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语言学研究]方位词东西与南北的不对称性及成因探析
作者:卜海燕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东西南北是最基本的四个方位词。在汉语中,东西与南北表现出很大的不对称性,这体现在东西与南北的语义功能、造词能力、语法意义、排列顺序上。造成这种不对称性的成因包括人类认知、造字理据、我国地理环境和民族心理等。
       关键词:方位词;东;西;南;北;不对称性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8)02—0110—03
       在众多方位词中,“东南西北”是最基本的方位词,一直被认为意义明晰,实际上它们负载着极其丰厚的语义、语法、语用内涵。作为四方方位词,汉语中的东西南北在语义、语法、语用功能上并不是完全对称的,其不对称性如何具体表现?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不对称性?本文将对此予以探讨和揭示。
       一、东西与南北的不对称性
       (一)从语义功能看,“东”“西”的语义功能大于“南”“北”
       从东、西、南、北的义项上看,东西南北最基本的语义功能自然是指方位,这是东西南北最原始最常用的语义功能。
       方位以外,“东”“西”又衍生出很多语义功能。作为构词的语素“东”,可以是主人的意思。例如:房东、股东、东家、东道主等。房东是房屋的主人,股东可以理解为“股份的主人”,就是财产的所有者。“西”可以指客人,如西席,西宾。《现代汉语词典》中“西席”的释义为“旧时对幕友或家中请的教师的称呼(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此外在古代汉语中,东属阳,西属阴,故常用东称代男子,西称代女子。如“东宫”,指的是太子。“东床”、“东方骑”指的是女婿。“西子”、“西施”指的是古代的美女。“西厢”、“西楼”指的是女子的居所。梁武帝《拟明月照高楼》:“君如东扶景,妾如西柳烟。”范成大《归州竹枝歌》之一:“东邻男儿得湘累,西舍女儿生汉妃。”
       在“东风”、“西风”、“南风”、“北风”中,“东风”、“西风”的语义内涵大于“南风”、“北风”。
       南风和北风只是两个语素组合在一起,其含义是指从南边吹来的风和从北边吹来的风,没有特殊的附加意义。而东风和西风除了表示从东边来的风和从西边来的风以外,还具有很多附加意义和文化色彩。
       中国人喜欢“东风”,对“东风”情有独钟。“东风”意指春风,是和煦柔和的风,多用于美好的方面,是春天、温暖的象征,古典诗词中常以此运用。如: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明·兰茂《早梅诗》)
       “西风”吹来的时候,正是深秋或隆冬,天气变冷,树叶飘零。故而汉语的“西风”有萧瑟、肃杀义。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唐·李白《长干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晏殊《蝶恋花》)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元·王实甫《西厢记》)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毛泽东《西江月·娄山关》)
       另外,西风和东风还比喻一种势力或倾向。《红楼梦》第八十二回中说“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现代汉语词典》把“东风”解释为“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而西风解释为“比喻日趋没落的腐朽势力”。现在我们常用“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形容不是正义压倒邪恶,就是邪恶压倒正义。
       (二)从构词能力看,“东”“西”的构词能力大于“南”“北”
       1.“东”“西”构成的成语数量远远大于“南”“北”构成的成语数量
       据《中华成语辞海》(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东”“西”构成的成语共128条目,择其条目见下文:
       东奔西跑 东猜西疑 东差西误 东抄西袭
       东抄西转 东奔西撞 东扯西唠 东扯西拽
       东驰西骛 东冲西撞 东闯西踱 东荡西驰
       东倒西歪 东躲西藏 东封西款 东观西望
       东邻西舍 东渐西被 东砍西斫 东诓西骗
       东拉西扯 东捞西摸 东张西望 东劳西燕
       东零西落 东鳞西爪 东挪西凑 东拉西扯
       东食西宿 东逃西窜 东征西讨 东游西逛
       东风压倒西风 东方不亮西方亮
       东扯葫芦西扯瓢 东行不见西行利
       东不着边,西不着迹 东一榔头,西一棒棰
       东一耙子,西一扫帚 东也不成,西也不就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
       南北构成的成语共17条,全部如下:
       南船北车 南船北马 南贩北贾 南箕北斗
       南桔北枳 南来北去 南来北往 南能北秀
       南腔北调 南阮北阮 南鹞北鹰 南辕北辙
       南征北伐 南征北讨 南征北战 南枝北枝
       南人驾船,北人乘马
       2.东西自足成词,南北不成词我们从下面一副对联谈起: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这副对联巧妙地运用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来表达特殊的含义。上联中的“南北通州”是指江南通州小镇和河北省的通州,把“南”和“北”连成南北,又把“通”作动词使用;下联中,把“东”和“西”连成东西,再将“当”作为动词使用。这是一副妙对,但严格说来,仍有不工整之处。上联中的“通南北”的“南北”不是一个词,是“南”和“北”组成的一个词组,指的仍然是方位,而下联中的“买东西”的“东西”,已经不是方位概念,而是泛指物件的一个词了。
