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新闻传播学]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经济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
作者:吴玉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经济新闻报道要全方位、多角度地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就应该在报道中贯穿人文关怀的报道理念,对人文关怀作出新的追求:站在人的视角关注经济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关注入的精神伦理道德,在传播经济信息过程中把经济活动向人性化的层面升华。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新闻;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1X(2008)04-0506-05
       1995年哥本哈根世界首脑会议提出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理念,在各国受到广泛重视。党的“十六”大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体现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在内的四位一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作为反映人的经济活动、服务并指导人的经济生活,在经济生活中不仅担负着传输信息的职能,还肩负着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咨询、解释的服务功能和监督、调控国家经济发展的指导功能的经济新闻报道,要全方位、多角度地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就应该在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即贯穿人文关怀的报道理念,对人文关怀作出新的追求。
       我们这里所说的人文关怀,不同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宗教而提出的人文主义,虽然它也肯定和注重人和人性,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但它立足于要求在各个文化领域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的禁锢中释放出来,就其思想体系而言,超不出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的个人利己主义的生活态度和道德原则。尽管它也曾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它没有也不可能包容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与先进理念的内涵,包容这种精神和理念的人文关怀突出地体现为:“不仅要关注物质财富的创造,更要关注创造物质财富的人;不仅要关注人的社会行为,更要关注支配这些行为的人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与尊严;不仅要关注自己,还要关注他人;不仅要关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还要关注更多的人富起来;不仅要关注经济的增长,还要关注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要关注人的人文环境,还要关注人的生态环境;不仅要关注今人的生存与发展,还要关注后代的生存与发展;不仅要关注人类的现在,还要关注人类的未来”。
       我国人文关怀问题的提出,是在面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所呈现出的物欲横流、道德失衡等社会状况时表现出的一种社会忧虑和关怀。因为市场经济是一柄双刃剑,它既为人的个性独立、自由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又使人的精神家园被畸形的物质欲望践踏;它既使社会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增长,又造成了大量的外溢性影响,使社会承受着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各种社会代价,加剧着效率和公正、自由和平等、速度和效益、量和质、个人与社会、城市和乡村、富有者和贫困者、人类和自然环境、人类的今天和明天之间的矛盾。在经济理论界,以《现代化的陷阱》一书的作者为代表,开始从“公平与效率”这一人类文化中带有终极定义的基本命题出发,呼吁为经济学引入人文关怀,恢复经济学的本来意义——经济学是文化的而非自然的科学,归属于社会性而非技术性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应该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概括地讲,就是关注人的“三生”,即生命、生活、生存。这与今天我们追求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相适应的,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导引下,经济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一、站在人的视角关注经济发展
       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影响经济发展最深层的因素。“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所有的技术都由人创造发明,所有的知识经验都由人推广,人自身的进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人力资源的质量是实现经济腾飞的关键。”在人与自然交往以获取物质资料的过程中,人始终处于经济活动的主体地位,任何科学发明、经济进步都是在人的主持下完成的。国别与民族间的经济差异归根到底是由于人们在各自的经济活动中采用了差异很大的制度形式与管理方式造成的。有学者甚至说:“我们可以认为,人的无限的欲望与实现欲望的手段这一对供求矛盾,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社会辩证地向前发展的最根本的矛盾。”宇宙间的物质与能量是一种恒定,而人的欲求却是无穷地不定,在由人的无限欲望与有限供给构成的“稀缺性”矛盾中,人处在“稀缺性”矛盾的主要方面,即引起稀缺性的主要原因在人,解决稀缺性的手段也在人,人是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根本推动者,减少稀缺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要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人类自身的能力。正是人类的有限能力与无限欲求构成了这对稀缺性矛盾的真正本质,展开了人类无穷的改造自我与发展经济的活动。人,必然地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所以也成为经济新闻关注经济发展的一个全能视角。
