,只看结果,不讲手段;年轻女孩要出名,世界小姐大赛、超级女生大赛、各种车模大赛,全民齐动员,大赛天天有;知识分子要成名,当然最好的方式就是写论文、出成果、获大奖、晋职称,制造“泡沫文化”。当然,这里更根本的还有领导制造“政绩”的需要,于是乎带有倾向性的政策纷纷出台,使学界各式各样的学术评奖活动如雨后春笋。学术评价也自然成为学界一种广泛的社会需求。
       固然,每个时代都会有各自不同的学术评价,但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将学术评价置于如此重要、如此急迫的地位:“首先是在舆论和媒介层面,越来越多的学术批评呼声和学术评价探索涌现出来,使得学术评价俨然成了这个时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主题;其次,从中央有关领导部门到几乎每一个与学术研究相关的教学科研单位,都拥有一套较为详尽的学术评价操作规则和操作程序,似乎学术评价成了学术管理的最重要且最有效的途径;再次,各种学术成果载体,主要是学术期刊和出版机构,也基本上靠相关的学术评价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自身而言,没有任何时候会像现在这样重视自己科研成果发表的期刊档次,以及受评价的结果,这样的关心远远超过对自己学术水平的内在自省与自我把握。”这种超越于学术的、全方位的对于学术评价的过度关心,导致了学术社会定位的严重位移:“本来应该受到格外重视的学术水平和学术成果的内在质量往往受到忽略,人们关注的重点在于通过各种途径(如出版的重要性,发表的档次,会议鉴定的结论,外界评论的说法,被转摘和引用的频度,获奖情况等等)呈现出来的学术评价。”从而导致学术道德滑坡、研究个性丧失、研究成果质量下降,急功近利、趋时从俗、弄虚作假、粗制滥造的学术运作之风盛行,给当代社会文化领域造成极大的混乱。
       2 利益驱动,规模迅速膨胀和功能不断被放大的大众传媒,导致社会大众“话语权”的丧失。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有文化理论形态失去功效,以利益导向为核心的新的文化形态逐步形成。在这种新的文化形态中,“媒体可谓现代社会的一股强权,是继政治、宗教、金钱之后的第四种权力。它对社会生活的介入方式特别直截了当,其效率也同样直截了当”。现代的媒体打造了一种浮躁的、流行的文化,流行文化、流行符号的过度泛滥,一时间使人们分辨不清了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界限,也混淆了有意的炒作与内在的心理表达。“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带有指向性、目的性和功利性的传媒广告也使大众失去了判断力。随处可见的是‘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的思想!由于流行文化,流行符号几乎无处不在地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和听觉,使大众降低了审美层次。把流行的‘泡沫文化’视为经典”即便是有那么一些人还具有自己的一些独立的思想和观点,那也只能在这种浮躁社会的流行文化和“重复一千遍的谎言”面前充当异类了,社会大众完全丧失了应有的话语权。你说你要勤劳致富,人家宝马、别墅都有了,你还在贫困线上挣扎,在当下这种大老板、富婆媒体天天见的时代,心里能够真正平静下来吗?你说你憎恶“泡沫文化”,要甘坐冷板凳,出精品,人家和你一样的,教授、专家、享受国家津贴,样样都有了,你还能一点不动心吗?在这种情况下恐怕也只能是先制造些“泡沫”以后再说精品的事了。在失去了话语权的情况下,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舆论宣传什么你就只好相信什么,政策怎么导向,你就只好怎么做:出成果、评优秀、晋职称、当专家,如此而已。
       3 浮躁的社会,浮躁的学风,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评价方式。有什么样的社会需求就会有什么样的
       生产供给,有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评价方式。年轻人要一夜成名,就有各式各样的大奖赛;学者们要成就“事业”。其成果就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于是乎就有了国家奖、省部级奖、各学会奖、市级奖,等等。然而,学术评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选题、论证、语言表达等这些写作技巧问题,而且还关涉学术思想、社会效应等一些更深远、更复杂的问题。它既不是靠文章的出身、转载率、引用频次等几个简单的数字所能表现的,又不是一两个专家随意签个什么意见所能决定的。大批的领导需要政绩,成千上万的学者需要晋级,难以计数的学术文献需要评价,然而,现有的评价机制又根本不可能真正地承担起这一职责。于是乎除了现实中难以避免的人情关系之外,人事部门或学界再制定那么个一、二、三条,无非是文章的出身,再加上文章的被转载、被引用,十分复杂的学术评价问题就这样非常简单地解决了,削足适履在所难免。应该说,这种做法对于操作者来说,倒是很省事、很方便,然而“对于学术论文的作者来说,则是不公平、不公正、不负责任的。至于有的学者认为:‘利用核心期刊代替行使部分评价论文的职能,不仅能简化评价手续、提高评价效率,而且能解决因评审者不是同领域或专业方向的专家很难公正评价其论文的难题’,这种说法同样难以令人信服……至于说‘简化评价手续’,那是事实,而‘提高评价效率’则很难说。如果从简化手续、缩短时间、节省经费的角度看,‘效率’似乎是提高了,但论文评价的真正‘效率’是什么?显然不是看操作者是否省事,而是要看评价的结论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实、客观、公正的。从这个角度看,这种评价方式有什么效率可言?”况且由此导致的问题和尴尬局面也已屡见不鲜了。在这种评价模式下,真正有真知灼见的优秀论著不一定能获奖,而一些实实在在的文化“泡沫”、文化垃圾反倒能榜上有名。各种大奖年年评,可真正能发挥效用的能有几何?!类似于曾被媒体公开曝光的某教授一篇“辅导报告”竟然被评为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事例,不是对这种评价方式的很好注脚吗?
