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经济学研究]外出务工、智力回流与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作者:彭文慧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 要:外出务工人员向流出地的智力回流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的重要途径,.但这一机制的形成依赖于以“推一拉理论”为基础的个人决策结构。通过研究外出务工人员智力回流的引致机制和智力回流的模式与路径,发现适合我国中部地区的智力回流模式为“农村—外流·回流一就地转移”模式。智力回流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推进市场化进程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外出务工;智力回流;引致机制;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7)03—0099—05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所有国家在转型期都要面临的共同问题,事实也证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彻底、永久的转移是顺利转型的关键。历史上产业革命前期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促使农民进入工厂;工厂制度诞生后美国以城市工业丰厚的薪酬拉动农民进入城市现代工业,以及西部和南部开发时大量人口的迁移;法国在19世纪后期农民和谐地融入城市从而有力推动法国在20世纪初的现代化,以上均是这一方面的例证。经济现象的具体描述最终必然归结为一般性的理论模型抽象概括。20世纪50年代起学术界开始关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并归纳绘制出一些模型,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刘易斯一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型(Leuis—Ranis—Fei model)。由于这一模型简单假设劳动同质性和城市充分就业,从而认为农村劳动力可以直接进入城市现代工业部门,这实质上是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简单化,即认为区域发展的核心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而且可以在一个区域内部得以解决。后来托达罗提出不同观点,认为在城市存在失业的前提下,预期收入才是人口转移的关键。但总而言之,对于外出务工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关联研究不很突出。
       相对而言,我国学者对于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给予了较多的关注,特别是在实地调研方面做出了极具价值的工作。这些研究通过对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去向、来源、规模、构成、性质,劳动力就业的部门、行业、性质,农民工的收入状况、薪金、劳保等的调查,详细考证了农村劳动力对输入地和输出地所做的贡献。这些调查范围广,条目详细,资料翔实,基本上反映了人口流动的状况、趋势和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并给出了以经济区划而非行政区划表现的经济资源配置变化,即资源配置从以农村型配置为主向以城市型配置为主转换,探讨了以外出务工为主线的区域发展效应。理论研究方面,外出务工人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多在于对流出地的影响上,如分析耕地与农民外出关系的姚洋假说,认为人均耕地拥有量和农民外出之间存在一种倒“U”形的关系,即耕地较少或较多的区域农民外出务工的意愿较大。而对流出地的利弊分析上存在两种观点:龚维斌等认为由于精壮劳动力的流出对区域发展会产生不利效应,而潘晨光和娄伟则从智力回流的角度分析,认为其利益是长远的。对流入地经济的影响多数研究都倾向于认为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分析方面多而且观点杂,多表现于对于具体问题的分析上,也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性。
       目前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区域经济结构转换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密切相关。按钱纳里和库兹涅茨的观点,发展即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扩展至区域经济领域,即区域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这要求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在就业结构、收入水平、市场观念诸方面都发生相应的变化。
       对文献的回顾和分析证明,利用外出务工人员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一条适合我国解决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的重要途径,而这一手段的运用也将在中部崛起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从智力回流视角出发,讨论外出务工人员与中部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并为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做一些初步的探索。
       二、外出务工与智力回流的引致机制
       (一)智力回流的内涵
       智力回流是指外出务工人员在务工过程中进行知识积累、技术学习和市场意识熏陶并向流出地回流的过程。如潘晨光和娄伟从广义上探讨了大农村、大智力和大回流,认为智力回流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于外出务工所带来的智力回流而言,知识和技术并非开始就有,而是外出务工的农业劳动力通过其在经济发展区域的城市非农产业就业过程中进行的知识积累、技术学习形成和得到的。当务工人员回到其流出地时,这些知识、技术就可能形成回流,从而给流出地带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要素。
