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近代开埠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笔谈·下)]近代天津与北方经济发展(摘要)
作者:樊如森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近代开埠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笔谈·下)
       编者按:近代开埠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是近年备受学界关注的课题,其学术意义与现实价值深得学界共识。我刊分两期刊发有关于此的学术论文。2006年第6期发表的吴松弟、戴鞍钢等先生的笔谈文章,侧重分析论证了近代上海开埠之后对长江流域近代经济文化和城市发展的促动作用,本组樊如森等先生的文章,则侧重于分析、论证天津、青岛、烟台等华北地区沿海城市开埠后对北方、东北及山东地区经济发展、区域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编发这两组文章,旨在引起学术界的讨论与关注。
       关键词:天津;烟台;青岛;港口经济;山东区域;东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7)02—0005—07
       清中叶以前,作为首都漕粮转运站的天津,虽然已经成为下辖六县一州的京畿“首邑”和华北最大的商业中心与港口城市,但由于它的经济功能相对单一,辐射范围相对狭小,它对周边地区经济的带动并不明显。与此同时,由于交换主要依赖国内区域市场,这一时期天津及北方地区商品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游牧区依然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农耕区的自然经济结构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并且,在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东部沿海的山东和直隶,农副产品的商品化程度相对较高;而远离海岸的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商品经济的发展则非常薄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一、开埠后的天津很快成为北方广大地区的经济中心
       1860年,根据《中英天津条约续增条约》的规定,天津成为北方最早的3个通商口岸之一。西方国家机制工业品、先进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在这里的登陆,使天津获得了比内陆地区更多的发展机会、宽松的政策环境、广阔的国内外市场,从而也就逐步成为北方广大地区的近代经济中心。
       和同一时期或稍后开埠的北方其他港日城市相比较,天津拥有最广阔的经济腹地。1930年代,“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及热河、辽宁等省都成为它的直接市场圈,同时山东、河南、陕西、宁夏、甘肃、吉林、黑龙江诸省的一部分划归它的势力范围以内”。与此同时,天津皮毛、蛋产品、棉花、麻类等主要农畜产品的出口值以及各项商品的进出口总值,均居各港前列。1920年代以后,天津成为除东北部分地区以外的北方广大地区的对外贸易中心。
       天津是北方各主要港口城市中近代工业发展最早的城市,1930年代以后无论是工厂数、工人数、资本数和生产净值等各项工业发展指标都最高,是在规模上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近代工业城市。
       再者,天津也是北方最大的工商业金融中心。由旧式钱庄、票号、当铺、银号和中外现代银行共同组成的金融系统,覆盖和支撑着广大腹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到1932年,本国银行在天津设立总行的有10家,占全国总行数的7.03%;设立分行的有93家,占全国所有分行数的9.43%;实收资本总额为2548万元,占全国银行资本总额的12.69%,各项指标均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位。
       另外,天津也是北方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开埠以后,受港口区位转移以及西方城市建设模式的影响,天津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1840年前后,天津的城市建成区面积约为9.4平方公里,1934年已经达到了54.8平方公里,扩大了5倍。1840年,天津城市人口不足20万人;1906年,天津城区人口已达到42万余人;1936年,城区人口猛增到125万余人,仅次于上海和北京而在全国居第3位。如果排除北京长期作为首都和全国最大城市的历史因素,则天津城市人口的增长率,不仅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也远远地高于临近的北京市和河北省的其他地区。
       总之,开埠以后的天津,作为北方最大的外贸、工业、金融中心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都市,强劲的综合经济实力已使其发展成为近代北方无可争议的经济中心,或者称之为经济龙头了。
       二、天津带动下的北方经济崛起
       在港口城市天津的直接辐射和带动之下,北方广大地区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的近代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开埠前相比,变化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农业的商品化与外向化
       进入20世纪,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加,农产品在商品进出口总值当中所占的比重日渐上升,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农民纷纷调整原有的种植结构,广泛栽种商品化程度高的经济作物如棉花、花生、麻类等等。进入民国以后,除满足本埠纱厂的棉花需求之外,天津港对国内外的棉花出口整体上呈上升趋势。1912—1933年间,天津港输往国际市场上的棉花,在半数以上的年份里都占到了全国棉花出口总额的50%以上,1932年则高达93.2%。
       2.畜牧业对外贸易的繁荣
       在天津的强力拉动下,腹地畜牧业的外向化程度迅速提高。以羊毛等畜产品的出口为例,蒙古高原和西北地区一向盛产羊毛,但在天津开埠前,其用途仅限于制造当地人用的毡毯和帐篷等,用量很小,绝大部分都因得不到利用而白白地废弃了。天津开埠后特别是20世纪以后,羊毛变成了广大牧区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大量输往国内外市场。直到1937年,天津在全国绵羊毛、山羊绒的出口总量中,都占到了80%以上的高比重。海关统计显示,天津港的畜产品1928年时曾占到了出口总值的51%,其它年份所占的份额也都在三分之一以上,成为天津港出口业的一大支柱。
       3.城乡近代工业的发展
       天津工业的繁荣,成为带动整个腹地近代工业发展的巨大拉动力。在天津的带动下,腹地其他城市如唐山、石家庄、太原、包头、兰州等的近代工业,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成为腹地近代经济走向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和辐射点。城市工业的发展,又带动了腹地农村原有的手工业,由自给性的家庭手工业逐步向为市场而生产的近代农村工业过渡。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高阳、宝坻地区之外,在河北省的其他地区,棉织工业也相当的繁荣。1929年,河北省129个县中,89个县有棉织工业,布匹总产额约为2569万匹,总价值约为8136万元,占了全省各种重要乡村工业总值的74%。