       时下,浮躁的学风和急功近利的学术心态,必然导致学术研究的世俗化和功利化,如果缺乏及时的引导和规范,就很容易演变成为一种浮躁的情绪和短视的行为。一旦这种浮躁的情绪和短视的行为弥漫整个社会,就很容易出现各种不和谐、失范的现象,学术腐败在所难免。在文化和学术研究上,片面追求简约式、“快餐式”和“泡沫式”的文化生产与消费,在社会认肯方式上信仰和适用一种简约的、形而上学的评价方式,由此必然导致文化生产的无序,和学术评价的混乱。总之,众多的变异了的社会需求,必然催生出失范的形而上学的评价机制,失范的形而上学的社会评价机制,必然导致评价过程的混乱和评价结果有失公允。众多变异了的社会需求,需要对学术文献进行及时快速的评价,而社会又未产生出这种合适的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学术文献的价值评价成为时下学界的一大困境与难题。
       三、走出学术评价困境的方法与出路
       目前我国学术评价走出困境,大致可分两步。
       (一)近期目标:尽可能完善评价体系,减少不合理因素的影响
       目前,要完善我国的学术评价体系,减少不合理因素的影响,应当坚持如下几条原则:
       1 定性分析评价与定量分析评价相结合。定性分析就是根据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如选题的意义和创新性、内容的科学性、论证的严密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社会反响的大小等诸方面的分析,对文章的整体质量做出质的比较全面的把握与评价。定性分析注重文章的整体性,对文章有一个较完整的透视,因此比较适合于对文章质量的整体性把握。但是,定性分析是一种价值研究,它的研究程序具有一定的弹性,受评价分析主体主观性影响较大,不同的评价主体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定量分析,一般来讲具有一个标准化的程序,它对文章评价中的各种因素,使用数学方法做出一个基本的量的刻画,用数学语言表示各种因素的状态和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文章质量的较为客观的判断和评价,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和精确性,以及过程和结论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对文章的分析与评价就是要采取定性分析评价与定量分析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采取定性分析,以充分发挥评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对文章中一些不确定性的因素和难以量化的因素进行整体的质的把握和控制。比如对文章的转载和引证,我们很容易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但是对文章的创新性、逻辑的严密程度,特别是语言表达的完美度,就很难用数量关系准确地表达出来。有时,当我们审读一篇文稿,它那严密的逻辑、分明的层次,和一环紧扣一环的论证方法,以及和谐的布局,简洁优美的语言表达形式,让你爱不释手,非一口气读下去不可,读毕伏案掩卷文中那逻辑规律之美、和谐之美、简洁之美所触发的内心的愉悦、美的感受久久萦绕,挥之不去,而这种由文章整体所折射和散发的规律之美、和谐之美、简洁之美,是很难用准确的数量关系加以把握的,而只能靠评价主体主观感受和直觉判断加以整体的、质的判断和把握。因此,定性分析评价与定量分析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既可以解决对定量分析无法驾驭和把握的一些因素的分析和考量,又可以避免定性分析自身所具有的一些不确定性弊端,从而实现对文章整体质量较为客观、准确的判断和评价。
       2 对文章自身评价与文章的社会反响相结合。一个好的作品自然会引起一定的社会反响,就学术文献来说,其社会反响是多方面的:如被“四大检索工具”收录,即被《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工程索引》(《EI》)、《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南京大学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所收录;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科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文摘期刊所转载;以及文章获奖,文章被反复引用,等等。如此,能够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一般说来文章的质量一定不错,具有较大学术价值。但是,文章的写作有自身的规律,特别是不同的学科会有各自不同的社会认知状况。有些学科,紧跟人类活动的实践,经常聚焦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其文章的社会反响可能会大些、快些,而另外一些远离社会热点的小学科,其社会反响显然会小些、慢些,但这并不等于说这些文章就没有价值。这是因为,说到底文章的质量在于其自身,文章的社会反响只是其自身价值的一种折射,还不是其价值本身。文章有无价值,其价值的大小,首先要看选题,看其选题有无社会价值,能否解决社会急需解决之问题。其次要看文章的信息量,客观、准确、信息量大、信息密度高,说明文章具有较大价值,反之,文章则不具有什么价值。再次,要看由信息资料转化为内容的过程中作者的高度智化程