       “东西”在现代汉语中,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可以指称具体事物,还可以指称抽象事物;不仅可以代指物件,还可以代指人,并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雾很大,十几步以外的东西就看不见了。(具体事物)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抽象事物)
       这小东西真可爱。(指人或物,含有喜爱、怜惜的语气)
       这老东西怎么还不死?(指人,含有厌恶、不耐烦的语气)
       (三)从语法意义上看,“东”“西”对举的意义要大于“南”“北”对举
       1.“东”“西”对举,“南”“北”对举,都可以表示四面八方、到处、周围的意思,如下列词语:
       东张西望 东游西逛 东倒西歪
       南来北往 南征北战
       2.“东”“西”对举,还可引申为以下含义:事物的分布零星、不集中。这是“南”“北”所不具有的。如:
       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他的屋里东一本,西一本,放着很多书。
       在上述两个例句中“东一簇西一簇”“东一本西一本”表示花、书的分布零散、不集中。
       
       3.“东”“西”对举,还可表示说话没有条理,信口说来或做事没有事先安排,随意做来。这也是“南”“北”所不具有的。如:
       大家没什么事儿,都聚在房间里,听他东一句,西一句地瞎扯。
       你整天东一榔头,西一棒棰的,能干成什么事啊?
       (四)从排列顺序上看,“东”“西”在前,“南”“北”在后
       在汉语中,“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词既可以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地区,但无论表示方向,还是表示地区,排列在前的总是“东”和“西”,“南”和“北”总是在后。
       当“东”“西”“南”“北”四词对举时,排列顺序的一种是“东西南北”,这种排列顺序流传已久。
       东西南北,谁敢宁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今丘(孔子)也,东西南北之人也。(《礼记·檀弓上》)
       东西南北,驰骛往来。(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东西南北皆欲往,千江隔兮万山阻。(唐·韩愈《感春》)
       纶巾老了无远策,常作东西南北客。(宋·陈与义《寄何子应》)
       “东”“西”“南”“北”对举时,还有一种排列顺序是“东南西北”,这种顺序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在这种排列顺序中,也是“东”在“南”前,“西”在“北”前。如:
       东,动也,阳气动物,于时为春;南,任也,于时为夏;西,迁也,于时为秋;北,伏也,于时为冬。(汉·班固《汉书·律历志》)
       二、东西与南北不对称性的成因探析
       (一)从人类认知上看,人类对东西的认知要先于南北
       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念,空间域是人类语言中最基本的认知域之一。其中东西南北的方位关系应该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朴素的空间认识。人们在确定东西南北方位时,选择的参照物通常是太阳升降的地方。这个参照物是固定不变的,也是最容易找到的。原始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直接的感知就是日出日落,日出的一方为东方,日落的一方为西方。这一点从现在人们辨认方向上也可找到根据。人们在辨认方向时一般会首选太阳为参照物。所以在语言的四个基本方位词中,“东西”应是基础方位词,而“南北”是参照“东西”次生的方位词。
       (二)从东、西、南、北的成词理据来看,应是先东西而后南北
       东,《说文》:“东,动也,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通训定声》:“东方木也。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对于造字时代的汉人而言,在天则以日为参照,在地则以木为参照,故而东“从日在木中”。西,由东而来,东西是一对相反相成的反义词。《说文》:“西,鸟在巢上,象形。日在西方而鸟栖,古文因以为东西之西。”“日在西方而鸟栖”,栖必有木。西,显然也与日、木有关。
       南,《说文》:“草木至南方枝任也”,极其明显地透露出与“日”、“木”相关的信息。朱骏声说:“草木至夏任大也,夏主南方火,故以为南北之南。”北,字形很清楚,从二人相背,《说文》解释为“乖也”,段玉裁注为“此于其形得其义”,朱骏声释为“人坐立多面明背暗,故以北为南北之北”。《汉书·律历志》“北方,伏方也,阳气在下,万物伏藏”。由此可知,北的方位词义的获得,是与南相对而言的。就日光而言,南为明,北为暗。就木而言,南为枝任,北为伏藏。所以,南、北的成词理据,也与“日”“木”有明显的关系。
       由东西南北作为四方方位词的成词理据我们可以看出,其成词都和“日”“木”相关。古汉字直接以“日”、“木”为意象而取义的有三,“東”“杲”“杳”。東,“日在木中”这是起点;“杲”,“日在木上”,这是中点;“杳”,日在木下,是终点,以“木”为参照系的“日”的运行规律一目了然。起点“日在木中”的“東”自然成了汉语四方方位词的坐标和参照。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西”,然后又有“南”“北”。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先民对四方方位词的造词上看,东西也先于南北。
       (三)地理环境、民族心理对东西与南北不对称性的影响
       1.地理环境的影响
