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高等教育研究]和谐校园视域下构建高校帮困育人体系的思考
作者:白苏娣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贫困生问题已成为高校日常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从和谐校园构建的视域,从理念创新、内涵提升、推进目标等角度对高校帮困育人体系构建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和谐校园;高校;帮困育人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7)05-0072-03
       贫困生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虽然各高校已经建立了以贷款为主渠道的“奖、贷、勤、助、减、补”这一相对科学的帮困助学体系,藉以解决贫困生学费和生活费问题,但仍然难以满足促进贫困生群体全面发展目标的要求。贫困生所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因为弱势的社会关系所形成的贫困循环,因此单一的经济救助实在难以解决这个群体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力发展问题及物质资料贫乏、社会资源匮乏、信息渠道缺乏等综合性问题,因此,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视域下,加强帮困助学工作,必须突出以育人为导向,构建科学的育人体系,不仅要帮助贫困生经济解困,更要体现其育人的功能,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为108.36万人和340.87万人,而到2006年,则分别上升为540万人和1738.84万人。招生规模短期内的急剧扩大在客观上使得高校贫困生的比例扩大,据统计,1999年,在校贫困生的人数由原有的几十万人增加到100万人,2005年则增至270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0%。家庭贫困的原因主要是:(1)来源于老少边穷地区及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家庭;(2)因产业结构调整父母有一方或双方下岗;(3)父母是当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现已退休的普通职工;(4)家庭结构变化,如父母离异或伤残死亡而失去经济依靠;(5)由于家庭主要成员有重大疾病或因自然灾害而损毁家园。
       对于许多贫困家庭来说,一个孩子考上大学,意味着牺牲全家的福利,甚至还可能剥夺了其他孩子的读书权利。因此,贫困大学生一方面背负着全家的希望,一方面背负着由此而带来的沉重的精神负担,他们通常存在的困难有:经济困难、学业困难、社交困难、能力困难、健康困难等“多困”现象。部分贫困生在经济、家庭和精神的多重压力下往往不能较好地调整心态,且害怕别人知道自己贫困,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交往和发展,逐步形成了抑郁心理,常常陷入极度的自卑之中,表现为内向、孤僻、自我封闭。可见,高校中的贫困生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物质贫困”的问题,同时还存在着由“物质贫困”导致的“精神贫困”问题。
       二、和谐校园视域下的高校帮困育人体系构建的实践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及解困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日常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做好这项工作事关社会和谐、教育公平,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顺应民意、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高校应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在资助困难学生工作中,坚持两手抓,既保证经济上资助,又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把教育和引导困难学生“怎样做人”放在突出的位置,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一)理念创新——着力构建以解困、育人、成才为主线的资助教育体系
       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应实施“解困、育人、成才”的创新帮困体系,将原有的“奖、贷、勤、助、减、补”等物质帮困工作进一步拓展到精神帮困、技能解困、心理帮困等层面,使帮困助学工作贯穿于育人全过程,不断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促使贫困生全面发展。
       1.解困。为积极畅通求学路,奠定贫困生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学校应成立帮困育人工作领导小组。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颁布帮困助学的工作制度和条例,确保帮困助学工作有章可循,确保资助金额足额安排并及时拨付到位,确保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加大帮困力度,“决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2.育人。要使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就需要学生各项素质能够和谐发展,所以,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援助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的层面上,而应更多地考虑他们的精神需求,要物质救助与精神扶贫并举,把帮困助学工作贯穿于育人全过程,教育培养学生坚定政治信仰,引导他们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养成独立面对和解决困难的习惯。学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及时给予身有困难、心存矛盾和信念迷惘的贫困生指明方向和提供帮助的同时,要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励志协会”等各种社团活动,积极为学生提供团队训练辅导和大学生科技创新等活动,通过各种方式为贫困生搭建精神交流的平台,构筑心灵家园,帮助他们培养完善的人格,引导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
       3.成才。首先,学校应鼓励贫困生积极争取国家奖学金,引导他们自己努力奋斗,刻苦学习,积极投身争当品学兼优学生活动;其次,对他们实行技能上的帮困,学校应坚持对贫困生免费进行计算机、英语等能力的培训制度,以增强学生的上岗操作能力;再次,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寻求与企业合作,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更符合自己专业的勤工助学岗位,让他们在勤工助学实践中更快地增长知识和才干。
       (二)内涵提升——以拓展载体为平台,全面打造“温暖工程”、“扶助工程”、“励志工程”和“凝聚工程”的帮困育人体系内涵建设
       贫困生帮困育人体系构建应当拓展载体,不断提升帮困育人体系的内涵,全面打造“温暖工程”、“扶助工程”、“励志工程”和“凝聚工程”。
       1.“温暖工程”。学校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结对助学活动,着意在整个校园营造一种关爱的氛围。学校工作的每一处点滴细节都应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国家、社会和学校对他们的真切关怀和用心呵护,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一种大家庭的自由、平等和温暖。
       2.“扶助工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校应结合家庭贫困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尽可能地给予学生全方位、个性化的关心和资助。应针对贫困生中存在的多困现象,加大技能帮困和心理辅导的力度。强化贫困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