       显然,外出务工人员带来的智力回流具有三个层面的前提约束:一是区域约束,即外出务工人员流入地和流出地相比应该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发展层次高,而且市场意识较为深入的区域;二是产业约束,外出务工人员就业部门对于流出地而言,应该具有丰裕的资源条件或潜在的比较优势,并具有较强的成长性和外部性,这样最终的智力回流对于流出地才有价值;三是路径约束,外出人员应该对原流出地具有对应的回流特征,从时间上看,候鸟型或永久性的回流都是必要的,从路径上看,回流强调的是广义的流出地,如原流出地或具有与原流出地相似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
       由上述分析可知,外出务工人员的智力回流具有三个方面的表现形态:
       第一,以外出务工人员为载体的知识技术回流。这并不是广义的知识与技术,而是针对某一产业或部门的知识和技术,它最终将在流出地与流人地两个区域某些产业或部门之间搭建产业转移的桥梁。
       第二,以外出务工人员为载体的意识回流。这里强调的是经济相对发达区域长期发展的市场理念的扩散,通过市场理念的扩散来促进欠发达区域的市场化进程。
       第三,以外出务工人员为载体的人力资本回流。掌握了知识技能并深谙市场运作理念的外出务工人员回到流出地后,将知识、技术和市场理念带回流出地,除此之外他们通过在市场经济发展前沿区域的工作和学习熏陶,已经由最初的纯粹务工人员转变成了具有市场意识的企业家群体,从而其本身就成长为促进流出地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
       (二)智力回流的引致机制
       张再生通过建立简单的个人决策模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智力回流的引致机制,认为智力回流的机制不会自动生成,而必须通过探讨智力回流的影响因素,并在由这些因素构成的智力回流引致机制框架下建立相关的政策支持系统,才能有效地促进智力回流。
       通过考察外出务工人员特别是由单纯的劳务输出转变成人力资本的这部分人员的回流情况,可知影响其智力回流的因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既包括社会文化的区域差异对于外出务工人员的影响,也包括亲缘乡情所形成的传统纽带。中华民族古老的恋土情结和归乡心理
       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是政策因素。政策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传统的体制因素,虽然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城乡隔离与区域封锁已经淡化,但体制的转变不是短期能够消除的,户籍、就业、教育等因素对于外出务工人员的回流具有深远的影响;另一个是市场的因素,即市场分割,目前我国区域发展中长期存在且难以消除的市场分割与区域竞争使不同区域的职业选择和个人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导致区域发展模式与发展理念也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必然体现在就业的区域选择上。
       三是势差。势差最简单的理解是经济势差。李富田从经济势差的角度分析了四川绵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与效果,认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经济势差是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而且是影响外出务工人员智力回流最为重要的因素。
       在分析智力回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简单的个人决策模型来考察外出务工人员的智力回流引致机制,这一机制也是人口流动“推一拉理论”的简单扩展。在人口流动的经典模型中,刘易斯拉尼斯 费景汉模型及后来托达罗的城市失业模型的核心都是“推一拉理论”。以上分析的社会、政策和势差三大因素同时在外出务工人员智力回流中起着重要作用。
       个人决策所依据的是预期收入在扣除山于心理因素、政策因素所产生的成本后收入值的大小,其值如果为正,则回流受到阻滞,如果其值为负,则回流受到推进。然而这一分析虽然在理论上是存在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因素不能计量,因而其政策意义只在于提供一种理念和方法,却很难进行实际操作。张再生根据Anne Hendershott对丈夫随高收入妻子迁移的收入后距分析认为,发展中国家外流人才周围后的收入与在外国的收入之差距如果能缩小在3倍以内,则文化认同感、制度等非计量因素的拉力将成为促使其回流的主要动力。
       (三)智力回流模式与路径
       分析外出务工人员智力回流,其目的在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智力回流的模式实质上是欠发达地区通过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从文献上来看,这一模式多是一种间接的道路,张培刚的研究是:“农村—乡村工业—城镇工业”模式。1972—1973年关于孟买的一项研究得到的结论则是“农村一城市非正式工作—城市正式工作”的模式。对于中国欠发达地区而言,以上两种模式都不是最合适的,而合适的模式应该是:“农村—外流 回流就地转移”,即:中部欠发达区域农业人口通过外出务工获取资金、技术和开拓市场的意识,而后同流,最终实现就地转移。注意这一模式中的两个重要阶段,一个是外流与回流阶段,这一过程其实是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生成的过程,通过外出务工积累人力资本,从而形成下一步发展的基础;另一个阶段是就地转移阶段,就地转移并不是农业劳动力简单地离开农业进入工来或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而是以回流人员的智力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
       从路径选择上看,一般来说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直接回流,即外出务工人员回到流出地后直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乡村创业;二是扩散回流,即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出地后,他们在发达区域的经历和见识以及所学爿的知识和技术会产生外溢效应,从而影响和带动其他人员的就业和创新。