       经济新闻报道要实现站在人的视角关注经济活动,就必须在报道中凸显公众利益,即在提供真实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基础上,贴近公众议程、传递公众的声音,维护公众利益以推进社会发展。2006年末,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中国名牌产品战略推进委员会对91类产品进行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评价及表彰会上,湖北楚源精细化工集团公司“楚源牌”活性染料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新华社记者以《中国名牌“楚源”烫金奖匾后是沉重的环保代价》(新华网2006年12月13日)为题报道了在这块华丽的“烫金奖匾”背后沉重的环保代价:这家公司长期向长江及周边排放废水、废气,当地群众苦不堪言,水稻减产,疾病频发。报道没有站在企业的角度传达这一喜讯,而是从公众利益出发,在披露个别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博取名利的同时,也向一些地方政府及评优单位提出了警示,不能因讲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当地政府和部门应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落实单位ODP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指标。
       要凸显公众利益,还要通过报道解释和讨论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议题,以影响政策的制定和经济行为的发生,要站在“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高度做文章,在“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关怀上下工夫。凭借垄断地位赚取高额利润的垄断利益集团,已成为社会舆论的众矢之的,2006年以反垄断为核心的公共利益事件接连上演。6月末,随着列入立法规划12年之久的“反垄断法”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
       大常委会审议,人们日益认识到,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将反垄断进行到底。新华社记者采写的《百姓向垄断利益集团讨公平》(新华视点2006年12月17日)报道,从声讨“福利腐败”、博弈价格听证会、质疑竞争怪圈、起诉违法行政、呼唤民主决策等等方面,对承袭计划经济时代而来的国家垄断行业及企业的种种表现做了分析,对由此产生的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弊端进行了揭示,为《反垄断法》的出台和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做了舆论上的准备。关心民生,以悲悯的情怀对待民生疾苦,是民众对政府最殷切的期待,也是经济新闻报道在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人文关怀实现的必经路径。
       当然,关注公众利益一定要坚持用事实说话。2005年7月5日正值全国高温、啤酒旺销之际,有关媒体报道:“95%的啤酒都加了甲醛”,此消息迅速被国内众多媒体转载和评论,国产啤酒的整体形象因此备受打击,甚至造成了韩国和日本政府先后做出了对从我国进口的啤酒采取紧急措施的决定。7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一项对157种国产啤酒和64种进口啤酒的抽查结果表明,中国生产的啤酒甲醛含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规定,广大消费者可以放心饮用。权威部门做出的结论打消了公众的疑虑,但此次风波所造成的影响显然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由此可见,媒体关注和维护公众利益,不能“是建立在采访不扎实、数据不可靠、事实不确切的报道之上的以讹传讹;或者是利用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为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而故意夸大其词,恶意炒作;又或者是为了媒体自身牟利,充当不正当竞争者攻击同行的‘枪手’而伤及无辜,那么,一旦真相大白,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公众利益;而媒体自身的形象和公信力,也必然遭到严重破坏”。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也是背道而驰的。
       有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提到,新闻媒体的存在目的和价值,在于使人民群众知晓与他们的最大利益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真实情况。要关注公众利益,就要摒弃旧的办报模式和报道模式,坚持报道的主流选题,多刊登公共事务新闻,通过发挥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逐步影响、引导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关心那些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在采编过程中,要注意站在公众利益的角度进行报道。这也是经济新闻报道如何通过人文关怀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目标可效仿的。
       二、在经济生活中关注人的精神伦理道德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两个层面的内涵:一个是物质层面的,即人具有高度的物质谋生能力,能彻底摆脱物品匮乏的困境,从而使人成为物的主人;另一个是精神层面的,即人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风范、积极进取的主体精神以及多向度的个性心理需求等。这两个层面的人的发展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所以,经济新闻不仅要从对象化的物化存在的角度来关注人的发展,还应从生产关系的角度体现出人文关怀的内涵。因为经济的增长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支持,市场的规律必须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而言,经济法则关注的是纯经济一技术性内容,而人文关怀关注的则是经济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经济新闻要善于揭示经济发展同人的生产能力、个人素质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不要忘记把笔伸向工人与企业决策者能力转型和素质发展上。《兖州:2亿吨大煤田不挖了》(《大众日报》2006年11月14日刊发)报道兖州市顺从民意——不以拼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不惜“每年减少地方税收5000万元”,叫停了境内已完成详勘的小孟煤田,以典型的事实说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比地方经济利益更为重要。