       每个民族都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生存繁衍。地理环境对一个民族语言的形成、发展和嬗变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人类语言中,有些词汇与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如爱斯基摩人丰富的表示雪的词汇和寒冷的地理环境;阿拉伯人表示骆驼的多彩词汇与干旱少水的地理环境;日本人表示各种时期的鱼的词汇与海洋岛国的地理环境;古汉语中表示牛的丰富词汇与适合农耕的地理环境。在汉语方位词上,也深刻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东西与南北的不对称性就与地理、气候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汉民族地处东半球,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且东临太平洋,东风吹来,便意味着美好的春天已为时不远。而西风一吹,则意味着秋天的到来,给人的感觉是寒冷萧瑟,所以在汉语中“东风”和“西风”负载了很多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东风指春风,也比喻革命的力量;西风是凛冽寒冷的风,还可比喻落后腐朽的力量。
       地理环境对方位词东西与南北不对称性的影响还体现在汉语言中“东流现象”上。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都是由西向东流向大海。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产物,自然要反映现实生活,所以汉语言中“东流现象”很突出,譬如“付诸东流”,在文学作品中,东流现象也很常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李煜《鸟夜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明·杨慎《I临江仙》)
       2.民族心理的影响
       “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的主要民族心理之一。这种心理认为,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小我并不与大自然对立,而是与自然融合,而达天人合德之境界。这种民族心理源远流长:
       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周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庄子·天道》
       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
       太阳东升西落,这不能不对崇尚自然的中国人心理上产生影响。在古人心目中,东方是太阳的诞生地,是给人送来温暖和光明的地方。因此,对东方怀有敬意。古人早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祭拜东方。在《尚书·尧典》中有“寅宾日出”的记载,“寅”是恭敬之意,“宾”为祭名。古人将司春之神称为“东后”“东君”“东皇”“东帝”,因为春从东来,春从东生。古代每当春天来临时,要举行隆重的迎春典礼,这典礼要在东郊举行。《吕氏春秋·孟春纪》:“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
       与东相对的西方是太阳沉落的地方,在古人心目中象征着黑暗、死亡与不祥。西常与衰老、悲伤的感情联系在一起。梁沈约《和谢宣城》诗:“牵拙谬东汜,浮情及西昆。”唐李周翰注:“东汜,日初出处,比少壮也。西昆,日入处,比衰老也。”古诗《易林》“独登西垣,莫与笑言,秋风多哀,使我心悲”。现在把死亡称为“归西”、“上西天”也与之相关。
       东西相对往往以东为佳,以西为劣。《礼记·王制》:“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国老位尊,所以在东序,庶老位卑,所以在西序。反映在座次上,也是东为上首,西为下首。“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综上所述,人们投射在“东”“西”上很多民族心理和情感寄托,故而“东”“西”具有丰厚的文化蕴涵,与之相较,“南”“北”的文化意蕴就少多了。
       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在古今称谓语中找到佐证。在《中国称谓辞典》中,关于“东西南北”的称谓语如下,我们可以看出,在数量上,与“东”“西”相关联的要远远大于“南”“北”:
       东:东人、东主、东司、东床、东坦、东宫、东家、东朝、东储、东方骑、东道、东头供奉
       西:西子、西席、西宫、西班
       南:南人、南冠、南董
       北:北堂
       东、西、南、北,作为四方方位词,原始先民们对其方位的认知过程、称词历程,以及中国的地理环境和民族心理必然会在语义、语法、语用上留下印记,故而导致了东西与南北在语义功能、造词能力、语法意义和排列顺序上的不对称性。语言与社会文化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每一种语言都折射着该社会的地理环境、民族心理、宗教信仰、历史背景等绚丽多彩的文化形态,而词汇较之语音、语法,其文化色彩更为浓郁明显和集中。四方方位词的研究,对考究我们民族历史、民族心理、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四方方位词的引申义和文化义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考究东西南北在语义、语法、语用上的差别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也有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 党春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