       三、智力回流对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一)智力回流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
       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是解决欠发达地区传统农业落后状态的根本方法和手段,而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则依赖于农民两方面的变化:一是有效减少农业从业人员的数量,从而集中耕地,进行农业规模化经营。人多地少的矛盾一直是制约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瓶颈,以中部六省为例。中部六省耕地总面积为30566.5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比重为23.51%,而六省人口为36310万,占全国人口比重为28.1%,人均耕地只有1.26亩,人均耕地过少严重制约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二是提高农叫的素质,农业现代化需要对农业进行技术投入,而这又需要农民能够有效地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产业化不但需要农民有产业化所需要的资金,而且也需要农民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和市场操作经验。这些恰是中部地区农民所不具备的。
       外出务工人员的智力回流对有效地解决上述两方面的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智力叫流是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手段,从目前欠发达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制来看,先前流出人员以后人员的流出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邵文杰的调查显示由熟人介绍外出的农业劳动力占外出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为56.9%。除此之外.山于智力回流所带来的知识、市场意识的外溢效应提高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能力,这些都成为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力量。许多调查研究均说明,知识、技术和意识的传播是促进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的关键。其次,智力回流将极大地提高农村地区的知识存量,并导入市场意识,这为拓宽农业产业链条打下了基础。尽管目前回乡投资于涉农产业的比重在回流中尚不占主体,但其绝对量不容忽视。邱海盈的调查表明,四川省1997年回流人员中已经有40万人叫乡创业。
       (二)智力回流有利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对于中部欠发达地区而言,促进中部崛起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我国改革外放20多年来,经济成就主要体现在东部沿海开发开放前沿区域,这些区域一方面是我国知识技术的密集区域,另一方而又具有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独特区位优势,还有国家开放政策的有力支持。西部地区也具有自己的优势,它既具丰厚的资源优势,又具有西部大开发的倾斜政策优势。而对于中部而言,其比较优势仅体现在巨大的人口数世带来的低劳动成本和承接东部的产品市场效应。发腱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的市场服务、物流行业将是中部发挥优势的重要方面。从目前来看,资金不是和劳动力素质过低制约了中部比较优势的发挥。
       智力回流是中部依据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虽然目前中部地区的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低技术密集型企业就来、但通过务工训练能够学握相关的生产技能,随着此类产业在东部地区比较优势的丧失,中部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智力回流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并通过建立乡镇企业或个体私营企业的形式,依托农业生产区的原料优势和市场优势,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不但拓宽了产业链条,也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特别是,智力回流也同时意味着务工收入的大幅回流,这些资金也为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前期建设提供了启动资金。
       (三)智力回流能够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智力回流对于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而言,利于发挥低成本劳动力比较优势,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对于城市而言,则具有推进工业化进程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主要在于内外两股力量的推动。从内部力量来看,城市低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农村区域相同产业竞争优势的丧失,以及适应复杂技术和较高知识熟练工人的可获得性增加是两个主要因素;从外部力量来看,产业梯度转移规律的作用,较高技术和较高知识含量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渐次转移将推动欠发达地区产业的升级转换过程。