       在天津港腹地,像河北省这样在进口洋纱洋布的冲击下而发展起来的乡村织布工业,也不乏其例。山西省的平遥县以前并不产布,1916年左右祁县的益晋公司将提花织布技术传授到该地之后,织布业得以兴起。1920年代以后,形成了一个包含平遥,毗连介休、汾阳的织布区。所用原料,来自榆次晋华纱厂、石家庄以及天津的各个纱厂,而它们所产的布匹,除在山西本地销售外,大多运往陕西的榆林、米脂、绥德及甘肃的安边、定边和宁夏、西宁等处。
       乡村近代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方
       经济长期以农牧业为主要产业的局面,提高了北方经济现代化的整体水平。
       4.现代交通业的起步
       天津开埠以前,北方地区的货物运输,以人力和畜力的短途陆路运输为主,以人力和风力为动力的内河和沿海水运为辅;信息的传播也主要通过传统的邮驿系统来维持。开埠特别是20世纪以后,京汉(1906)、京奉(1907)、正太(1907)、道清(1907)、京张(1909)、津浦(1912)、胶济(1904)、陇海(1915)诸铁路交织成以京津为中心的北方铁路网。此后,现代化的火车和汽车、轮船运输互相配合,为港口城市与广大腹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快捷的现代化长途运输工具;而近代邮政和电报、电话网络的建立,也为商品的流通和信息的传递,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交通业的现代化,为各地之间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强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与技术支持。
       5.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除沿海港口型城市天津之外,腹地其他类型城市的城市化步伐也大大加快。
       (1)交通型城市
       交通型城市主要是在20世纪以后,随着以天津为中心的北方铁路网的建设而兴起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石家庄、郑县(即现在的郑州市,下同)、包头等等。
       1900年前后,石家庄不过是获鹿县一个800余人的小村子。1904年京汉铁路通车,1907年正太铁路修成,双方在此交汇,石家庄迅速发展成为沟通河北与山西等地的现代交通枢纽,大量的土货和洋货在这里进出,商业日趋繁荣。与此同时,大兴纺织公司、振华洋火公司、荣裕玻璃厂、英美烟草公司,以及现代银行支行、传统钱庄分号等工商企业,都在此发展壮大。1926年,城市人口已经达到4万余人,1933年达6.3万余人。
       地处中原的郑县,本为豫中非常普通的一个小县。京汉、陇海两条铁路在此地的交会,奠定了其现代陆路交通枢纽的地位。1920年代,河南所产棉花大都在郑县打包后,由陇海铁路转津浦铁路,再转运上海等地;陕西渭南、泾阳,河北邯郸等地的棉花也都是先集中到郑县,再由火车转运上海、天津、青岛等地,这些城市的纺织厂,也多派人到郑县坐地收购棉花。棉花运输业的繁荣,又促进了打包、纺织、金融、保险、货栈、转运等行业的飞速发展。
       (2)工矿型城市
       工矿型城市是随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如轮船、火车以及工业发展对机械动力原料——煤炭需求的不断增加而发展起来的,最为明显的是唐山。它在1870年代还是一个村庄,1880年代开平煤矿建立后成为集镇。此后,随京奉铁路的通车,越来越多的工矿企业在这里设立并发展起来,如开滦矿务局、启新洋灰公司、华新纱厂分厂等等。到1924年,唐山俨然是一个现代化的工矿业城市,市内有交通大学、铁工厂、巡警局、矿务局、中国医院、矿务局养病院、铁路工厂、学校等等,增之新开市场,远非普通县城所比。
       河南的焦作,也是靠着近代工矿业的发展才快速兴起的。此前,这里的手工采煤业虽然开始较早,但规模不大。为了开采这里的煤炭资源,1907年,由英国的中福公司出资修建了道清铁路,将岔道直接修到了矿厂,使其所产之煤由道清路转运平汉、陇海路各站销售;与此同时,焦作煤矿开始使用机器采煤,进一步提高了该矿的近代化水平,增加了煤的产量和销量。1940年,在各大煤矿的产量统计中,焦作中福公司的年均产煤量为105万吨,已居全国第三位。
       另外,河北的临城、山西的大同等等,都是近代兴盛起来的工矿业城市。
       (3)原有政治、经济中心的新发展
       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也使原有政治、经济中心的城市化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张家口。它在清中期以后就发展成为塞北的一个贸易中心了。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1914年辟为商埠以后,商品交流日趋繁荣。以天津为桥头堡的英、法、美、日、意、德等国的商人,在张家口都很活跃。尤其是民国七八年间,当地有大小商号7000余家,银行上堡6家,下堡32家,外管(专做内外蒙古生意的店号)1600余家,茶庄、毛庄亦各二三十家,每年进出口贸易额达30000万元。
       此外,北京、呼和浩特、兰州、西宁、迪化、西安、济南等老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近代天津与北方经济发展的历史启示
       港口城市天津对外开埠通商的过程,既是它在外贸、工业、金融、城市化等诸多领域逐步成为北方近代经济龙头的过程,也是带动北方广大地区农业、畜牧业、城乡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快速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它大大改变了自唐中叶以后北方经济发展相对迟缓、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相对下降的局面,使这里也成为中国现代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在环渤海地区日益成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并驾齐驱的、中国经济现代化“第3极”的今天,充分发挥天津在北方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既是历史的成功经验,也是现实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作者简介:樊如森(1966—),男,山东郓城人,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经济地理、城市史和区域经济开发的研究;陈为忠(1976—),男,山东日照人,硕士,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港口与区域现代化研究;姚永超(1979—),男,山东成武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在读博士生。
       基金项目:本文为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06年度学术资助项目“环渤海港口体系与北方经济现代化研究”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