       度。文章的内容是作者对所搜集信息资料进行高度智化加工的结果,简单信息资料的堆积,绝不会是一篇好文章。“对原有信息进行智化加工的程度愈高,由信息到内容的转化愈合理,愈精致,表明作者所投入的高智力的劳动愈多,该文稿也就具有更大的内在价值和社会流通传播价值。否则,只是一些所搜集信息的简单堆积,则表明作者没有进行高智力的再创造活动,或者作者根本就不具备这种高智力活动的能力,文章的内容一定不好,不具有进一步传播流通的价值。”最后,要看文章的语言表达形式。从编辑学和大众传播学的角度看,准确的语言表达形式能够减少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损失,从而符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最小信息差原则。不仅如此,准确、完美的语言表达形式,还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内在美,它能够激活和形成读者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充分调动起读者解码和信息接受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信息增益效应。相反,冗赘杂乱的语言表达形式,会使具有很大价值的信息和内容失去传播的优势和可能,从而大大降低文章的可读性和内在质量。因此,文章的选题、信息密度、智化度和语言表达的完美度等自身因素是决定文章质量的终极要素。学术文献的评价就是要坚持对文章自身的评价与文章的社会反响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文章的社会影响,又重视文章自身的内在质量,从而对文章做出一个较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评价。
       3 短效分析评价与长效分析评价相结合。对于不同学科的论文,其引证行为和社会反应时间不同,从而导致不同时段的不同反应效果。有些论文,其成果不需过多的检验论证,因而很快就会引起较大的影响,并被大量地引证,短时间内就会得到应有的传播效果;而另一些论文,其成果尽管也有较大价值,但是,需要较长时间的检验和论证,因而该学科的论文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段方可获得理想的社会反响效果;还有一些论文,由于迎合了某种社会思潮,造成一时的轰动效应,其短期社会反响极大,但是由于其自身缺乏深刻的理性思维,不具有真正的理论价值和社会实践意义,只是昙花一现,很快便会退出历史舞台;而真正的学术精品,由于其对社会历史和自然规律的准确把握,和缜密细致的理性分析,能给人以多方面有益的影响和启迪,因而能够产生恒久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甚至其影响会越来越大。因此,作为一种学术文献的社会评价机制,不仅要考虑被评价对象的短期社会效果,而目,还要考虑到被评价对象长久的社会反响效果,甚至要更加注重其长效反应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不受或少受当下浮躁社会环境的影响,为社会遴选出既具有正确的学术思想倾向,又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精品佳作。
       (二)根本出路:净化社会环境,理顺社会需求
       其实,完善评价体系,减少不合理因素的影响,只是近期内改善我国学术评价不合理现象的治标之举,而要真正消除其不利影响,变革我国不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还必须净化社会环境,理顺社会需求,还学术评价一个真正理性的、健康的宽松环境。
       1 净化社会环境:科学合理地进行学术评价的关键。从根本上讲,我国目前的学术评价困境根源于浮躁的社会环境和浮躁的学风。近年来随着社会风气的滑坡,金钱、权力不断向学界渗透,“权学交易、钱学交易、学色交易、学术不端”成为学界的一种常态,并进而在“知识界形成了一种逆向淘汰机制,那些善于钻营、敢于造假、道德水准低下的人在学术界尽享各种利益,而好学深思、诚实为人的学者却丧失了上进之路。这种逆向淘汰机制对于未来的学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负面示范效应。”这种普遍的现象说明,“学术腐败现象的出现,不纯粹是这些学者教授的个人品质的问题,也和这个社会的大环境和学术制度的缺陷紧密相连。”学术权力化和学术商品化或者市场化以及学术评价的行政化是学术腐败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净化社会环境,打破行政权力主导学术评价的机制,建立和健全各项法律法规,从根本上改变学术评价制度,从而为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的建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 理顺社会需求:给过旺的学术评价釜底抽薪。