       3.“励志工程”。在经济资助的基础上,把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作为育人目标,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培养社会责任感。学校应积极组织获得国家奖学金和省市政府奖学金的同学开展“爱心回报社会,结对助学”的活动。让困难大学生在接受社会关爱的同时自己也奉献爱心。
       
       4.“凝聚工程”。激发学生爱校荣校的美好情感和报效祖国、回馈社会的奉献精神。学校应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及勤工助学基地,设立各类社会捐赠奖助学金,调动校内外各方积极性,形成合力助学的良好风尚。
       三、高校帮困育人体系构建目标研究
       基于对贫困生群体发展问题的关注,高校在实施“解困、育人、成才”资助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应不断创新理念,开拓思路,探索新的帮困模式。就目前而言,高校贫困生群体资助工作需要推进以下几个目标:
       (一)以困难程度的实际状况为标准,健全“帮困瞄准机制”
       准确界定贫困生,将有限的资金真正资助给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是高校做好助困工作的基础。
       首先,必须加强帮困助学管理信息的建设。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帮困助学日常管理,掌握准确、可靠的依据,提高帮困助学的管理效率及服务质量。切实保证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帮助。信息来源:比如,印制《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让新生入校前或进校时就自己填写;阅读学生档案,了解家庭经济情况;在学生中设立信息员,为老师提供贫困生的情况,也可进行个别访谈;掌握贫困生的消费现状等等。将有关调查数据输入信息系统,随时查询,随时更改,实行动态管理,保证贫困生信息真实性和实时性,同时,在每个贫困生的信息中,除了一些基本情况、困难原因外,还应详细地载明贫困生的奖、贷、勤、助、减、补情况以及学习情况和操行情况。
       其次,资助贫困生必须坚持“需求优先性”原则。随着高校扩招,贫困生群体基数增大,学校资助层面在力求达到全面覆盖的条件下,应该坚持“需求优先性”原则。针对贫困生不同层次的需求给予资助。强化资助工作的“瞄准”效用,避免资助工作的低效率或失效现象的出现。
       (二)以满足贫困生的需求为宗旨,完善“资助服务机制”
       高校应该着手建立有效的“资助服务机制”,因为贫困生群体所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困难,还有源于成长背景差异的来自社会大环境、学校小环境以及贫困生自身内在环境的综合压力。他们需要经济上的帮助和扶持,更需要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他们寻求的不仅仅是学业上的辅助,更渴求的是心理上的抚慰和关爱。
       我们需要构建一种以贫困生的需求为根本,能够切实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和因弱势社会背景所形成的生理、心理等综合压力的资助服务体系。首先,建立人性化的贫困生心理信息管理系统,对贫困生的心理状态发展过程进行动态跟踪,全面掌握贫困生群体及个体的思想轨迹、需求层次的发展、心理状态的变化等。其次,有效倾听并充分理解贫困生的需求,整合学校资源,设计满足需求的方式,鼓励并有效调动学校相关部门和群体(包括贫困生)参与制度的制定和决策,制定服务于需求的最佳战略方案。再次,建立参与式的方案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与机制。在这样的过程中,不同的部门、机构和群体扮演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角色,充分并有效地使用资源。
       (三)以激发贫困生的潜在动力为抓手,拓展“成才激励机制”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意味着人的各种潜能和素质都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这包括德、智、体、美、劳以及个性、能力、兴趣、性格、气质等的自由而充分的发展。贫困生虽然在物质层面相对贫困,但是他们也具有许多潜在的优良品质,如:非常强的自立意识及忧患意识;他们更渴望成才,渴望成就;他们有着较强的耐挫折能力和自我协调能力等。
       资助贫困生的工作应该超越经济层面的救助,帮助贫困生构建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人格,确立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价值观。这就是所要推进的“成才激励机制”。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层面:
       1.理想信念层面。注重贫困生群体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贫困生群体支撑起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要因为物质的贫困,而导致精神的贫困。让每一位经济困难学生明白,经济困难是暂时的,要树立远大理想,把困难当做一种财富,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自身命运,树立搏击人生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把经济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物质上的贫困要用精神上的富裕来补偿。
       2.感恩回馈层面。注重增强贫困生群体的感恩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将他们的人生需求向更高层次引导。为贫困生创造回报社会的机会,帮助他们将生活态度转移到积极进取的轨道上来,将立志成才与回报社会结合起来,将个人发展与报效祖国结合起来,激发其成才的内在潜质,培养其积极有为的良好气质。
       3.能力发展层面。注重贫困生个人整体能力的提高。高校可以通过建立系列的机制来实现贫困生的能力培养,如通过教学方面的制度改革,来提高贫困生群体英语和计算机等弱势科目的水平;提高贫困生群体的就业技能、专业技能,提供信息服务、就业指导服务等,从服务的角度做一些设计和探索;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4.心理健康层面。利用学校建立的心理保健防御体系,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发现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最大限度地避免极端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发生。同时,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第二课堂,努力培养良好的兴趣与爱好,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达到促使他们自强、自立的目的。
       5.诚信意识层面。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诚信典型、弘扬古今中外诚信品行、建立诚信档案等途径,教育引导贫困生不断提高诚信意识,履行诚信义务,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明德自律、诚信笃行、励志修身。
       6.自助、自立层面。大力推进勤工助学。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生活资助的形式,是一项扶贫又扶志、培养大学生自助自立的有效措施。应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走自助、自立的道路,通过勤工助学活动改善自己的生活困境,让每一位贫困生在切实感受到政府、学校与社会对他们经济支持的同时,充分认识到自己也应该对高等教育费用承担起一份经济责任,克服“等、靠、要”思想,这也是一种强有力的、现实的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高校帮困育人体系的功能在于解困、育人、成才,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内心和谐,实现校园和谐及社会的和谐。只有和谐才能产生力量,只有和谐才能促进学校及社会的发展。让我们遵循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为建设和谐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责任编辑 辛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