       由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和经济体制的转型,政府的职能已从指导型、指令型转到服务型,政府由组织生产的主角转变成生产者、经营者的配角,成为名副其实的服务者。因此,经济新闻报道就应更多地从报道政府行为延伸到关注普通的劳动者,即应通过关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们的酸甜苦辣,来实现人文关怀。《荔浦5万农民坐在家里“变”工人》(《广西日报》2006年9月15日刊发)通过报道“食品工业产业链从城里向乡村延伸,马蹄加工的首道工序放在千家万户”的生产方式的变化,折射出服务型政府的管理效率和业绩。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开放、有序的经济,作为经济主体的人必须相应地具备适应市场变化的各种谋生能力,具有开拓进取的创造性个性心理素质。经济新闻报道应该在市场要素的流动性、竞争的残酷性和环境的变迁性中拓展个人在经济活动领域的理性选择,摒弃不道德的经济行为。
       有学者指出,道德不过是人们在生活中的态度或选择,它需要自己的制度基础,只有人们讲道德比不讲道德收益更大时,道德才是人们追慕的对象。显然,在经济新闻中,我们首先要通过经济生活中的经济事件,抛弃狭隘、封闭、守旧的自然主义价值取向,弘扬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和坦然宽容、仁爱达兼的人本思想;其次要挖掘经济转型时期经济主体昂扬奋发的精神,自觉摒弃物欲至上、极端个人的价值取向,为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和谐社会提供事实上的说服力。《一位大夫十年“医药回扣”抗争路》(新华视点2006年6月19日)通过报道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内科主任医师张曙与“医药回扣”抗争的事实,引起全社会治“病”救“仁”——治医疗体制之“病”、救医风医德之“仁”的思考,无疑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积极的舆论导引作用。
       三、在传播经济信息过程中把经济活动向人性化的层面升华
       人不仅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经济活动的目的与归宿。正如有学者所说:“经济活动同人的其他活动方式一样,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保持和优化人的生命存在,表现出人的文化存在。”(第11页)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经济新闻坚持人文关怀就应在传播经济信息过程中,把经济活动向人化的层面升华,以人为视点和中心,建立以人为主体的思维方式,学会跳出经济写经济的模式,从人的心理观念、生产技能、生活需求等方面去观察、分析、拓展经济新闻报道的空间,通过经济活动反映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以真正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自身的理性发展。
       首先,要关怀自然,积极倡导生态、环保意识,树立对自然的正确价值观;充分展示人与自然的关系,用理性、科学的长远眼光去看待经济活动。人是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人与自然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人类要跟自然界斗争,但人的自然属性又决定人类必须顺应自然,也要为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着想。因此,经济新闻报道必须把人的道德关怀惠及到我们的自然界,关注当前自然界的现状,发现所面临的问题,警示后人。
       其次,作为经济报道的记者,对人民群众充满人文关怀的同时,要养成理性、客观、冷静报道经济活动的职业习惯,而不是充当个别企业的代言人。《上海奔驰出租车从“奔”不下去到退市谁之过?》(《解放日报~2006年8月11日刊发)就是记者在获悉继2006年8月初大众出租汽车公司宣布45辆“奔的”退出营运、剩下55辆奔驰出租车也将于国庆前夕全线“下岗”的事实后,未停留在单纯的经济信息的传输,而是从出租车行业主管部门以要维护上海出租车市场运价的统一为理由,两次驳回了大众出租车公司的调价申请的事实中,将经济信息向人化的层面延伸,提出启发性的思考:主管部门这种违背价值规律的中国古代家长式的管理方法,短期内虽有利于规范市场、管理方便,但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和阻碍市场的发展。
       此外,要跳出经济事实本身来报道经济事件,学会正确估量经济形势,缜密分析经济政策,有意识地去贴近大众心理,探索经济行为、现象与社会时尚、风气之间的内在关系。因为经济新闻对于公众的引导不仅仅是灌输简单的政治意识,而往往直接引发公众的经济行为,同时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先进的文化生活理念。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中国第一个“休闲小康指数”昭示生活方式的变迁》(新华网2006年5月2日刊发)报道,由一个“休闲小康指数”引出对休闲意义的思考和正确认识:休闲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提升自己;休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休闲状态的存在;休闲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休闲,人民无法共享发展成果,发展将毫无意义。这样的报道从深层次上提出,休闲不仅是经济现象,更重要的是人文要求,是中国人开始享受的一种社会权利。旅游休闲不仅是国民的一种正当权利,也是人类自身全面发展无法替代的渠道。我国实行黄金周的重要意义在于使国人在崇尚劳动光荣的同时,认识到劳动的目的归根到底还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解放。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发展要围绕着人,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是经济新闻人文关怀所追求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表达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反映了13亿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导引下,只有“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经济新闻报道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文关怀,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提供更加有力的舆论支持。
       (责任编辑 车 英 于华东)