       就外部力量而言,如前所述,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比较优势的逐渐丧失,和世界产业转移规律在我国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为主流,中低技术产业开始向中部地区转移。就外部力量而言,智力回流在农村区域建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同城市同类产业进行竞争,从而促使城市区域不得不进行产业升级。如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河南郑州市周边县市纺织企业的大量建设,不但侵占了大城市纺织企业的市场份额,而且挖走了城市纺织企业的技术人才,成为导致郑州市这个全国重要纺织城市纺织行业没落的主要因素。此外,根据城乡势差所导致的个人流向选择原理,智力回流中的具有较高技能和较多知识的人员将会选择进入大城市寻找工作机会,这些人员成为城市区域实现产业升级的潜在人力资源。
       (四)智力回流能够推进市场化进程
       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化进程依赖于智力回流导致的农民现代意识的获得。我国中部地区农民具有安分守己、安于现状的习惯,几千年根植于农业和土地,这些都极不利于市场化的进程。据2003年樊纲等所做的“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显示,我国市场化相对进程表现出强烈的区域化倾向,即市场化相对进程从东部沿海到内陆呈跳跃性下降的特征,而市场化相对进程又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这说明推进市场化进程是促进中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外出务工人员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区域的务工过程其实是其获取现代意识的过程,这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打破传统的生产方式,从而获得更多的自我发展机会。有关调查显示,在外经历的时间越长、越复杂,就越能适应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二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外出务工直接导致消费观念和投资思想的变化。三是对于教育的重视,具有现代意识的农民将更关注对子女的教育。四是获得新技术和创造个人成就。
       外出务工人员通过智力回流将自己对于市场意识的感受带回流出地,并通过外溢效应将这种市场意识扩散到更大的范围,推动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化进程。郭正林等的调查显示,外出务工者的信息观念、技术观念、市场观念和自我实现感等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而且在选择职业方面也更关注于长远,不是仅仅将其作为当前谋生的一种手段。
       四、促进智力回流的对策思考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进智力回流应该交由市场去解决,政府的作用应该是进行疏导,通过创造回流所需要的社会环境来推进这一过程,而不是以政策手段来为智力回流设计回流规模、回流路径及回流模式。个人利益导向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为这种智力回流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创造宽松的社会经济环境以促进智力回流
       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外出务工人员智力回流的人文关怀,为此需要改进政府工作职能。我国的改革事业已经进行了20多年,但政府部门的行事拖沓、官僚风气仍根深蒂固,智力回流生活环境的优化、创业手续审批及管理方面的服务意识,都应予以特别重视。二是努力创造吸引智力回流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制度变迁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营造新型社会结构的基础,中部欠发达地区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都有很大差距,从促进智力回流角度考虑,应大力推进市场化建设,完善激励机制,深入进行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并根据不同阶段智力回流的特征制定激励措施。
       (二)建立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1.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流出前的职业教育培训将会起到提升外出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智力回流概率和扩张回流经济建设效应等方面的作用。例如以政府为主体组织农民小组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中有意识地将他们向本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方向引导,这样,外出人员在外地就会更多地在这些产业和部门进行工作,从而积累经验和知识,为本地发展此类行业和部门创造必要的人力资本。
       2.加快基础建设投资,建设企业孵化器。在农村及乡镇进行基础建设投资,既是吸引智力回流的途径,同时也为农村工业化提供基础。满足智力回流的多元化需求,不妨仿照国家吸引回国人才创业激励的方式,建设一批智力回流创业园区,并由政府给予贷款优惠和其他政策优惠,同时建立相关机构为其提供发展咨询服务。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既提高了回流拉力,扩大了回流效应,又通过政府的精心规划和导向性政策促进了当地急需的优势产业的发展。
       3.推进行业和企业协会的发展。政府虽然在引导智力回流的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但从长期来看还应该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这需要建立非政府主导的行业或企业协会,需要成立有关协会等民间团体,为这种智力回流提供咨询。
       4.培育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智力回流所带来的人们市场意识与竞争意识的提高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换的重要力量,虽然这些可以通过人员之间非正式的交流和示范效应进行扩散,产生外溢效应,但政府也应该进行大力宣传,向社会灌输市场理念,以扩大这种外溢效应。
       [责任编辑 王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