目前导致我国学术评价需求过旺的主要原因,是其评价结果与知识分子自身利益的多方面紧密联系。评职晋级(与自身经济利益挂钩)需要对其科研成果进行评价}项目申报(有项目资助、本单位的科研奖励等,与自身利益挂钩)需要对其成果进行评价;国家级奖、省部级奖等各种奖励(它们不但有多少不等的奖金,而且是评职晋级、申报项目的前提条件,当然与自身利益挂钩)也需要对其成果进行评价。大家都想多得项目多获奖,结果是各种奖项越评越多、越评越烂,学术评价也越评越乱,越评越没真事,学术评价成了评关系,评人情。特别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科研经费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行之有效的事后监督,科研经费“私有化”现象严重。“有的人家里从汽车到卫生纸全是经费开销,小孩补课,太太旅游也都算在科研经费上……科研经费拿到后,缺少有效的监管,特别是对成果的鉴定。缺失这些,大家就放心骗钱拿钱……”当学术成果和学术评价与学者的身价和收入直接挂钩,并成为一个单位或学校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调节内部利益关系的主要依据时,学术评价的功利性、短视行为和种种不言而喻的偏颇就必然会随之产生,并迅速成为一种难以遏止的风气。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促使学术泡沫越造越多,学术评价越评越乱,越评越离谱,并形成对公正学术评价的公然挑衅。
       要想惩治学术腐败,真正消除学术评价中的不良现象,就必须理顺社会需求,给过旺的学术评价来个釜底抽薪。首先,要弱化行政权力在学术评价、项目、职称评定中的作用和利益分配职能,“打破行政力量主导学术评估的机制,实现真正的学术自治。”其实,“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之高低,只能由其同行学者较为准确地评估……在学术评价体系较为健全的国家,有些学者仪凭一两篇论文就能获得终身教授职位。”只有将学术评价还政于民,还政于学术界,才能使真正的学术人才在自由的学术氛围中自然成长。其次,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堵住项目经费私有化的漏洞,严格成果鉴审,扭转基金项目获得难、完成易的不正常现象,使那些鱼目混珠、混水摸鱼者望而却步,从而理顺社会需求。再次,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学术评奖,弱化其作用。在学术腐败日甚的今天,各种奖励已经完全丧失了它原有的作用,而走向了自己的对立面:权力拥有者和善于钻营者利箍占尽,而好学诚实者却丧失了上进之路。弱化各种奖励,让社会去自由沉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顺社会需求,给学术评价创造一个更理性、更宽松和更自由的环境。
       3 学术自有公论,让社会自由评判:学术文献评价的根本出路。时下,我们的学术评价出现了困境,步入了怪圈。如何走出困境,跳出怪圈,换一个思路,道路就在脚下。现实中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大都属于同一个范畴,同一个圈子,同一个套路:从无中找有,从无解中找解!即尽想在现有的行政权力体制的控制下设计出一套理想的、完美无缺的学术文献评价体系,这是不可能的。其实,换一个思路,换一种思维方式未尝不是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好评,不评!(当然,这里是指行政权力机制作用之下的形而上学的学术评价,而社会大众的自由的学术品评与鉴赏不在此列)学术自有公论,让社会自由评判!
       本来社会文化的选择就是一个自然沉淀的过程,靠行政权力的介入,采取短平快的方式,很难结晶出真正对社会有价值的东西。显然,这里涉及社会的选人用人标准和选人用人机制问题。其实,看文献的出身,一刀切,短平快的评价方式本身就是浮躁社会、浮躁学风生出的一种形而上学的怪胎:领导要升迁,需要政绩;个人要成名,需要成绩。这政绩、这成绩在高校、在学术单位就是每年发表多少论文、获得多少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取得多少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并且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哪怕是形式上的,然而必须要快,否则,整个社会的人才选拔机制和任用机制就无法正常运转。
       浮躁的社会、浮躁的学风,必然产生这种形式主义的人才选用机制,形而上学的学术评价机制。要破除这种形而上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就必须打破现有的人才选用机制,丢掉一切浮躁的形式主义的东西,唯贤是用。而将学术问题、学术评价问题交与学界,交与社会,方能走出学术评价的困境,方能出精品,出名作!方能无愧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精英辈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